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崛起

第59章 現代政治與社會思想的發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英)威爾士 本章︰第59章 現代政治與社會思想的發展

    古代文明的制度、風俗習慣和政治思想等等,都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形成的。-------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這一過程既沒有人能夠設計,也沒有人能夠預見。直到人類社會發展到青春期,即公元前6世紀,人類才開始仔細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在這一時期,人類第一次質疑固有的信仰、法律以及制度,並決心對它們進行變革和重整。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希臘和亞歷山大城在人類初期曾出現了知識的黎明,以及之後的奴隸制文明的崩潰,以及宗教迫害與專制政體的烏雲,如何遮蔽了黎明的曙光。直到15、16世紀,自由無畏的思想光芒才最終沖破歐洲的黑暗。我們還曾講述了阿拉伯的好奇心和蒙古人的遠征的狂風,吹散了歐洲大陸精神上的雲翳。起初,人類增長的知識主要是物質方面的。物質成就和物質力量是人類理性復甦的最早成果。而人際關系學、個體以至社會的心理學、教育學,以及經濟學,不但本身微妙復雜,而且還受到了許多情感因素的束縛,所以它們發展得非常緩慢,面臨著很大的阻力。人們往往願意靜心聆听對星辰和原子之類的知識,但對于生活方式的理論卻常常會恍然而有所觸動。

    在古希臘,柏拉圖大膽的哲學,早在亞里士多德努力去探討事實之前就產生了。歐洲也是一樣,早期的政治研究是以“烏托邦式”故事形式出現的,那些故事直接模仿了柏拉圖的共和國及其法律。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烏托邦思想巧妙模仿柏拉圖,在英國的一條新的濟貧法上產生了效果。拿波里人康帕內拉的《太陽之城》更富想像力,但卻沒有產生太多的社會影響。

    我們發現,到了17世紀末,大量的政治和社會科學的研究著作紛紛出現,日益增多。約翰•洛克是這個討論的先驅之一。他是英國一位共和主義者的兒子,最初在牛津研究化學和醫藥學。他對政府、宗教自由和教育等方面的論述,表明了他已完全意識到了社會改造的可能性。與英國的約翰•洛克齊名,但稍晚于他的,是法國的孟德斯鳩(1689-1755)。他研究了社會、政治和宗教制度,並加以研究和基本的分析,將法國專制君主政體的虛偽批駁得體無完膚。孟德斯鳩與洛克一起,清掃了那些蓄意阻礙人類社會改造的錯誤觀念。

    18世紀中期和後期,後繼者們對孟德斯鳩關于道德和知識的思想進行過更為大膽的探討。一批來自耶穌會學派,即“百科全書派”的著名作家,立志開拓一個全新的世界(1766年)。與百科全書派並駕齊驅的,是經濟學家或“重農學派”。他們對糧食和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有著極為大膽直率的研究。摩萊里,《自然法典》的作者,曾經批判私有制,提倡共產社會的組織體系。他是19世紀聚集在共產主義旗幟之下學者中的先驅,他們被統稱為“社會主義者”。

    什麼是社會主義?對于社會主義的定義有上百種,社會主義派別則有上千種。本質上說,社會主義不過是一種基于共同財產觀點之上對私有財產權觀念的批評。我們將對歷代以來的類似思想演變進行簡單回顧。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是我們大部分政治生活所依賴的兩個主要觀念。

    私有財產的觀念源于物種競爭的本能。在人類還未演化成人類,我們的祖先類人猿就已經擁有財產了。最初的所謂財產,就是野獸所爭奪的東西,例如狗與狗骨頭,虎與虎窩,吼叫的鹿和鹿群,這都是私有財產的原始形態。在社會學里,“原始共產主義”這種表述是毫無意義的。舊石器時代的部落族長堅持佔有妻室兒女、工具以及其他見得著的財產。如果有人想搶奪他的財產,他必然會全力斗爭,必要時殺死對方。正如阿特金森在其《原始法》中所證實的那樣,隨著部落不斷地壯大起來,族長漸漸容許後輩的生存,容許他們佔有從其他部族中俘虜的婦女,容許他們佔有自己制作的用品和飾品以及他們獵取的獵物。正是因為有了彼此間財產的通融和相互妥協,人類社會才得以逐漸發展。由于驅逐異族出境是人的本性需要,所以各部落之間必須相互妥協通融。如果山、森林、河流等不屬于你或我,那就讓它們屬于“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想佔有一切東西,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樣會招致別人對我們的消滅。所以說,社會的原始基礎,就是對所有權的調和。與今天的文明世界相比,獸類和原始人類時期對所有權的要求更為強烈。在相當程度上,佔有欲源自我們的本性,而非理性。

    對于原始的野蠻人和未受過教育的現代人而言,所有權是沒有範圍界限的。無論是女人、俘虜、獵物、林地、石場,還是別的什麼,只要你能搶到,就屬于你。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開始出現了限制相互殘殺的法律,人與人之間,就有了限定所有權關系的粗簡方法。誰最先制造、捕獲或聲明某個東西屬于他,誰就可以佔有它。當欠債人無法還債時,理所當然應該成為其債權人的財產。同樣地,一旦某人宣稱對一方土地的所有權,那麼可以向使用這塊土地的人索取租稅等等,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是,隨著有組織的生活的出現,人們逐漸意識到無限地擁有財產是一種罪惡,因為人們會發現他們誕生在一個所有東西都被佔有和要求得到的世界,不!他們生而被佔有和被要求得到。古代文明社會的斗爭現在已難以考究,但是,我們前面講過的羅馬共和國的歷史表明,已經有人清醒的意識到︰債務對社會生活不利,所以應當放棄;對土地的無限制佔有也是一種危害。我們發現,後期的巴比倫對奴隸的佔有權曾經有過極其嚴格的限制。最後,我們發現,偉大的革命家耶穌對財產權進行了空前的抨擊。他說,“擁有巨額財產的人進天國,真是太困難了!駱駝穿過針眼,也比有錢人進天國容易呢。”對財產所有權的嚴厲批評在世界上已持續了2500年到3000年。我們發現,耶穌誕生後的1900年時間里,世界都籠罩在基督教教義之下,該教義認為人類是可以沒有財產的。此外,“人們可以自由處置自己的財產”這一觀念也隨著其他財產制度的產生而開始動搖。

