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直到日上三竿時,張 才醒來。
昨日皇帝婚禮上,他酒意昏昏沉沉的,最後再也經不住那些前赴後繼敬酒官員的車輪戰,早早告辭而去。
睡了一夜,張 這才覺得好多了。
朝廷賜的兩個婢女,一個叫“月兒”,另一個叫“雲兒”,都是很通俗的名字,也不知道當初給這些人起名的官員有沒有長點兒心。
讓月兒伺候洗漱,雲兒去安排飯食,張 便悠哉悠哉的起床。
剛吃了飯食,便听到僕人二寶跑了過來,說到宮里來人了,他哥哥大寶正陪著那公公趕來。
“問了是哪位公公嗎?”張 一邊問著,一邊又連忙接過雲兒遞來的錦帕擦了擦嘴,順便招呼雲兒把飯食撤了,桌子整理下,接待宮里來的貴人。
“沒來得及問,我和我哥听到對方報了身份,就讓我哥去拖著那公公,我自己趕快跑來報信了。”
“怎麼不問明白?”
“老爺,咱們府里一共就四個人,為了提前給您報信,我哪有那時間去問啊?”二寶苦著臉道,顯然等問明白身份再提前趕來報信,有些為難他了。
“哦!對!差點忘了這一茬,實在是昨天酒喝多了,喝得糊涂了。走,和我一起去迎那公公。”張 拍了拍腦門,恍然大悟道。
心里面,他也知道,等帝後大婚這陣風頭一過,他也得出去買點私僕了,實在是身為國舅,府里連他張 在內,一共就四個人,實在是有些寒磣了!
沒看見這僕人二寶,剛才都開始變著法兒的和他抱怨了嗎?
當然,若是可以,張 倒是願意現在就去買。
不過,官僕太貴,而且品相不敢恭維,要買還是買私僕合算,可是趕在皇帝皇後大婚的當口,京師附近有那個官員敢讓那些遇到災荒,背井離鄉,逃難來的人在京城附近待著?
畢竟皇帝也是要面子不是?
沒有這些難民,又怎麼可能有私僕給他買呢?
至于現在不存在災民這東西,張 是不信的,今年伊始,各地都久旱無雨,特別是河南、山東這些地方,都已經半年多沒見雨了。
對于這些人口多的大省而言,大半年沒下雨,還能沒災民?
可是山東離京師這麼近,怎麼可能沒有災民跑到京師來避難?
然而帝後大婚這段時間,京師周圍卻是真的一點兒災民都沒有,他們能去哪里,猜都猜出來了。
肯定是為了保住烏紗帽,不敢在大婚時掃了皇帝興致的各地官員派兵攔截的唄!
而且,這里面,恐怕不是一省一地的官員在做,可能是所有官員,甚至內閣那幾位也在暗地里支持。
反正,災民安撫可以拖延,卻絕對不能壞了帝後大婚,這朝廷的重點面子工程。
否則,若是期間出了什麼岔子,這可是要記入史書,給他們自己抹黑的!
出了屋子,很快便看到大寶帶著李進忠走了過來。
看著大寶、二寶十分懂事的和張 行了禮,無聲退了下去,張 心里不由點頭。
這兄弟二人到底是官僕出身,和雲兒、月兒一樣,各方面都接受過一定調教,十分知趣,看來日後買了私僕來,府里倒是不缺人調教那些新人了。
“我道是誰,原來是李公公大駕光臨啊!”張 笑道。
“見過國舅爺!”李進忠收起拂塵,笑著低頭行禮道。
“寒舍簡陋,人丁不興,沒有管家招待李公公,卻是失禮了。”張 客套了一句,而後才開始進入正題問道︰“不知李公公此番前來何事?”
“在下乃是帶著皇爺口諭來的。”李進忠回道,不過他的眼神卻露思索狀,四處看了眼張 府里,發現確實是沒什麼人,心里卻是起了別的心思。
“陛……陛下!”張 一驚,連忙面色嚴肅起來,靜等李進忠回話。
誰知,李進忠卻是突然摸了摸肚子,有些尷尬的笑道︰“國舅爺,皇爺的口諭不是什麼急事,咱們待會說也行。只是現在,能不能賞幾口茶水喝,讓我好好緩緩這肚子,昨晚上在皇爺房里吃多了,到現在還沒消化完,來時路上就覺著難受了!”
“額……”張 愣了一下,然後擺手道︰“公公請!”
接著,他一邊招呼道︰“雲兒上茶!”
另一邊,張 又十分好奇的看了眼李進忠這肚子,暗道平日皇宮里的伙食都不好嗎?怎麼李進忠昨天在皇帝婚禮吃這麼多,都吃成消化不良了。
到了屋子,二人按主客位置坐下。
雲兒端來茶水後,李進忠根本不等張 招呼,就拿起滾燙的茶水,吹了幾口牛飲起來。
“小心燙,李公公……”
李進忠這不顧水溫的樣子,看得張 一呆,暗道你這是有多撐,到了現在還需要茶水助消化?
