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皇

第九十七章 朝鮮國王︰沒錯,我們就是這麼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膽去浪 本章︰第九十七章 朝鮮國王︰沒錯,我們就是這麼蠢

    如果明朝兵部尚書石星的擔憂被朝鮮國王李虅知道了。

    知道原來大明朝之所以遲遲不肯發兵救援,乃是無法相信朝鮮人竟然愚蠢無能到了這個地步。

    在自己的國家,連兩個月都守不住,就淪陷了九成以上的國土。

    李虅一定上去就給石星一個大嘴巴子,給自己和自己的國家說一句公道話。

    “沒錯,我們就是這麼蠢這麼無能。知道了就請大明趕緊派天兵來吧。”

    說起朝鮮半島上的李氏王朝,跟大明王朝算是很有緣分的。

    兩個王朝基本同時建立,只不過不同于朱元璋是通過“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的明朝,朝鮮的李氏王朝乃是通過軍事政變推翻了原來的高麗王朝。

    一個得國最正,一個得國不正。

    李氏王朝的創始人李成桂為了巴結明朝,一拍腦袋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派遣使臣來到南京,請明太祖朱元璋幫助他裁定國家的名字。

    不得不說這個馬屁拍的有水平,朱元璋還是很滿意的,他提筆便給這個新國家起了個“朝日鮮明”之意,裁定朝鮮為他們新的國名。

    朝鮮使臣捧著明太祖的聖旨,美滋滋的回了國,李成桂當即便宣布從此以後“除高麗國名,遵用朝鮮之號。”

    這個半島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朝鮮,並且沿用至今。

    一代一代傳下來,傳到現任國王李虅這里,已經是李氏王朝的第十四代國君了。

    說到這個李虅,也算是昏聵到了一定程度了。

    其實早在日軍發兵朝鮮的前一年,豐臣秀吉就曾經給他修書一封,書信里說明了日本要討伐大明,要求朝鮮“借道”。

    拿到這個書信之後,李虅是懵逼的。

    首先,他完全不知道豐臣秀吉這人是干什麼的?

    怎麼就突然冒出來一個人號稱日本太閣了?太閣又是什麼?

    然後還要求自己背叛大明,跟他們一起進攻明朝?

    其次,不光他作為朝鮮國君不知道豐臣秀吉是干什麼的,整個朝鮮朝廷上下都沒人知道。

    一查,朝鮮已經140多年沒有往日本派過使臣了,壓根不知道那邊都在做什麼。

    這其實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因為這兩個國家挨得賊近。

    在日本和韓國之間的朝鮮海峽中部,有一片日本的固有領土,對馬島。

    這個對馬島距離朝鮮半島大約只有50公里的海路,在晴天的時候,人們甚至可以從對馬島上看見韓國的釜山港。

    兩個國家民間貿易也很繁榮,因為倭寇的關系,明朝即便開放了關口,也不允許直接跟日本貿易,很多明朝商人就先借道朝鮮,再從釜山去日本做貿易。

    就這麼近的距離,朝鮮王國在接近150年的時間里,都沒人想過了解一下日本發生了什麼。

    看著豐臣秀吉寄來的信件,李虅和他的大臣們完全手足無。

    經過深思熟虛,他們做出了一個很睿智的決定。

    那就是假裝沒看到這封信,來一個閉起眼來就是天黑。

    萬歷十九年的春天,豐臣秀吉準備好了軍隊,他分別任命了第一軍小西行長,第二軍加藤清正,第三軍黑田長政,第四軍島津義弘,第五軍福島正則,第六軍小早川隆景,第七軍毛利輝元,第八軍宇喜多秀家,第九軍羽柴秀勝,共計十五萬八千軍隊,並且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利用對馬島作為日本準備向朝鮮作戰的重要根據地,發動侵朝戰爭。

    同年4月12日,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一萬八千七百人渡海至對馬島待命。

    4月13日全部九軍立刻進攻的命令傳到到了各軍之中。

    4月14日侵朝的日軍首先于釜山登陸。

    第二日便攻克釜山。

    19天後的5月2日,日軍以勢如破竹之勢佔領了朝鮮王京漢城。

    最終于該年6月15日攻克平壤。

    要說朝鮮人之無能和愚蠢便是體現在這里,豐臣秀吉提前一年就告知了朝鮮,第二年春天要“借道”朝鮮攻打大明。

    然而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朝鮮全國上下什麼都沒做,沒有任何應對日軍侵略的思路和方案。

    從釜山用肉眼都能看到日軍在對馬島集結,他們仍舊毫無防備。

    一日便丟掉了釜山。

    因為戰事進展的過于順利,日軍一開始還以為朝鮮人在耍詐,畢竟這次進攻其實是提前告知了對方的,在攻克釜山之後,日軍還停下腳步,觀察了一下。

    後來發現,他們也是高估了朝鮮人的水平。

    朝鮮人就是這麼蠢,這麼無能。

    而後,日軍放心大膽的攻城拔寨,並且喊出了“活捉朝鮮國王”的口號。

    本來豐臣秀吉確實是打算把李虅生擒的,他的計劃是挾持住李虅,脅迫其發布命令,讓朝鮮人和日軍合作。

    可豐臣秀吉還是忽略了一點,這朝鮮國王干別的不行,逃跑速度堪比蒙古人,他听說日軍登陸之後,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漢城和平壤。

    李虅一股腦的跑到鴨綠江邊上,卻被告知不能入境大明,他站在那里痛不欲生,放聲大哭。

    “要做大明的狗怎麼都這麼難呢?”

    此時朝鮮的國土一共分為八個道,相當于大明的八個府吧,已經被日軍淪陷了七個,就留了一個,朝鮮國王李虅只能龜縮在那里,不停的派遣使臣,向大明表達衷心,等著明朝的救援。

    在北京,在李如松的堅持之下,又經過了數次激烈的討論,明朝決定,先一步放朝鮮國王入境。

    因為如果朝鮮國王被擒,那麼日軍便可以“合理”的佔領朝鮮,之後戰火很容易就蔓延到了大明的領地內。

    而把朝鮮國王接納過來,明軍入朝作戰,師出有名,可以讓大明子民免受戰亂之苦。

    不久後明朝正式知會了在鴨綠江邊瑟瑟發抖的李虅,允許其渡過鴨綠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護。

    既然接受了朝鮮國王,明朝同時也決定幫助李虅搶回朝鮮,先助其復國。

    遼東巡撫郝杰代表朝廷去慰問了一下驚魂未定的李虅,希望他們可以提供糧草,並且告知一下在朝日軍的情報,這樣明朝好做一個戰略部署,出兵幫助他們復國。

    朝鮮國王和文武百官研究了半天,給出了答復。

    首先,糧草是沒有的,需要明朝自理。而且李虅還希望明朝給點錢,否則他們朝鮮王室的生活水平會下降,不太習慣。

    其次,這些朝鮮人估算了一下在朝日軍,交給了明朝一份軍事情報,里面明確寫著一個很可笑的情報。

    “佔領平壤的,大約有一千余名倭寇。”(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女皇》,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女皇第九十七章 朝鮮國王︰沒錯,我們就是這麼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女皇第九十七章 朝鮮國王︰沒錯,我們就是這麼蠢並對大明女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