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鼎

第二十八章好事多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見為食 本章︰第二十八章好事多磨

    定下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之後,劉政便著手書寫報捷文書。

    報捷文書這種東西,自然是辭藻越華麗越好,最好是把戰斗描寫的壯烈、損失描寫的慘重、收獲描寫的很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還要加上這是在領導的支持下才能取得這麼大的成果,領導功不可沒。

    反正于淇不會寫這玩意,幸好有劉政在,交給他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于淇把事情跟太史慈、管亥、粘光三人解釋了一遍,並讓劉政負責營內的各項事務、跟各縣的交易以及指揮大軍東渡浯水,向高密縣轉移。

    而于淇自己,則率領十名騎兵,由他們每人攜帶一個裝滿了財貨的包裹,按照昌安縣、高密縣、下密縣的順序依次拜訪。

    雖然因為繞了一圈耽擱了兩天,但是成果是顯著的,當于淇抵達都昌縣面見孔融的時候,來自北海國各個縣令的書信也逐漸送到孔融的手里。

    “于將軍,近日諸縣令紛紛上書為你請功,依你之見,我該如何獎賞你呢?”

    看著端著架子的孔融,于淇恨不得一拳打的他滿臉開花,不過為了能得到那個稱心如意的職位,于淇不得不賠著笑臉。畢竟現在獻帝雖然被董卓挾持到了長安,但是大義名分猶在,以皇帝的名義發出的詔令,可比過幾年後大小諸侯紛紛或自領、或被推舉成為郡守、將軍、州牧什麼的強,也更站的住腳跟。

    而于淇要的就是這個名正言順。

    孔融也知道浯水一戰,于淇以兩千破十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消息發酵之後,于淇的名聲、地位都會不下于他,縱然他心里瞧不起武人,最基本的官場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在拿捏了一句之後,孔融就表示會上書朝廷,為于淇請功,隨後就把于淇打發了出發。

    對于孔融的態度,于淇並不在意,甚至當跟隨他前來的劉輝因為于淇受到了欺辱而義憤填膺的時候,于淇還開解他,說以後若是有機會,他還是會任用孔融為官的。

    雖然有些事情他也不是太懂,但是該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于淇還是知道的。就像官員,有俯下身子干實事的,有憑著一張嘴專門挑事的,有碌碌無為的,有削尖了腦袋四處鑽營的,也有溜須拍馬的,每一種人都有他的用處、有他的位置。

    于淇也明白,只有心懷天下,才有希望得到天下,若是眼界狹小,只盯著一城一地的得失,到頭來也不過是為王前驅罷了。

    所以對于志在天下的于淇來說,區區一個孔融,在偌大的天下面前連一粒米都不如,他有什麼好在意的呢?

    不過在當天晚上,當于淇收到孔融的幕僚送來的關于孔融上書的內容後,于淇還是有些憤怒跟惱火。于淇明明已經明里暗里的表示過了,也通過各個縣令的渠道表達了他的訴求,孔融這廝竟然無視,而是在上奏朝廷的上書里請朝廷封自己為齊國相。

    哼,齊國相!

    真虧他孔融敢想,且不說齊國那彈丸之地,地狹人貧,就說齊國的位置吧,坐落在青州中央的齊國,東面是北海國,南面是徐州的瑯琊國跟兗州的泰山郡,西面是濟南國,北面是樂安國。

    那麼小的一塊地盤,竟然連接三州,實乃四戰之地。若是一兩年後,于淇或許會因為齊國地處要沖而把它佔下來,但是現在于淇只想趁著董卓還沒死、大漢朝這塊遮羞布還在的時候,安(猥)心(瑣)發育一波。

    現在張饒部黃巾軍在青州、兗州之間鬧的很凶,聲勢猶在管亥部之上,孔融把于淇安排在齊國,估計也是存了讓于淇做北海國的屏障的心思。

    所以這絕對不是于淇想要的結果。

    該死的孔融!于淇忍不住罵了一聲。

    現在別說是罵他了,就算是暴打孔融一頓也于事無補,孔融的奏疏已成,只待明天就快馬發出。于淇又不是截住這封奏疏,沒有孔融的大印,就算截住了也沒用。

    這可怎麼辦?

    于淇急的在房間里團團轉,自他穿越過來,不斷掙扎、艱難求存,好不容易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豈能因為孔融這個憨貨而前功盡棄?

    孔融不行,那就找別的門路,一個大活人豈能叫一泡尿憋死?

    在屋子里轉了好幾圈之後,于淇忽然想到一條門路,站在原地凝眉周詳了片刻,頓時心中一定,立刻返回桌前提筆將此事的原委寫了下來,並在後面附上自己的計劃,招呼過劉輝,于淇把信給他,讓他連夜出城把這封信交給劉政。

    其實這件事並不是很困難,只要不是孔融的一家之言,于淇的願望倒不是那麼難以實現。而這個說話力度不亞于孔融的門路,就是于淇以前就想搭上線的劉岱,太史慈的東萊老鄉,現任的兗州刺史。

    于淇在信中除了把孔融的奏疏內容說了一下,主要還是讓劉政安排太史慈前往東平面見劉岱,把于淇剿滅青州黃巾十幾萬人的事情告知劉岱,然後讓劉岱幫忙上書同時也跟劉岱搭上線。

    于淇記得在歷史上,正是因為劉岱在對陣黃巾軍的戰斗中戰死,這才讓曹操有了可趁之機,趁機佔據了兗州,有了立足之地,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收服了百萬黃巾,不僅有了地盤,還有了人口,為曹操以後的爭霸打下了基礎。

    于淇既不想曹操那麼順利的佔據兗州,又不想把張饒部的幾十萬黃巾軍拱手相送,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劉岱,讓他多堅挺一段時間,最起碼等于淇安穩了下來之後,再借討賊的名義東西夾擊張饒部黃巾。

    當然了,若是劉岱能不死那是最好的,這樣于淇不僅遏制曹操的發展,更能為自己拉到一個重量級的盟友。

    相對于漢末諸侯,家世普通的于淇欠缺的就是人脈、名望,浯水之戰固然能為他提供一定的名望加成,但是這點武功在中原士族看來卻不值一提,甚至不如那些累世豪門的一句話,就像那公孫瓚,注定不敵袁家子。若是有劉岱這個漢室宗親、前太尉之佷的幫襯,于淇前期的發展會好走很多。

    所以正好借助這個機會,于淇希望能搭上劉岱這條線,為此于淇甚至不惜傳信給劉政,讓他安排太史慈親自出馬。

    希望借助浯水大捷之勢、同鄉之親,讓劉岱助自己一臂之力。

    唉,真是好事多磨啊。(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爭鼎》,方便以後閱讀三國爭鼎第二十八章好事多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爭鼎第二十八章好事多磨並對三國爭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