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十一月初一,正好是朔日大朝,所有在行都臨安的官員都必須參加,李越這個七品朝請郎有幸第一次進入到可容納數萬人的大慶殿。
滿朝文武之中,主戰派隱然佔據了更多的重要位置,但若按人數算主和派依然比主戰派多。
特別是李越所在的低級官員列班區,身邊是清一色的主和派官員,對他這個成色足的不能再足的主戰派分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李越的四周便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無人區,讓他顯得異常突兀。
若果將這朝堂比作戰場,主戰派目前掌握的是一些關鍵的樞紐城市,控制了一些關鍵的戰略支點,而主和派依然擁有面的優勢,對主戰派形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不過,主戰派現在已經足以對主和派發起一波全面進攻了。
朝會一開始,崇文殿大學士,國子監祭酒朱孔陽立即出班,拋出今天的第一個議題就石破驚天︰為宗鵬一案平反!
朱孔陽不管殿中主和派官員紛紛變色,慷慨陳詞道︰“陛下,宗鵬乃我大梁中興三將之一,功勛顯赫,戰績彪炳。興國十一年,眼看舊都光復在望,李林忠為一己之私,假傳聖命,召宗鵬班師,回朝後被李林忠誣以謀逆之罪,冤死獄中。李林忠之流是赤裸裸的賣國求榮!此等國賊如不加以嚴懲,天理何存?何以告慰太祖皇帝在天之靈?”
朱孔陽的聲音在大殿中朗朗回蕩,鏗鏘有力!
主和派中,包括左相湯浩,御史中丞汪貴,大理寺寺卿萬古艾在內,人人都清楚,主戰派清算歷史舊賬的時刻到了!
二十多年的積怨一朝爆發,凶若狂潮!大有席卷天下之勢!
能否擋住主戰派這一波猛烈的進攻,將關系到主和派所有成員的安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無論如何,他們必須迎頭頂上。
大理寺寺卿萬古艾首先出班回擊道︰“朱學士此言大謬!簡直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宗鵬一案當年是本官主審,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此乃鐵案!”
“一派胡言!”朱孔陽大喝一聲,出班駁斥道︰“當年武安郡王曾當面質問李林忠,宗鵬父子謀反並無確鑿證據,彼時權傾朝野的李林忠回了一句‘宗鵬謀反莫須有’。萬大人主掌大理寺,莫非都是以‘莫須有’三字就將所審案件斷為鐵案?”
朱孔陽中氣十足,聲若洪鐘!配上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站在朝堂之上就像一只要吃人的老虎。列班後面的李越不禁感嘆,主戰派中猛人真不少啊!
“宗鵬之案或有冤情。”
主和派的頭號人物湯浩終于開口,他覺得不能再為宗鵬一案辯白,因為朱孔陽說的都是事實,而且當事人武安郡王文彬此刻就在殿中,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平反宗鵬一案,受累的最多就是已經埋入黃土的李林忠和萬古艾。可朱孔陽剛才攻擊的分明是與北幽議和的大政方針,這是半步都不能退讓的,如今的形勢只能棄車保帥了!
于是湯浩接著講道︰“定難之變後,我大梁元氣大傷。興國十一年北伐雖有戰果,但已是強弩之末,難以為繼。太上皇當年屈己求和,給我大梁迎來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使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何罪之有?”
主戰派官員此刻都在心中罵道︰湯浩這只老狐狸真是狡猾!他把太上皇搬出來,意思就是當年議和是太上皇的主意,否定興國年間的議和就是否對太上皇。
何況如今陛下登基不久,且孝名遠播朝野。為臣子的怎麼能攛掇君上打自己老爹的臉,行大逆不道之舉。
主戰派紛紛為朱孔陽捏了一把汗,主和派官員除了被湯浩當作棄子的萬古艾,其余皆面有得意之色。
可這點小問題又豈能難得倒朱大學士?只听朱孔陽繼續駁斥道︰“興國十一年三路北伐,我兵力糧草確實消耗不少,但幽國比我大梁損失更為慘重。在興國議和之前,我大梁一直處于攻勢,何來無以為繼之說?太上皇即位之初,曾與眾臣盟誓,收復故土,一雪定難之恥!分明是李林忠之流擅權罔上,誤導聖聰,才使北伐功敗垂成,十數年之功業毀于一旦!此等奸臣賊子若不嚴懲,無以正國法!”
朱孔陽最後四個字是咬牙切齒大吼出來的!
殿中的爭論還在繼續,主和派的一幫跳梁小丑紛紛出場,聲援之勢更是此起彼伏,也有更多膽小的沉默了。
無論湯浩說的多麼冠冕堂皇,李林忠一手策劃的興國議和卻是是以對幽國割地稱臣,納歲貢收場的。宗鵬北伐接連大捷,不但無功,反遭誣陷致死這也是事實。這些行為對軍民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最後主戰派領袖文彬出場,以凌厲無比的言詞把主和派駁斥的無言以對。宗鵬一案以李林忠,萬古艾為首的一批責任人很快被列了出來。
主戰派給李林忠的罪名是“通敵欺君,陷害忠良!”,湯浩用太上皇做擋箭牌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太上皇當年是被李林忠欺騙了。給萬古艾等參與陷害宗鵬的一干官員定的罪名則是“附奸!”
朱崇禮對下面的爭論早已懶得听了,宗鵬一案明顯是政治陷害,根本不用多作爭辯。何況當年太上皇對立自己為太子猶豫不決之時,宗鵬曾上書力爭儲君之位不可久懸!也是因為此事,太上皇才開始對宗鵬起了猜忌之心。于公于私,宗鵬一案都必須平反!
朱崇禮沉默了許久,終于表態︰同意為宗鵬平反並追究李林忠一黨陷害忠良的罪行。
他一表態,此事就只等相關程序完成,正式的詔令下達了。
接著張琦立即出班,提出重新設立三大都督府。這件事朱崇禮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就同意了,不給主和派任何出言反對的機會。欲恢復中原,重設三大都督府便是刻不容緩。
商定完三大都督的人選,此次朝會便以主戰派的大獲全勝而告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