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
曾南岳率領國民革命軍一支精銳部隊孤軍北上。
日本軍事力量可排世界第二,在過半領域與美國旗鼓相當,在某些領域已超過美軍。台灣號要去pk日本龐大的軍事機器,實力對比看起來相差幾十倍。曾南岳唯一倚仗的就是隱蔽性。日本軍方早就盯住中岳島艦隊,在他們看來中岳島是一個龐大的水上浮島機場加一支運輸船隊。日本方面知道台灣軍方在美國人的支持下設計了一個空軍離島作戰方案,早先美台軍方通過多次聯合圖上演習判斷︰只要兩岸開打30分鐘,台灣島上各個機場就會被解放軍的遠程火箭炮氣爆彈飽和攻擊夷為平地。要想保證島上制空權,只有在島東足夠距離海面設置浮島機場,由于超出解放軍火箭炮最大射程之外,解放軍對浮島機場的攻擊只能使用重型中程導彈攜載足夠分量的戰斗部,這樣的導彈數量不多,距離又遠,是可以攔截的。這樣島東浮島機場上的數百架戰機就能夠將台灣上空制空權保持一段時間,堅持到美軍到達。
中岳島計劃中部署了事先情報欺敵。送出情報,台灣軍方要這個浮島出行一趟賺4筆錢︰第一筆是銷毀日軍遺留在島上的巨量過期彈藥的經費,第二筆是幫大陸東北地區銷毀類似的過期彈藥賺一筆錢,第三是把這些過期彈藥陳舊火炮裝甲車輛等轉手賣給北韓又賺一筆,第四是浮島機場建設經費被軍方主管中飽私囊,為此要使用大陸復員轉業工程部隊官兵和大陸工程技術人員,這些人素質高不比台灣人員差,可薪酬很低,這樣就能省下巨額的經費可以落袋。由于中岳島船隊上看不到任何武器,就算告訴美日這是一支大艦隊他們也不信,而這些輔艦都是掛在主體旁起落發電的浮動浪板,當然不能把600萬噸分量都做成一大塊整體,相互之間沒有隨著海浪高低起落的運動還發什麼電,不發電還賺什麼錢。所以600萬噸要切成一個主體和18塊浮動浪板,相互之間起起落落,才能發出電來嘛。情報欺敵很成功。這是由于中岳島的全新技術原理匪夷所思,美日情報部門和科學家們實在是想不到。
現在,日本軍方與大漢奸李登灰簽訂了日台周邊有事共同防衛條約之後,中岳島等急忙回駛,日方解讀是中岳島及其輔船上以國軍統派為主的親大陸的力量佔據上風,數小時之前就已得到一些情報听到風聲,判斷後續局勢發展日軍進入基壟國軍將無法抵擋,所以急忙掉頭回援,日軍情報部門應會判斷中岳島國軍甚至會邀請船上3萬名大陸復轉軍人助他們一臂之力,這是最壞的情況,但是這個最壞情況日方也不會害怕,因為船上沒有任何重武器,中岳島上人雖多,也要開回台灣取了武器才能參加陸上戰斗。可是日本海空軍要攔截摧毀毫無武裝的中岳島應該很容易,在中岳島歸途上必然要動手。
出于以上分析,曾南岳認為日軍最可能動手的地方就是中繩附近海域。中岳島看來在歸途中要經過中繩,而中繩集中了日軍一個海陸空重兵集團。好啊,鬼子這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進來,你要到老大那里太歲頭上動土,大哥一定樂壞了。
衛星反射通訊系統和遠程雷達系統看到老大那架飛機仍在飛行,就是無法通訊,判斷是什麼原因造成通訊系統壞了。老大登島之後就會恢復通訊。恢復通訊後就會命令台灣號回去。與大哥什麼問題都一致,只是在兩岸關系上,兄弟二人之間還有些微妙的差異。大哥嘴上不說,但肯定是共產黨,他登上中岳島就會命令台灣號回去。回去干什麼?猜也猜到了。陳選舉這貪腐小人命令國軍把解放軍擋在海峽那邊,正在對峙,人家解放軍不是打不過來,而是不願意兄弟相殘。國軍背後是日本人登陸基壟,台灣北部的部隊自己又頂不住。國軍對內不能制服今日爆發的台獨叛亂,對外抵擋不住日軍“接僑部隊”的登陸,只有本事擋住人家不願意動手的解放軍,曾南岳對國軍這種狀態恨得牙癢癢,胸中悲憤交加。可是,要台灣號回去從國軍背後捅上那麼一刀,曾南岳是不願意做的。這是情感上最後的底線,也是曾南岳與老大的微妙差異實質所在。
