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生存箴言”之“黑臉白臉”法則
??如果把商場的一個虎視眈眈的項目比做成一坐巍峨的高山,那有效的黑臉白臉策略就是攀登到這座高山頂峰的理想階梯,在這一踐行的過程中,也許可以看到忠奸邪惡的嘴臉,卑鄙下流的行徑,大公無私的義舉,為民謀祉的使命……等不期而遇的風景,你就像一個深入人性和人心的攝影記者,沖在最前方,走在最前沿,記錄下最真實的風景。-------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很多時候也不知道是黑臉白臉策略決定了這抹風景,還是這抹風景決定了黑臉白臉策略,社會學家覺得是這抹風景決定了它的形態,經濟學家卻覺得是它的策略決定了這抹五花八門的風景。
2008年8月1日?曲阜?晴?周一
我、歐陽、杜聰此行先抵達曲阜,然後才前往金城。
一日一夜的長途跋涉,換來了與曲阜項目業主的25分鐘的相見,因為項目的關鍵接洽人物劉科長要去深圳參加一個招商洽談會,但是又不能怠慢我們這種送上門來的行業知名投資商,所以,他出發前特意為我們擠出來了25分鐘的時間就項目基本情況交換思想。所以,他為我們的接風洗塵,實則成為他把酒壯行。
看得出來,劉科長很累,灰黑的眼圈,青腫的臉龐。劉科長一直解釋說是最近上級領導來視察工作,昨晚陪他們,沒有睡好。劉科長說︰“曲阜是東方聖城,北京沒有的,我們東方聖城肯定有。”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交流過程持續了23分鐘,但是劉科長對項目的情況談得甚少,對曲阜的贊美卻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臨行時在門口也不忘叮囑我們一定要拜謁孔廟孔府。
時間還很早,送走他以後,歐陽因為感到身體不舒服,留飯店休息。我和杜聰走出貴賓飯店,在門口蹲點的黃包車師傅們看到飯店里有客人走出來,便一窩蜂似的涌了上來,七嘴八舌地介紹說︰“先生們,東方聖城,一點一景,五點五景,一景1元,五景5元,無限等待,看完收費,明碼實價,全國統一。”
一個黃包車師傅看到我們一臉迷茫,擔心大家都會失去生意,滿臉笑容地擠過來向我們耐心地解釋︰“五點就是五個地方,孔府孔廟等五個地方,師傅們負責用黃包車把你送到景點門口,客人下車自行游覽,師傅們等在門口,等客人游覽結束後,再清賬,一點1元錢。”
看來大家的價格都是一樣的,看到他們各個淳樸憨厚的樣子,我點了一個年歲稍長點兒的。我想也許年歲長點的對孔子的思想和理念領會的會更深刻些,我和同事雖然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是我們對孔子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浮淺的概念上。我點年長的還有一層意義就是長者為尊,也是對他生意的照顧。
我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剛才還忙活著解釋的師傅,突然臉色大變,連臉的形狀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好像大黃蜂群襲群螫過一樣,滿臉疙疙瘩瘩的︰“什麼玩意兒啊,不坐我的車,為什麼听我說話?”他嘟嘟囔囔的,罵罵咧咧的,推著黃包車頭也不回地揚長絕塵而去。
清早的空氣很清新也很涼爽。曲阜的街道修葺一新,奧運火炬剛剛在曲阜傳遞完不久,街道兩旁的路燈桿上懸掛的國旗和奧運會會旗在夾著星雨的晨風中獵獵招展。大街上人們的面孔上也洋溢著甜美幸福的笑容。
“曲阜確實很有特色,好像沒有發現高樓大廈!”我贊嘆道,“人們的氣色也很好啊。”
“曲阜是一座中原的古城,東方聖城啊,城市中心的建築物不能高出孔廟,這是中央的決定。”這位拉車的師傅听到了我對曲阜贊不絕口時候,搶著機會解釋了一番。他顯得樂不可支,不時地扭頭看著我們,一個勁兒地點著頭,像饑餓的鳥兒不斷地啄食著地上的米粒一樣。我們對他這種萬分熱情的表情感覺有點愕然。當然這種愕然很快便隨自責自己的淺薄而散失至盡,那是多麼淳樸善真的言行啊!
“曲阜為什麼叫曲阜啊?中國好像有很多城市的名稱上都帶著阜字,就是不知道曲阜的阜字代表了什麼意思?”我隨口對杜聰說。
“哦,你們來自哪里啊?”拉車的師傅又扭頭看了我們一眼。
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回答他的提問,拉車的師傅又接著說︰“無論你們來自哪里,懂得這個曲阜的‘阜’字的意義的人非常少。‘阜’就是彎彎曲曲的地方,不是有句話嗎,天下江河向東流,唯有孔府河水向西流,孔子在這里出生是上帝的安排啊!”
