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農家妻

第171章沉冤得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湘君 本章︰第171章沉冤得雪

    甦辰一邊听著忤作的話,一邊帶上小媳婦做的手套,伸手上前翻看尸體,這腐爛的尸體,便是忤作看了都覺得難受,沒想到狀元郎會親自動手。

    隨著尸體被翻動,甦辰看到尸體的小腿腹處有暗器所傷的痕跡,且傷口很小卻很深,這會兒細看,能見骨頭。

    甦辰站直了身子,脫下手套,說道︰“我明白了,邵南並沒有殺人,而是過失傷人,他是被動的,且胸口的不是致命傷,至命傷在頭部。”

    甦辰說完這話,那忤作驚訝的看向尸體的頭部,忤作本要伸手過去,忽然目光看向甦辰的手套,甦辰沒有理會他,那忤作便不得不拿起布巾仔細的翻看受害者的頭部,可是看了半晌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

    于是問道︰“甦大人所說的話,小的不明白,受害者頭腦並沒有傷。”

    “有,你看他額頭那處,你再頗開他的頭顱細看,頭骨恐是碎裂。”

    忤作倒吸了口氣,于是目光又看向甦辰的手套,這東西不知誰想出來的,帶在手上很是方便,還是皮面的,也不用親自用到手。

    甦辰見他這模樣,郁悶的看了他一眼,接著把手套給了他。

    忤作帶上了手套,便拿出了工具,準備細看。

    其他圍著的幾位官兵見狀,都忍不住退開幾步,場中只有畢成良站在甦辰身後,旁邊余叔,兩人原先同在林知縣屬下,兩人本就相熟,于是余叔問畢成良,“畢先生覺得此案可能翻案?”

    余叔的話很輕,外頭的人自然是听不到。

    畢成良答道︰“不成問題,此案本就疑點頗多。”

    余叔松了口氣,點頭,可不能為了這一樁案子反而把新科狀元給連累了。

    沒過多久,仵作便做下決定,死因在腦部,可是他還是不明月這小腿腹上的傷又是怎麼回事。

    甦辰解釋道︰“听了你們的描述,當時李自在自在逃跑,後面殺手追殺,殺手當中必有一人功夫深厚,用了暗器,原本想把李自在打倒在地跑不掉,沒想到李自在正好跑到了邵南身邊,撞上了邵南的砍柴刀。”

    “你再細看這胸口的傷,雖然深,傷口卻是不規則的,因為當人往前一撲,刀入心窩不會太深,但因他頭部的重傷當時已經死了的話,接著身子往下一沉,整個身軀的重量一壓迫,砍柴刀再深入幾分,所以才會有如今深入的傷口。”

    “至于頭部,卻是先前逃跑之前恐怕是受了殺手一掌,當時未能斃命,只能說明殺手手速極快,且李自在並沒有意識到頭腦的傷,一味的逃命,心留著一口氣。”

    仵作和余叔听後點頭,再細看那胸部的傷口,果然如甦辰所說的。

    “其實此案最大的疑點是邵南與李自在無怨無仇,並且一個真的想要殺人的凶手,不會拿一把砍柴刀去刺人堅硬的胸膛,第一反應只會刺腰間的軟肉,這樣豈不是更容易致人于死地?”

    甦辰說完這一番話,余叔和忤作也跟著醒悟了過來,對啊,邵南雖能打獵,但並沒有正式的練過功夫,除了力氣大些而已,若他真的要殺人,憑著他的力氣,往腰間一刺,當即斃命,又何必這般曲折。

    “殺人講究一個動機,沒有找到邵南狠下殺手的動機,知縣大人豈能輕意結案?”

    甦辰事帶著仵作和余叔便直接回了縣衙。

    喬寶瑩得到喬六被放了出來的消息是傍晚,那會兒天快黑了,忽然小側門的門防傳話進來,喬六來了侯府。

    喬寶瑩再也顧不上什麼,飛快的跑到小側院,看到一身亂糟糟的喬六,問道︰“二姐,可是甦辰翻了案?”

