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發展的設想
誰都知道許術鄉李村的露天煤礦儲量不大,而且位置比較偏僻,基本上不具備交通條件。多年來幾乎每一個想要在許術鄉干一點事情的鄉領導無一例外都打過李村煤礦的主意,也請了不少投資商之類的去看,可惜只需要簡單計算一下之後,無一例外的都只能表示遺憾。
要說起來李村煤礦的煤那是沒話說的,標準的高熱量無煙煤,而且露天煤礦開采起來相對簡單,投入不大,還沒有什麼風險,可是要把這些煤運出來就成問題了。畢竟儲量比較低,還得專門修一條路,費用相當大。另一個是因為煤礦與黃沙河隔山相對,豐水期的時候很可能形成內澇,淹沒整個采區,風險很大。相對其它小型煤礦來說,李村的煤礦基本上不具備大規模開采價值,沒有誰願意冒這個風險。
時間一長,許術鄉的領導也死了心里。在他們看來,許術鄉要想發展一定得另闢蹊徑,從李村的煤礦上打主意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黃杰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他也清楚單從煤炭開采的角度出發是不現實的,即使他能說動老媽拼著不掙錢開發這個煤礦,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許術鄉的問題。許術鄉要想發展,第一是要搞活流通,從根本上改變許術鄉的交通現狀,另一個方面就是從根本上解決許術鄉百分之八十的農田靠天吃飯的問題。黃杰相信,只要能干好這兩項工作,許術鄉就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窮困面貌,最起碼能摘了國家級貧困鄉的帽子,要是運作得好,搞不好還能帶動東平縣一起發展。
在東平縣莫永軍的家里,黃杰詳細的跟莫永軍談了自己的設想。
“莫叔叔,我是這麼想的,許術鄉之所以發展不起來無非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交通問題無法解決,黃沙河阻斷了出省的路,就算要到縣城跑一趟也得幾個小時,根本沒有物資流通的條件。另一個是無法解決農田灌溉的問題。農民常年靠天吃飯,不下雨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收成,農民沒有奔頭,周邊鄉鎮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全都到沿海打工去了,許術鄉是一個農業縣,連口糧都沒有保障。所以說,如果不解決交通和灌溉這兩個問題,許術鄉根本發展不起來。”黃杰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大工程,必須獲得多方面的支持,否則只是一個空想。
“你說的情況我了解。”莫永軍點了點頭︰“這個情況不光你們許術鄉,我們西北省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別看莫永軍不動聲色的,但是他心里非常震驚。當初黃杰一個專業流通市場成就了劉宇和陳啟明,也搞活了南灣和大河鄉。別看就是一個想法,但確是別人所不敢想的。黃家現在能坐擁巨資,跟黃杰都有絕大的關系。莫永軍覺得,黃杰應該能想出一個可行性的辦法來。
“我是這樣想的,畢竟許術鄉也好、東平縣也好,經濟基礎都不行,就這麼平白無故的讓人來投資搞建設可能很難吸引人,咱們得給別人一些好處才行。”
“縣里面考慮過這一點,對來我們縣投資交通和水利設施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不但可以參照同等可比的情況獲得更多的優惠,我們還會在權利許可的範圍內適當的給與一定的補償。”莫永軍不清楚黃杰的計劃,只能順著黃杰的思路說。
“那麼要是有人現在跟你說,他會在咱們縣搞一個大、中型水庫,不但能解決許術鄉和東平縣部分農田的灌溉問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黃沙河汛期泛濫的情況,順帶著還可以搞一個中、小型水電站,你能給他什麼優惠?”黃杰已經打算好了,如果這件事情沒有人願意干,他就讓王楠和老媽的公司包下來,肯定是不吃虧的事。
“搞水庫!?”莫永軍愣住了。這麼多年了,除了文革的時候搞過水庫,西北省已經有20多年沒有新建過水庫了。要是東平縣能搞出來這麼一個,特別是在他的手上辦成的,這個功勞就不用說了。聯想到黃杰前面說的李村煤礦的事,莫永軍一下反應過來︰“你是說利用李村煤礦的那個盆地搞水庫?”