這個典故我早就听說過了,但是我對打上上帝烙印的東西素來很難相信。日月升恆,江河徑流,這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
“你們兩位知道孔子出生在哪年哪月哦?”
“不知道!”杜聰說。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在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你們看起來也是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怎麼連這些基本的知識都不懂啊?”
我笑了笑︰“我們只研究思想,從來不記出生年月。”
“你們對孔子的生平了解多少?”
“我們知道《論語》,別的一概不知道。”我答。
“孔子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也就是現在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他祖先是宋國沒落貴族,後來因為國內的一次政治動亂而逃亡魯國。孔子幼年生活比較困苦。3歲喪父,17歲時母親也去世了。30歲時,開始收徒講學,孔子離開魯國後,周游列國,漂泊流離了14年。先後去過宋、衛、陳、蔡、齊、楚等國。孔子周游的目的︰一是為了‘求仕’,尋求做官的機會,以便有機會治理國家;二是‘行道’,也就是向各國統治者竭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在這14年中,他到處踫壁,既未弄到一官半職,也沒幾個人听他的政治主張。歲時孔子回到魯國。從此,致力于文化教育事業,整理《詩》《書》等古籍。相傳孔子一生收徒3000人。其中,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有72人。”
“哦,謝謝,不愧是曲阜人,了解的真不少啊!”我表揚了師傅一句。因為他那賣力講解滔滔不絕地熱情,像在給我們一個超強化的孔子思想的培訓一樣。
“你們知道孔子為什麼叫孔老二嗎?”
“這個問題,有趣,請你講一下。”杜聰請求。
“因為啊,孔子長相太丑啊,所以叫孔老二。”
“沒道理啊,天下的老二都丑,沒道理啊!”我說,“我就不是老二,看我多丑,呵呵!”
“過去啊,老二就是丑的代名詞啊,你們真的是大學生嗎?”
“是啊!”杜聰答。
“你們說你們對《論語》了解很深刻,那我問你們《論語》有多少字?”
“還真沒仔細數過!”我說。
一萬六千字。古往今來,各種文化典籍汗牛充棟,但是,除《聖經》外,只有《論語》可稱得上是對東西方文化影響最大的著作。”我懷疑師傅的這段話是背誦下來的,因為好像我在什麼書籍上讀到過原樣的話。
“大叔,你掌握的知識真是不少啊!”杜聰也表示了贊揚。
“這些,你們大學的老師都無法教給你們,他們不懂得這些知識的。再說了,你們不是曲阜人,孔子的思想也不能領會得很深刻。拿著教條走在紙面上,永遠也不可能像我們一樣走到紙里面去,不過,你們兩個看起來很有造化,生得也很標致,腦袋也很聰明,看起來將來是個發大財當大官的料。”師傅剛開始在鄙視我們,這趟旅程快結束的時候又大大地褒獎了我們一番。
說話間,我們到達了孔廟門口,游客絡繹不絕,但是沒有想象的多。“小商小販比客人還要多。”杜聰說。
“也許是炎熱的夏天吧!”我說。
我和杜聰計劃逗留一段時間,進去里面仔細觀摩一下,就對拉車的師傅說︰“老師傅,我們要進去里面看看,估計時間比較久,出門我們自己回去了,但是還是給你兩元錢。”
老師傅接過兩元錢,又看了我們一眼,又伸了伸手說︰“還有十元呢?”
“剛才說的話,你不算數嗎?怎麼來的10元,不是一點1元嗎?我們才走了一個地方,給了你兩元啊。”我說。
“你們請教了我10個問題,一個1元,看你們學生樣子,也不收你們兩元了。這些問題,你們終身受用,大學里學的那算什麼呀?再說了,大學里學習還交學費呢,難道我就當不得你們的老師嗎?我們曲阜啊,到處是老師,整個城就是學校,要交費的。”
“給他,別跟他磨嘰,孔廟里的流氓強盜!”杜聰說。
我扔給他10塊錢!
“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啊,比我們那時候差遠了。”老師傅搖頭晃腦卻怡然自得地走開了。
剛才突然想進去孔廟溜達的心情一點都沒有了,“我們干脆回酒店睡覺去吧,感覺很惡心!”我說,“滿嘴的仁義道德,滿腦子的坑蒙拐騙,孔子都成了他們賺錢的工具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