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武財神

第一章 初到南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馬 本章︰第一章 初到南宋

    嘉定十六年,春三月。

    江南三月,早已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大好時節。只不過,江南三月,也正是細雨霏霏,晴雨轉換極快的時節,剛剛還是“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陽光明媚大好春光,不知不覺間,滿眼就突然變得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別讓景色。

    而剛剛這場突如其來的細雨天氣,只過了一小會,就又驀然變得艷陽高照,綠樹紅花交相掩映,大片金黃顏色的油菜花間,成群粉蝶對對翻飛的晴好天氣。

    這不,坐在遮蓋著簑草覆蓋的糧草車上,緊靠著車上糧朵大半身子鑽進簑草中盡力躲雨的高道乾,身上早上剛換過的素紗圓領袍服和頭上的月白襆頭,在這一陣細雨中早已變得濕漉漉的,菱紗質地的袍服緊緊貼在身上,讓高道乾好生難耐。好在隨即陽光明媚,照在潮乎乎袍服上暖洋洋的,這才讓高道乾有些沮喪的心情慢慢好了起來,也才有了心情一邊和趕車的漢子有一搭沒一搭閑聊著,一邊欣賞著河堤兩旁的景致。

    高道乾所坐的糧車並不是一輛,而是十幾輛,是向臨安運送糧米的,這一隊糧車此刻正走在楊柳輕垂的河堤上。

    寬闊的河堤上,大小車輛穿梭往來,來往乘馬、騎驢、挑擔、背簍的商客、百姓交錯走過,間或還有各式轎子,在頭上冒著汗珠的轎夫微微喘息聲中間雜其間。

    這河堤下面,綠波蕩漾的河水,正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長1797公里,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就開始建造,最早一段是春秋時期吳國所建的邗溝,引長江水入淮,以後不斷向南北發展延伸,隋煬帝時更是大規模擴展整治,才有了這時的模樣。

    糧車隊的另一面,阡陌縱橫黃綠相間的大片農田里綠意盎然,蜂飛蝶舞綠柳成行,一片片池塘、水田,一條條河道、溝渠,亮閃閃瓖嵌在充滿生機的田野中,好似晶瑩剔透的水晶和華美的玉帶裝點著這秀美江南水鄉。結束一天勞作的農夫們,此刻正三三兩兩肩抗耘蕩、耬鋤,趕著耕作牛馬悠然行走在綠柳阡陌間,更有牽馬、騎牛的孩童們,在大人們前後嬉笑玩耍。

    看著這一片好似畫卷的嫻靜田園風光,恍惚間,高道乾仿佛听見了若有若無的笛聲遠遠傳來。

    望著那些嬉笑玩耍的孩童,高道乾不禁油然想起宋代詩人雷震的那首《春晚》來。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餃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恆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其實,比起雷震這首《春晚》,高道乾更喜歡後世一首描寫江南微雨時節的詩句。

    “江南三月微雨茫,羅傘疊煙濕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峨眉鎖朱窗。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

    高道乾覺得,這首詩描繪的江南微雨時節更加讓人浮想聯翩,詩意清麗悠遠,更貼切描述出江南水鄉優雅嫻靜的氛圍。

    只不過,據高道乾所知,這首情景交融意味深遠的詩,原是一首英語詩,是後世人據原文譯成中文的。能把一首英文詩譯成一首令人回腸的古體詩,讓高道乾對這個不知名的譯者一直甚為佩服。

    想到這些,高道乾不由有了吟詩頌詞心思,隨口輕輕吟誦起來。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是南宋詞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听著自己隨口吟出的這首李詞,高道乾不由心中一暗,幽幽嘆口長氣,默默想起了心事。

    坐在車上的高道乾,並不是宋朝人,而是時下流行穿越大潮中一個不知是幸運還是悲催的穿越者。

    高道乾本是二十一世紀人,一場奇異車禍後就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九百來年前南宋一個少年身上。

    前世的高道乾身世很簡單,山西大同人,住在大青山下,家鄉因為臨近草原,半農半牧,幼時時常隨著精通中醫的外祖父上山采藥打獵,再加上家鄉尚武,自幼就練得一身好功夫,直到中學時才回到住在河南城里的父母身邊。

