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很好奇我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主意吧?”
離開了于淇的視線範圍,坐在毛驢上悠然自得的南華老仙忽然開口。
挑著擔子跟在後面的敦厚中年人聞言點點頭︰“是的師父,咱們從淮泗之間趕來,不是為了給張饒師佷報仇嗎?怎麼不光沒有給那小子一點教訓,反而把小師妹交給他了?你不是給小師妹摸過骨,說她以後有鸞鳳之命,貴不可言嗎?”
面對這個憨厚徒兒的疑惑,南華老仙並沒有給出解釋,只是一臉賺大了的得意之情︰“天機不可泄露,記住,今天發生的事情不要外傳,誰也不許告訴。”
叮囑完了之後,看著這個憨厚的徒兒抿著嘴唇重重點頭,南華老仙這才滿意的拍了拍毛驢的屁股,催促毛驢快點走︰這個徒弟憨厚是憨厚了點,但勝在對自己言听計從,如此一來,今天的事情想必就沒人知道了吧。
南華老仙的心思于淇自然不知道,雖然于淇心里蠻奇怪的,不過現在他已經沒有心思去猜測了,他甚至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一切,只是因為他身邊多了一個叫公孫離的小丫頭。
“大叔,咱們晚飯吃什麼?”
“大叔,你平時都吃什麼?”
“大叔,那個XX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你是餓死鬼投胎嗎?張嘴就離不開吃?以至于于淇在見過粘光跟國淵之後,特意跟他們要了一些對別人來說是果腹的食物,對公孫離來說只是堵住她嘴巴的零食,像是羊肉干啦、蘿卜條啦、鴨脯啦、海米蝦皮啦……
其實這些東西即使于淇不開口討要,他們本來也是要進獻給于淇的,因為這是他們按照于淇的意思在今年春天試制出來的。
在正月視察屯田營的時候,有感于食物匱乏,于淇就下令各地因地制宜,拓展食物來源。有大片鹽堿荒地的縣,就發展畜牧業,養牛、養羊,耕牛是稀缺品不能吃,但是羊就沒問題了,在于淇的帶領下,就連羊雜碎都上了餐桌。至于鴨脯,則是得益于鄭婉兒研究出來的“魚塘-桑蠶立體養殖暨隔絕鹽堿化內泛技術”的推廣,使得鴨子跟大鵝的養殖量直線上升,畢竟調料有限,說是鴨脯,只是鹵制的鴨肉干而已,遠沒有後世麻辣香甜等豐富的口味。海米蝦皮咸魚干,古已有之,不過是被于淇大力推廣了而已,尤其是蝦皮,吃飯的時候抓上一把,就著稀飯啃餅子,咸鮮香勁,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雖然這些在于淇眼中只是最初級的零食制品,但對公孫離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美食了,尤其是鹵制的鴨脯,要不是于淇限制她的供應,這丫頭簡直能拿它當飯吃。
看著公孫離抱著一塊鴨脯小口小口的啃著,臉上洋溢著幾乎要散發出光芒的幸福,于淇在心中打定主意,以後多研究一些零食,最起碼的魷魚絲、魷魚仔、豆腐干這些都要做出來——身為一名穿越者,歷史的責任要擔,生活也要享受。
于淇本想帶著鄭益去見見他妹妹的,從粘光口中得知鄭婉兒在開春以後就帶著幾個農家弟子跑到東萊郡的當利、掖國,利用當地的官府力量,在那搞“鹵水提煉-淡化鹽堿”的實驗方案。
“呵,婉兒還真把這個東西搗鼓出來啦?”
作為鄭玄的兒子,鄭益並非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博學強記,所學甚雜,直白點講就是啥都懂點。而他作為鄭婉兒的哥哥,自然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妹妹喜歡什麼、整天在搗鼓什麼。在听了國淵說他妹妹跑去當利、掖國那邊搞實驗去了,心里一點也不意外,不過他卻是要顧及一下于淇的想法,畢竟對于于淇即將成為自己妹夫這件事,他還是有所耳聞的,作為關心妹妹的好哥哥,他自然要出言緩轉一下,替自己的妹妹美言一番。
“于將軍,你別看婉兒東奔西跑沒個正行,實際上她搗鼓的這個淡化鹽堿化的東西是真有效果的,雖然見效較慢,但是對于鹽堿化的內泛還是有克制作用的。”
鄭益睜大了眼楮信誓旦旦的替他妹妹吹噓︰“而且鹵水提出來之後還能用來曬鹽,我听說曬鹽率還挺高的,這對于將軍來說,又多了一份收入來源不是?”
看著大舅哥努力替自己妹妹挽回形象的樣子,于淇笑道︰“雖然時日尚短,但是婉兒姑娘的性格我還是了解的,哈哈,她這個性格很討人喜歡啊,我就很喜歡。”
于淇的直言不諱讓鄭益放心了不少,不過于淇可能覺得剛才那一顆定心丸對鄭益來說量不太夠,又給他塞了一把。
“最遲到今年秋天之前,若是孔文舉能從關中回來,我就托他向令尊說媒,若是他回不來,我也會找一位有分量的名士來做這個媒人,益恩兄寬心既是。”
“另外,我也反對女人婚後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呆在家中相夫教子,你看這屯田營,男人跟女人一樣干活,女人也沒少干。所以以後婉兒若是想繼續研究農業方面的難關,我也支持,若是以後不方便了,我也支持她將這些年的研究成果著書立說,傳于後世。”
“民以食為天,婉兒若是能把農業方面的知識系統的整理出來,那可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了。”
“哈,”于淇仰著頭驕傲的道︰“班姬能修《漢書》,婉兒就不能編《農經》嗎?”
《農經》!?
听了于淇的話,鄭益情不自禁的張大了嘴巴,臉上的驚訝之情已經難以自抑。這可是“經”啊,以經為名,必是經典,所謂經典,雖綿延百世而不絕,後人觀之學之解之頌之,是為經典。
若是能著成一本經典,那才是真正的青史留名,名傳千古。
想到妹妹竟然有可能著成一部經典,鄭益的心中竟然升起了幾分嫉妒之情,不過瞬間就被他壓了下去——鄭婉兒畢竟是他的親妹妹。
可能是察覺了鄭益的心思,于淇拍了怕他的肩膀,笑著說道︰“康成先生博古通今,未來必定是著作等身的,只是先生高齡,一些輔助的活你作為兒子就應該擔起來,以後說不定也能編一部《鄭經》出來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