“這就是曲轅犁啊?”
于淇扶著一具通體由木頭打造,只有犁頭是生鐵鑄成的曲轅犁仔細打量著。
這具犁,實木鑄造,純手工打磨,采用了人體工學原理,樸實無華,神光內斂,乃是具有耕種速度+7特效的神器。
國淵在一旁介紹道︰“听說這個曲轅犁是將軍設計的?多虧了這個犁啊,才能在今年耕牛短缺的情況下僅靠人力就完成了春耕,沒有耽誤農時。”
這麼神奇嗎?于淇心道︰我只知道這玩意可以用人力代替畜力,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沒想到效果這麼顯著。
于淇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興致勃勃的道︰“來來來,咱們試一下。”
“將軍你在前面拉著走就行,”國淵握住曲轅犁後面立柱上的扶手道︰“這個曲轅犁對前面拉犁的人要求不高,只需要拉著走就行,主要靠後面這個扶犁的人把控力道。”
“呵呵,春耕的時候我可是耕了不下百畝的土地,對如何耕田,我可算是小有心得了。”
果然,在于淇弓腰拉犁的時候,就感覺身後有一股力量在推著他前進,在他走歪了之後,身後也會傳來一股力量糾正他的步伐,讓他重新回到直線上來。
一個來回下來,于淇切身感受到了這個曲轅犁的厲害,果然是能用人力代替畜力進行耕種的神器。
國淵在一旁介紹道︰“以一家三口為例,一般是婦人在前面拉犁,男人在後面扶犁,半大的孩子就能拎著袋子在後面播種,就算是沒有耕牛也耽誤不了耕種,只是累一些、耕種的時間長一些,總的而言不會誤了農時。”
所謂農時,就是指最適宜耕種的那幾天,民間有諺語︰春天晚一天,秋天晚半月。說的就是農時,過了農時的那幾天,多拖延一天,秋收的時候就會比旁人晚上十天半個月的。
雖然如此,但是老百姓對擁有一頭耕牛的渴望絲毫不減,這是一種骨子里的傳承——有一頭牛,有十畝田,這就是老百姓理想中的生活。因為耕田可以用曲轅犁,但是播種就不行了,兼具播種與耙地功能的耬車,可不是人力能帶動的,這個必須要使用耕牛,所以耕牛的缺口依舊十分巨大。
就拿一屯來說,一屯共有百姓兩萬多戶,而官府籌集到的耕牛卻只有八千多頭,缺口多達一萬多頭,一大半的百姓家里都沒有耕牛,想要做到一戶一牛的目標還需要努力很久。
了解到了這個情況之後,于淇就把這事記錄下來,準備回頭把擴大耕牛養殖、做到一戶一牛的目標列入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
通過這件事,于淇也切實的感受到,盛名之下無虛士,國淵確實當得起“國之大才”的評價。別的不說,光是這份肯撲下身子下田拉犁的態度,就決定了他不會脫離群眾,能知民間疾苦,能扎根民間的官,一般都會是個好官。
不過也是,草莽之間尚有劉政、張崇這等賢才,更何況青史留名的國淵呢,由此可見,歷史文人的含金量還是很足的,最起碼于淇接觸的這幾個,含金量都是十成十的。
既然國淵跟粘光都讓人放心,于淇在一屯略作停留就離開南下,前往不其縣。當然了,在離開的時候,于淇也沒忘了跟他們要了幾袋零食。
“沒想到僅僅過了不到半年,你就做到了青州刺史的位置,實在是不可思議,難得是時勢造英雄啊。”
“英雄不敢當,只是做到了一個為官者的本分罷了。”
勸說鄭玄離開不其縣前往齊國臨淄主持重建稷下學宮的事情很順利,于淇只是提了一句,鄭玄就答應下來,此時,兩人站在半山腰上,注視著鄭玄的數百弟子在山谷里忙來忙去的收拾家底,頗有幾分時過境遷的滄桑感。
是啊,就如鄭玄所說,正月里于淇來拜會鄭玄的事情仿佛還在昨天,尤其是鄭玄對比的趕出更為深刻,去年他還在為泛濫的黃巾兵禍而擔憂,甚至為了躲避兵禍,鄭玄都準備帶領弟子前往徐州避禍了,沒想到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就被邀請出山,主持重建稷下學宮,教授諸子學說——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真的就跟做夢一樣,饒是鄭玄老爺子見慣了大風大浪,也是費了好幾口氣的功夫才把心中的激動之情按捺下去。
“在來的路上,我跟益恩兄也聊過幾句,先生以後只需要抽空出來講學幾場就行了,教徒授課的事情,交給你的這些弟子們就行了,先生還是把心思放在著書立說上,先生的思想、學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啊,這可比多教幾個弟子有意義多了。”
對于即將重建的稷下學宮,于淇打算按照後世的大學設置,按照學科分門別類的設置,諸如法學院、醫學院、格物學院、軍事學院、農學院等等,而鄭玄,則充當了一個校長、一個頭面人物的形象,實際意義跟象征意義各佔一半吧。
既然說起了這個,于淇就把他腦子里關于稷下學宮重建之後的架構跟他說了說,當听到于淇並不偏重經文儒學,反而更偏重于各種雜學,最起碼在稷下學宮的架構中,各個學派跟儒家是平起平坐的。鄭玄甚至從于淇的表述中,听出了他更側重于格物學院、農學院、醫學院等幾個偏門冷門學派,因為在于淇的表述中,這幾個學院出現的次數最多。
這讓鄭玄心里十分開心︰先賢的傳承最起碼不會在他手里斷絕。
甚至于淇以後若是能夠走的更遠,能登上更高的地位,先賢的傳承還會在他的手里發揚光大,這是最讓鄭玄開心的事情,一想到這個,鄭玄就感覺年輕了不少,精力也充沛了起來。
山谷里最寶貴的就是鄭玄還有他的弟子們了,再就是各個學派傳承至今的書籍,乃至古籍,將這些東西妥善的包裹起來後,僅僅過了三天,于淇就帶著他們離開了嶗山,返回據縣。
因為帶著很多箱子,于淇一行人的速度有些緩慢,在于淇慢悠悠的往回走的時候,他不知道的是,有人來砸他的場子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