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男人的天堂

第2章 機會、金鑰匙、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且東 本章︰第2章 機會、金鑰匙、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3

    1885年秋季,科羅拉多發現黃金的消息傳到了堪薩斯。-------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1859年初,艾利夫賣掉了他在堪薩斯的財產,置了一隊牛車和一些給養,隨著人流涌向派克斯峰。到那里之後,他和兩個伙伴一起在櫻桃溝開了一家雜貨店。

    到5月時,在通往丹佛的草原上已經排下了11000千輛大篷車,沿派克斯峰一側的南普拉特河綿延而來。在山間崎嶇的旅途中,篷車的主人一路甩下他們的家當,許多人賣掉了他們的牛或把牛暫時托付給新建的“牧牛場”。1859年4月23日在《落基山新聞報》上有一則廣告寫道︰“牧牛場!我們的牧場位于櫻桃溝山口3英里以下的普拉特河河岸,在那里,建有寬大而堅固的牲畜欄,每晚替人看顧牲畜。每月每頭牲畜收費1美元。”這些牧場主把他們的牛群牧放在平原上,此時他們已經得知,牛群覓食當地的牧草,可以自己安然過冬。艾利夫和他的伙伴買下了成群結伙來丹佛的人們的筋疲力盡的載重牛,靠平原上的天然牧草喂肥了它們,轉手又把牛肉高價賣給采金營地、肉店和下決心繼續西行的其他篷車隊。

    1861年,科羅拉多州成立,艾利夫把他的業務向北擴展到已經日益繁榮起來的丹佛城附近。在那里,沿南普拉特河的北岸,他搞起了一宗大生意,專門調養移民們巴不得處理掉的拖垮了的牛,然後賣掉。艾利夫的一個朋友回憶說︰“許許多多的牛長期在沙石密布的道路上行走,以至蹄子疼痛難忍,只好賣給或換給牧場主,或交給他們照料。隨著交通日益頻繁,牛越來越多,牧場也同樣越來越多,買賣這些‘拐牛’成了牧場主的一宗大生意;因為用不了多長時間,豐美的牧草就可以使一頭這樣的牛恢復過來,一旦它能勝任工作,就可用來換進別的‘拐牛’,也可以賣掉,也可以投入勞役。”其後,艾利夫和其他一些人又買進公牛和母牛,自己開始有了牧群。

    在當時的科羅拉多州,如果懂得放牧,又能攏來一批牛仔,那麼,你就可以在花費不大的情況下,獲得可觀的利潤。放牧區域的使用是無須付出費用的,而牧草又終年生長,畜欄也可以就地取材,用磚坯或小河邊尋來的木篙,不花分文。每月只需30—40美元雇幾個牛仔,這就是所需要的全部花費了。而牛肉則按活牛的毛重計價出售。飽食當地放牧區牧草的牛群,在幾個月內,體重會增加1/4。

    經營牧場當然也有風險。每年冬天,一些牧場主總要損失多達1/3的牲畜。但管理得當自會減少風險,艾利夫就是這樣成功地把冬季損失控制在50%以下。印第安人也是一個實際的、經常存在的威脅因素。1861年,艾利夫開始有了自己的牧群,他很幸運,鄰居一位皮貨商成了他的情報來源,這位皮貨商娶了奧格拉拉族斯威夫特?伯德酋長的兩個孿生女兒,靠著這層親戚關系,他便能在印第安人進犯前向艾利夫通風報信。1862年,當印第安人在懷俄明地區的襲擊益發頻繁時,郵政總長下令放棄了那里的郵路,移至南普拉特河一線,如此一來,艾利夫也就有更多的生意了。艾利夫還供應肉食給駐守在邊遠哨所的聯邦軍隊,使他們能同印第安人打仗,由此也發了一筆小財,後來,該地區平定下來,當地印第安人被限制在保留地里,他繼續賣牛肉給聯邦軍隊,以供養印第安人,生意依然做得不錯。

