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和馬如蘭結拜之後,眾人飲宴到很晚,期間還有一個負責外城巡道的管事過來。後來才知道,那位腰板筆直、眉眼硬朗的漢子名叫林大有,和馬家一樣是禁軍出身。
林大有家和馬家相隔不遠,兩家又是幾十年的交情,因此一听說有人可以治好馬朝北的虛弱癥,林家大郎便不顧這些天奔波的疲勞來到馬家。確認李響沒有惡意,並且知道李響是圍剿方臘的劉成棟“準女婿”後,林大有熱情了好多。甚至在听說李響和馬如蘭結為異姓姐弟之後,帶上了一點討好。
李響當時只注意到了林大有,對緊跟著林大有的林學用只是看了一眼,覺得林大有的這個親弟有些靦腆,不善與人交流。林學用讓李響禁不住想起了原時空的一類人,技術呆子。
既然已經和馬如蘭結拜,李響自然不會讓自己的結拜姐姐再去勾欄工作,他並不是看不起那些藝人,而是大周的世風確實如此。換個角度講,李響若是沒有余力也就罷了,有余力還看著自己的姐姐去勾欄表演相撲,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直接給錢不好看,馬如蘭也不會要,最後還是見慣世態炎涼、自稱大徹大悟的成江海出了好主意。馬如蘭師承名師,身手高超,完全可以指點一下楊營東、秦鐘和熊成武等人嘛,成江海的二哥成江湖也可以沾點光。沒看馬如蘭當時把張清平摔的那個慘樣,拜師學藝也是合情合理。
李響一拍大腿,好主意呀好主意!明月莊的經營已經開始好轉,楊建川等人都不缺錢,這點錢還是能拿出來的。張清平等人會意之後,開始纏著馬如蘭拜師,馬如蘭如何不知道他們的用意,堅辭不受。
最後還是劉素素率先打開了突破口,素素機智地繞過馬如蘭,找到了馬朝北的爺爺奶奶。
“伯父伯母,小北的虛弱癥已經不足為慮,那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前程了。如果蘭姐繼續去勾欄,外面那些嚼舌根的咱自己可以不理會,可小北終究要被連累的啊。”
“明月莊里大都是些野路子,稱得上練家子的也就那麼幾個。我爹當然不能給李響當保鏢,梁叔也要坐鎮明月集,劉元和熊大春兩位叔叔也跟著我爹出征,所以李響身邊的人素素確實不放心啊。”
“有了蘭姐指點,他們便能進步許多,李響和素素也就安全了許多。師傅教徒收些束胥,理所應當的嘛,總不能讓蘭姐沒了活計……”
兩位老人家怎麼不明白劉素素的用意,心里感念的同時找馬如蘭長談一次,然後馬如蘭便接受了秦鐘等人的拜師,但馬如蘭的師門絕學是不能教的,除此之外都可以。最後打動兩位認死理的老人家的,還是小孫孫馬朝北的前程,李響也是慨嘆不已,親情啊……
馬如蘭做了楊建川等人的師傅之後,才知道明月莊的富有不是說說的,一共六個人,每月居然給六百貫的束胥。馬如蘭實在受不起這樣的大恩,總想退回大半,卻被張清平等人連連謝絕,張清平甚至掏出一沓子剛剛換的交子炫富,馬如蘭只好把話憋了回去。
過了幾天,李響開始打听汴京的房價,打算長租一間宅子。劉素素問為什麼不直接買,李響以自己手中沒有余錢為由搪塞了。李響接任莊主之後便立即把自己的產業和公中做了分割,所以李響的錢就是李響的錢,公中的錢李響一文也不能亂動。
明月莊正面臨士紳工坊的挑戰,前不久又開始帶領流民進山,公中確實一度光光的,搞得李夢空臉面無光。大周向來以糧食吃不完、銅錢花不完和布匹穿不完作為富裕的根本,結果明月莊的公中居然出現好幾次零蛋,李夢空當然尷尬。
所以李響把自己的余錢都給了公中,各個工坊的分成也暫時劃給公中,但都有詳細的賬目,公中是要還回來的。李響說他手里沒有余錢倒也合理,但這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被李響埋在心底。
馬如蘭不知從哪里听說了李響要搬走的消息,直接上門把李響堵住,說是要真把她當姐姐就不要出去找房子,馬家宅子足夠大,裝得下李響。李響最後拗不過去,只好長租了馬家後宅的二分之一,按著市價的一半給的。
馬家在馬都指揮使還在的時候也風光過,這座大相國寺邊上的大宅便是最好證明。大周開國之初,汴京城的宅子很便宜,到百年前,平均房價已經趕上杭州的兩倍,如今說是貴到天際也不為過。
汴京內城,標價十萬貫以上的宅子比比皆是,李響看得目瞪口呆,感情自己現在的所有財產還買不到大周都城的一套宅子?要知道這可不是後世啊,大周這個經濟體竟然如此可怕?