“沒錯!我考察過那里的地形,李村的露天煤礦本身就是一個小盆地,與之相連的還有趙村那邊的一個盆地,如果把兩個盆地連起來,絕對是一個建水庫的好地方!到時候只要打通了黃沙河,汛期的時候正好還可以起到緩解汛情的作用。”黃杰笑了。
莫永軍站起來轉了兩圈︰“這個事情以前不是沒有想過,連設計圖紙都出來了,不過因為李村煤礦的問題,所以一直沒有辦法落實。你的想法不錯,但是國土部門是不會同意的。”莫永軍當年不是沒有這個念頭,不過看了歷任許術鄉領導的報告以後就絕想了,要不然也不至于黃杰說了這麼半天才反應過來
“這個可不一定,畢竟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再說我們也不是不開發李村的煤炭資源,只不過這些事情要捆綁起來,一起發展,畢竟沒有利益的事商人是不會干的。”黃杰說道。
“說說你的計劃,要是行,莫叔叔全力支持你!”莫永軍來精神了。
“我是這樣想的。要想搞水庫我們就得先開發李村的煤炭資源……。”黃杰仔細的跟莫永軍敘述著他的想法。
原來,黃杰經過仔細考慮以後,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首先是建一座黃沙河大橋,打通許術鄉和黔西省林被市的通道。林被市有一個火電廠,所用煤炭一直是外購的,如果許術鄉李村的煤礦可以開采並運到林被市,不但可以降低林被市火電廠的運營成本,另一個李村的煤炭也有了銷路。
一般情況下,投資修路建橋基本上都是用收取一定年限過路費的形式保證投資者的利益的,但是東平縣的經濟狀況本來就不好,許術鄉更是國家級貧困鄉。從許術鄉往東平縣一直到儀陽市的交通環境都很惡劣,在許術鄉跟林被市之間建一條路還得修橋對緩解東平縣的交通情況並沒有什麼好處,最起碼在交通狀況改變以前,要想通過收費的方式獲取利潤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人把錢丟在這段路上,政府部門就必須另外想辦法給與一定的補償,這個時候,李村的煤礦就成了最好的籌碼。
修前鋪路成本很高是誰都知道的,更不要說作為李村煤礦開發方還得修一條專用道連接到許術鄉到林被市的公路上。這樣一來,即使有政策上的優惠,所有的利潤也都得丟在這條路上,投資方當然不會干,誰也不會干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但是隨著煤礦的開采,一個天然水庫就漸漸的形成了。如果能把水庫和電站的使用和管理權交給投資方,作為一項長期的投資,而且投資成本也不算很高,自然有大把的人願意干。
到時候東平縣以路養路,只要連接上儀陽市到許術鄉這條線,東平縣就等于多了一個流通的渠道和窗口。到時候路也有了,灌溉問題也解決了,連防汛和發電都一並搞定,許術鄉乃至東平縣的發展指日可待。
“好!太好了!我現在才明白,敢想敢干是一回事,會想會干才是最關鍵的,難怪你說是流轉,原來是這麼個轉法,要是你的這個想法能成,東平縣一下子就成了西北省跟黔西省的交通要道,要是再發展不起來我這個縣長可就白干了。”莫永軍听了黃杰的設想以後,激動得滿屋子亂轉,連聲稱贊著。別看主意是黃杰出的,事情也基本上在許術鄉,可許術鄉是東平縣的治下,只要許術鄉出了成績,那就是東平縣出的成績。莫永軍這個縣長當然能分到一份功勞。
“黃杰,莫叔叔也不跟你客氣,這事你趕快搞一個方案出來,盡量在這次那麼許術鄉調整之前搞好,到時候交給我,我負責往上遞和辦理相關的手續,只要能立項,你可就是東平縣最大的功臣了。到時候莫叔叔幫你跑前跑後的也能跟著沾點光。”莫永軍說的很直白,這件事情他可不願意假手于人,好處當然得自己拿下。
“這個當然,我只不過是一個鄉干部,這個項目這麼大,光憑許術鄉是肯定搞不了的。再說縣里面我就認識您,您不幫我跑手續,連手續該怎麼處理我都說不清楚。你防線,兩天之內,我一定把材料整出來。”黃杰知道莫永軍的意思。對于黃杰來說,政績、功勞肯定是要的,但是這個項目要是真的成了,功勞和成績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副鄉長能吃得下的,與其便宜別人,還不如便宜了莫永軍,怎麼說都是自己人。
“對了,這事你打算讓誰來干?是不是動你媽的腦筋?”莫永軍當然明白,這可不是一個小項目,一旦立項,說不好會有多少人來搶,別到時候好處都讓人給搶走了,虧了自己人。
“這也不一定,我是這麼想的,只要把這幾個工程捆綁死,一些資本差一點的人自然就退了。要算起來,我媽他們公司可能還真有希望,反正這事干起來不會吃虧。”黃杰其實一直就有這樣的相反,只是這話不好說罷了。
“你媽他們公司要想拿下來還真沒問題,不過我覺得你還是跟你媽通個氣,最後在國外或香港注冊一個公司,用那個公司的名義來干這個事,到時候也省點麻煩。”莫永軍的考慮不無道理,要是真的李冬梅披掛上陣,就算這個項目一分錢不掙,肯定會有人在背後指手畫腳的。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如果李冬梅他們披上一個境外公司的皮,辦起事來會方便得多,政策上也能寬松許多。
“這事我知道,我媽和王楠已經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公司,到時候會用這家公司的名義回來談這件事,問題不大。”李冬梅和王楠在境外注冊公司的事還是黃杰提醒的。李冬梅甚至還在百慕大群島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目的就是方便在國內的資本運作。
……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