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義兄,咱們接下來去哪?”
殺退了黃巾軍的追兵,于淇跟太史慈兩人又縱馬奔跑了一陣,這才停下來歇歇馬力。
太史慈拍了拍胸膛︰“孔北海給了我一封書信,讓我去平原國找一個叫劉備的人,讓他派兵過來解圍。”
劉大耳朵?
于淇心中驚疑不定︰劉大耳朵現在不應該在公孫瓚手下混日子嗎?怎麼去了平原國?听太史慈的語氣,貌似這廝在平原國還是話事人?!
看到于淇這幅表情,太史慈奇怪道︰“怎麼了?你知道這位劉備?”
“听說過,”點點頭,于淇倒沒有否認,不過也沒接續解釋,免得太史慈心生好奇,轉而說道︰“救人如救火,時間緊迫,咱們趕快上路吧。”
孔融交給兩人的戰馬都是幽州產的優良戰馬,雖然沖鋒能力稍微遜色了一點,但勝在耐力優越,稍微吃了些草,喂了把黃豆又能跑上一個時辰。
迎著涼爽的夜風,于淇逐漸從破陣的激蕩中平靜下來,思維也漸漸清晰起來。
這一個月來,于淇一直在思索未來的出路,對于周邊的形勢也多方打听過。
自從今年夏天焦和死了以後,青州就沒有了正印主官,各個郡國各自為政,孔融向周邊郡國求救也在情理之中。北海國地處要沖,東臨東萊郡,南靠瑯琊國,西接泰山郡跟齊國,北依樂安國,平原國跟北海並不搭界,二者中間還隔著齊國跟樂安國。
如果說齊國跟樂安國因為這次的黃巾之亂而民蔽兵凋,不足以為外援,那麼東萊郡、泰山郡跟瑯琊國則兵強馬壯,輕輕松松就能派出幾千人的援軍。
孔融腦子進水了嗎非要舍近求遠?
如果平原國兵強馬壯也說的過去,但是孔融的救援對象是劉備啊,劉備在去徐州之前,不都是將不過三,兵不過千嗎?
孔融的腦子里到底是怎麼想的?于淇表示不能理解。
猛然間,一個念頭闖入于淇的腦海。
現在在冀州,應該是公孫瓚跟袁紹爭鋒,現在青州無主,雙方都把觸須伸進青州,劉備應該就是這種情況下被派到平原國的。
如果孔融腦子沒進水的話,他在這個時候舍近求遠向劉備求援,應該就是在袁紹跟公孫瓚之間站公孫瓚了。
遠交近攻?
難道說孔融打的是這個主意?結交幽州的公孫瓚,對抗冀州的袁紹?
想到這里,于淇簡直難以置信︰你孔融什麼身份你這麼早就站隊,還上桿子的站隊!自己什麼情況心里沒點B數嗎?
怪不得歷史上孔融最後沒有一個好下場,這人腦子有問題。
不過對自己來說,說不定這還是一個契機,一邊控制戰馬,于淇的腦子里一邊不住的謀劃。
俗話說的好︰沒有無用之人,只有沒用對地方的人。只要是個人,世界上就肯定有適合他的位置,找到這個位置,就算是個廢物也能發揮出一定的作用,要不怎麼說就算是頭豬,站在風口上也能飛上天。
孔融這個人,盡管在大事上拎不清,但他也有旁人無法比擬的優勢,他是孔子的子孫,是當世大儒,是名傳天下的名士,平常人若是能得他一句稱贊,立馬就能跟上了月旦評一樣身價倍增。
說白了,孔融這個人如果讓他去務實,那是事倍功半;但是如果讓他去務虛,那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了,或許會有奇效。
通俗點講的話,何必勞心勞力讓俗務纏身,乖乖的當個吉祥物不好嗎?
不過于淇也知道人心復雜,沒有人會甘願按照別人設定的軌跡去生活,這事只是放在心里,以後徐徐圖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搬來救兵,解了都昌之圍。雖然于淇瞧不起黃巾軍,認為那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架不住他們領頭是的人叫管亥啊。
還是趕快趕到平原,去見見那位名傳千古的劉大耳朵吧。
都昌距離平原有五百多里路,兩人除了讓戰馬歇一歇腳力之外一刻不停的趕路,終于在第二天日落時分趕到平原城。
通報之後,兩人毫無阻攔的見到了被公孫瓚任命的平原國相劉備,以及他的兩個結義兄弟關二哥跟張三爺。
只能說百聞不如一見,這三人能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果然都特有特色。
劉備的耳朵確實很大,準確的說是耳垂很長,據說耳垂大的人有福,這倒是其次,最讓于淇驚嘆的是劉備的眼神,溫潤如玉,一望之下讓人不由的心生好感。若是換做數據化的說法就是︰看一眼,好感+1。
關二哥跟張三爺端的威武雄壯,一看就是能打仗的猛將兄,但是讓于淇詫異的是,關二哥沒有面如重棗,張三爺也不是臉似鍋盔,相反,看起來還挺順眼的,有點英武不凡的帥氣。
于淇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引來三爺的不滿︰“小子,你這麼看你家三爺爺作甚,把你的眼楮捋直了,再這麼看你家三爺爺小心挖了你的狗眼。”
呦,三爺這脾氣夠暴烈的。
于淇有心解釋,劉備卻開口嚴厲斥責了三爺幾句,惹來三爺不滿的嘟囔。
當太史慈呈上孔融手書的求援信後,劉備的表現才叫于淇大開眼界。
“哦?孔北海竟然知備?備何其有幸。”
于淇望著臉上一瞬間變換了驚訝、竊喜、滿足等不同神情的劉備,心中大呼臥槽︰果然,沒有任何成功是僥幸的!
就憑劉備這個演技,于淇就敢斷定︰劉備要是穿越到千年以後,別說拿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易如反掌,就是拿個大滿貫也並非難事。
就連于淇這個心中暗含戒備的人都被劉備的表現所感染,更別說太史慈了。不過讓于淇安心的是,可能是心中掛念被圍困的都昌縣城,太史慈的心思沒放在這里,只是言辭懇切的請劉備發兵以解都昌之圍。
劉備果然沒叫太史慈失望,當即大手一揮︰“將軍不必擔心,你們二位連日奔波肯定也累了,不如先歇息一晚,等到明天一早,我就點齊兵馬隨二位去解孔北海之圍。”
太史慈也知道他跟于淇兩人可以不眠不休的連夜趕路,再累也無所謂,但是普通士兵卻不行,尤其是這些士兵還不是吃自己的糧,不听自己的管。
“二位將軍肯定還沒有吃飯吧,備在府中已經略備酒菜,我們不如邊吃邊聊,正好備也想知道,北海現在是個什麼情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