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夏添和盛黎的冷淡態度,盛青松自然也是不高興的,他雖然並不如表現出來那樣喜愛自己的妻子,但如今人死如燈滅,他們到底是少年夫妻,這些年又不曾有過妾侍,對于她多少還有幾分感情在,何況安王府這樣的態度擺明了是瞧不起他,讓盛青松這個盛黎名義上的“父親”覺得面上無光,他視線一掃,只瞧見四下幾位前來吊唁的同儕正自擠眉弄眼,仿佛嘲笑自己一般。
他有心試探盛黎是不是想起了當年的一些事情,便在兩人上完香離開後讓貼身小廝追了上去。
“王爺王妃留步!”
夏添朝盛黎眨了眨眼楮,心里十分驚奇,來的路上盛黎便說過,盛青松多半會找機會留下他們,當時夏添半信半疑,因為若是能按照小狐狸的性子,他討厭誰就恨不得再也看不到對方一眼才是,哪里還會巴巴地往上湊?
盛黎失笑,牽起夏添的手捏了捏他的小手指,這才轉身朝來人看去。
小廝見兩人停下,也松了口氣。這幾日老爺脾氣急躁,動不動就要罰跪罰打,他每日都過得如履薄冰,生怕這兩位貴人不願多留,那自己可就難交差了。
“王爺,王妃,老爺請二位移步後院一敘,他讓小的給王妃捎句話,‘父子沒有隔夜仇,如今夫人也去了,還望王妃能看開些’。”
盛黎冷冷地看著那小廝,“正好,我這里也有一句話要回送給丞相大人,你回去告訴他,‘親父子當然沒有隔夜仇’。”說罷,牽著夏添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丞相府。
小廝留在原地,只覺得盛黎這句話匪夷所思,大少爺這句話是表示同意了老爺的意思嗎?為什麼非要強調個“親父子”?他想不明白也不敢多耽擱時間,忙不迭地跑去回話,至于盛青松听完回話後如何震怒驚疑,那就不是盛黎和夏添所關心的了。
比起與盛青松糾纏,他們如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九華閣雖然行蹤隱秘,但其弟子出世一事多少還是讓有心人听去了一些風聲,前來安王打探的探子多了不少不說,就連幾乎已經完全沉迷修道煉丹的正康帝都得了消息,難得地走出了煉丹房,欽賜了四名侍衛入安王府,美其名曰貼身保護安王和王妃。
這一舉動不免又引起了前朝震蕩,不少尚未站隊的臣子都以為這是正康帝開始重視安王府的預兆,開始逐漸偏向安王一派。
除此之外,另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發生。
兩日後,趙元白回京述職。
鎮邊大將歸來,正康帝自然是要接見的,他接連數日服丹,自覺身輕氣順,端坐龍椅上時更是紅光滿面聲如洪鐘,“趙將軍辛苦了!”
趙元白雖是武將,卻並非莽撞行事之輩,朝堂之上,他既不提自己佷子被正康帝所迫娶了一位男妃,也不提要將軍功攢下,反而談起了邊關見聞,只說百姓人人稱贊當朝天子乃真龍化身,又夸正康帝面容比之他數年前返京所見更要顯得年輕力壯,直說得正康帝龍顏大悅,不住地夸著“元白實乃朕的肱骨之臣” !
朝中大臣聞弦歌而知雅意,除卻幾位鐵血老臣對于正康帝服丹一事不滿外,大部分臣子都跟著夸贊起天子來,其中尤以五皇子一派為最,幾乎要說得正康帝服丹後成了十八少年一般,溢美之詞天花亂墜,金鑾殿上好一派君臣相得。
待該夸的夸完了,趙元白又單膝跪下,抱拳道︰“皇上,臣此次返京,還為皇上帶來了一件天外之物。”
“天外之物?”正康帝此刻心情愉悅,倒也沒有早早退朝,他饒有興致地問道︰“不知是何物?元白怎麼不曾在奏折上提過?”
“此物是臣啟程返京那一日,住在營防附近的百姓送來的,為了給皇上一個意外之喜,臣才自作主張故意瞞下,還望皇上寬恕臣的罪過。”趙元白低著頭,態度十分恭敬。
正康帝大手一揮,“朕恕你無罪,把東西呈上來讓朕看看。”
趙元白這-->>
才起身,朝著殿外道︰“抬進來!”