軍事態勢上很明顯,國軍在台灣海峽擋在解放軍面前,背後日軍登陸,國軍受到兩面夾擊,我們再去背後捅上一刀,國軍肯定嘩啦啦跨下來,解放軍乘勢沖過來就收拾了日本人和台獨勢力。這些事,大哥他們自己做就足夠了,不需要曾南岳再去加入。我們不去你們也一定干成了。可讓台灣號上的精銳國軍回去打國軍,曾南岳實在無法接受。大哥,你就讓我們躲開這個場面吧。國軍不打國軍,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就去直搗日本人的老窩,中繩拿下來,匯聚東北太平洋航線的東京灣就是日本最後一個出口。我們這就去封了它。大哥,兄弟只能以這種方式盡力了。此一去無論成敗,兄弟都已盡力,台灣號上,國民革命軍最後的血脈將孤軍獨踹日軍大本營,如不勝,有死而已。以死報國。
舉目四海茫茫,天地之大,竟無我們容身之處。台灣號不願意和任何人通話,切斷無線電聯系,靜默中高速北上直撲東京灣。
日寇侵入,山河破碎,台灣當局反應與九一八事變時如出一轍。國軍苦苦支撐,兄弟鬩牆,隔絕王師不至。從此與大哥音訊斷絕。
曾南岳站在艦橋平台上憑欄遠眺,獵獵海風吹動深藍色海軍呢軍袖,但見大海波濤滾滾,蒼天流雲飛逝,
噫!此一去!邊關萬里馬蹄疾,塞外何處傳羌笛?胸臆天地之間充塞滿悲憤之情,曾南岳不禁仰天長嘯。
558
曾南岳的部隊雖然是孤軍北上,但是其戰斗力不可輕視。
台灣號戰列艦是一艘50萬噸排水量的三體船,三條中間粗兩頭尖的水滴狀船體長度二百多米像三條巨大的魚雷隱沒于水下,.經水滴船體中部矗立的5米高80米長10米寬具流線型截面的上層建築伸出水面支承起三座直徑150米高10米的圓形建築,里面是離心螺管主炮和主飛輪電池,三個大圓盤之間以2段各300米長的航空甲板連接,三條船體軸線平行間距345米放置于海面,左船體最靠後,右船體最靠前,船體軸線與航空甲板夾角40度,航空甲板在4道鉸接處跑道接縫以尼龍材料平滑連接過渡,主航空甲板平均寬度80米,在左船體左和右船體右各伸出一個鋼管珩架斜支撐的長75米寬度漸縮的窄舌,航空甲板總長達1200米,可以直接起降普通陸基機場起降的大型飛機,不用彈射器也不用絆索,無需專設的艦載機,因此可以把陸基航空兵直接拿來用,省去了航母航空兵成軍時間和巨額費用,起降容易,安全可靠。航空甲板以3條10米寬20米高的箱型空心截面鋼梁為骨干,上下焊接鋼板,並輔以高強度尼龍板構成,鋼梁間2條封閉大走廊是很安全的,有關艙室都放在里面,單、雙層機庫也在里面,機庫內放置了80架各型飛機。3條箱型鋼梁內更為安全,分別作為快速通道和阻燃吸震泡塑/混凝土預制板分隔成數十段的彈藥、燃油儲存庫。航空甲板內部空間是最為安全的所在,因為它懸于海面之上15米,魚雷無法跳上來攻擊,而各種導彈炸彈都被風雨不透的離心鋼珠炮攔截,休想踫上軍艦的邊。