    喬六點頭,“案子還在審,但我是清白的,妹夫當場便請求知縣大人把我給放了,可是邵南還在里頭,我很擔心。”

    喬寶瑩忙安慰她,只要甦辰在,不會有事的。

    喬寶瑩趕緊叫下人燒了熱水給喬六洗澡,親自幫著喬六洗漱好,兩姐妹才從屋里頭出來,這會兒的喬六才像個人樣,先前那狼狽不堪的模樣,誰見了都覺得可憐。

    這一次喬六出來了,不比上次喬寶瑩用銀子買出來,這次喬六是完全脫了嫌疑,不會再有事了,眼下只盼著甦辰把邵南再救出來就好了。

    給邵南翻案,有甦辰親自出現站在公堂之上,而李家先前的狀師甦奕卻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先前阮知縣還胸有成竹的,這會兒看不到甦奕,犯了狐疑。

    李自在的佷兒見是新科狀元親自過來翻案,那心里頭的懼意不是一點點,便四處高價騁請狀師的時候,卻沒有人一個人敢過來幫忙。

    甦辰是什麼樣的人,就好比成陽先生在林源縣讀書郎心目中的地位,他是今年的大三元,將來必是前途無量,也會像成陽先生一樣為家鄉爭光,再說李家是什麼樣的作派,同在一個縣里頭,隨便一打听便知道了,誰還會去助紂為虐。

    沒有人出面,李家自然無法與甦辰對付,阮知縣做為父母官,被甦辰三兩句給問倒,此案疑點重重,阮知縣不得不把案子翻出來,推翻了先前的定案結果。

    眼下最要緊的是陳意和畢浩趕緊找到證據,不然就算是甦辰那三寸不爛之舌也不能真的就翻了案子。

    至少邵南處死刑的結果已經推翻。

    過了四五日,終于陳意那邊有了結果,村里頭的確有兩個會打獵的年青人曾經參與了這次謀殺,不過這此二人早已經逃走,只要尋到兩人,便能尋到當日行刺的幾人。

    這兩人的家人全部在村里頭,據陳意推算,按理這兩人是跑不遠的,且兩人平時都比較顧家,家中又有妻兒,哪舍得真的一走了之。

    于是了陳意帶上了侯府的護院,準備入山林里尋找。

    林源縣就是山多,真要有個殺人犯往山里頭一跑,尋起來就是個問題。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還是被陳意的人馬發現了蹤跡。

    這邊畢浩查李自在佷兒的事也有了眉目,那人這幾日著了急,私下里見了零陵郡的申家,且兩人還私自進出縣衙後院,與阮知縣有過接觸。

    甦辰覺得申家很是可疑,于是叫畢浩去了一趟零陵郡。

    五日後,畢浩回來了,終于解開了甦辰所有的疑惑。

    阮家乃是百年世家,嫡支一脈向來在京城,阮知縣按理是不會像林知縣這麼容易受地方富紳控制,但如今申家卻抓住了阮知縣一個最大的把柄,然而這個把柄卻有些令人哭笑不得,恐怕連阮知縣此人也曾蒙在鼓里。

    于是甦辰當日便去見了阮知縣,兩人在後院的花院里見的面。

    阮知縣先是恭喜了一番甦辰考中狀元功名,接著問他馬上要到何處上任,甦辰也沒有什麼好掩瞞的,便說去巴蜀,那阮知縣听後,笑容僵在臉上,立即反應過來,瞧著這新科狀元怕是在京城得罪了人,一個大三元的新科狀元,反而被流放到巴蜀那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

    那邊似乎比零陵郡還要貧窮、偏僻。

    甦辰卻並不在意,反而說起了申家的事,阮知縣沒想到甦辰才回來幾日便已經查到了申家與他的關系。

    然而甦辰卻是話鋒一轉,說道︰“大人怕是不知,那阮家嫡長女生下的孩子其實是一位商賈公子的孩子,此人與阮家嫡長女從小人青梅竹馬,此時也只有大人蒙在鼓中,其實此二人早已經秘密成親,孩子也認祖歸宗。”

    “你說什麼?”