四個健壯的將士抬著一塊被紅布遮蓋的東西走上朝來,趙元白走近,抬手高高揚起紅布扔到一旁,霎時間殿內亮起一抹華彩,原來那紅布遮蓋著的竟是一塊通體透明的水晶石。
水晶石足有三尺見方,在光線折射下發出耀眼動人的光澤,可最令人矚目的絕非這水晶石的巨大難得,而是其正面上恰好嵌有八個金色大字——
“帝星所歸,天下大合”
趙元白又道︰“據百姓所傳,此石乃是數日前從天而降,附近的百姓初時不敢上前查看,後來有人見夜晚巨石依舊灼灼閃光,這才上前將其挖出,見到上面的字跡立刻合力送來軍營,且一路跪拜,說此乃天降祥瑞,預兆我朝必將一統天下,稱霸中原!”
話音剛落,朝臣們紛紛跪倒一片,齊呼︰“一統天下,稱霸中原!”
正康帝臉上的笑意隱去了幾分,他摩挲著龍椅上的鎏金飛龍,看著面前跪倒一片的臣子,幾度捏拳,又听五皇子忽然道︰“這可不是天佑父皇嗎,父皇前日與兒臣閑聊時還說到要尋上等的水晶石,兒臣正努力找著呢,這就來了一塊,豈不是正遂了父皇的心意!”
在五皇子看來,趙元白顯然是屬于夏添一派的,如今安王府得了九華閣的人手助力,自然不會再站隊,他可不願意皇帝因為趙元白獻上奇石而對安王高看一眼,務必要將之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這一刻,正康帝和五皇子父子倆難得地想到了同一處——這石頭再好又如何?再是天降祥瑞又如何?不一樣要被皇帝吞入口中嗎!
正康帝臉上的笑容不再勉強,他笑著夸了五皇子頗有孝心,令其余數位上朝的皇子惱恨不已,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竟好似把功勞都攬在了老五頭上,他們怎麼就沒想到說這一句呢。
本朝開國皇帝便是以“天命所授”為由推翻了前朝政權,是以如今滿朝對于星象、神跡等物都頗為推崇,否則也不會有諸位皇子一出生便要令欽天監細察天象給出命詞一說,更不會有太上皇因為一句判詞就要立刻傳位的舉動。
而如今正康帝也是得于此,囿于此,他自己的皇位是因為兒子的命好才得來的,多年來這件事情一直如同巨石一般壓在心頭,如今尋得煉丹一途,便妄圖以長生不老來證明自己才是天命所歸。
趙元白見狀,倒也不以為意,這東西的確是百姓所獻,他送過來不過是希望正康帝看了開心,對自己那身陷深宮的妹妹好些,趙家男兒以軍功立身,絕不是媚上獻寵之流,五皇子既然要爭,那就拿去——趙元白低頭,嘴角噙著一抹難言的笑意,水晶石入藥?只希望試藥的人別死得太難看。
退朝後,趙元白又跟隨正康帝進御書房匯報了些邊防事務,待到午時將近,正康帝道︰“元白久未回朝,今日恰好小十三和他的正妃也在宮中,不如一同去看看。”
趙元白自然點頭應是。
盛黎雖是安王正妃,但畢竟是個男子,在後宮走動多有不便,故而每每同夏添進宮都靜坐一隅,斷不肯給旁人半點攻訐端貴妃和夏添的機會。
眼下也是如此,他們母子三人坐在院中說笑,夏添是真心感念端貴妃一片愛子之心,又見他因著自己的緣故對盛黎也是極好,自然更要十倍百倍地孝順回去,他和盛黎都是如此,在端貴妃面前報喜不報憂,想盡辦法讓她在深宮之中能過得更舒心愉悅。
小狐狸雖然並沒有別的狐狸那樣滿身都是心眼兒,說起漂亮話來有時還會鬧笑話,可他倘若要對一個人好,那便是將對方劃歸到自己的領地里,實打實地用一切舉動維護對方,把自己覺得好的都一股腦兒地捧到對方面前;盛黎亦是如此,這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來自于母親的關懷,舉動上不免帶了些小心,只不願惹端貴妃不快,更令小狐狸為難。
端貴妃自然看得出兩個孩子的心意,她也不去追問,既然兩個兒子說一切都好,拿她便相信一切都好,再壞又能如何?她這個母妃還在後面站著給他們撐腰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