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丞相是在著急,但並不是因為嘉怡,而是因為御書房內靜得可怕的異常氣氛。散朝後,啟泰帝單獨將他留了下來,說是要共商國是。但只討論了一小會兒,啟泰帝便繼續翻看奏折,將上官丞相冷落在一旁。
而且,這昭文太子,今天也未到御書房,實在怪異。上官丞相不停地張望著門口,期盼著昭文太子的出現,能緩解此刻的寧靜。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只能干站著,靜候啟泰帝的其他吩咐。
不知不覺,啟泰帝與上官丞相這對組合,已經磨合到第八個年頭。年歲相仿,志氣相投,一開始,他們便是百姓口中的明主賢臣,猶如唐太宗與魏征。大小事務,啟泰帝均可放心地交給上官丞相,而他,只需要在最後關頭做出決定。
二人最有默契的事情,當屬殿試。在數十份答卷中,二人總是能確定同一人為狀元,天子門生,在某種程度上,也算半個丞相門生。
上官丞相也注重分寸,會與殿試的優勝者刻意保持距離。逢人便說,“你們有這樣的機會,是皇上的恩賜,一定要時刻銘記,報效皇恩。”
當這話傳到啟泰帝耳中時,無疑,他對上官丞相更是倚重了三分。凡是小事,也就任由上官丞相處理,他需要一個結果,而不再插手過程。
信任,是啟泰帝對上官丞相最大的恩賜,勝過一切物質獎賞。
當談到上官丞相時,通常,啟泰帝會哈哈一笑,忍不住向他人炫耀這樣的君臣默契,“朕有賢相,當真是上天對朕最高的嘉尚,得忠臣如此,夫復何求。”
這是二人最合拍的蜜月期。
許是直覺,當合作關系進入到第八個念頭時,上官丞相卻多了一份敏感,總是覺得二人之間的君臣關系出現了問題。尤其是眼下,當啟泰帝保持刻意的沉默時,他心里便有一絲隱隱約約的不安。
眼看奏折已經翻閱到三分之一處,上官丞相終于耐不住性子,開了口,“皇上,微臣家里還有些許事宜,這,能回家了嗎?”
“啊?賢相怎麼還在這里?”啟泰帝這才抬起頭,裝出驚訝的樣子,“原以為,賢相已經回去了,哎呀,是朕的疏忽。”而後,他從已經批閱過的奏折中,翻出其中一份,遞給上官丞相,“對了,你看看這個,該如何處理?”
上官丞相接過奏折,是河西新任刺史高昌的八百里急報。奏折中只有一件事,那便是西北部的蠻族察哈爾部,將派王子前來瞻仰皇上聖顏,一則學習,二則送禮,並小住些許時日。
他匆匆瀏覽著奏折內容,迅速地在腦海中搜索著與察哈爾部相關的信息,過了好一會兒,才回答道︰“微臣以為,可行。只不過,這察哈爾部,可得慎重對待。”
“那就再議。”啟泰帝將奏折單獨放在一邊,起身,走到上官丞相身邊,雙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以示親密,“賢相最近,可是辛苦。這朝中大多都在休息,唯獨賢相,還在盡心盡力操持國事。”
“微臣不敢,是微臣分內之事。”沒理由的,上官丞相心里咯 一下。明明是親密的舉動,卻被他讀出五六分 人之意,“能替皇上分憂,微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那自然是最好的。”啟泰帝露出淺淺的笑容,眼神里是對他的肯定,但卻讓上官丞相心里更不是滋味。“這幾日,正好是郡主的生日,你且好好休息,八年了,該給你假期的。”他頓了頓,才接著說,“不然,賢相可得累壞身體。”
上官丞相愣了愣,在朝為官多年,他自是听出啟泰帝的弦外之音。這,分明是疏遠他的意思。“多謝皇上關心,那微臣,請假五日,待郡主生日結束,一定準時回來,可否?”
“哈哈,成,朕就準了賢相的假。”啟泰帝開口便笑,但笑聲里,倒有三四分灑脫,“你且安心,這段時間的奏折不多,朕能應付。實在不行,還有太子幫忙處理。”
上官丞相心里有說不出來的感覺,仿佛被人打碎了牙齒,明知道疼痛,卻只能往心里吞咽,“那微臣告退。”他很識相,知道不便再留。
就在他推開門,準備離開的同時,昭文太子卻從門外走了進來。二人擦肩的同時,上官丞相向昭文太子投去了意味深長的眼神,“太子殿下,微臣告退。”
昭文太子愣了愣,正欲挽留,卻被啟泰帝叫住,“昭文,今日,怎麼這麼晚?”他只好不顧上官丞相,硬著頭皮,走到啟泰帝跟前。
“請父皇贖罪。”這皇宮里,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有議論聲,昭文太子心里清楚,啟泰帝定是明了原委。認錯,總是最好的辦法。
“無妨,你也忙,偶爾玩一玩,是可以的。”啟泰帝也不再追問,只抬著眼皮,觀察著昭文太子的神情,“朕有一事,需要你出面應對,你可有信心?”
“兒臣定當盡心盡力。”既是國事,昭文太子便用國禮相待,匍匐在啟泰帝面前,等候命令,“不知道,是何事?”
“察哈爾部有一王子,將過來住一段時間。朕看你倆年歲相仿,你可有信心,替朕接待他,並盡地主之誼?”啟泰帝簡單地復述著奏折內容,末了,將這一想法告訴了他,並反問道,“當然,你可以拒絕。”
“兒臣不敢。”匆忙之間,昭文太子想不到與察哈爾部有關的信息,但即便如此,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兒臣定當盡心盡力,替父皇分憂。”
“國事說完了,咱們聊點別的,你先起來。”啟泰帝伸手,將昭文太子扶起,替他整理著衣裳,“過幾日,郡主生日,朕怎麼沒有听你提及?”
“這……兒臣還在思考,尚未想好如何開口。”昭文太子萬萬想不到,啟泰帝會主動與他提到此事,一時間也想不到應對說辭。
“那你,可準備去丞相府內坐一坐?”啟泰帝更干脆,直接挑明昭文太子的心思。
“這……兒臣確實想去,但……”昭文太子看了看啟泰帝的神色,心里有些不安,干脆只說了一半。啟泰帝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他才繼續補充道,“但,兒臣顧及身份,所以一直沒有拿定主意。”
“朕替你拿主意,那便去吧。”啟泰帝重重地拍了拍昭文太子的腦袋,語氣里有些許慈父的溫和,“朕也會準備一份薄禮,到時候,你一並交給丞相。”
啟泰帝為君清醒,刻意強調丞相二字。他明白,郡主的生日,是緩和關系的不二選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