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朱政在姬禮的耳邊說了幾句話,姬禮大為興奮,決定配合著他的想法一起實施。原來朱政偷偷前去觀看趙軍的動靜,恰好看到趙軍運糧人馬到來,猛然計上心來,留下幾個人繼續觀察,自己則回到營中向二皇子報告這個情況。
姬禮一面下令繼續探听趙軍運糧路線,一面叫人準備人馬,由朱政帶領,趁著夜色悄悄動身。臨行前,姬禮對著朱政說道︰“此事成與不成全在將軍。”
朱政去後,姬禮回到桌子旁寫下了一封信,交個參軍韓浩,低聲囑咐道︰“你明日天亮時分代我去趙營走一趟,務必要把這封信交給趙軍主將石濤。他問你什麼話,你只推不知。”
在吩咐完韓浩之後,姬禮就把眾將召集起來,對著他們說到︰“目前我軍雖然勝了一場,但趙軍勢大,淮州一時難以攻破,且兩軍相持不是長久之計,又南邊的楚軍時有所動,所以我想與趙軍議和,兩家暫時退兵,待到秋收之後再來決戰。”眾人听完這些話,一時之間議論紛紛。
“殿下此議不無道理,但朝廷派援軍趕來不僅想阻擋住趙軍,還要我們盡最大可能的從趙軍手中奪回淮州。再加上我們打了勝仗還要議和退兵,朝中的那些人定會對殿下不利。”
“殿下,退一步講,趙軍的兵力仍然存在,他們雖然敗了一仗,但是也不會同意殿下的和議。”
“此事我已留了一手,明日我將派參軍韓浩持我的親筆書信到趙營,幾日之內可能得不到回復,但是這幾日之中一定要小心提防趙軍陰謀。”說到這里,姬禮停了一下,用堅毅的目光掃過站在下邊的身經百戰的將領們,堅定的說道︰“我希望諸位能夠與我同心完成此事,目前國家疲敝,百業凋敝,百姓們需要休養,不易與兩個國家同時開戰。若有違背我命令的人連同知情者,不論何人,皆斬。”
………………………………….
趙軍營中,石濤看完書信之後問了韓浩幾個問題,韓浩都推說自己官微位低不知此等事情。見再問也問不出什麼東西,石濤就說了句︰“你先回去吧,報與你家殿下,就說我要與眾人們商議一下。”
將姬禮的書信傳給眾人看了一遍,石濤問道︰“你們怎麼看待此事?”
眾人一看此信,第一個想法就是其中必定有詐,于是有人上前說道︰“將軍,昨日晉軍大勝,士氣正旺,而今天卻突然提出議和兩家各自退兵,小心其中有詐啊。”
“是啊是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下邊傳來了一片附和聲。
“我乍看到此信也以為是計,但是信中提到秋收在即,而雙方都需要糧草以充軍需。淮州已有準備晉軍想偷襲也是不可能的,再看他們幾日。在這幾日之中,眾人小心提防不可松懈。”
“報將軍,晉軍在營寨外叫陣,指明要將軍出營搭話。”
“知道了,你下去吧。”
趙軍卻沒有出營列陣,只是派人緊守著寨門,姬禮又等了一陣之後帶著人馬回去了。
第二天,姬禮又列陣與趙軍營前,還是點名石濤出來搭話,結果依然如昨日。晚上時分,有兵來報說西邊山上發現趙軍,現已將其擊退。不一會兒,又有人來報說營寨東邊巡邏的士兵遇到小股趙軍,現已被我軍擊退。姬禮听完之後默不作聲,只是在心里盼望著朱政盡快到達目的地。
第三天,姬禮仍是如此,結果如同過程一樣沒有改變。直到第三天晚上,姬禮站在高出眺望南方,發現南邊遠處一片火光,不由的大叫道︰“成了成了。來人,馬上讓參軍韓浩到我帳里。”姬禮趕忙寫了一封信,交給韓浩,讓他即可動身去趙軍營地走一趟。
此時的石濤也看到了遠處的大火,不禁勃然大怒,對著前來的韓浩說道︰“你們偷襲了我的糧倉,彼此誠信全無,還想讓我跟你們議和退兵?回去跟那個小兒說來日兩軍決一死戰。”韓浩說道︰“將軍息怒,我殿下三次前來叫將軍搭話,但是將軍沒有理會,反而趁著夜色偷襲我軍營寨,全靠我軍防備才得以保全營寨,此時將軍的誠信又在何處?所謂兵不厭詐,我軍襲擊貴軍的糧倉只是想逼迫將軍議和而已,若將軍在前幾天中不壞狡詐的心思,此事也不會發生。還望將軍以百姓為重,兩軍相約退兵。具體約定,明日二皇子將與將軍一起在陣前商議。”
…………………………………
“明日陣前商議不妥,恐事有反復,今晚便可前去,讓陳良代表我軍前去,你為陪同,我作為隨從。來人,請陳良、魏平前來,我有事要與他商量。”
“殿下,萬萬不可冒此大險啊。由陳將軍與屬下前去即可,殿下貴為皇子怎可入敵軍之地。”
“盛遠,昔日東吳孫權親引敵軍與魏武帝一決勝負,又前東晉明帝深入敵營探查軍情成功而退,古人尚有此勇,我輩怎可輸于古人啊。”
當然此事也受到了陳良與魏平的勸說,但姬禮堅持自己要親眼見見石濤是何許人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