    鐵路延伸到西部後,西部的牛群一下子就打進了整個東部市場。而牛肉運銷也促使鐵路穿過西部。在南北戰爭結束時,聯合太平洋鐵路的總工程師格倫維爾?道奇將軍決定繞開丹佛和伯紹德關口,讓鐵路穿越懷俄明南部,于是夏延就成了一個迅速興旺起來的城鎮。到1867年11月,科羅拉多州朱爾斯堡的大部分居民靠平板車遷到了夏延。眼光獨到的艾利夫果斷地簽署了一份份合同,向聯合太平洋鐵路的修建隊和保衛他們不受印第安人侵擾的軍隊提供數以千計的牛只。艾利夫從哪兒去弄到這數千頭牛,又如何把它們運交出去呢?對西部牧牛業來說,牧場主就是開闢道路的人,他們像鐵路修造者之于東部大工業一樣不可或缺。那時,北美一些地區仍然荒無人煙,沒有遮攔,他抓住這個獨特的機會,讓活牛自己踏上旅程,自行完成運輸。此舉收益十分豐厚,在得克薩斯用3—4美元買下的一頭公牛,到了北部可以賣到35—40美元。

    能夠驅趕牛群長途跋涉的人是不難賺到大錢的。查爾斯?古德奈特就是這樣一種人,而艾利夫則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古德奈特,1836年生于伊利諾伊,1845年以來,一直住在得克薩斯。南北戰爭結束後,他開始趕牛運往北部。1868年,古德奈特應承趕運價值4萬美元的得克薩斯牛到艾利夫在夏延附近的營地。兩地之間本無道路,自然也沒有鐵路來運輸牛群,古德奈特和他的伙伴奧利弗?洛文自行開闢了一條新的小道。“古德奈特—洛文小道”始于達拉斯附近得克薩斯的中北部,穿過佩科斯谷地,向北跨越新墨西哥和科羅拉多的東部,止于懷俄明南部聯合太平洋鐵路線上。古德奈特交付了牛群,艾利夫便將之高價售出︰一些賣給了當地的屠宰場,一些賣給了鐵路員工,其余的裝上聯合太平洋鐵路的貨車,運往遙遠的芝加哥,賣給了那邊的商人。

    3000頭牛,跨越8000英里路程,首次把這樣一大批牲畜由得克薩斯運往懷俄明,所需要的技術絕不亞于船長指揮一艘遠洋客輪,在變幻莫測的天氣中橫跨大西洋。當然,牛群是自己走路的,但推動它們走路,卻要高超的驅趕技術。

    在這樣的長途跋涉開始之前,牛仔們首先為長達一英里的牛群編好隊形,要防止牛群扎堆兒擠成一團,又要避免牛群稀稀拉拉地散成一條線。一般是兩名最有經驗的牛仔走在排頭,按照頭領安排下的路線引導牛群。三名穩重的牛仔則壓後,負責照料弱牛,因為牛群的行進速度取決于它們,壓後的牛仔需要注意讓壯牛走在前面和旁邊,不致妨礙弱牛前行,這叫做“壓住陣角”,其余的人分布在兩側“巡回游動”,以保持牛群的隊形緊湊和同等寬度。牛仔們輪番從頭換到尾,又從尾換到頭,以分攤人員和坐騎的負擔。一路上,牛蹄的橐橐聲震耳欲聾,所以牛仔們交流得靠手勢,而那些手勢大都是從大草原印第安人那里借鑒來的。

    掌握牛群的前進速度需要經驗。“縱陣或快或慢,取決于兩側牛仔距中線(道路中央)的距離。因此,如果在兩處水源之間有一段長途跋涉,兩側的人就要靠攏中線。在一般情況下,牛群橫寬50—60英尺,而休息前路程的長短則決定這一寬度,使縱陣變窄叫做‘擠一擠’,10英尺是最低的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就會出現豁縫,而牛群也會小跑起來以圖填補這一豁縫。這時,前導便要阻止它們,因為不能讓它們竄來跑去。調教一兩個月後,牛群就會開始溫馴一些,而為了使牛群溫馴,也需要走得緊湊些。”

    供牛仔替換騎行的備用馬匹則由一名看馬人照管,他把這些馬匹攏在一起,走在牛群前面。牛仔們吃飯則靠一輛伙食車,上面裝著糧食和炊具,由廚子駕車,提前趕到下一個宿營地,一旦牧群到達,飯菜就已經準備好了。

