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怡的生日前夕,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與各地有異,京城的上元燈會,從正月十四開始,要連著舉行兩日。每一日,都有不同的主題。因此,在征得上官丞相同意後,嘉怡便拉著柳絮,喬裝成少爺與跟班,混入到人群中。
這兩三年,嘉怡功夫見長,普通的小mao zei早已不在話下。因此,她終于可以脫離衛管家的保護,與柳絮單獨出來逛街,欣賞京城最美的夜景。
熙熙攘攘的東街,是二人必須的地方,更何況,嘉怡還得替修文尋一份桂花糕。“柳絮姐姐,你是不是第一次參加上元燈會?”嘉怡一邊朝桂花糕店走去,一邊詢問道。
“是啊,前兩年,我都留在丞相府里,也沒有出來看看。”柳絮一邊護著嘉怡,一邊忍不住好奇心,向四處東張西望。于她而言,眼前的一切是陌生的,充滿新鮮感的,以至于,她忍不住想多看看。
整條東街,淹沒在各式花燈的裝點之中,就連逛街的行人,手中也必定提著一個燈籠,或是普通造型,或是四面轉動。有年輕男女,借此機會,故意與對方來了一次不經意間的踫撞,而後,互相道個歉。
“這位姑娘,對不起,小生剛才未曾留意。”書生模樣的俊秀青年,連聲向眼前的大家閨秀致歉,但他的眼楮,卻呆呆地盯著對方。
少女只用手絹捂著嘴,露出一雙似笑非笑的杏仁眼,“沒關系,是我不曾注意。”嬌滴滴的語氣,仿佛一陣清風,傳入青年心中,蕩起點點漣漪。
老套的一見鐘情,嘉怡可是見得太多,根本不再將注意力放在二人身上。倒是柳絮,第一次見到年輕男女互相打招呼,心里倍感好奇。若不是得跟著嘉怡的腳步,她定是要停下腳步,再仔仔細細听幾句。
“到啦!前面就是桂花糕店。”聞到一股撲鼻而來的香甜氣息,嘉怡是開心的;但看到人山人海的排隊人群,嘉怡是絕望的。“怎麼,這麼多人?”她拼命地揉著眼楮,多麼希望只是一場錯覺。
然而與她所想相反,這家店雖然新開張不久,連正式的店名也還未定,但架不住口味獨特,有口皆碑,便成了東街的新寵。據說,生意最好的時候,得等上半個時辰。
“完了,要是一直在這里排隊,咱們今晚上就不用玩了。”嘉怡猶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臉沮喪,“明天晚上,可就看不到好玩的雜技表演,這可怎麼辦?”
“要不然,我們去看雜技表演,等回來的時候,說不定這里人就會少一些?”柳絮用她的理解方式,替嘉怡出著主意。不得不承認,兩三年的接觸,柳絮的性格是越發接近嘉怡,甚至,會采用嘉怡的思維去判斷一件事的進行方式。
“等等,我有辦法。”嘉怡像是想到更好的點子,“柳絮姐姐,你把錢袋給我。”
“啊?好。”柳絮解開腰間的錢袋,遞給嘉怡,“少爺,你這是……”
“你看著好啦。”嘉怡從錢袋里取出一串銅錢,拆開後,將零散的銅錢放在掌心里,走上前,向排隊等候的人群開口,道,“大哥哥,大姐姐,這兩文銅錢,買一次插隊,願意讓我一次的,我這即刻兌現。”
原來,嘉怡竟想到用錢買排隊的歪點子?!柳絮看在眼里,吃驚在心里。
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只是買一次插隊的機會。不一會兒,嘉怡便站在了隊伍最前列,她仰著得意的小臉,向柳絮炫耀道,“怎麼樣,我這個主意不錯吧?”
柳絮還能說什麼?除了點頭表示肯定,她也想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
面對如此闊綽的方式,排隊的人群倒是響起陣陣議論聲,“這是誰家的少爺,怎麼從來沒有見過?”有好奇者,帶了一波節奏。
“就是,太大方了,真不愧是有錢人。”另一人附和道,聲音里卻滿是羨慕與嫉妒。畢竟,嘉怡隨手掏出的銅錢,可以是一般人家好幾天的飯錢。
“這有錢人的日子,跟咱們老百姓就是不一樣。”也不知道是誰,跟著嘀咕了一聲,引得這議論的分貝陡然增加不少。
所有人的視線,無疑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好在,嘉怡心大,對此一律采取無視的態度。在她眼里,結果遠比過程重要。更何況,一番喬裝之後,即便是熟人,也不一定能認出她與丞相府的關系。
“老板,我要兩份桂花糕。”嘉怡看了一眼價格,將銅錢放在櫃台上。雖然修文只要一份,但她是主人,總不能太過于小氣,“麻煩幫我裝在袋子里。”
桂花糕店的老板是一家三口,一對年輕夫妻,以及一個比嘉怡略小的幼童。幼童負責收錢,年輕夫妻負責蒸熱桂花糕。雖然忙碌,但一切看著井井有條。
“來,這位公子哥,這是你的。”年輕女人將包裝好之後的兩份桂花糕遞給嘉怡,而身邊的柳絮習慣性地接在手里。年輕女人愣了愣,便知這二人是主僕身份,也就沒有說什麼。
“好啦,咱們去看雜技吧,我記得,是在南門路口,那里搭建了一處高台。”憑借著殘留的記憶,嘉怡也沒有選擇問路,而是帶著柳絮直奔南門路口。“柳絮姐姐,你在河西的時候,會有這些好玩的內容嗎?”
河西……這似乎是很久遠的記憶。嘉怡猛然提起,柳絮反而有片刻的失神。好半天,她才回過神來,回答道,“不太記得了,河西也有元宵節,但這麼熱鬧,應該是沒有的吧。”
“那還真是可惜。”嘉怡嘆了一口氣,拽住柳絮的衣角,“我還以為,這每一處,都跟京城差不多的熱鬧。至少,也不會差太多。”
“少爺,你真是說笑了,河西怎麼能和京城比呢。”柳絮笑了小,只當嘉怡是玩笑話,“這天子腳下,無論是什麼,都是一等一的好。河西偏遠,跟京城不能相提並論。”
“哎?柳絮姐姐,你會想家嗎?”難得找到機會,嘉怡便沿著話題,繼續問道,“有沒有想過聯系你的親人?”
這是一個扎心的問題,柳絮只覺得心里隱隱作痛。但她盡可能保持平靜,強顏歡笑,“不用了,以前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再說,我現在認識了你,就已經很滿足了。”她伸手,捏了捏嘉怡的小臉蛋。
會想家,但那又如何呢?在父母眼里,她儼然成了多余的孩子,或許,他們早已當她去世了吧?這樣也好,少了一份牽掛。柳絮默默地在心里思索著,這些話,即使到嘴邊,她也不會告訴嘉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