水面下3個水滴型船體外殼為10厘米厚的鋼板,鋼殼內是5-15米厚的泡塑填充層,用來保證總比重輕于水的永不沉沒特性,也用來防護魚雷的攻擊。任何魚雷或水雷即使能打到水下船體還能穿透鋼殼在內部爆炸,爆炸波也被厚厚的阻燃吸震的泡塑層隔絕。魚雷型水下船體的中間是貫穿頭尾的直燃射水發動機,與96級潛艦用的那種有所不同的是電熱蒸汽射水式發動機,簡單地說,就是在蒸汽室里有電爐子那樣的電熱“絲”,海水上去就被蒸發成蒸汽,體積擴大1700倍溫度很高形成高壓蒸汽,高壓蒸汽推送射管內水柱走長達260米的做功行程,形成更為簡單的蒸汽射水發動機。台灣號每個水下船體內中心主軸線貫穿30管射水發動機,其中20管是蒸汽射水的,每管內徑37.5厘米,長260米,蒸汽平均壓力35大氣壓,循環周期10秒,每管功率約1萬千瓦,由于外面包著十米厚的泡塑層完全隔絕熱量且260米的“氣缸”長度,使得發動機熱效率很高。3個船體60管蒸汽射水發動機總有效功率60萬千瓦,相當于內燃機-螺旋槳方式的160萬千瓦的柴油機動力,而三體船的單位水阻本來就低,魚雷型水滴船體水阻更小,而射水發動機進水口在船體正前端佔據了主要的迎水投影面積,將水阻轉化為部分進水動力,等效水阻就更低了。60管蒸汽射水發動機全開時等效功率為小鷹號航空母艦的7倍,戰列艦可達34節航速。3個船體還預備了共計30管燃氣式射水發動機,結構原理與96級潛艦用的一樣,每管2萬千瓦,30管全開也是60萬千瓦終端有效功率,在緊急情況時把蒸汽射水發動機與燃氣射水發動機一起打開可以將龐大的戰列航空母艦推動到45節的高速。左、右船體功率不一樣時戰列艦就轉向,一邊倒車時戰列艦可急劇轉向甚至原地轉向,無需船舵系統。
蒸汽射水發動機所需的強大電力來自3個主飛輪電池和浮動浪板式發電系統。飛輪電池的飛輪平均直徑140米,上面裝載5萬噸炮彈一起旋轉,轉動質量6萬噸,在周緣635米每秒線速度下儲能500萬兆焦,3個飛輪電池儲能1500萬兆焦,單靠飛輪電池儲能可以將戰列艦以12萬千瓦/15節巡航速度推動30小時即約800千米,而一般情形下海浪能發電功率拋錨一周內就可以將飛輪電池充滿,也可以單獨維持軍艦巡航,不過,美軍選擇發動遏制咽喉行動的氣象條件是一個非常好的天氣,東南亞地區少雲,東北亞海域海況海浪柔和,此時只能給出台灣號3個船體相對0.2米的起落幅度周期不到4秒,4道鉸鏈液壓-升速-發電系統電力輸出功率只有18萬千瓦,曾南岳為了保持主炮打擊能量不動用飛輪電池儲能,浮動發電功率全部用于船舶驅動,再加上去部分燃氣射水發動機功率,把戰列艦驅動到30節。
559
中岳島艦隊的主炮副炮,都首次使用了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發明——離心發射原理。
離心發射是全新原理的冷發射方式。飛輪輪盤以角速度w旋轉,其輪緣線速度v1=w*r,彈丸被中空的主軸內的輸彈機構輸送到各個輸彈層的各個輸彈槽中,因離心力的作用自動在輸彈槽內沿曲線徑向運動到達輪緣,然後以線速度v1沿切線方向進入固定軌道彈槽滑行到發射管,再沿發射管直線射出,構成離心大炮。離心炮的炮口初速:輪緣許用線速度v等于飛輪材料許用抗拉強度σ與材料密度p的比值的指數函數,指數等于…。材料使用中碳合金鋼時許用線速度約330米每秒,使用鋁合金時約400米每秒,使用鈦合金時約480米每秒,使用馬氏體時效鋼時約590米每秒,使用玻璃縴維材料時約741米每秒,使用炭縴維環氧復合材料時約960米每秒,…。……。(轉發者注︰作者不顧俺的勸告,將部分研究內容在網上公開,俺已經將一些內容刪去,代之以省略號,相信讀者會贊同俺的做法,予以鑒諒)。