    每到夜里,擔任警戒的人四下巡邏時,都會哼著歌曲或者吹著口哨。老資格的牛仔安迪?亞當斯解釋說,“這樣,酣睡中的牛群會知道,為它們守夜的是朋友,而不是敵人。”听熟了小夜曲的牛不會輕易炸群。人們把這類曲子稱作牛仔的“聖歌”,因為曲調大都來自記憶中兒時的教堂禮拜樂曲,但歌詞卻大多是著名賽馬中可歌可頌的事跡、叱罵牛群的髒話或者重復從咖啡罐上看來的廣告詞句。

    除了印第安人之外,最大的禍患就在于牛只突如其來地炸群。沒有什麼事情比在夜間炸群更可怕的了,3000多頭牛剛剛還安靜地以各種姿態躺著休息,會突然間立起身來變成勢如奔雷的一群。它們橫沖直撞,一路向前闖去,此時此刻,牛仔只有把性命托付給坐騎,同伙伴們一道冒險圍堵。他們逼著牛群圍著圈轉,不斷向中心靠攏,試圖把圈子擠壓得越來越小,直到牛群安靜下來。如果牛仔們不能使牛群圍成圈子,就一切都完了;牛群會像火花一樣四散而去,消失在夜幕中。

    即使最為強悍的牛仔們也承認,炸群的牛會使他們預嘗到地獄里的滋味。古德奈特回憶說︰“大群潰散的牛發出驚人的熱量,而牛角和牛蹄撞擊後散發的氣味也幾乎令人窒息。有時在冷天里,處在走動中牛群的下風,會感到一種令人極不舒服的燥熱;為了防止這種熱流導致牛只的減重和脫力,有經驗的趕牛人在牛群移動時總要保持它們的合理分布。牲畜的體熱就像傳導電流,牛身潮濕時更是如此。一場暴風雨後,我曾見過驅趕牛群的牛仔們面孔焦裂,就像受了爐火的炙烤一般。”夜間,牛仔們就像盲人騎瞎馬,看不清草原犬鼠的洞穴、流水沖出的溝渠以及懸崖峭壁,而這些,即使在白天也害人不淺。

    有時,在小道上跋涉幾個星期後,人會和牛群一樣神經過敏,此刻,就需要有一位“強人”來防止出亂子。據古德奈特講,頭領和牛群的主人“要對手下人的生命安全負責,不僅要盡量防止印第安人的侵襲,還要防止在各種情況下的自相殘殺”。在踏上旅途之前,古德奈特照例會“草擬一份協定,說明每個人應當做些什麼。其中主要一條規定是殺害同伴者將受到眾人的審判,如果被定罪,便當場絞死”。順利地驅運牛群需要冷靜克制,有條不紊,因此,古德奈特一類的趕牛人都禁止在旅途上酗酒、賭博乃至詛咒臭罵。古德奈特因為大批大批地向北方運牛而名利雙收。

    1876年,他同愛爾蘭人約翰?喬治?阿戴爾一道,建立了ja牧場,很快便擁有10萬頭牛和100萬英畝土地。他創立了第一個牧場主協會,以對付得克薩斯盜牛賊。他還研制出用于驅趕和牧放牛群的新器具——不會翻轉的新式馬蹬、新的喂料槽、安全橫鞍等。為了改良得克薩斯長角牛,他還飼養東部赫勒福德牛和短角牛,並用美洲野牛同這些牛雜交,繁殖出一代新品種,稱為“卡特洛牛”。

    古德奈特同他的第一個妻子廝守了55年,在她死後,他又以91歲高齡再婚,並生了一個孩子。他死于1929年,時年93歲。而他最喜愛的,還是趕牛人和牲口販的生涯。他曾經說︰“在小道上的那些歲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當然,那時有許許多多艱難險阻,要人拼出他的全部耐力和勇氣;可是一旦功成名就之後,就再沒有那種快樂的日子了。”

    奶粉、罐頭,天才的想法1846年11月,唐納一行86人從伊利諾伊州的桑加門縣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在內華達山脈特拉基湖畔扎營時遇著大雪,被困在那里。據說,當時的幸存者是吃了已經死去的人的肉才不致餓死。加利福尼亞州派去搶救的人員想盡辦法救出了47人。對當時具有求實精神的美國人來說,這不光是道義史上的一個事件,同時也戲劇性地體現了將歷史不斷向前推進的美國人的特殊需要。

