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康熙與皇後听了這話,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想起了仁孝皇後。康熙懷念當年仁孝皇後操心滿宮大小事務,為了生出嫡子整日掛心。皇後則是暗暗告誡自己,且莫步了仁孝皇後後塵。否則,就算生了嫡子,也只能留下一個牌位于後人追思。
眾位嬪妃則是各有所思。
李安安看一眼皇後,知道她為腹中子嗣感念,想起皇後極有可能剛剛懷孕,不易勞累,便小聲在旁勸道︰“主子娘娘,您看也審問了大半個下午了,皇上與眾主位們都累了,不如先喝點兒熱乎乎的湯了什麼的,再行問話。無論如何,咱們這兒,還得小阿哥呢。”
劉靜也道︰“正是,主子娘娘,安嬪娘娘說的是,孕婦剛懷孕的時候,切不可饑著餓著。”
皇後听了,笑道︰“是本宮疏忽了。”轉而看康熙,詢問︰“聖上,您看,叫小廚房送點兒吃的來吧?”
康熙自詡寬仁,在這等小事上,自然不會扭著皇後,點頭應允。桂枝便吩咐下去。不一會兒,壽康宮中夏嬤嬤親自帶人來,抬了一個箱子進來,對著皇後與康熙屈膝行禮道︰“奴才方才去景仁宮查看小廚房內存貨,見有幾樣點心,便熱了來給主子、主子娘娘與諸位小主們嘗嘗。又下了一鍋湯圓兒,就這點心熱肚。”
康熙道︰“有日子沒嘗夏姑姑做的湯了。”
夏姑姑笑道︰“主子喜歡,是奴才的福氣。主子什麼時候想吃,喚奴才一聲就是。”
說著,身後幾個小宮女擺碗鋪碟,依次分好點心、湯水。夏嬤嬤瞧著湯水送完,康熙與眾主位都捧著湯匙小口品嘗。唯獨繡安捏著勺子,只意思意思放在唇邊做個樣子。夏嬤嬤冷笑,問道︰“貴人小主可是不喜歡奴才做的湯?連喝也不肯喝一口?”
李安安正要提醒皇後,這湯圓里加了山楂,讓她略嘗嘗就算了。听聞這話,與皇後對視一眼,俱放下手里湯碗。康熙沒理這邊事情,眾主位則各自遲疑一下,看皇後放下碗來,也跟著放下,擦擦嘴角,等著皇後說話。
皇後看一眼夏嬤嬤,就听她又問︰“貴人小主,可是不喜歡?”
繡安捧著湯圓碗,對著夏嬤嬤柔聲說道︰“姑姑折煞我了,當年我在壽康宮當差,有幸嘗過您做的飯,喜歡的緊呢。只是,這湯圓是山楂餡兒的,怕對孩子不好。所以,沒敢多吃。”
夏嬤嬤笑道︰“既然如此,那您嘗嘗這小廚房里剛熱好的桂圓紅棗米糕,奴才剛才嘗了嘗,這里頭,可是用參湯泡米蒸煮。大補著呢。”
繡安臉色沉了下來,穩穩放下手里碗,對夏嬤嬤正色道︰“多謝姑姑,只是,這桂圓與人參都是大補之物,不適合孕婦食用。您的好意,我心領了。”說著,站起來對康熙正色道,“奴才確實知道這幾樣東西不宜孕婦,故而每每承寵之後,都要截一段時間。奴才惶恐,今日是不知道貴主有孕,若是知道,打死奴才,也要攔著主子吃這些東西。奴才所言,句句屬實。請萬歲爺詳查。”
夏嬤嬤笑了,“原來小主還記得這幾樣東西于孕婦不宜,當年在壽康宮,奴才也沒白教您一場。”說完,對著康熙屈膝福禮,帶著人收拾了碗碟,留下一盤桂圓紅棗米糕,一碗山楂餡兒的湯圓兒,告退而去。
康熙嘆氣,指著繡安道︰“你先坐吧。皇後說得對,別累著了朕的阿哥。”
繡安聞言,只得坐下,面上依舊一番不平之態。宜嬪冷哼一聲,對著僖嬪說道︰“妹妹,你可听見了?人家貴人說了,每每承寵之後,必要小心避開孕婦不宜之物。唉,這麼一听,咱往年跟大傻子似的。往後啊,別說承寵之後,就是平日,于孕婦不宜的,咱也不能讓進了咱們宮里。不然,咱宮里可沒這麼貼心的人兒呢!”