    高道乾的父親是有名的廚師,母親是醫生,家境優渥,只是高道乾幼時騎馬射獵寬松慣了,初回城里哪里安穩得住,經常惹是生非搞得父母不勝其煩,為了讓高道乾那顯得過于旺盛的精力有個發泄之處,父母只好把他送進市武術隊。

    高道乾在市武術隊里可謂如魚得水,幾年下來不僅精熟諸多門派拳腳功夫,而且幼時跟著外公就熟悉騎馬射獵,在市隊里竟然還練就一手好箭術,甚至還在全省比賽中奪得名次。

    大學畢業後,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化專業畢業的高道乾,在父母一番運作後,來到一家大型冶金企業工作,從此開始了他自娛自樂庸庸碌碌的好生活。只是天不作美,他這碌碌無為的好生活在他二十八歲時讓一場離奇的車禍徹底改變了。

    因為高道乾恢復意識後,很快發現他成功滴穿越了,確切滴說是他的靈魂穿越了,他回到了南宋附身在一個比他足足小了十多歲,在長江中差點淹死的少年身上,或者說是已經淹死然後又活過來了的少年身上。

    高道乾穿越後驚訝地發現,他雖然成功魂穿,可基本上沒有對方的記憶,如果說有,他只能感覺到這少年有一股極為強烈的到江南臨安的執念。再就是高道乾發現,雖然沒有對方清晰完整的記憶,可少年一些本能的習慣這個身體還保留著。

    比如這少年一定讀過很多書,而且還會寫字,因為前世只會簡化字的高道乾,現在見到前世看到就頭痛的繁體字不用想就能讀出來,拿起筆就能不由自主地把心中所想用一手漂亮的繁體瘦金體書寫出來,前世也練過幾年書法並小有功底的高道乾見到那字體,更是暗暗贊嘆。另外,高道乾還發現,這個時期的漢語雖然字體意思都和後世一樣,可語言發音卻和後世有著很大區別,只不過他卻都能听懂,而且他想要說出口的話,一開口發出的音調也和這個時期人們的語調一樣。

    古代文化專業畢業的他自然曉得,幾千年來,中國漢語的發音一直在變化,記得他的大學老師曾經說過,如果孔子還活著,現代的任何古漢語專家都會听不懂孔子說話。即便同一個地域的人,如果穿越回千年前,他也會同樣听不不懂那個時代的語言。就比如河南人穿越到宋朝開封,這個人就不會听懂宋代開封的語言。那時還有些不相信的高道乾,現在是徹徹底底地相信了。

    再就是高道乾發現,這個少年雖然長的細皮嫩肉,面相也斯斯文文,可卻有一副好身體,在這個成年人身高普遍不高于一米七的時代,這個十六七歲年紀的少年,身高竟然就足有一米七,這個年紀還在長身體,估計再過幾年身高很可能會有一米八左右。少年不僅長得高大,似乎還曾舞槍弄棒,因為高道乾發現對于槍棒拳腳,這個少年也有一些本能反應。

    還有一個很讓高道乾驚訝地事情,他穿越後正泡在冰冷的江水中,就在他手腳身體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被長江南岸一個老漁翁救起,在老漁翁家住了一天將養身體時發現,雖然少年外面穿著粗麻衣物,可內里卻穿著織錦小衣,腰間更是圍著一個沉澱的織錦腰帶,打開時不由直抽冷氣,里面竟然是十個黃燦燦的金餅,高道乾粗粗估算,十個金餅應該足有五六斤重。此外還以一塊晶瑩剔透的雕工精美的玉佩,玉佩的背面刻有道乾兩個篆字。身上藏著這麼重的東西,難怪淹死在江水中。

    看著這些金子、玉佩還有少年的粗麻外衣,以及少年揣在懷里的幾十枚銅錢和兩個小銀塊,高道乾推測,這少年一定是江北金人佔據區域,不知家中攤上什麼人禍而偷逃往江南的大戶人家子弟,一路上為了掩人耳目,扮成尋常人家子弟,又不知為何會掉落江中。最可能的一個可能,就是這個身攜巨資的少年被那個江湖中人盯上,在渡江時被人打落水中。

    而那玉佩後面的道乾兩字,更讓高道乾心中惴惴不安。

    高道乾判斷,這塊玉佩的主人,也就是這少年,很可能名字就叫道乾,也就是說,是和他同名,只是不知曉是否還是同姓?

