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鼎

第二十七章無心插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見為食 本章︰第二十七章無心插柳

    縱然有著百姓們的配合,對于戰果的統計也整整進行了一天,直到日落時分,劉政才將這一戰的斬獲統計出來。

    這一戰,掉河里淹死的、踩踏而死的不算,斬首一共是五千七百多;上至管亥粘光,下至普通百姓,俘獲一共是十二萬零四百多人,其中年紀在十六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約有三分之一強,總計四萬八千多人,不到五萬人的樣子。

    除了人口之外,還有各色財帛上百車,共計一百六十八車財貨。

    還有就是將黃巾軍中的戰兵繳械之後獲得的武器裝備,共計鐵甲八領、瓖鐵皮甲五十領、皮甲三千多領、弓弩一千、箭矢數萬、各色刀劍三千多把、瓖了鐵制槍頭的粗制槍矛一萬六千多桿、各類蒙皮嵌鐵的盾牌將近一千。

    另外還繳獲了騾馬數百頭,其中可以當做戰馬的良馬有七十多匹,據管亥介紹,這七十多匹戰馬里,大部分還是他當年做山賊時攢下的家底。

    除了上述的物資之外,還有十幾車的雜物,計有銅鐵錠三車,皮貨三車,肉干、鹽巴三車,還有七八車在這一戰中損壞的盔甲、刀槍等雜物,雖然都損毀了,但是撿回去或修補、或回爐,都是可以再利用的——當家不易,一點都舍不得浪費啊。

    當天晚上,于淇的大帳中,于淇跟劉政相對而坐,劉政拿著一碗熱湯慢慢喝著,而于淇則聚精會神的翻閱劉政統計出來的收獲。

    雖然劉政的才能更偏重于軍略,但是對于戰果的統計,卻分門別類一目了然,也正是如此,于淇看完了之後有些悲傷。

    東西太少了!

    據于淇所知,青州黃巾復起之時的初始地點是濟南國跟齊國,濟南國的張饒部黃巾向西,在青州、兗州交界處作亂,齊國的管亥部向東,進入北海國,在北海國治據縣擊敗孔融後,劫掠了大半個北海國,攻破了好幾座縣城。

    青州可不是貧瘠邊州,雖然說幾年前曾遭受過兵災,但也不至于窮成這樣,好幾個縣城的財富加在一塊才這麼點家底,只能說他們太能敗了。

    有落差,很失望。

    劉政不知道于淇的心理活動啊,只是看于淇翻閱完戰果統計數據後臉色有點難看,自己也莫名其妙啊︰這麼多人口、這麼多財貨,怎麼主公看起來有點失望?

    好在于淇很快就調整過來,將這方寫滿了數據的縑折疊了幾下收了起來。

    “致然,我打算親自前往都昌縣面見孔北海,”收起了縑,于淇一臉正色的對劉政說道。

    劉政對此並不意外,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輕輕點了點頭道︰“此事確實只能由主公親自前往,只是希望主公能快去快回,營中雖然平穩,但主公長期不在的話,就怕人心浮動。”

    “我知道,”于淇點了點頭︰“我爭取五天之內趕回。”

    “五天?”劉政詫異的反問了一句︰“此去都昌,來回僅需一晝夜,怎麼會用這麼長的時間?”

    見劉政沒有猜到他的心思,于淇心中有點小小的得意,隨即便把他的計劃說了出來。

    在于淇的打算中,他並不是直奔都昌縣,而是繞了一圈,從昌安縣,到高密縣,再到下密縣,最後再去都昌縣。把他打過交道的這三個縣串聯起來,再由這三個縣把他剿滅十幾萬黃巾軍的戰績傳遞開來,然後各縣依次上書,營造一種大勢所趨的氛圍,來推動孔融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因此于淇此行的時間,才由正常的三天變成了現在的五天,不過于淇也說了,這件事關系到以後的發展,乃是這一階段行動的關鍵一步,除了由他親自前往都昌公關之外,還必須拉攏盟友錦上添花,盡可能的增加成算。

    听完于淇的解釋,劉政心中訝然,不過更多的卻是欽佩與高興之情︰他劉政要輔佐的是一代雄主,可不是事到臨頭不能自決的應聲蟲。

    想到這里,劉政心中不由得激動起來,起身鄭重行禮道︰“主公且放心前往,營中之事我會盡力斡旋不致有失。”

    雖然不知道劉政怎麼突然之間鄭重其事起來,于淇還是很高興劉政的這個表態的,笑著說道︰“不用這麼大壓力,只要糧食保證到位,百姓們縱然有所猜疑,民心卻不會有大的浮動。”

    “另外,”于淇補充道︰“我去昌安跟高密兩縣的時候,會與他們的縣令商談,向兩縣采買糧食、耕牛、農具、種子、牲畜等物資,並且讓他們盡快組織起一批物資先運送過來,如此一來,見了這些東西,民心也能安定下來。”

    听到這里,劉政徹底拜服,躬身施禮道︰“主公大才,政不及也。”

    說完這句話,劉政沒有起身,反而屈膝大禮下拜︰“政身為軍師,不能為主公分憂解難,若非主公大才,政險些誤事,請主公降罪!”

    “哎呀呀,你這是干什麼?”于淇嚇了一跳,三步並作兩步躥到劉政跟前拽著他的兩條胳膊把他扶起來,嗔怪的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世上哪有算無遺策之人?就如留侯之于侯,你的長處在于軍略,譬如留侯,若是高祖將留侯、侯易地而處,焉能有大漢之興?”

    說著,于淇使勁拍了拍劉政的肩膀︰“我能得你相助,已經是僥天之幸,識人用人乃是我的責任,若是用你的短處來怪罪你,我豈不是有眼無珠。以後切莫如此了。”

    于淇沒想到的是,他這一番話說出來,也不知道是把劉政感動的還是刺激的臉頰通紅,甚至眼眶發紅,眼中隱隱有晶瑩滾動。

    這可不是劉政惺惺作態,而是劉政心中委屈啊︰他劉政身負師門重托,欲在亂世一展所學,卻被狗官通緝,惶惶如喪家之犬,心灰意冷之下差點以身投賊,幸好有同鄉太史慈舉薦,這才來到于淇帳下。今天于淇的一番話,勾起了他曾經的抱負、心中的委屈,這才忍不住真情流露。

    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何嘗不是如此?若非得遇明主,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到頭來也不過郁郁而死,就如亞父之于霸王。

    望著于淇手足無措的樣子,劉政吸了吸鼻子,露出燦爛的笑容道︰“主公說的是,政,敢不效死?!”(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爭鼎》,方便以後閱讀三國爭鼎第二十七章無心插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爭鼎第二十七章無心插柳並對三國爭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