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嬪听了,嚇得捂緊胸口,道︰“這可該如何是好?我今兒早上剛嘗了一塊山楂糕,昨天晚上才喝了桂圓蓮子羹。”
榮嬪勸道︰“吃一點兒應該不礙事的。你要擔心,一會兒叫太醫看看。”惠嬪也勸,“是啊,當年我懷大阿哥的時候,還連著吃了兩個月的山楂片兒呢。別自己嚇自己。”端嬪柔聲勸,“只要沒懷孕,多吃點兒補的沒事兒。”
僖嬪听了,悻悻放下帕子,不言語了。康熙瞧著幾位嬪妃說話好笑,搖頭不語。
這邊皇後听了,伸手就要摸小腹,李安安順勢握住皇後的手,道︰“主子娘娘,夏嬤嬤提醒的對,宮中不少嬪妃早期不知道懷孕,很多沒注意飲食。更何況,姐妹們都正值青春,萬歲爺平日雨露均沾,說不得,已經有姐妹有孕了。不如趁著今日,讓太醫們診診脈。免得——再讓人心疼啊。”
皇後立即明白李安安的話,道︰“你說的是。縱然沒有懷上的,往後承寵過後,也該多注意飲食了。像貴人這樣承寵不久就懷上的,一來是萬歲爺之福,二來,也是貴人懂得惜福。說起來,今日貴妃之事,著實令人心疼惋惜啊。”
繡安低頭不語。宜嬪陪笑對皇後道︰“主子娘娘說的是,若是貴主能多看看貴人做法,指不定今年秋天,咱們景仁宮,就要添兩位小主子啦!”端嬪也嘆道,“誰說不是。可惜了,我住的遠,沒能留意貴主身體變化。怎麼貴主也不問問,貴人當年可是叫夏嬤嬤親自帶的呢。多問幾句,沒準兒今日就是大喜事了。”說完,眾人皆惋惜嘆息不已。
繡安看眼前情況,嬪位幾乎是要把罪責都推到自己身上,全然不提貴妃身體本就柔弱,一時心中憤恨,眼里只得含上幾滴淚來,對著康熙自責道︰“都是奴才只顧腹中皇子,沒能留意貴主身體不適。請萬歲爺責罰。”
榮嬪跟著勸康熙,“貴主能在今日緊急情況之下,鎮住景仁宮一眾奴才,凡事安排的井井有條,已經不易,平日里留意不到,也有可能。萬歲爺您看在她腹中皇嗣的面上,就算要罰,也得等到皇嗣降生之後吧。”
李安安心中暗道,這幫女人,沒一個省油燈。再看康熙冷笑,吩咐皇後︰“叫人來給眾主位診脈吧。”
皇後點頭,叫來孫太醫,吩咐道︰“辛苦你們,每人均給主位們診脈一次,每位主位每位太醫都要診治。看完之後,分別寫下脈案,不得交談。”說完,多福、得福下去安排筆墨。
孫太醫無奈,只得領著趙太醫、王太醫、馬太醫、劉太醫進來一一診脈。完後退出,各自佔了一張桌子,分別寫下主位們脈案。因李安安多日未曾承寵,故而,她只留了馬太醫看看,說是身體康健,便拉倒了,眾人心知啟祥宮主位跟坤寧宮大宮女差不多,對此也不嫉妒多言。至于皇後,則是親做表率,伸出手來請四位太醫挨個診了個遍。
果不出眾人猜測,四位太醫寫出的脈案,頗有些意思。孫太醫給每位娘娘都寫了身體不錯,但有些弱。一位太醫院院正,能寫出這樣的脈案,連端嬪素來寬和都看不下去。趙太醫、王太醫、馬太醫倒是實誠,一一列舉了眾位娘娘們脈象,並指出平日里要注意的飲食作息事項。劉靜人老成精,知道各位主位以及康熙最想知道什麼,干脆依著幾位娘娘的脈案,直接寫了如何調理才能最快受孕。令康熙寬慰的是,五位太醫中,有四位診斷宜嬪已經懷有一個月身孕,脈象雖弱,卻十分明顯。有三位說皇後可能懷孕。
康熙先看一眼宜嬪,再扭頭看皇後,道︰“若是真是,胤 日後便有幫襯的親兄弟了。”
惠嬪、榮嬪听了這話,均低頭不語。皇後則是熱淚盈眶,按鎜住內心翻涌,回答︰“妾與聖上,已經有了太子。若是真的懷上,妾倒願意是位公主,咱們便兒女雙全了。”端嬪听了,也跟著低頭不語。