    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對于高道乾來說,少年的來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日後要如何活下去。在和老漁翁一番攀談後,高道乾終于搞清楚,他很悲催地穿越到了南宋嘉定十六年,如果按照原有歷史軌跡不出意外的話,在高顯這個穿越者的有生之年,也就是五十六年後,南宋將在崖山海戰中被殘暴蒙元所覆滅。這也是大漢民族第一次被異族徹底滅國,十幾萬南宋士人隨同少帝跳海,領先世界的漢文明,具有強烈抵抗意識和璀璨人文精神、擁有無盡創新理念的漢民族精英們盡喪蒙元之手,此後直至明清,漢文明再也沒有重新振作起來。

    百年後,雖然漢人成功復國,可在遭受了騎馬民族的重創後,漢人統治者開始變得保守、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面對外辱,大多數人變得麻木且苟且。

    崖山之後,不僅漢民族的國統被顛覆,數千年漢文明的發展積累也被徹底毀壞,這也就是後世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的由來。

    前世常看穿越文的高顯可是清楚,穿越絕無回頭路,既然穿越了,那他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前世,既然如此,那他就必須在這個世上好好活著。

    要想好好活著,就得找一個安穩之處。古文化專業畢業的高道乾自然清楚,現在這個時候可是戰爭年代,在北方被蒙古人打的沒脾氣的金國,一肚子怨氣沒處撒的,三天兩頭在這長江邊上攻掠大宋城池,長江兩岸現在就是是非之地,這里是一定不能呆的。

    高道乾前世雖然整天流連于網絡穿越文,也喜歡讀那些穿越前輩轟轟烈烈創立偉業或者智計百出縱橫于官場商界的小說,甚至每每讀到精彩處也會偶爾熱血澎湃,蕩氣回腸一番,可他性情一向慵懶,在他看來,做那些事情的穿越前輩都太過辛苦,甚至有時還很危險,搞不好就會掉腦袋。高道乾可不想如此辛苦,更不想好歹穿越了,又悲催地英年早逝,他要找一個安穩地方,好好享受一下南宋的美好生活。

    安穩的地方現在應該是江甦、浙江、福建一帶的沿海區域,在那里靠著身上這些錢財,買上幾畝地,再討上幾個小妾,成天擁香倚玉。。。。。。

    這樣的好生活,只要想想,高道乾就感覺很興奮。

    可思前想後一番後,說不清是那少年一縷去臨安的執念過于堅定的原因,還是高道乾貪圖享樂心思作怪,高道乾最後還是覺得,他應該去臨安好好安享他的一生。

    蒙古人打過來那還要等幾十年呢,大不了那時也陪著背著少帝趙𦩑的陸秀夫,還有那十來萬的大宋精英們跳海投湖罷了。

    打定主意,高道乾對老漁翁千恩萬謝一番,便毅然決然地踏上去往臨安的道路。

    高道乾原本想著用腰間的金餅好生酬謝老漁翁的救命之恩,可權衡再三,最後還是帶著深深的遺憾打消了這個念頭。

    出門在外,最忌諱露白,財不外露才是根本之道,因為高道乾知曉這個時期的黃金的價值。

    南宋時期,黃金、白銀並不是正式的流通貨幣,這一時期江浙流通貨幣只是銅錢。當然,金銀還是貴重物品,這個時候一兩白銀可兌換三貫銅錢,而一兩黃金可兌換十兩白銀。按這個比價,高道乾身上的金子差不多值一千八百多貫,拿出一塊金餅就是一百多貫,他一個身在旅途的少年帶著如此多的錢財,怎還會安生。

    在來臨安的路上,高道乾身上那幾十文銅錢很快用光了,無奈之下,在一處大集鎮,高道乾謹慎小心滴找了一個店鋪,兌換了一塊銀塊,買上幾身衣物,這才從又上路。

    路上遇到一隊前往臨安送糧的車隊,高道乾搭上便車,終于省卻腿腳之苦。

    “小官人,臨安到了。”

    車夫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中的高道乾。。。。。。(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宋武財神》,方便以後閱讀南宋武財神第一章 初到南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宋武財神第一章 初到南宋並對南宋武財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