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
柴榮死後,他兒子柴宗訓即位,後周雖然經過大的人事調整,但是整個王朝還是朝著穩步提高的方向發展。沒有出現任何可能威脅到王朝穩步前進的跡象,當然,這種平靜只是表面現象而已,而且只維系半年,平衡就打破了。
而打破平衡的是柴榮認為最忠誠、最可信、最不可能謀權篡位的那個人——趙匡胤!
柴宗訓登基後不久,趙匡胤又得到了一個新的頭餃——檢校太尉、歸德軍節度使,這下厲害了,除了禁軍統領之外,還兼任戰區司令。就在趙匡胤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他突然驚奇的發現,即便位高如此,但是權卻不怎麼重。
前面我們都說過,柴榮在臨終之際進行了一系列的制衡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將當朝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參與管理國家軍事(樞密院),以文制武的方式壓制武人可能膨脹的野心。其他兩位趙匡胤覺得還好對付,可宰相範質不同。
史書記載,範質是一個有能力而且非常的專橫的人,而且他為人十分正直忠誠廉潔。柴榮臨死的時候,詔範質等人入宮接受遺詔,柴榮對他說︰“翰林學士王著,是我的老鄉,我若死了,你就把他找來做宰相,千萬別忘了!”
可範質一個轉身,就對身邊的人說︰“王著這人整天醉生夢死,不過一個酒徒而已,怎麼可以做宰相。一定是皇上病糊涂了亂下命令,我不能執行,希望你們也保守這個秘密。”
于是,範質背地里駁回了皇帝亂下的命令。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強硬的人,一心為國,這樣的人,一般不會結黨營私,也不會放任手下亂來的,更何況他對趙匡胤本來就不怎麼感冒,所以有他在朝,可以說是後周穩定的一大支柱。
後周的另一大穩定支柱則是伺衛司統領韓通,柴榮臨終的時候,對後周禁軍做的安排是這樣的,決定出不出兵由樞密院下令,樞密院現在由三位文臣宰相把守,樞密院下令後,由掌握調兵權的人進行禁軍調動,然後將領才能領兵打仗。很不幸,當中禁軍中唯一擁有調兵權的人正是韓通!更不幸,他根本不買趙匡胤的賬。
趙匡胤雖然是後周軍事第一人了,但他很快發現自己似乎什麼事情也做不了,因為他只有領兵權,就是他只有操練士兵和領兵打仗的權利,沒有資格調兵。只能等樞密院下令,由韓通將調兵符拿給他,他才能帶兵出去打仗。由此可見,柴榮果然不是一般人。
就這樣,在京城呆了一段時間之後,趙匡胤覺得沒什麼趣味兒,而他剛好得到兩個新頭餃——檢校太尉、歸德軍節度使,按照當時軍隊制度,節度使是有自己駐地的(俗稱辦公地點),當時歸德軍節度使駐地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在京城待不住,便申請到他駐地宋州去。
範質和韓通也懶得去理會他,雖然看他似乎一副人畜無害老實人模樣,但是他在京城也令人不安,那就讓他去了,最好去了之後短期內別回來,畢竟小皇帝還沒有長大。
就這樣,趙匡胤回到自己的軍區駐地宋州(特別記住這個地方),但他只在這個地方呆了半年,就回去導演並出演那場精彩絕倫的戲。
盡管趙匡胤在宋州駐扎的這段時間歷史沒有記載,但我們不難推斷,在此期間,趙匡胤同志還是繼續發揮他做事積極進取、擴大交際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政策方針,還有跟趙普、弟弟趙炅等人積極籌備,積極策劃那一場好戲。只等待“東風”的到來。
很快,東風就來了!
【老套路】
後周就這樣平靜安寧地度過了半年的時間,也僅僅半年時間,就有噩耗傳來。
契丹北漢聯軍又來入侵了!沒錯,又是那年頭慣用的我們熟悉的老套路——契丹入侵!時間是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後周王朝剛剛跨越第十個年頭,也是最後一個年頭。
當時小符太後和小皇帝柴宗訓正在大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新年朝賀,全國正處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當北方邊疆的鎮州、定州火速傳來急報後,後周朝堂登時一片慌亂,一方面文武大臣對契丹北漢這種不計節假日加班加點的入侵行為表示憤怒,另一方面,他們得趕緊想辦法把這種憤怒平息下來,要不然緊接著可就不只是憤怒問題了。
朝中大臣們隨即七嘴八舌地商量起來,三個當朝宰相也急得團團轉。他們知道,契丹不比其他割據政權,他們此刻趁節假日而來,絕不是臨近年關,想搶點東西回去好過年,他們是想趁中原新皇帝剛即位,政權脆弱的時候進行入侵,威脅王朝統治的。
所以這次要派中原王朝最強悍的將軍去對付,當時後周最強悍威望最高最有可能抵御入侵的將領只有兩人,第一個是李重進,第二個就是趙匡胤!