    阮知縣猛的站起身來。

    “不可能,我明明……我明明……”

    阮知縣有些說不出口,可是他卻忽然想到了什麼。

    甦辰點頭,“正如大人所想的那樣,申家不過是想利用阮大人而已,且此次李自在之死,恐怕申豐涯也有參與,畢竟李家的生意很是令人眼紅,如今李家早已經把生意做到了零陵郡,那李自在的佷兒早有心奪了李家財富,于是此二人便同謀到了一起。”

    阮知縣徒的坐倒在石凳上。

    第二日升堂之時,申豐涯和李自在的佷兒都被阮知縣給傳了過來,而陳意卻把先前的殺手全部捉拿歸案。

    這一樁案子終于翻了,邵南洗脫罪名,他是過失殺人,事實上人到他身邊的時候早已經半死的狀態,就算他不動,那人也走不了幾步便會死掉,因為頭部早已經受了重傷,再加上小腿腹上的暗器。

    阮知縣當場把邵南給放了,至于申豐涯與李自在的佷兒,便不是甦辰要管的範圍。

    他把邵南親自從牢房里接出來,看到邵南的那一刻,甦辰都忍不住動容,恐怕這一次把邵南給嚇壞了,人都瘦了不少。

    普通的百姓忽然受冤,還定下了死罪,換誰身上都會不好受。

    甦辰和邵南坐著馬車回到侯府,喬六和喬寶瑩跑出來接人。

    喬六看到邵南那憔悴的模樣,就心疼萬分,陪著丈夫入屋,為他梳洗。

    待兩人收拾妥當的出來,邵南才算有了些精神,算是死里逃生了一回。

    四個人圍著一桌子吃了頓團圓的飯,這一次喬寶瑩把兩人再過幾日便要去巴蜀上任的事說了出來,喬六和邵南卻忍不住落下眼淚來。

    剛剛團聚在一起,沒想馬上又要分開了,以後再也沒有妹妹和妹夫在身邊,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

    喬寶瑩再次交待兩人,他們以後不在林源縣了,兩人行事得低調,好在侯府尚在,到時走的時候喬寶瑩只是帶走喜姑,留下陸總管管著府中內外的事務。

    接下來是給師娘發喪的事,甦辰坐在書房中給各方寫信。

    喬寶瑩便把師娘先前交待的兩封信拿了過來交到甦辰手中,她在甦辰身邊順勢坐下。

    兩封信當中,一封是寫給甦辰親啟的,展開信,甦辰和喬寶瑩兩人一同細看,只見上面是交待甦辰的為官之道,到下半部分,竟然說了先生門下幾位有出息的大弟子各人的品性及家族。

    看完後,喬寶瑩陷入沉思,她怎麼瞧著後半部,師娘有告誡甦辰的意思,似乎這些朝中的師兄們除了能借些名氣,卻是要防著人,畢竟出自同門,甦辰又是成陽先生的關門弟子,當初又那般高調的希望甦辰走上大三元的路。

    重點是甦辰已經走了這一條路,在外人眼中,成陽先生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不正是這位關門弟子麼?

    所以甦辰更應該少靠近這些師兄們。師娘雖然說得不太明朗,不過大意便是這意思。

    甦辰收起信,便說道︰“難怪我去趕考前師娘交給我的信里頭也告誡我,在京城里頭若能住進侯府自然是好,若不然叫他住在城郊,那兒有師父的一處莊子,我當時便覺得師娘替我想得周到,于是沒有入京打擾各方人物,也沒有住師父的莊子,畢竟那些地方都太顯眼,于是尋了一處農家小院住下了。”

    結果還是逃不出差一點被人害死的命運。

    第二封信打開,卻發現里頭是信中信,撕開一個信封又露出一個信封,不過上面寫的是“昝泊親啟。”

    看來是師娘寫給昝泊的了,可是這信要什麼時候給昝泊呢?