    蓋爾?博登是當時剛並入聯邦不久的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地方的一位測量員兼地產經理人。他听到唐納一行饑餓交迫而死和其他橫越大陸的人也經常在途中挨餓的事後,心情很不平靜,想找出個辦法使食物便于隨身攜帶。蓋爾?博登出生在紐約州中部的一個農莊里,曾經隨他的父母顛沛流離到西部,先是到俄亥俄,後又到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對于西行旅途中的問題他是有切身感受的。他自學了測量,1829年在得克薩斯州斯蒂芬?奧斯汀管轄下的移民點同他家人團聚以前,他在密西西比邊界地區當教師。到了移民點,奧斯汀讓他負責官方的土地測量事務,這使他掌握了既能幫人發財也能使人破產的權力。1835年移民點需要辦一張報紙,多營博能的博登同一個朋友一起創辦了《電訊和得克薩斯紀事報》。他這張報是得克薩斯的第10家報紙,但卻是第一家壽命超過兩年的報紙。他了解在邊遠地區辦一張創業者的報紙的難處——物質條件差、新聞來源少、找不到訂戶或者是找到了訂戶對方也不肯花錢。為了做到入能敷出,他當了新得克薩斯共和國的官方承印人,《得克薩斯獨立宣言》就是1836年3月在他的印刷廠印的。休斯敦被選定為首府所在地時,博登被任命為官方測量員。後來,他又搬到加爾維斯頓島,在那里當港口收稅員,並協助做城市街道規劃,供水計劃,售賣市內地皮,成了一心一意建設“得克薩斯的紐約”的熱心創業者。

    博登可不是個平凡的公務人員。他在加爾維斯頓的一位鄰居說︰“博登搞了幾十種發明,但其中最妙的發明卻是他本人。”舉例而言,他的“火車頭浴池”可以拉到加爾維斯頓海岸邊的拍岸浪里,這樣婦女能避開人洗澡。在結婚紀念日,他送給妻子的禮物是一個自家做的能旋轉的餐桌,餐桌的邊有大餐盤那麼寬是固定的,但中間部分可以轉,這樣菜就可以轉到每個人的面前。他看到霜凍一到,黃熱病就遏制住了,于是他就設計出一套他自己的公共醫療衛生計劃︰使用乙醚,“使你周圍的溫度降低到華氏30攝氏度或40攝氏度——我是說,使你在一星期的時間里似乎生活在霜凍天氣里……使每個人都隔離在暫時的冬天里。”還有他自己設計的汽船,既不用螺旋槳也不用噗輪,而是用一根同平底船一樣長的裝有槳片的活動帶子。更有意思的是他的“水陸兩用機”——一種由風帆驅動的陸上和海上都可用的大篷車。他在海邊向本城的人表演他的這種兩用機,結果他的乘客駛進了海灣,證明他的船名副其實是水陸兩棲。可是,這船不幸翻了,乘客也都掉進了水里。

    博登自夸“我不放過任何一個想法,除非是有了更好的想法”。把他的注意力從“水陸兩用機”上轉移開的“更好的主意”將他引上了名利雙收之路。1849年7月在給他去加利福尼亞的朋友調制一種旅途上用的新的可隨身攜帶食品時,他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一種能夠保持肉類(不管什麼肉)營養成分的加工辦法,即提取肉食的精華,和以面粉或蔬菜粉,晾干或放在烤箱里烘成餅干或薄脆”。

    這就是博登初次實踐的一種信條,後來這成了他終身的營業指南。他勸加爾維斯頓教堂的牧師︰“你講道精煉些吧。用任何東西辦任何事情幾乎都是辦得到的。如果你在計劃和考慮一件事情,或當你放下一件事,馬上抓另一件時世界在變,朝著精煉的方向變——現在甚至對情人也不寫詩之類的胡說八道的東西了。他們把他們想說的濃縮成,我認為是,濃縮成接吻。過去人們吃頓飯要花幾個小時,而拿破侖吃飯卻從不超過20分鐘——我15分鐘就吃完了。人們幾乎已經丟掉了浪費時間的本能。”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美國 男人的天堂》,方便以後閱讀美國 男人的天堂第2章 機會、金鑰匙、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美國 男人的天堂第2章 機會、金鑰匙、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3並對美國 男人的天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