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雲川萬里

29、章二十九 滄浪之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瞌睡狐狸 本章︰29、章二十九 滄浪之主

    章二十九 滄浪之主

    翌日,開封府大堂。

    包拯近乎是無奈的看著跪在堂下、但是明顯一副比堂上任何人都要理直氣壯的雲川,已經懶得再拍驚堂木了。

    “雲川,本府再與你一次辯解機會,你為何要違背朝廷稅策,私自削減田稅建制?”包拯似乎是極為不滿雲川方才給出的答案,當下又厲聲問了一遍方才的問題。

    雲川卻只當沒听懂,扔出了一個與方才一模一樣的答案︰“窮。”

    包拯一頓,追問︰“那你又為何篡改長定一縣的商稅建制?”

    雲川一攤手,“窮。”

    包拯強忍住呵斥她的沖動,咬牙問道︰“私建馬車快道?”

    雲川一挑眉,“窮。”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包拯的怒氣此時已然有些蓬勃過後的頹勢了,“未經上官批準、私自擴大宋夏邊貿互市?”

    雲川一撇嘴,“窮。”

    昨日里辯才無雙,口若懸河的雲川,今日一改昨日堂審之時滔滔不絕的據理力爭,無論包拯問什麼,回答都是一個字︰窮。

    削減田稅,是因為百姓窮。

    篡改商稅,是因為縣政窮。

    私建馬車快道,是因為守軍窮。

    私擴邊貿互市,是因為百姓、縣政、守軍無一處不窮。

    窮、窮、窮!

    朝廷稅額收入一年高過一年,然而國庫卻依舊常年捉襟見肘。去年國庫年入兩千余萬貫,然而核算下來,朝廷財政不僅毫無盈余,竟然尚虧空六百于萬貫!

    朝廷每年撥給西北的軍費龐大幾乎佔了朝廷全部收入的四分之一,然而西北三關的守軍卻依舊脫不了一個“窮”字。

    朝廷每年縮減用度節約開支以減輕百姓付稅,然而四方百姓的收入卻也依舊脫不了一個“窮”字。

    包拯的手緩緩的從驚堂木上收將回來。

    窮。

    雲川的這一個字,闡明的豈止是長定關的景況,簡直就是整個大宋的景況。

    這個外在繁盛富庶的王朝,內里卻如同一只重負不堪喘息不濟的巨獸。盛世繁華的外表只徒勞的增加著財政疲憊不堪的內里。如此下去,岌岌可危亦是指日可待。

    攘邊、墾荒、治水、濟民、興學,處處需要的,都是錢。

    北疆東有遼國西有西夏,年年擾邊,朝廷如何不想一舉清除邊患?然而兵事稍動,動輒月余便是百萬貫的開銷,稍有不慎,就可以讓整個朝廷常年處于入不敷出的財政土崩瓦解。如此境況,上至皇帝下至百官,誰能輕言動兵?誰敢輕言動兵?!

    所有的朝臣都知道,檀淵之盟是多麼的荒謬。然而區區三十萬貫的歲幣,如何與動輒成百上千萬的軍費相比?人在銀錢下,不得不低頭。

    窮。

    這一個字,如芒刺在背,扎著皇帝、扎著兩府、扎著文武百官、扎著萬千百姓。

    包拯沉默。

    若非是這一個窮字,兩府宰執久經大風大浪,如何會為了兩本賬冊幾乎看綠了眼楮?

    包拯看著跪在堂下的雲川。這個後輩身上有著無數的缺點︰尖銳、高傲、張狂、輕佻、不馴、狠辣。可是,她說出了無數朝臣不敢說的話,做到了無數朝臣做不到的事。

    手執殺伐利刃,心懷可憫蒼生。包拯心中一聲嘆息,他知道她絕非池中之物,知道政局風波隱隱將至,卻也亦仿佛預見了朝堂上即將由這些後輩們所帶來的雷霆風雨。

    驚堂木響起,包拯的聲音頭一次帶著慨然嘆息,“退堂!”