這樣就取得不低于800米每秒的純機械線速度 炮口初速,飛輪輪盤具有很大的轉動慣量利于儲能。…固定軌道內彈丸首尾相餃,首發彈丸遭遇空氣阻力被後面彈丸頂推前進,制造使得彈丸頭部和尾部凸凹曲面曲率吻合,所以發射管射出的彈丸在最初一段距離內是首尾相餃的一根長直棍似的彈流,長彈流最前面一發彈丸受到較大空氣阻力,最後面的一發受主要真空拉力,不是分散形式的每發彈丸都在頭部受空氣阻力在尾部受真空拉力,使每個彈丸所受的平均氣阻大幅度降低到幾十分之一,由于在速度較高時空氣阻力是速度的高次函數,所以降低彈丸射程初段速度很高時的空氣阻力可以大幅提高射程和末端速度。彈流直到相當距離後才由于各彈丸對軸線質量分布不均衡和側面氣流擾動等因素而離散開來,離散後彈丸在……求得按動量守恆保持方向精度。這種線式串聯彈丸列因此遠勝于澳洲科學家提出的槍管矩陣“金屬風暴”射出的面分散彈丸構成的一層層彈丸面。彈丸列在同樣初速下具有比單發彈丸遠得多的射程。
離心炮擁有極高的射擊精度。現行的火藥發射,多孔火藥的燃燒速度、藥室燒蝕程度、炮彈頭脫殼力等等因素的不一致性,使各發炮彈的炮口初速不一致,落點精度較差,這是火藥燃燒速度不能精準控制這一天生缺陷造成的。而離心炮的炮口初速準確決定于飛輪直徑與轉速,因此擁有極高的射擊精度,也容易實現高準度。
離心炮擁有極高的射速。單個發射管的射速約等于初速與彈長的比值。例如初速1000米每秒彈丸長0.5米則彈丸列式連續射速等于每秒2000發=12萬發分。實際連續射速取決于連續輸彈能力。並且,一個飛輪輪盤內設置多個輸彈層每層勻布多個輸彈槽,每層至少可以擁有一條自己的發射管。因此,一台離心炮的射速可以達到輸彈層數乘以初速與彈長的比值,這是十分巨大的數字。
離心大炮後面可以接續電磁加速和螺管加速。電磁加速就是在長發射管周遭設置非接觸交流電磁加速線圈,同步速度為頻率與極距步長的乘積再乘以一個系數,彈丸在發射管出口達到更高的末端速度v2。
螺管加速可以單獨構成螺管炮,這是另一全新發射原理。設想無縫鋼管盤繞成一圈圈的螺管,螺管始端封閉並設有蒸汽室或燃氣室,炮彈從零開始尾部受到蒸汽壓力被逐漸加速,彈丸表面軸向曲率大于螺管曲率,彈丸因此得以在極長的炮管中被不大的加速度逐漸加速,離心力使彈丸自動緊貼炮管向外一側而避免了百年來難于解決的遠程大炮超長直線炮管的制造、穩定、安裝精度和使用時口徑松緊、彎曲造成卡死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炮管口徑可大于炮彈口徑,僅彈丸列底部一發推進彈丸具有準確口徑或使用尼龍密封底塞。……由于膛壓不到火藥式火炮膛壓的1/5,炮管允許使用薄壁鋼管制造。……
台灣號螺管炮炮管是盤旋直徑150米的盤旋6圈的鋼管,螺管炮管長約2750米,炮管標稱口徑208毫米,僅使用多段加壓得到的平均壓強60大氣壓的低膛壓,在離心初速基礎上可將每發重50公斤的6發彈丸列加速到270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達到300千米的無助推基本射程。每管連續射速150發/分,每座主炮圓盤有30管,3座90管總射速達到13500發每分。
由于台灣號主炮彈藥大部分是日軍二戰遺留的8英寸炮彈,這些炮彈簡單修正換裝引信後即可使用,但無法用于電磁加速。電磁加速炮彈需要另外精制,倉促投入使用的結果,台灣號離心電磁主炮只裝了2管,炮彈只做了1萬多發。這兩管208毫米口徑離心電磁炮的射程可達1000千米,持續射速6000發每秒。
