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僚趙普離去,使得趙匡胤在接班人問題的斗爭中處于了下風,但趙匡胤依然沒有停下他統一全國大業的步伐,因為現在還有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和兩個半割據政權(吳越和閩國),以及一個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復。
前兩次征伐北漢都沒能拿下,收拾南唐之後,趙匡胤再次決定出征北漢,這是他第三次征討北漢,也是最後一次。
開寶九(976)年,趙匡胤任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黨進為河東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為都監,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義為都虞候,𤄙馫騏O 構 佣 佬謾 戎菪杏 聿驕 技唷7直 迓罰 級員焙航 械諶 握魈幀 br />
從上面名單我們不難看出,為了徹底擊垮這個頑固的割據政權,趙匡胤集聚了當時大宋最強悍的將士領軍出征。猛人黨進,名將潘美,悍將郭進等都是當時大宋最剽悍的將領。
而且五路將領中,有很多都是駐守西北邊疆多年的宿將,對北漢情況已經了然一胸了。有的過去甚至曾數次帶兵殺到過太原城下,現在他們再次領兵出征,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故地重游。
最重要的一點是,趙匡胤登基後,為了全力以赴對南邊用兵,趙匡胤還跟契丹約定,兩邊修好,互不侵犯。
所以這次大宋再對北漢用兵,北漢即使向契丹求援。契丹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光明正大地援助北漢了,私底下有沒有援助,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本次征討北漢的進展無比的順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黨進等人就率兵清掃太原外圍,殺到了太原城下。看著這座巍峨高聳的太原城,以及苟延殘喘的城中守軍,我相信,以當時巔峰時期的大宋軍隊,要拿下北漢,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然而,正當圍城宋軍將士準備發動最後的攻擊的時候,從京城傳來了一個詭怪詔令——命令他們立刻停止所有軍事行動,就地駐扎!
準備攻城將士一下愣住了,什麼情況,打得好好的,你居然叫停!對于這個反常的命令,全軍上下議論紛紛,一時間,猜疑之聲四起。
本次北征統帥黨進、潘美等人一時之間也感到莫名其妙,但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京城肯定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
很快,重大變故的消息就從開封傳來,但他們絕對想不到,這個重大變故居然是他們的老領導,那個五代十國最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大宋王朝的締造者、開創者,那個偉大的、仁厚的皇帝,趙匡胤死了!
我相信,剛接到消息的時候,無數將士都不敢相信,那個一兩個月前還生龍活虎,那個眺望他們出征,等待他們凱旋歸來的老領導,那個致力于統一中原的人,死了!
可是白紙黑字的詔令告訴他們,那個雄才大略,中國歷史上最仁義,最理性,最務實的皇帝死掉了。
就在幾天前的那個晚上,準確地說是開寶九(976)年十月二十日晚上,大宋英武聖文神德皇帝趙匡胤,在睡夢中死了!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趙匡胤的弟弟趙炅即皇帝位,然後開始新的領導班子的篩選和任命。不久後,黨進等人被下令班師回朝,本次征討北漢的軍事行動也就此完結。
趙匡胤,終其一生,還是無法攻破這小小的太原城!
太平興國二(977)年四月,趙匡胤靈柩被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鄭州鞏義)。
關于趙匡胤之死,歷史上有很多記錄和猜測,一說是病死的,一說是被弟弟趙炅謀權篡位害死的。因為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和趙炅在他的寢宮里一同飲酒,一直喝到凌晨三點鐘;而且其間還發生了很多詭異的事情,有說看見他們兄弟兩在燭光中爭論什麼,又看見趙匡胤拿著他那把玉斧敲打地面的聲音。
等到趙炅離開後,凌晨五更,趙匡胤就死掉了,所以很多後世史學家都傾向于認為是趙炅發現趙匡胤有壓制自己的傾向,為了謀權篡位而殺害了兄長趙匡胤,然而事實的真相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了。趙匡胤之死也演變成了一個千古疑案“燭影斧聲”。
我在這里也提不出什麼新的看法,所以就不�@鋁耍 椅頤塹南亂晃恢鶻欽躁鐐 駒繅啞炔患按 匾 齔×耍 以 攏 P乃 災患虻к芙嵋幌掄鑰鎵貳 br />
烽火狼煙五世亂;君起洛陽邊,陳橋驛站披皇冠,披皇冠,杯酒釋兵權;南征北戰定江山,只為統一中原;還一個太平人間。
戰馬馳騁五十年;此心永不變;至死不渝統中原,統中原,未竟人已遠;古往今來事難全,嘆命運奈何天,卻留遺憾越千年!
好了,我們的趙炅同志在後台已經等不及了,下面,有請下一位主角,大宋第二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炅上場!(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