    --

    同一時間,長定關。

    長定軍駐軍北城一處偏僻院落。

    &nbsp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側廂中的一張破舊的桌案前,範仲淹手中輕撫著一本文稿。文稿封皮上是幾個字一筆歐體力道剛勁峻拔中別見齊整圓潤︰滄浪堂文稿卷三之九十七。

    整整七日未出房門、專心細讀的範仲淹只覺似乎是上天跟自己、甚至跟整個仕林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

    《滄浪堂文稿》,這五個字三年以來在仕林引起了多大的聲響,幾乎難以言述。

    還記得三年之前,一冊《論恩蔭之時弊》赫然刊發,在仕林之中瞬間振聾發聵。文章犀利如電,直指朝中恩蔭弊政,言道大宋之亡,必亡于冗官。冗官之疾,灶在于恩蔭。恩蔭不絕,則冗官不止;冗官不止,則歲入不余;歲入不余,則民生不振。

    “……秦漢以來,未曾聞有民生不振而國朝可存者矣……”範仲淹嘆息。那篇幾乎是句句見血、轟動仕林的文章,他到如今還記憶猶新。

    就是這一篇膽敢矛頭直指大宋開國以來被視為國之根本之一的推恩蔭補制度的文章,將《滄浪堂文稿》和滄浪堂主人在短短數月之內,帶入了整個仕林文人的迫切關注之下。

    之後的三年里,《滄浪堂文稿》每月一刊,篇篇文章俱是龍章秀骨、鋒發韻流。更重要的是,滄浪堂主人分析朝政時務毫不避諱,精準犀利,從不留情。《論三司之治》、《論鹽務之弊》、《論冗兵誤邊》、《論中書門下二省煩陳為政》、《論科舉選材》、《論川陝治水之利弊》、《論軍器兵備》等等等等,但凡涉及,便是鞭闢入里,令人嘆服。

    三年之間,這《滄浪堂文稿》朝成暮遍,風頭無兩。甚至曾經導致一時洛陽紙貴,一刊難求。

    而與此同時,這從來不用本名,而只用“滄浪堂主人”來刊文的作者到底是誰,更是仕林學界無數學者世子百般揣測之事。

    有人說此人必是兩府宰執的化名,亦有人說此人則是學界泰斗的化名,更有人荒唐地認為這便是當今天子傳喻政見的雅號。

    範仲淹也曾無數次揣度,這滄浪堂到底是何處,這滄浪堂主人,卻又是誰。

    卻不承想,今時今日,他戍守邊城,卻在這邊軍駐地的一個破舊不名的偏僻廂房里,見到了真正的滄浪堂。

    以及那二百余份從未刊發見世,深深雪藏在這邊城破屋之中的《滄浪堂文稿》第三卷。

    真正的滄浪堂其實是個位于宋夏邊關苦寒之地,戍邊軍營里破檐漏窗的偏廂,此事若傳知于仕林文壇,可以想見將會是多大的震動。

    然而範仲淹明白,那二百余篇的雪藏的文章所帶能帶來的震動,遠遠超過這仕林矚目的滄浪堂竟然只是一座邊城陋室這個事實。

    《論君權》、《論仁政》、《論司法》、《論戰爭》、《論經濟》、《論農商》……每一篇文章,幾乎皆可以用驚世駭俗、大逆不道來形容,然而細細讀來,卻又之令人覺得無一不目光深遠、入情入理。

    若是……若是……範仲淹心中思緒無比混亂紛雜卻又無比敏捷清晰。

    若是這《滄浪堂文稿》里所述的治世當真有一天能夠到來……

    可他更清楚,這樣的治世只怕窮他此生,也無法一見。

    範仲淹瞬間只覺胸中滾燙與冰寒之意滾動交雜、洶涌不絕。

    --

    小劇場︰

    樓主︰範大人,您保重啊,這麼大年紀了不睡覺刷夜看文,小心中風啊!

    範仲淹︰我勒個去,你了解那種追一篇文追了三年,作者月更不說還動輒拖稿,一坑就坑三年、拖成天坑的感覺嗎!

    樓主︰………………我……太尼瑪的……了解了!

    範仲淹︰那你了解那種忽然有一天發文系統抽了,你一不小心抽到這作者的存稿箱里,不僅看到了天坑的大結局,還看到了另外其他200篇未發表的大神文的感覺嗎?!

    樓主︰…………我……當我沒說,您繼續刷夜!

    雲川︰我擦,範大人!你堂堂將來政事堂掌印!看文能冒個泡點個贊麼!能不潛水霸王麼!麼!麼!!!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五]雲川萬里》,方便以後閱讀[七五]雲川萬里29、章二十九 滄浪之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五]雲川萬里29、章二十九 滄浪之主並對[七五]雲川萬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