由于彈丸在離心力作用下自動緊貼外壁,故台灣號主炮輪盤也載有部分155毫米和150毫米口徑炮彈,經部分兼用炮管發射。所有主炮炮彈共12萬噸都在隨著3個主飛輪一起旋轉成為飛輪儲能轉動慣量的一部分。
主飛輪上也裝設了副炮彈槽和炮彈,口徑從20毫米到37毫米都有,彈丸有管形的也有鋼珠式的,由于靠離心力自動緊貼外壁,故都用39毫米炮管發射,純粹使用離心初速,質量大的彈丸打的遠一些,都在3千米到10千米範圍,首尾相餃構成彈丸流,3個圓盤90管副炮炮管向周遭和斜上方360度定向射擊和無炮管的飛輪轉動環面式鋼珠自由射擊,使最高總射速達到600萬發/秒,構成了風雨不透的模糊防御密度,台灣號2000米半徑半球形防空罩面猶如銅牆鐵壁。
3個圓盤頂坪邊緣共裝設了12部直徑6米的離心副炮,用于輔助防御。頂坪上還裝設了3部化學強激光平台,射擊周期10秒,可以摧毀60千米內的飛行器。
560
中岳島艦隊擁有強大的偵測-通訊-電子戰能力。
台灣號由于尺度很大,飛輪電池功率很大,安裝了超大型的相控陣雷達和各種大功率電戰設備。在飛行甲板兩端各安裝了一個大直徑的雷達-射電望遠鏡偶極,裝置了1台長基線電磁波干涉儀雷達,使用的波長比近紫外線還要短一些,也可以叫它是一種射電望遠鏡,這台雙偶極合成望遠鏡的等效鏡頭口徑等于飛行甲板兩端兩個分鏡頭的距離,達1200米,因此擁有極高的解析度(約等于電磁波長除以鏡頭等效口徑),近紫外頻譜使這台超級望遠鏡不受任何現行電戰設施的電磁干擾,也不受煙霧雨雲的遮蔽,可以發現百余公里外細小的飛行器,區分出這個細小飛行器是一發20毫米炮彈還是一發高射機槍子彈,也可以區分在數千公里高度的空間軌道上飛行的航天飛機的宇航員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如果駕駛艙是透明的話。借助于航空、航天飛行器與電離層離子踫撞發出的波長很短的紫外線,這台望遠鏡對遠距離高速飛行的飛機和彈道導彈有著更敏感的偵測能力。掃描海面時,可以發現近百海里內掠海面飛行的超低空突防的巡航導彈——望遠鏡把高速掃描得到的每一小塊海面的每一個有限元單元都送到超高速的偵測計算機解算,厘米級的有限元單元解算可以敏捷地拼湊出平方厘米單格矩陣面特征,從而立即分析出那個正在掠海飛行的東西是海鷗、海豚還是真的巡航導彈,這樣精確細微的偵側能力可以指令強激光摧毀60千米內任何掠海低飛的飛行物,對付超低空突防具有重要意義。
台灣號的3個頂坪上放著20幾架螺旋槳運輸機和直升機。明放這些螺旋槳機不會引起日本軍方的緊張,噴射式戰斗轟炸機都難以突防,何況又大又慢的螺旋槳機。不過,這些螺旋槳機包含了6架變軸地效機和12架電子戰-反潛直升機,此刻,6架電戰反潛機勻布在距戰艦100千米的圓周上拖曳著聲納浮標低空飛行,構成內層反潛警戒圈,戰列艦每行進40千米就用主炮向左右兩側前方200千米處拋射各1發聲納炮彈,聲納炮彈濺落後在海面在水下1米處漂浮,高靈敏度被動聲納將半徑20千米內一切水聲處理成數據經稍稍探出海面的軟天線發射出去,在戰列艦聲納室中心計算機被合成解算,在戰列艦兩側形成間距400千米的反潛聲納鏈,構成外層反潛圈。並且,台灣號在身後航跡上留下了這樣2條近2000千米長的反潛聲納鏈,從西向東隔斷了日本南部外海,在它們電池耗盡的100個小時內,任何穿越這個反潛聲納鏈的船舶潛艇的方位坐標、航向、航速和船舶類型都將準確地在台灣號那里顯示出來,也就清楚地在中岳島艦隊各艦戰情計算機那里顯示出來。