李安安瞧瞧宜嬪喜形于色,皇後喜憂參半,其余嬪妃憂大與喜,唯獨繡安顯得有幾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安。心里猜到幾分,懶得搭理她們,先恭喜了皇後,再恭喜宜嬪。皇後正色,“如今還不準呢。且賀喜了宜妹妹再說。”
李安安便站起來,與眾嬪位一同恭喜宜嬪。宜嬪笑吟吟應了,想了想,站起來對康熙與皇後道︰“嬪妾頭次懷胎,心中激動,叫主子與主子娘娘笑話了。”
康熙看著宜嬪笑笑,皇後寬慰道︰“人之常情。你且安心養著,年底給聖上添個阿哥,算你大功一件。”
宜嬪道︰“是嬪妾粘了主子和主子娘娘的光了。”
皇後笑說︰“也是你的福氣。”
宜嬪咯咯笑了,對著康熙與皇後福身,便請求回宮靜養,順便還求了劉太醫幫著養護龍胎。後宮之事,康熙全交給皇後處置。當著眾人的面,皇後哪有不應之理,直接指了劉靜,命他跟著宜嬪回延禧宮,再三交待往後敬嬪與宜嬪的胎都要盡心。看著宜嬪帶著劉靜出去,李安安對著皇後笑道︰“主子娘娘寬仁,宜嬪這胎定能養個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阿哥。萬歲爺的福,也是主子娘娘的福。”
皇後看著李安安,笑了,“可不是,後宮子嗣繁茂,乃是社稷興隆之兆。”這話康熙愛听,握住皇後的手道︰“皇後定然也能為朕生下嫡子。到時候,朕與太子親自教導于他。”
皇後禁不住又一次濕了眼眶,再三說想要位公主,並求康熙道︰“若是位公主,臣妾懇請皇上看在臣妾入宮十余年,方才有這麼一個孽障的份上,千萬留她在京中,莫要遠嫁,叫咱們飽受思念之苦。”
說得榮嬪跟著動容,想起剛剛牙牙學語的三公主,陪著落淚。康熙無奈,見皇後認定了此胎必是公主,只得允諾,“若是公主,朕在京中為她準備府邸就是。”
皇後這才作罷。李安安也跟著舒了一口氣,看看天色不早,便站起來勸道︰“貴主一事,事關重大。嬪妾本不該打斷。只是如今主子娘娘身子非平時可比,您看,是不是先回宮去?”
皇後遲疑道︰“這如何使得,你們貴主尚且在床上躺著呢。”
康熙則道︰“事情已然發生,又豈能累著你們。宜嬪都回宮了,你更該回宮歇息才是。”吩咐李安安,“扶你們主子娘娘回去。再叫人去慈寧宮、壽康宮道喜。”多福當即便要出去。皇後出聲攔住,道︰“先別說我,先說宜嬪才是。”
多福趕緊應了,甩著拂塵出去吩咐人跑腿。這邊李安安扶起皇後,預備送皇後回坤寧宮。皇後無奈,只得對康熙告罪。康熙囑咐李安安,“你看護敬嬪是有經驗的,你們主子娘娘這邊,更要用心。待到好消息有了,朕另有賞賜。”李安安急忙蹲身道謝,與桂枝一同護著皇後出去。康熙留下,接著審問貴妃小產一事。
皇後扶著李安安出了景陽宮,皇後說要走走,便不坐轎子,一行人慢悠悠走。過景仁門,遠遠望見坤寧宮屋檐,李安安這才松口氣,嘆道︰“今兒個這事兒,波濤暗涌的,嚇了我好幾身冷汗。”
皇後冷笑,“這就嚇出冷汗來了。等著吧,更嚇人的,還在後頭呢。”
李安安不解,問道︰“難道,不是繡安?”
皇後不語,往西望了望,撫一撫小腹,道︰“是與不是,你我說了不算。”
李安安驚詫,六宮之主說了都不算,誰說了才算?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康熙︰還是朕有福,剛沒了一個孩子,眼看又要添倆啦!
佟貴妃︰嗚嗚,我苦命的孩子!
仁孝皇後︰唉,本宮死的早!
親們,多多收藏收藏哈!求收求收,看我星星眼!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