十萬貫,按照李響回憶的物價而言,此時大周一文錢相當于八毛錢。一貫是一千錢,十萬貫就是……好吧,看來李響之前只是矯情,他確實是沒錢買房。
說到余錢,李夢空和熊成文等人正在為公中無錢而焦頭爛額。莊里大部分工坊已經搬到了明月集,產量擴大十倍不止,照理說公中的財源應該擴大很多才對,然而由于銷路的原因,現在的公中已經是借錢為生。
李夢空揉了揉發漲的腦袋,面對熊成文一臉苦笑,“公中下個月又得向大戶借錢,真是……”
熊成文給李夢空添了一杯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盡管有了廂軍、綠林等新渠道,但咱們的鐵器還沒有知名度。送流民進山又要提供米糧、農具、藥材和直弓,劉大統制那里也要補貼很多錢糧,入不敷出很正常。”
李夢空有點口渴,多喝了幾口,“還是咱們莊主有遠見啊,直接把大量流民送山里,讓他們自謀出路。以前怎麼沒發現這崇山峻嶺到處是寶呢,那個井新義和胡繼翔掌握的寨子附近居然發現了一個小銅礦,本來鬧得正歡的兩人立即握手言和,已經往莊里送了三批礦石了。”
“本來是賠錢的買賣,現在看來,只要往山里送去足夠多的人,咱們明月莊沒準還能掙錢。山里各種物資都缺,尤其是糧食和鹽布,咱們明月莊恰好又生產……”
熊成文滿眼都是小星星,“這些流民安身之後,鹽米茶布都需要從明月莊這里換,誰讓咱這里最方便呢?一來二去之下,就算秦嶺里有上百萬人,也得受咱們莊子的控制。不過小夫子有過吩咐,讓咱們和山民交易的時候不能太黑心,否則只靠和山里的利益交換就可以大賺一筆。”
“有時候我真覺得,小夫子是把所有情況計算好的,否則怎能這麼巧合。要是大周朝廷讓小夫子來當家,天下哪還有餓死的百姓?”
李夢空咳咳幾聲提醒一下,熊成文立即假裝喝茶,但一股奇怪的氣氛還是籠罩了小屋。熊成文的話說到了很多寨民的內心深處,盡管知道那是大逆不道,但危險的想法就像石縫里的野草一樣不受控制,野蠻瘋漲……
兩人又聊了些家長里短,張展郡在內的公中高層便都到了,又是一旬一次的踫頭會時間,眾人需要把手頭的工作簡要介紹一下,明天就可以享受一旬一天的休假。
這種類似現代企業的“踫頭會”制度,是熊成文學自哥老營的。哥老營每次訓練或者戰斗之後,牌子頭就會召集自己掌管的幾十號人商量得失,然後用拼音寫成簡短的報告報上去。中高級軍官會在討論之後,把需要重視的部分挑出來,報告李響和公中,隨後所有的哥老營和守寨兵都會收到消息。
明月莊的很多制度都是初創,並且一直在變化,信息的交流就顯得十分重要。熊成文于是提議公中,每次輪休前開一次這樣的踫頭會,大家把手頭的工作交代一下,需要調整或者幫助的也可以借機群策群力。
公中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紛紛通報了手頭的工作進展,然後相視苦笑,因為他們發現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錢!
事實上,明月莊公中的財政狀況已經開始好轉,新開闢的售賣渠道主要位于關中與河東,和勛陽十堰地區士紳的傳統市場不沖突,因此明月莊的市場正在低調地擴大。
搬到漢江邊上的明月莊工坊,產能擴大十倍不止,于是明月莊內欲求不滿的工坊主開始義憤填膺,因為他們覺得外面的人太不講究,搶市場的手段太黑。
“真是太過分了,他們的貨賣不過咱們的,就開始耍陰招。南陽府那什麼書辦明顯就是被收買了,又是加稅又是沒收的,這樣下去,咱們明月莊的貨品早晚只能往北走。”一個關鍵部門的負責人義憤填膺,熊成文卻知道那位高層的家中就有一家工坊,在外面吃虧不少。
“就是啊,這大周律還要不要了,到哪里都是只憑官老爺一張嘴。不想著好好看顧自家的工坊,盡想著歪門邪道,還聖人子弟……我呸,連咱們蒙學的娃娃們都不如。”說到這里,那位高層的臉上浮現欣慰的表情,他對蒙學的兒子很滿意。他很不認同只能學聖人之道的說法,既然四書五經在明月莊沒什麼用,那干嘛學它?
“還是咱們莊子好啊,只要守規矩就不用擔心別人來搶家產,外面那些詩書傳家的士紳個頂個的貪婪。嘿我就奇了怪了,他們不是恥于言利,瞧不起工匠商人、奇技淫巧之類的麼……吃相這麼難看,好多搬出莊子的人家都跟我說想回來,可惜咱們公中的規矩是回來就得從白色戶籍做起,他們怎麼甘心。”一個工匠出身的負責人道,這個人至中年卻堅持學完蒙學課程的“勵志偶像”人緣很好,所以消息一向靈通。
說到搬離明月莊的那些人家的處境,踫頭會的現場一片雞飛狗跳,大部分人都是一副“還好老子堅持留下,不然就慘了”的表情,也有幾個要麼幸災樂禍,或是心有戚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