曾南岳這時不和外界說話,不等于各艦的通訊設施和計算機之間也不說話。艦隊的情報數據總是保持資源共享的。事實證明,台灣號在身後留下的這個長長的偵側鏈條對後來的戰局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岳島艦隊數十艘戰艦和子潛艇、上百架各型反潛電子戰機在縱橫數千公里的東亞海域上展開大網,各個戰艦戰機上的點相控陣雷達與中岳島號上的主相控陣雷達無線聯網,經過高速中心計算機的解算,構成了一面等效直徑3000余公里的巨大無比的點陣合成相控陣雷達,與各艦身後留下的一條條浮標聲納鏈,一起構成了一面超級海上“巨網”。中岳島艦隊展開他的電子戰能力,這個能力超過了一個西方大國軍隊全部電戰能力的代數和。
561
李中岳知道老五想干什麼,也很清楚老五手里的兵力對于他的北上作戰來說過于單薄。他想在東京灣登陸在日本政治經濟中心地區佔據一塊地盤,讓日本鬼子打不下啃不動吃個大虧,然後以此作為中國人的籌碼換取日本從台灣北部撤軍,廢除“日台周邊有事共同防衛條約”。手里握住日本人一塊要命的地方,台灣就有籌碼以撤軍交換撤軍。但是,你手里那點兵力做得到嗎?
台灣號上只載有一個海軍陸戰旅,5000余名訓練有素的官兵包括了2000名數字化步兵,300多輛各型裝甲車輛,110輛155毫米口徑自行迫擊炮車,電戰指揮車和各種支援車輛配備齊全,在100余架各型飛機的支援下,戰斗力相當強大,但是以這一點力量去單挑位列世界第二的日本陸海空軍還是遠遠不夠的。客觀估計,在台灣號主炮射程覆蓋的300千米以內,日軍大概也奈何不了曾南岳的一個旅,可如果曾南岳的陸戰旅邁出這個安全圈,就會遭受嚴重損失。而且,台灣號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裝備未能來得及安裝上艦,如果日軍那項絕密研制接近完成的“櫻花”系統現在能夠提前啟用,台灣號有可能頂不住。那時300千米半徑的主炮射程安全傘會突然失去,曾南岳集團可能全軍覆沒!
老五並不是莽撞之人,應該明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道理,大炮突然轟他娘一下把鬼子打得七葷八素然後見好就收掉頭就走,這是上策,開始你一定贏,但是長期打下去,特別是你如果被開始的勝利沖昏頭腦繼續深入戀戰下去就一定會輸。千萬不要貪功冒進,千萬不要孤軍深入。老五啊,以你的軍事造詣你應該明白這一點,到時候一定要把握得住。
李中岳並沒有勒令曾南岳回來。如果下死命令,同時把他那個心結解開,老五還是會听話的。可是有3個因素提供了相反的理由︰
第一, 現在台灣號已接近依豆島,再掉頭回來也來不及了。台灣號如果從現在的位置返回,走到半路上這邊的事情就解決了,曾南岳集團將兩頭都沒起到作用白跑一趟;
第二, 如果曾南岳能夠成功地突襲東京灣然後全身而退,的確會對扭轉中日作戰態勢起到重大良性作用;
第三, 現在美日主力機群正在東海微妙地接近,有可能爆發沖突,那時台灣號在那個位置將起到別人無法起到的作用。
李中岳決心已下,命令向曾南岳集團組織增援,盡力為應對惡劣情況做出準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