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自是與李重茂比試的,溫王再軟弱,終究是皇家子弟,有著一半突厥血統的王室子孫向來勤于騎射。
溫王三箭,中規中矩,少年力氣不足第三箭落靶,剩余兩剪也都未曾偏離紅心太遠。
小王爺紅了紅臉,收了弓箭打馬回去,走到寧王爺和李隆基身旁,李隆基拍了拍少年肩膀,低聲鼓勵了一句。
“重茂,不錯。”
溫王離開靶場,郭子儀便催馬昂首挺胸跑馬進場,小伙子挑釁的看了一眼大舅哥組的小王爺,三箭連發,左右開弓,應聲落靶,三只箭全部正中紅心。
後入場的比試者年齡顯然更小,遠遠圍觀的百姓,娶親隊伍里,甚至郡王爺身後的侍者都忍不住叫好。
此情此景,小王爺面上更顯失落,李重茂的心情並沒有瞞過兩個堂兄長的眼楮。
李隆基收了收馬韁,看了一眼溫王:“重茂,你看著,本王替你找回場子。”
眼看李隆基打馬出頭,肆意張揚的眼神對路敬𦨴多有挑釁,路敬𦨴只做不見,回頭瞥了一眼身旁的高適。
“達夫有幸,願與郡王爺比試!”
李隆基催馬繞行幾圈,誰都看得出郡王爺看向新姑爺的眼神不善,憋著氣不好發作。
高適也是個妙人,跟李隆基行了禮便大大方方進場去了。
李隆基見此懊惱無比,李重茂已經輸了一局,路敬𦨴不接招,待會兒大哥寧王爺怕也不是路敬𦨴的對手。
郡王爺明顯顯不想跟高適比試,但這哥們仿佛沒看見郡王爺的臉色,處之泰然的領了弓箭。馬蹄聲聲,塵土飛揚,轉眼間三只箭發完,力道是夠了,但準頭甚至比溫王李重茂都不如,但好歹三支都在靶上。
李隆基臉色更黑了,他這是被人下等馬拖住了上等馬,最後一局勝率被路敬𦨴掰去了大半。
郡王爺三箭齊發,全部中靶,一時間在場湊熱鬧的百姓,娶親迎親的隊伍全部爆發,喝彩聲此起彼伏,過了今日怕是整個長安城都要議論郡王爺的騎射功夫如何矯健。
高適歸隊,路敬𦨴與之對視一眼,各自一笑。
郡王爺想跟自己比她就要去接招嗎,小生是來娶媳婦的,又不是來跟郡王爺較勁的。
輪到路敬𦨴,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前面有郡王爺的好彩頭,所有人都想看看這新姑爺的身手怎麼樣。
寧王爺到底比李隆基更沉得住氣,面上根本看不出什麼情緒,舉止得體挑不出絲毫失禮之處。
路敬𦨴亦恭敬見禮,兩人打馬領了弓箭,一派溫吞的樣子仿佛兩個踏春郊游的讀書人,正要出門吟詩作對一般。
寧王爺的騎射與其人氣質相同,中規中矩,亦十分出彩。
當年李唐自馬上得天下,太宗皇帝教育子孫不得荒廢騎射,後世子孫當謹記先人創業之艱辛,每家王孫後人的府院內都設有一處校武場,時常督促後人習武強身。
寧王爺雖不顯山不露水,一派書生氣質,一手騎射功夫卻不弱。
雖不比李隆基那一手秀翻全場,也依舊得全場喝彩。
已經一勝一負,路敬𦨴吸了口氣平復下心情。
通常嫁娶之事,無論王孫還是平民,娘家人都會對新郎設關考驗,意在敲打新郎日後不可虧待新婦,要懂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珍惜。
而新郎官哪里會是人人文武雙全,更多的時候娘家設關考驗,都會考慮到新郎官的能力,並不會太過為難。
一口濁氣呼出來,路敬𦨴看了一眼李隆基。
屁的不會太過為難,她這群大舅哥恨不得把她往死里整,稍有不慎,她覺得那群人真能干出嫌棄新姑爺將人趕回去的事情來。
寧王爺收了弓箭歸來,對路敬𦨴的態度但是沒有李隆基那麼惡劣,二人點頭示意擦肩而過。
最後一場定勝負了,她不能輸!
矯健的馬蹄宛若敲打人心間的雨點,細密綿長,惹得人心頭直癢,迫切的想要看看新姑爺的騎術如何。
路敬𦨴左手開弓,神色比之前面五人都要鄭重。
第一箭,箭矢直奔靶心,沒入先前寧王爺的箭尾,將之劈開兩半,取而代之。
漸漸聚攏的觀眾一同沉默。
第二箭,依舊穿透寧王爺的箭尾,取而代之。
圍觀之人 的議論之聲轟然散開。
第三箭,還是取而代之。
一時間圍場內外喝彩連連,此起彼伏的叫好聲連夸新姑爺身手不凡。
路敬𦨴淡然離場,回到娶親隊伍,對面幾個王爺面色並不好看,李隆基勒住馬韁,臉色幾變之後還是牽馬讓開。
“願賭服輸,你們過去吧。”
大舅哥們的考驗算是過去了,路敬𦨴催馬走回隊伍,拱手謝過高適,隊伍依舊前行。
穿過長安城最繁華的平康坊,後面便是王公貴族扎堆的興輿坊,不多時便到相王府。
王府周邊數十里早已張燈結彩,皇家的婚事全城皆知,到了王府附近,湊熱鬧的平民卻少了。
路敬𦨴徑直行至相王府大門,新婦出嫁不宜見父母,而王府大門卻站著一位宮裝貴婦,氣質超然,那一身上位者的氣勢非常人可有。
路敬𦨴連忙下馬見禮,走到門前恭恭敬敬跪拜行禮:“草民路敬𦨴,拜見太平公主!”
大唐最尊貴的長公主會來相王府送親,其實並不意外。太平伸手虛扶了一把:“今日新姑爺大婚,不必多禮。”
“郡主就在王府內閣,能不能迎娶郡主,還看新姑爺的了,禮不可廢。”
公主殿下是長安百姓心中的傳奇,這樣一位身居高位風姿卓越的長公主朱唇微啟,嘴角那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生生奪去了眾人魂魄。
路敬𦨴深知太平公主這朵高嶺之花絕代風華之下,隱藏的卻是致命的危機。
“如此,小生便獻丑了。”
大舅哥們考罷武藝,王府門口考驗的便是新姑爺的文采了。
新娘子可是在化妝,至于什麼時候能畫好,那就看新姑爺的催妝詩寫的如何了。
太平抿笑退回,王府下人隨即搬上早已備好的書案,新姑爺這邊每寫好一首詩,便有人傳去郡主閨閣。只有新姑爺催妝詩寫的好了,贏得眾人喝彩,新娘子的妝才會“畫完”。
路敬𦨴始終平靜如水的看著王府的安排,書案擺好才回頭看一眼身後那群大唐美男天團。
“子壽,岑兄,弟今日全仰仗諸位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