也不知是不是天生就耐溫,反正幾口熱茶下肚,李進忠沒什麼燙口的表現,反而用力揉著肚子,一臉暢快道︰“舒服!”
“不知李公公昨天吃了什麼,竟然成了這副模樣?”張 疑惑道。
聞言,李進忠有些不好意思道︰“昨夜伺候皇爺入洞房時,吃得多了。”
“入洞房?吃多了?”張 念叨了一句,疑惑道。
“是的啊!”李進忠像是打開話匣子,捂著肚子,不斷說道︰“老奴昨天白天就沒敢吃東西,昨天皇極殿的喜宴之後,服侍皇爺換上袞冕、禮服,去奉先殿拜謁皇爺家廟,拜謁完畢後陪皇爺去洞房,就等著皇爺皇後‘合巹’之後,搶那剩飯吃了,誰知道,大概是餓的慌了,沒收住胃,那些菜讓我一個人吃了大半,沒人搶得過我,早上我也沒吃東西,可到現在腸胃都堵得慌。”
“搶著吃剩菜?”張 詫異道︰“可是因為‘饌’禮?”
“正是!”李進忠點頭道。
原來如此,這一下子,張 卻是明白李進忠為什麼這麼拼命的“吃”了,而且還是吃剩菜。
倒不是宮里虧待他們這些下人,畢竟是大明皇宮,京中一直有糧食儲備,就是如崇禎那樣在宮中節流,也沒說朝廷把太監宮女餓死的,除非是宮里那些太監宮女自己內斗才有可能。
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饌”禮!
所謂“饌”禮,乃是帝後洞房時“合巹”之禮後,所進行的一項奇葩的吃剩菜的禮節。
合巹,乃是指帝後二人洞房時喝交杯酒,不過過程卻比較繁瑣。
簡化來說就是,帝後入洞房前,再換一次特制禮服,然後皇帝和皇後東西而坐,執事官要舉起饌案進獻。
這饌案就是放滿菜品的盤子,接著女官要用四個金爵,來為皇帝和皇後酌酒,帝後必須先喝完,然後再吃饌案上的菜,然後再喝一次金爵酒,然後上主食,等到主食吃罷,然後由女官將兩個金爵倒滿,皇帝和皇後要一起喝,喝完後,再吃幾口饌案上的菜品,“合巹”禮儀方才結束。
那金爵容量都不小,而且這幾杯水酒可都是倒滿的,有圓滿、美滿之意,再配上皇帝、皇後白天吃得都多,晚上喝了這幾大杯酒,吃著小菜主食,基本就非常飽了。
可是這樣,也就造成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宮中御廚精心為帝後二人準備的洞房菜肴,帝後二人只吃了幾口就不吃了,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然而,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乃是布衣貧苦出身,其皇後馬皇後也是如此,他們一直提倡節儉,後人又怎麼會容許帝後大婚出現這種鋪張浪費的事情呢?
這就出了一個新禮儀——饌禮。
所謂“帝從者 後之饌,後從者 帝之饌”,根據這個,制訂出了皇帝的侍者要吃掉皇後吃剩的事物,皇後的侍者要吃掉皇帝吃剩的食物的奇葩禮儀,而且是奇葩中的極品。
偏偏,這個禮儀受到了宮中太監、宮女的熱烈追捧,無數人想方設法的要混入帝後洞房里陪侍,除了能夠在這樣的大日子里,讓皇帝皇後記住他們,另外就是為了搶皇帝皇後吃剩下的剩菜剩飯吃。
也不知從哪里傳出的言論,凡是能在洞房里,吃最多的剩菜,那他的前程就越光輝,無數人听了這消息,可是豁出命的想成為洞房里吃剩菜的一員。
想到此處,張 看了眼又打了一次飽嗝的李進忠,想著他並非中年進宮,所以身形比那些自幼入宮的壯實很多,如果用盡全力搶得話,恐怕真得讓他把御廚做的大半飯菜都吃了。
這食量,張 佩服!
也怪不得李進忠到現在還撐著了,餓了一天肚子,還那麼暴飲暴食,就算喝了健胃的湯藥,他不消化個兩三天,也難受得很。
明白了這些,張 便沒了好奇心,轉而便問起了李進忠的來意。
聞言,李進忠也臉色正肅了起來,站起身子,正聲道︰“陛下口諭,工部員外郎張 接旨。”
“臣在!”張 連忙起身應道,當然,這不是正經聖旨,他只是彎腰鞠躬拜道而已。
“上次你告訴朕要興我大明強軍,必須要改革火器技術,現在朕讓你去工部,你就主要抓手這一塊,要人要錢都可以和朕說,只要合理,朕都安排,現在遼東軍備不足,你務必要趕快給朕搞出新的火器來。對了,那十萬兩銀子,你抽時間用朕婚後給皇後獻禮的名義帶來,湊不足銀子也沒事,有什麼古玩玉器,田契地契的都行,只要差不多十萬兩就行,朕不挑的!”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