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宋朝

第三十五章 兵敗北漢(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才小辣椒 本章︰第三十五章 兵敗北漢(二)

    開寶元年(968)八月,趙匡胤得知北漢換皇帝後,他打著為劉鈞“討回公道”的口號,對北漢進行征討。——劉鈞有十個親生兒子,而皇位卻傳給了養子!北漢能忍大宋不能忍!

    每當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想笑,為了征討別人,古人也是用盡了智慧,找了這麼個借口!

    不管怎麼樣,總算有出兵理由了。趙匡胤隨即布置了幾路軍去進攻北漢,這次宋軍照例,打得順風順水的。一個月就拿下了太原周邊城池,但是他們還是慢了一步,因為北漢皇帝又換人了。

    就是前文提到的劉繼元。劉繼元雖說凶狠歹毒,但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抵抗派,他上台後,听說大宋率軍來襲,立即回復和契丹的關系,並請求契丹援助,然後派人在軍事要塞團柏谷布下重兵,並派北漢悍將楊業(就是《楊家將》里的楊業,這個時候叫劉繼業,被賜名的,為了方便閱讀,後文統稱楊業)在團柏谷布防,對付大宋。

    同時,劉繼元又任命國丈馬峰為樞密使,讓他和楊業率部抵抗宋軍,兩人與宋軍交戰,結果大敗,被斬首兩千余級,損失馬匹五百余匹。

    大宋軍隨即直抵太原門下,劉繼元隨即又派遣殿直都知郭守斌領兵出戰,又被打敗,大宋軍很快就包圍太原城。

    趙匡胤得知後大喜,當即準備了四十幾封勸降書,派人送到太原,承諾只要北漢投降,國主劉繼元封平盧節度使,宰相郭無封安國節度使。

    劉繼元當然不屑一顧,畢竟“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是獨裁政權的特色。但是郭無為不同,畢竟在哪里都是下屬,何不跑到更大更有錢的老板那里去呢。何況現在北漢已經山窮水盡了,何必在這里死耗。所以他就動了投降的心思。

    趙匡胤那批勸降詔書到太原,先經過宰相郭無為的手。郭無為卻只出示了招降劉繼元的詔書,趙匡胤送過去的其他招降詔書他給全都藏匿起來,是怕別人比自己先投降搶頭功呢。而且他極力勸降劉繼元,但劉繼元堅決不投降。

    他之所以不投降,第一是因為太原城牆十分堅固,這一點趙匡胤馬上就會見識到的;第二是契丹援兵馬上就到了,而當時趙匡胤因為是臨時決定,根本沒有防御契丹增援的準備。

    所以當這次征討北漢的先頭部隊得知契丹來援的時候,大宋軍隊只得下令趕緊撤兵。北漢得知後,乘機率軍南下,大肆劫掠大宋的晉州、絳州。

    消息傳到開封,趙匡胤驚怒交集,我放任你就罷了,你還得寸進尺,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所以趙匡胤得知消息後,也不管什麼“先南後北”戰略了,這個北漢,自從郭威那時它獨立後,他就像一個小鬼似的陰魂不散,一直對中原政權造成無數困擾,這也就罷了,每次都帶上契丹。就連柴榮和郭威都奈何它不得,那麼成,我現在就把這可惡的刁國先滅了再說!

    所以趙匡胤決定放棄原先統一全國的戰略,決定先收拾北漢。但他絕對想不到,這個國土面積十分小的北漢,居然打破了他征戰沙場無一敗績的記錄!

    【親征北漢】

    開寶二年(969)二月,在晉州、絳州被北漢洗劫之後,趙匡胤決定對北漢發動二次北伐,而且自己親自帶兵前去征討,滅了這個刁國!

    為了一舉滅掉北漢,趙匡胤做了充足的準備,在開寶二年(969)正月的時候,他就派殿中侍御史十八人分往大宋和北漢邊境諸州,調發軍儲運赴太原。隨即又派遣手下到全國各地征發兵卒,駐扎在邊境潞州、晉州、磁州等地。隨後,趙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黨進等,各領兵赴並州(今太原附近)。

    一切準備就緒,趙匡胤再次下令親征太原。以昭義節度使李繼勛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建雄節度使趙贊為馬步軍都虞候,向並州開發;以韓重為北面都部署,前去打擊契丹援兵。幾天後,趙匡胤御駕親征。

    但這次出征似些出師不利,因為大軍出發的第二天,就遭到了一場大雨,雨大到了當時大宋最精銳的部隊禁軍都無法正常行軍,被迫駐扎在潞州,而且一駐扎就是十八天!給士氣帶來不少影響。

    雖說如此,趙匡胤在潞州還是有一點收獲的,他駐扎潞州時,手下捉住一個北漢特務,趙匡胤親自審問他城中狀況。

    這個特務很聰明,知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說︰“城中百姓苦著呢,日夜盼望您來啊,只怕您來晚呢!”

    雖說這家伙說的都是馬屁話,他人之國,怎會希求你來統治,那他國統治者思想政治工作白干的?

    但趙匡胤還是大受鼓舞,他當即命令,馬上起程,盡快趕上前方的李繼勛部隊,盡快突入北漢的國境。

    北漢主劉繼元派楊業等人再次屯兵團柏谷,抵御大宋進軍。當時北漢宮廷衛隊指揮使陳廷山領數百騎在團柏口偵查,正遇上宋軍前鋒李繼勛部隊,陳廷山當即率部投降。劉繼業一看,知道寡不敵眾,只得領兵退守太原。劉繼元大怒,隨即罷除劉繼業等人兵權。

    李繼勛因為年前就率部圍攻太原,這次已是輕車熟路,很快就再次攻到了太原城下。趙匡胤也隨即車駕進駐太原城下。他是第二次兵臨太原城下了,當時是和柴榮一起,現在輪到自己了。

    他知道太原城牆的威力的,所以他到達後,沒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召集太原諸縣民工數萬人築長連城,打算用郭威對付李守貞的方式對付劉繼元。

    隨即他又分派李繼勛率部駐守城南,趙贊率部駐守城西,曹彬率部駐守城北,黨進率部駐守城東,打算對太原進行全包圍式打擊。

    城中的劉繼元惶恐不已,怕自己被圍困死在城里,得想辦法進行突破。這個時候他又想到了剛被自己罷免的楊業,因為當時北漢能打的、敢去打的、願意去打的只有他了。

    楊業,原名楊重貴,原籍麟州,後定居太原。北宋名將。歷史劇《楊家將》中楊業的原型。

    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被迫跟隨北漢開國皇帝劉崇,因為作戰英勇,劉崇十分看重他,並把他作為自己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後投降宋朝,終改名為楊業。

    常年駐守北邊,對遼作戰,十分凶猛,所向無敵,國人號稱“劉無敵”。但是北漢的“劉無敵”對面對大宋卻很悲催了,幾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楊業得到劉繼元的任命後,並沒有絲毫抱怨,立即領兵,趁夜又來偷襲宋軍。(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漫話宋朝》,方便以後閱讀漫話宋朝第三十五章 兵敗北漢(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漫話宋朝第三十五章 兵敗北漢(二)並對漫話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