李重進要回去駐守淮南,而且此人資格老,性格高傲,現在又是新年,跟他說指不定他來個倚老賣老的呢。趙匡胤,對,就他了,從他之前的戰場表現來看,此人不僅軍事強悍,而是從不居功自傲。更何況過去半年,此人一直賦閑在宋州,不派他派誰?!
就這樣,恰好當時在朝祝賀新年的趙匡胤就得到命令,讓他率軍出征。
趙匡胤終于暫時得到韓通的掉兵權,二話不說,繼續發揮他任勞任怨,不在乎加班加點的精神,當晚商量已定,第二天(正月初二)當即命令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軍先行出發。自己也于正月初三率大軍主力北上。
然而在本次出征之中,都城和軍隊里就出現了各種詭異的事情,首先是都城,在趙匡胤接受命令,得到禁軍掉兵權當天(正月初二),京城里就有“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將軍出征的時候,趙匡胤要做皇帝!)的謠言流傳。
而且最詭異的不是在這里,而是這種流言只在皇宮之外流傳,而皇城之內卻沒有一個人知道!見鬼了這些記載歷史的史學家們!
第二件詭異事件是,當軍隊到達陳橋驛的時候,軍隊中有一個善觀星象的家伙看到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就是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于是他拉來趙匡胤幕僚楚昭輔,並指給他看,沒想到不懂星術的楚昭輔居然也看見了,他不僅看見天上有兩個太陽,而且還指出這兩個太陽在打架!一時之間,流言飛起。
天空雖然出現了兩個太陽,不過它們沒有後羿那個年代輪番上陣,夜晚還是很快降臨了,吃過晚飯,整個駐軍營地也都安靜下來,只留下清冷的夜色,還有軍營里星火點點。
沒有一絲詭異的氣氛出現,也沒有什麼獨特的現象再來烘托那一場即將上演的大戲、好戲!
但是,今晚有一個人的表現卻很反常,他就是趙匡胤。當所有人都吃過飯,準備睡覺的時候,他還在自己營帳里自斟自酌,似乎有什麼心事。很快他就喝得酩酊大醉,然後沉睡過去了。
就在他睡得不省人事的時候。凌晨五更,在軍營某處,有一群士兵在竊竊私語地商量著什麼,大意是︰“皇上太小了,我們現在為他拼死累活,等他長大了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呢?我們老大(趙匡胤)為人仗義,不如我們就擁立他做皇帝,然後再去打契丹!”
他們商量完畢,根本不顧慮這是謀逆大罪,古代帝王權術下最嚴重的罪行——誅九族!這些個士兵不僅不顧慮,還立馬去找他們老大軍師趙普,趙普也挺配合,沒睡!
他不僅沒睡,還跟趙匡胤弟弟趙炅(趙光義,本文為了讓他跟他哥哥趙匡胤區別開來,統一用他自改名趙炅)、都押衙李處耘一起閑庭闊步呢。突然見幾個士兵形勢洶洶地闖進來,自己還沒說“大膽”!那幾個士兵就開口︰“現在軍隊沒有主人,我們想立老大做皇帝!”
趙普听後嚇得面色發白,趕緊跑出帳外查看一下,深怕隔牆有耳,隨即轉身過來呵斥那幾個“不懂事”的士兵︰“你們這是要造反呢!太尉(趙匡胤)赤膽忠心,要他知道了,絕不放過你們!”
那幾個士兵听後有些忌憚起來,心情惶恐地慢慢轉身出去了,然而他們出去後不久,立即又沖進來了,情緒更加高昂激憤,似乎豁出性命也將造反進行到底似的,個別性急的還拔出軍刀,直接在趙普營帳里吆喝起來︰“開弓沒回頭箭,說造反就要造反,如果老大不答應我們造反,我們就只能在這里等人來誅殺了!”
趙普瞥了一眼趙炅和李處耘,眼看士兵已經入戲了,便勉為其難地點點頭,說︰“大哥,造反可不是小事,要事先做好策劃,不是你們這樣說干就干的!現在北方契丹正攻打過來呢,等我們打退了契丹,再商議這件事可行?”
那些士兵激憤道︰“師爺,您別忽悠我們了,等我們打完契丹回來,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我們現在就要老大做皇帝,然後回到都城,把後邊事情辦利索咯,再去打契丹不遲啊!”
眼看台詞高潮已經到了,再說下去難免有些矯揉造作、故弄玄虛了。這個時候,本場大戲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出場了,他就是趙炅。趙炅是讀書人,我們來看看他的台詞怎麼說︰“事既如此,就按他們說的去辦吧。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雖說是天命所歸,主要也在于人心。我們要‘順應天命’,更要‘順應人心’啊!”
精彩!漂亮,軍中最文藝、讀書最多,講道理最厲害的老大的弟弟都這麼說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于是,等那些群眾演員(士兵)出去後,趙普和趙炅等人趕緊派人趕回京師,交代趙匡胤幕僚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等人,搞好都城(開封)治安工作,接應工作,尤其要保護好老大的家人,然後等待第二天他們凱旋歸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