    喬寶瑩犯了難,甦辰卻道︰“恐怕是我的保命符,師娘沒有做交代,但卻寫了這麼一封信,且用了兩個信封,必是給我的保命符了。”

    于是甦辰便把信收了起來。

    四方權貴都已經知道老夫人歸古事,此事也傳到了京城,老夫人是一品誥命夫人,自然皇家又將派人過來奔喪,沒想這次派來的公公手中竟還有給你甦辰的口諭。

    便是叫他辦完師娘的喪事延上兩個月後再去巴蜀赴任,自著時日正好是來年開春,當然還有一些對甦辰的勉勵之語。

    有皇帝金口諭言,甦辰在零陵郡再次出了名,不過是個新科狀元,沒想到還沒有做官便已經受皇上看重,果然是大三元的功名不同凡響,往屆出現的狀元可沒有他這番受人待見。

    甦辰得了旨意,終于不用這麼倉促了,他們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做安排。

    便是師娘的喪事恐怕也得用上一個月,先前著了急,想要簡辦,這一次甦辰想簡辦也不成了。

    零陵郡的權貴不僅都來了,連鄰近幾郡的權貴都跑了過來,有不少當然是想結交一下新科狀元的,他可是受皇上待見的唯一新科狀元。

    終于把喪事辦完已經是深秋,馬上要初冬。

    喬寶瑩和甦辰從侯府回到十里坡,再次被村里頭的人圍住,大家伙的不敢再像先前那般熱情,畢竟侯府老夫人才奔喪,就算是新科狀元之喜,大家伙的也知道甦辰心里頭不好受。

    自然這次沒有辦酒,只叫來了幫忙的和底下的管事們一同來了十里坡,在院子里擺了五桌吃了頓飯。

    喬寶瑩再次把自己將隨夫君遠赴巴蜀上任的消息說了出來,並決定在這幾日便把幾位管事的開個會,把接下來林源縣生意上的事做個安排。

    甦辰回到鄉里卻要接見鄉里來的各方秀才郎,他們過來多希望甦辰能指點一二,為他們解惑。

    甦辰毫不吝嗇,一一應下了,于是門坎都要被人踏平了,進進出出的人太多。

    喬寶瑩不得不移到喬六的院子里辦事。

    喬六的女兒媚丫頭如今已經三歲了,看喬寶瑩便往她身上撲,摟著姨娘的脖子,就是親了一臉的口水。

    喬寶瑩越看越是歡喜,忍不住想,將來她跟甦辰會生下什麼樣的孩子,是不是也像小丫頭這般淘氣。

    想起與甦辰以後的日子,喬寶瑩的心里卻是甜甜的。

    “二姐,以後你們帶著丫頭來巴蜀看我和甦辰,我們是走不動,但你們把這邊事務安排好,還是可以走一走的,做生意的不應該四處走動麼?大姐夫便是常年在外,帶著大姐四處看看。”

    喬六忍不住笑了,“成,都听九兒,九兒,你給大姐可有寫信報喜?”

    喬寶瑩倒是忘記了這一事兒,連忙拿出筆來,兩姐妹各自寫了一封信給燕北的大姐寄了過去。

    喬寶瑩把各位掌事都叫了過來,這一次她把所有的事務全部交到喬六手中,喬六成了林源縣的總管,而大嫂陳三卻成為喬六的助手,也是十里坡醬坊的管事。

    這幾年喬寶瑩和甦辰一直呆在林源縣侯府,沒怎麼回村里頭,陳三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娘了,一兒一女的,很是歡喜,甦繼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的,小雜貨鋪子還在村口開著,他卻是不再打豆腐四處奔走,而是給陳三囤出手來幫著喬寶瑩打理醬坊,再年底分紅,也夠兩人的生活,還在鎮上買下了院子。

    他們都打算把孩子送去鎮上的私塾。

    自從村里頭畢成良出了山,跟在甦辰身邊後,村里頭就沒有夫子,村里讀書的孩子都去了鎮上,每日來回辛苦,于是甦繼便主動出了銀子買了一輛牛車,再幾位家長輪流送孩子去鎮上學,這樣的村里的孩子也不會耽誤了學業。

    喬寶瑩得知這事後,便叫喬六把每年盈利的一成分拔出來,資助十里坡以及周圍幾村的孩子上學,但凡男丁皆可上學。

    (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農家妻》,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農家妻第171章沉冤得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農家妻第171章沉冤得雪並對寒門狀元農家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