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晉國正朔四年春
像每一個平常的早朝一樣,大臣們聚早已集在朝堂上互相商議著今天早朝要說些什麼,這樣也好拉幫結伙一塊過關呢。但人家皇上的排頭大啊,不能跟大臣們一樣這麼早。所以等到小宦官出來說了一聲皇上駕到之後,大臣們才趕忙站好隊迎接著皇上的到來。在皇上晃晃悠悠走進來坐穩了之後,小太監又站出來說話了︰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話音一落,這些官員們按照這官場的規矩先讓這尚書僕射們說話,等他們說完了那些低一些品階的官員再說話。
等到僕射們說完之後,民部尚書站出來說︰“陛下,據地方來報說今年商州、淮州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百姓們撒上的種子都沒有發芽,即使有發芽的也全都干死了。往年雖有春旱出現,範圍也比較小。只是今年的干旱程度及範圍都比前些年的要大。現在在這些州的境內還出現了一些流民。”
晉國皇帝听完以後,睜開了眼說道︰“嗯,這事就交給中書省去辦吧,按照往年的慣例處理就是了。”
雖然皇帝經常說些廢話,但那畢竟是皇上說得,總得把當前國家發生的情況跟老大匯報一下就行,具體的執行還不得靠手下人。因此在皇上說完之後,那民部尚書就不再說什麼了。
…………….
按照往常的規矩,早朝散後,幾個人要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今天早朝上提出問題的具體事宜。
議事閣中,晉國皇上、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姬岳、二皇子姬禮等一些人在商議著如何解決商州、淮州等地出現干旱的事。雖然皇上說按照往年的的流程辦理,但是按照今年的情況出現了一些問題。
尚書左僕射周文元首先說道︰“陛下,去年曲州水災,朝廷為了修好那里的溝渠撥銀三百萬兩,後又幫助受水災的百姓重建房屋民部又撥了一百萬兩。今年開春,處州等地來報說邊防城牆多年未修依然破壞不堪,為修補邊防朝廷給了一千萬兩白銀。近年來,雖然沒有戰事,但為了預防楚越來犯邊防士兵的人數沒有減少,所以每年邊境的糧食需求毫無減少。前年以及去年全國的收成又不甚好,目前國家的糧倉都不充盈。況且今年商、淮兩處的旱災牽扯極逛,故對于商州、淮州的賑災,國家只能救濟三個月,而修水渠通水利的事國家也撥不出太多的銀兩。”
左僕射大人說完之後,全場沉默了一會兒,這時中書侍郎、太子中允周挺站起來說道︰“春旱的範圍牽連兩個州,國家為了養兵每年向百姓收重稅,百姓早已疲敝,若是賑災不利,流民就會增加,而流民又喜歡扎堆,到時盜賊橫行,州紀渙散,久而久之就會作亂。國家內亂一起,楚越就會趁機起兵。陛下應該免除這兩州今年的稅賦,依靠現有的糧食召集流民修水渠引水灌田,國家再貸給百姓們種子,讓他們進行耕種確保今年能自給。種子的本息可以等到百姓兩年之後交還。”
“臣同意周大人的意見。近年來,國家多災百姓疲敝,國家幾近入不敷出,陛下應該以身作則,首倡節儉,停止修建宮殿,減少宮中的支出。臣听說陛下宮中嬪妃賞賜過隆,且被賞賜的人數也是極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多。臣還請陛下約束後宮,以思國家”,在周挺發表完一通議論之後,左庶子、御史大夫吳 立即說道。
晉國皇帝一听,這臉就蒙上了一層陰影︰哼,要朕節儉,朕已經夠節儉了,你看朕住的那些屋子都是好幾年前住的,朕的嬪妃都有些不夠住了,嘿嘿,還約束後宮,後宮朕已經夠約束了,要不是你們這些人天天的罵朕,朕到現在也不至于這麼郁悶啊。但是不高興歸不高興,這晉國的皇帝也不傻,要是直接跟他們這麼說,那些大臣不得天天上表煩死自己,于是晉帝馬上用比化妝的演員還要快的速度改變了面容,點了點頭︰“吳愛卿說的極是,國家出現隱憂,朕自當以身作則,宮殿是可以停工的,只是後宮略有復雜,不能一下子就能達到要求,暫緩之,其他的就由中書侍郎周挺酌情擬詔下發吧。”
屋子里的幾個大臣也是無語了,一陣的默然那。他們都在想︰也不能要求皇帝太多,況且皇上都奢侈慣了,不過這次“酌情”似乎還是可以加點別的。
尚書右僕射、中書令鄭實這時站起來說道︰“陛下,國家已經多年不打仗了,邊境上的將軍、士兵都已經懈怠了,兼之,士兵每年的糧食消耗勞疲百姓。國家應該精兵簡將,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振軍隊的士氣加強國家的邊防,還能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們得到休養。退下來的士兵回到家里,增強了百姓的勞力,國家的土地得到高效的耕種,國家收入提高。此一舉多得之舉。”
此言一出,全屋子的人全都震驚了,誰都想不明白這堂堂尚書僕射大人混跡朝堂也二十多年了,怎麼會不明白這軍隊是國家的支柱,一動則國動,況且軍隊里地將領都是百死而一生的人,誰都惹不起。
這時中書侍郎、太子中允周挺說道︰“軍隊乃國家之本,今天下五分,楚、越虎視眈眈,趁勢而動;沭、余兩國雖已歸服多年,但仍然有不臣之心,若軍隊一動,將領們嘩然,國家將不復矣。再加上,各將領軍功都差不多,並無一個能壓制所有人的將帥,故此議臣以為不可。”
皇帝重重的點了點頭,對周挺的說法是深有所意。周文元倒是滑頭,他倒也沒那麼直接說,只是說道︰“僕射大人深謀遠慮,只是當此天下以戰止戰之時,提出此議未免不妥啊。”
鄭實又繼續說道︰“天下統一,此天下人之所願。在這幾年之中,百姓為“統一天下”的口號疲于奔命,而晉國將帥士兵沉迷于安樂,軍紀日益松弛,不但有生的力量被逐漸消耗,更拖垮了整個國家。若不進行精兵簡將,將來又如何應敵保我河山。”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中書令張嵩說道︰“鄭僕射之議不妥,此正是國家需要安定的時候,若軍隊動搖,國家不穩。不過,現在都好幾年不打仗了,士兵們確實會有些渙散,應該詔敕兵部巡查邊防。”
屋子里的中樞大人們听到這句話後都贊同的點了點頭,此時皇上拍了拍腿站起來說道︰“我看今天議的時辰也差不多了,哈哈,就到這吧。朕還有點其他事。都散了吧。”
既然皇上都厚著臉皮攆人了,那這些大人們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相互瞧了瞧對方,得兒來,咱走人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