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皇

第九十六章 朝鮮人能蠢到這個程度?怕不是其中有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膽去浪 本章︰第九十六章 朝鮮人能蠢到這個程度?怕不是其中有詐。

    此時日軍已經佔領了朝鮮八個道中的七個,朝鮮國王已經跑到了鴨綠江邊,哭著喊著要到大明來,要當大明的狗。

    然而朝鮮國王期盼的大救星,宗主國明朝卻一直沒有給予正面答復。

    至于明朝方面為什麼遲遲沒有做出反應,首先便是皇帝不上朝,這麼重大的決策沒人能拍板。

    這個不同于寧夏叛亂,那是自己的地盤上出了亂子,去平叛,沒什麼可說的。

    而朝鮮號稱被日本侵略,來求救,這個事情可做可不做。

    而且這時候,就不得不再一次提起許儀後的那份報告了。

    旅居日本的大民遺民許儀後從種種端倪推斷出了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開始覬覦大明,因此冒著風險打探消息,寫成了一份關于此事的詳細報告,送回了故國。

    這份報告被一路大開綠燈,只用不到一個月便送抵京師,擺到了兵部尚書石星的案頭上。

    然而這個報告里有一處小小的紕漏,那就是里面記錄了豐臣秀吉的一句話。

    “征服明朝的前鋒乃是朝鮮國王。”

    這句話讓很多明朝的官員認為,朝鮮國王暗地里背叛了大明,跟日本勾結了起來。

    說到這位兵部尚書石星,也是一位奇人。

    隆慶元年十月,石星便被提拔為吏科給事中,然後他非常興奮,立刻便上疏切諫,提出了規諫六條,即養聖功、講聖學、勤視朝、速俞允、廣听納、察讒譖。

    隆慶皇帝看了之後勃然大怒,以“訕上罪”,把石星處分了六十杖刑,貶斥為民。

    然後在一個同鄉好友的護持下,石星經過一晝夜才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回來,回歸故里。

    後來一朝天子一朝臣,萬歷皇帝朱翊鈞即位。

    吏部要求起用隆慶年間因言獲罪的官員,石星名列其中,得復原職。

    萬歷五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出了一檔子事情,叫做“奪情”。

    就是張居正的父親病逝了,要離任,服喪三年。明朝以孝道治天下,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理應給天下讀書人做個表率的。

    結果有個特殊的制度叫“奪情”,就是皇帝下令,說國家需要你張閣老啊,離開你這大明朝一天都運轉不了啊。

    不允許他去守孝三年。

    張居正自然也是先假模假式的婉拒一番,然後欣然應允。

    這件事讓很多本就不滿張居正的人抓到了一個借口,石星便是其中之一,他跟很多朝臣一起,上疏彈劾張居正。

    張居正也是個網文小說主角的性子,瑕疵必報,誰得罪他,他立刻就報復,一點兒不玩虛的。

    于是乎張居正直接就把石星解職,讓他滾回老家了。

    萬歷十年十二月,在張居正逝世後,所有得罪過張居正的人被重新起復,這石星也在其中,他被重新啟用為太僕寺卿,之後步步高升,一直到了兵部尚書。

    而這時候的內閣首輔,名叫趙志皋。

    說起來,這位趙大人,跟兵部尚書石星應該是很有共同語言的。

    他們都是二次做官了,上一次做官的結果也是被罷官的,原因還都是一樣的,因為奪情之事,得罪了張居正。

    隆慶二年,趙志皋便過了會試,而且成績還非常不錯,乃是探花及第。

    之後便被授職為翰林院編修,如前文所說,這可是相當于半只腳跨進了內閣的職位。

    之後他的仕途也算順利,萬歷初年,晉升為侍讀。

    然後這位趙大人就跟上面的石星參與了同一件事。

    彈劾張居正。

    張居正第一步先把趙志皋逐出京城,讓他出任廣東副使。

    過了三年,又借官績考核不達標,將他貶職。

    張居正死後,一堆人起復,互相吹捧,趙志皋也在其列,萬歷啟用他為解州同知。

    不久後改任南京的太僕寺丞,歷任國子監司業、祭酒,再升任吏部右侍郎,均在南京。

    不久後,他擔任吏部左侍郎,再後來他升的更快,直接一步步到了內閣首輔。

    在皇帝很少上朝的萬歷年間,這個職位其實相當于是半個皇帝了。

    在他之前的幾位內閣首輔各有特點。

    張居正執政,權勢震主,這個不再多提。

    申時行繼張居正之後,他的本事不如張居正,但是氣勢更加強盛,脾氣更大。

    再之後的王錫爵也是個性格剛強有氣勢的人,官員們普遍也畏懼他。

    然而到了趙志皋擔任首輔之時,他已經七十多了,年紀大了,而且他性格柔和而懦弱,所以很多事,他就喜歡和稀泥。

    在這樣的兵部尚書和內閣首輔的管理下,他們對于許儀後的報告研究了許久。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小小島國不可能敢侵犯華夏,不過也不能置之不理,先加強天津衛還有山東沿海地區的防務吧。

    之後朝鮮國王發來了求救信。

    求救信上說,日本人登陸朝鮮半島不到一個月就攻克了漢城,之後又不到二十日便攻克了平壤。

    朝鮮國王李虅在鴨綠江邊上眼巴巴的等著來明朝避難。

    兵部衙門里,趙志皋、石星、李如松還有其他一些內閣和兵部的大人們便在商議這求救信。

    之所以叫來李如松,一是因為他剛平定寧夏之亂,立有大功,二則是因為他生于遼東,對于朝鮮比較熟悉。

    趙志皋把這封信擺在眾人面前,問道︰“本官已派人去核實過,在邊境上的,確實是朝鮮國王李虅。那麼,諸公怎麼看這朝鮮國王的求救信?”

    李如松直接道︰“末將認為,我軍需及早做好準備,隨時開拔入朝作戰。如果等到朝鮮國王被倭寇所俘虜,那再入朝便是師出無名,只能在遼東作戰了。”

    看了一眼李如松,趙志皋沒回話,他作為百官之首,是看不太上這種世襲武將的。

    不管他之前取得了多少戰功,殺了多少敵人,在內閣首輔的眼里,都是個沒文化的土包子。

    石星捋了捋胡子道︰“下官實在不能相信,這朝鮮國空虛至此?連一個月都不到,就丟了漢城?現在剛不到二十日,又說丟了平壤,這……”

    趙志皋眯縫著眼︰“所以……你的結論呢?”

    石星沉吟道︰“所以下官認為其中必然有詐,需要警惕是朝鮮國與倭國聯手誆騙我大軍入朝才好。”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他不相信朝鮮人已經無能到了這個程度了。

    結合許儀後的報告,再從常理推斷一番,石星理所當然的認為其中有詐。

    (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女皇》,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女皇第九十六章 朝鮮人能蠢到這個程度?怕不是其中有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女皇第九十六章 朝鮮人能蠢到這個程度?怕不是其中有詐。並對大明女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