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其實也就是于淇跟劉備在說,其他幾人還是以吃為主。
在與劉備的交談中,于淇能感受的出來,劉備對于黃巾軍的復雜感情。
其實像劉備他們這些從黃巾之亂中走出來的,對黃巾軍即蔑視又恐懼。蔑視的是黃巾軍的戰斗力實在是低下,讓人瞧不起,官軍打黃巾軍就跟打孫子一樣,上千人的官軍就能把數以萬計的黃巾軍按在地上摩擦。恐懼的卻是黃巾軍強大的組織能力,與他們低下的戰斗力相比,黃巾軍的組織能力堪稱恐怖,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原本不過千人的小股黃巾軍,打著打著就會發現他們越打越多,只要不被全殲,他們就會在不斷的潰敗中逐漸壯大。
去年青州黃巾復起,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席卷大半個青州,人數發展到二三十萬人。而且于淇還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一次的青州黃巾最終發展到數十近百萬之眾,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更是入侵兗州,打破東平,擊殺了兗州刺史劉岱,這也直接導致了曹操入主兗州,使曹操擺脫了袁紹,獲得了一塊自己的地盤。
曹操的本事從歷史上他的經歷就能看的出來,再加上老曹家跟夏侯家人才輩出,若是給他個機會,于淇相信他肯定能跟歷史上一樣折騰的風生水起。于淇已經打定主意,若是有可能,盡量延緩曹操自立門戶的進程,不過于淇也知道自己現在勢單力孤,只是盡力而為了。
吃完了飯,于淇還有點忐忑,害怕自己的優秀被劉備察覺,讓劉備拉著抵足而眠。
事實證明,于淇想的有點多,為此于淇還有點憤憤不平︰都說劉備善于慧眼識人,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我這麼優秀你發現不了就算了吧,畢竟我對你防著一手,但是太史慈這麼優秀的猛將兄你都視而不見,我看你劉大耳朵也不過是徒有虛名。
于淇為此耿耿于懷了半夜。
第二天,劉備倒是如約準備了一千兵馬,由關二哥統領,跟隨于淇、太史慈二人前往北海給孔融解圍。
對于高冷的關二哥,說實話于淇不是很感興趣,受後世那些演義小說的影響,于淇更喜歡張三爺一些,不過劉備貌似對三爺不太放心,把這次單獨領兵的任務交給了關二哥。
不過經過這幾天的接觸,于淇發現關二哥這人還是可以的,最起碼的一點,雖然他眼楮是眯著的,但是他的眼神卻能留在地上,而不是翻到天上。于淇猶記得他們進入樂安國地界的時候,關二哥說了一句︰“青州,畢竟境安民富。”
當時听到這句話時于淇是懵逼的,環顧周遭︰草枯樹凋、人煙稀疏,他們腳下的官道也是坑坑窪窪的殘破不堪,就這也當得起一個富字?
不待于淇發問,關二哥一直恍若面癱的臉上終于浮現出幾分人色,語氣也不似之前那般冷冰冰的︰“某從幽州跟隨大哥起兵以來,足跡踏遍河北、關東、山東諸地,原本這些地方都是人煙稠密的繁華之所,自黃巾之亂至今,卻連遭兵災,十去其三,可謂民生凋蔽,相比之下,青州還算平和。”
神特麼平和,你是沒看見都昌縣外那密密麻麻連綿數里的黃巾軍。
不過這話于淇沒有說出來,他雖然沒出過青州,但是想想也知道,關二哥說的怕是八九不離十,要不然魏武帝也不會說出“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話來。
只是讓于淇有些意外的是,他從關二哥的言語中,竟然听出了幾分悲天憫人的意味。察覺到這點以後,于淇不禁有些怪異︰印象中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關二爺,突然變成了心系百姓的關二哥,于淇對這個設定有些接受不能。
接觸的時間長了,于淇發現高冷只是關二哥戴在臉上的面具,熟了之後才會露出悶搔的真面目來,于淇特意問了問關二哥的生日,臘月的——果然是大摩羯。
埋爐做飯之際,于淇也提出來跟關二哥比試比試,兩人交手二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太史慈看了之後技癢了也提出比試,二十個回合左右太史慈略遜一籌不敵關二哥。
看了兩人的較量之後,于淇發現太史慈不論力量還是技藝都堪稱一流,只是兵器不趁手,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于淇的鐵矛跟關二哥的鳳嘴刀都是勢大力沉的兵器,而太史慈的鐵戟更適合貼身短打,不說別的,就長度而言,太史慈的鐵戟還不到鳳嘴刀的一半,打不到人,技藝再好也是白搭。
當然了,這只是比武較技,若是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廝殺,以太史慈神乎其技的射技,兩人之間的勝負還未可知。不過他們現在都還年輕,以後很長的路要走,相信不管是關二哥還是于淇、太史慈,經過戰場的不斷磨練之後,都會有各自的成長。
過了樂安國之後就進入了北海國的地界,進了北海國之後,他們每天都會遇到零星的小股黃巾,這讓于淇對都昌縣那邊的情況擔心不已︰可別自己帶著援軍回來,都昌縣卻被攻破了,那可就操蛋了。
等他們到了都昌縣才發現,管亥竟然帶領黃巾軍的主力撤了。
好歹也把援軍帶過來了,于淇便邀請關二哥去都昌縣見見孔融,沒料想關二哥似乎不待見孔融,又擺出了高冷的姿態,讓孔融討了個沒趣。
反正都昌之圍也解了,關二哥稍作歇息,便帶領大軍返回平原。
而這個時候,于淇也知道了管亥主動撤退的原因,原來管亥包圍都昌,也沒想著打破都昌縣,圍城也只是為了求糧而已,當時包圍都昌縣的時候,管亥曾經放話︰向孔融借糧十萬石,給了糧食就撤退,孔融沒給,這才有了近一個月的圍城。
眼瞅著孔融鐵了心堅守都昌縣,而官軍的援軍又要來了,管亥這便主動撤軍,將黃巾軍分散開來到各縣劫掠。
听完孔融介紹完原委之後,于淇頓時感到良機天賜,把這些時日來謀劃的計劃略作變動之後便打算向孔融提出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