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完《北京尖叫》。---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最初,我是通過讀“後序”大概知曉有關木屋的故事。由于先讀“後序”,使得我在于讀《北京尖叫》前,對故事中的各個人物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以及模糊的輪廓。
一部作品,無論以哪種形式呈現給讀者,最令作者感到欣慰的莫過于讀者在其作品中,與其共鳴;並通過作品讀懂“自己”。
作者把早先如水心情寫的有關《北京尖叫》的讀後感放在《北京尖叫》的後記之後,並予“後序”之名,可見作者對這篇讀後感的認同。在此,不班門弄斧,用閑聊的方式隨意說說。
最初看到“竹林木屋”的字樣,猜測故事大概發生在江南或是西南某地。這是第一眼看到“竹林木屋”時的閃念。我來這里的時間不長,卻記不清是怎樣走進豐子的博。
一、很有特色的博
第一次走進豐子的博,我亦同他人。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博中展示的諸多****,以及一篇篇附在攝影作品後的精彩短文。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明顯感受到豐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攝影人精湛的技巧把人體自然健康的美與犀利的文筆相結合,帶給了讀者內心深處的震懾和感染力。藝術的造詣,唯美的視覺沖擊,不能不讓讀者感到這個博客有些標新立異,別具一格。而兩者合一的魅力,又充分展露了豐子特有的專業攝影水準和才華,把低俗**和淫穢之意的東西,在審視中統統摒去,讓讀者可以坦蕩的用鑒賞的眼光去看,去品位,去欣賞。
我最初的瀏覽,大概由于文章標題位置的緣故首先看到《北京尖叫》。但是,我和有的朋友一樣有意繞開先去讀他的短篇。在這些即興而來的隨筆和短篇散文中,感覺能更真實的可以了解現實中作者對生活、對情感、對傳統理念等不同的理解和認可程度,比較容易看到作者真實的一面。在之後,再去讀《北京尖叫》或許更容易走近。
二、幽默 諷刺 個性
大凡喜歡用“瘋子”給自己定位的人不妨含有幽默、調侃之意。換個角度說,“瘋子”的言行不可細究,凡聲明自己的言行屬于“瘋言瘋語”的多半有些風趣並帶有捉弄人的意思(個人體會)。通過讀豐子諸多短文,明顯感受到他的才氣淋灕,思維敏捷,行文精煉;有些文章中的短語(句)寫的非常精彩,不乏經典,有著和木屋中的“瘋子”一樣的感覺。看似不加修飾,不加遮掩的“瘋癲”之語,卻是尖刻、賦有哲理,雖然自嘲是“牛皮癬”卻透著睿智。面對當今社會存在的某些陰暗、虛偽、道貌岸然的假象,“瘋子”有他獨到之筆。幽默、調侃、風趣,偶爾帶有尖刻、諷刺性的語言,也顯示出“瘋子”獨特的個性以及在生活中,愛憎分明。
《北京尖叫》最讓我欽佩和最令我感動的是“瘋子”身上傳承著人性最美好東西︰善良、真誠、慷慨、厚道,行為磊落,坦蕩如砥;他用常人不解的“瘋癲”之舉表明了自己寬厚仁愛,知恩、感恩;讓人看到不同場景中的“瘋子”,對生活,對愛情有著執著的追求和獨到的見解;同時,也表現出男子漢堂堂正正,凜凜風采。
“瘋子”亦如常人,時有不拘小節惡作劇,偶爾粗言並放任(放縱,對nature and love也有著自己的困惑和迷茫,這一點體現在“瘋子”與燕子的相處之中;倔強的“瘋子”有頭腦,有情有義。在他身上有著社會給予好男人的認可︰善良、責任、能力、智謀、勇氣和執著;只是瘋子內心深處對愛情略帶有理想化的追求,從而讓他一直苦苦追尋,並在尋求和守望真愛中消耗著,到頭來正像“瘋子”說的“做了無盡的努力,卻都是無謂的。從此,我的愛也丟失了”。
三、解與不解
我始終感覺月就像是一個迷。究竟是月首先迷失了曾經在“瘋子”身上找回的那顆愛的心,還是“瘋子”在追求真摯的愛情中,讓月迷失了自己不得而知。《北京尖叫》中的“瘋子”給我的感覺一直很清醒,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知道自己的心和自己愛的人。為此,義無反顧,堅持並固守著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愛;因為愛,所以愛。
可是月最終離去,帶走了“瘋子”的愛,也帶走了瘋子的心,只留下深深的痕刻在了“瘋子”的心里,讓這種難以言表的內心深處的隱疼,在月離他而去的日子里,一直深深地折磨他,使得“瘋子”無法面對後來的一些日子。
我在讀月的章節中,解與不解一直並行。對月曾有猜測,但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實中的殘酷,徹底毀滅了月對愛情的向往和曾經重新擁有的愛的勇氣。四年光陰,真愛卻無形中給月的心靈上,背負了看似有違世俗,又難以解脫的沉重枷鎖!使得月終于放棄。用自己的理解選擇了認定屬于自己的歸宿。她愛“瘋子”,卻用皈依結束(或是延續?)了這段愛情,或許月認為只有皈依走入空門才能使內心得到安寧,才能解脫心靈深處的負罪之感?!
為了忘卻和擺脫塵世中的煩惱,月也許用一種不被常人理解的方式來詮釋自己心中曾經擁有的愛?!難道說,人煩惱到了極致,困惑到了極致,只有皈依才能獲取一種不能解脫的解脫?!
愛,永遠留在了“瘋子”的記憶里,以致于在如今劍客的視角里,依然可以看到延續《北京尖叫》中的聖潔的美的畫面,依然可以在他隨筆中的字里行間,讀到他對愛情執著的追求和對美的釋義。興許,她已經用另一種形式活在了他的心里。
真摯的愛,就意味著把自己生命的部分傾注給另一個人!在此,惟有祝福她!
《北京尖叫》寫的很精彩。
祝福︰終究要自己面對生活,最終擁有幸福生活和愛情的瘋子!
祝福︰《北京尖叫》中那些善良的人們!
四、實話不好听
我對豐子在《北京尖叫》以及博中一些雜文和隨筆中的某些語言表達方式並不是很習慣,也不是毫無條件的贊同,也有自己的異議;但這都不妨礙我喜歡看他的一些作品。讀完《北京尖叫》,感覺小說的後半部分好于前半部。
正如生活中自己身邊的一些好友,對他們的某些觀點也有不認同,直言不諱,可以讓人感覺相處輕松、簡單。當然,前提是這些不認同決不是人的行為主流。
一個真實的人都會有類似頹廢、消極的情緒,有自己的個性、愛好與追求。我也相信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交友的標準或原則。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