    但是,直到18世紀末,這個問題依然只是一種疑問,還沒有足夠清晰的、更沒有能付諸行動的解決辦法。人們主要的目的只是想保護財產不被君主貪婪地揮霍或貴族霸佔而已。法國大革命之所以開始,大部分是為了保護私有財產免受稅收的剝削。但法國大革命的平等主義原則,卻進一步對本來想要保護的財產權進行了批判。若有人還沒有住所,沒有食物,如何稱得上自由平等?不勞動就不能從主人那得到吃的住的,這又怎麼能說是自由平等呢?——“太過分了!”窮人們抱怨道。

    對于這一問題,一個重要政治集團的反應是將財產進行平均分配。他們的目的在于使財產平均化。為了通過不同的道路實現同樣的目的,出現了最初的社會主義者,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共產主義者,他們希望完全“廢除”財產私有權。一切歸國家(當然民主國家也能接受)所有。

    不同的人都在尋求相同的結果,即自由與幸福,一些人主張財產私有化,而另一些人則主張完全放棄財產權。兩方顯然是矛盾的。但事實就是如此。矛盾的關鍵是︰所有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物,而是許多不同事物的集合。

    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意識到財產權並不是一件簡單事物,而是不同價值和結果的復雜所有權;人們意識到,許多事物(如個人的身體、藝術家的工具、衣服、牙刷等)是顯然的、毫無疑義的個人財產;至于其他的許多事物,如鐵路、各種機器、住宅、花園、游船等之類的東西,需要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是私人財產,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共所有並由國家管理和基于集體利益出讓的財產。在實踐層面,這些問題進入了政治學範疇。而研究如何創造和維持國家的有效管理,則還引出了許多社會心理問題,並涉及到了教育學。此時,對財產權的批評還只是出于寬泛的、情緒化的躁動,而非科學。一方面是自由主義者,他們要求保護自己已經擁有的財產並獲得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是社會主義者,他們力圖將國家的財產集中起來而限制個人的財產。事實上,人們可以發現,在甚至不肯納稅的絕對個人主義者和完全反對私產的共產主義者之間,還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思想的人存在著。今天的一般社會主義者其實是集體主義者,他們主張擁有一部分私產,但把諸如教育、交通、采礦、土地和重要物質生產等事情交給組織完善的國家掌控。近來,漸漸出現了一些理智的,主張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計劃的溫和的社會主義者。人類也漸漸了解到,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在從事宏大的事業中很難合作;國家在向復合型過渡的過程中和接收私有財產的階段中,需要相應的教育進步與合理的監督和控制組織。無論是出版物還是政治運動,對于集團式的大規模的計劃而言,都顯得過于幼稚。

    但是,有一段時間內,雇主和雇員之間的緊張關系,尤其是刻薄的雇主和具有反抗精神的工人之間的危機,使共產主義以一種特有的基本形式傳遍了全世界。共產主義與馬克思密不可分。馬克思的理論基于一種信念︰人們的思想受制于所處的物質環境;上層階級和貧苦階級之間必然存在著的利益沖突。隨著機器革命所需要的教育進程的發展,終會佔多數的工人階級必將逐漸產生一種明顯的階級意識,日益團結以反抗少數統治階級。馬克思預言,在一定的情形之下,那些階級意識成熟的工人將要取得政權,並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馬克思致力于用階級斗爭取代國家間斗爭。馬克思主義接連創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國際工人協會。但是從近代個人主義思想出發,也同樣可以實現國際化的思想。自偉大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之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要達到世界繁榮,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必需的。個人主義者不但反對國家,而且還反對關稅、國界和一切阻礙自由通行的事物。很有意思的是,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種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的社會主義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商人的自由貿易思想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截然不同的,然而,它們的內容卻同是反對國界,希望為全人類從事福利事業。現實中的邏輯終于戰勝理論上的邏輯。我們逐漸意識到,出發點相距甚遠的個人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源于一種共同的追求,即探索如何實現共同協作的社會政治思想和方法。隨著人們對神聖羅馬帝國和基督教世界的信心的下降,隨著新大陸發現,人們的視野從地中海拓展到全世界,這種探索在歐洲又重新出現並不斷強化。

    若把從古到今社會、經濟和政治思想的發展與擴大從頭到尾地敘述一遍,就會遇到許多與本書範圍和目的相矛盾的問題。但是,從學習世界歷史的學生們的廣泛視野來看,我們必須意識到,在人類的思維中,對這些探索性思想的重構仍是一項沒有完成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我們甚至不曉得這工作還有多少沒有完成。當然,某些共同的信念確實還在形成中,而且它們的影響也開始在現代的政治事件及公共事業上顯露出來。但是,就目前而言,它們還不是很清晰,還不足以服眾,還無法使人確切而系統地認識它們。人們的行為,常常徘徊于傳統與新思想之間,總體而言,他們還是更傾向于傳統思想。然而,即使是相對于前一代人的思想,似乎也看得見其間有一種新思想的輪廓正在形成。這是一種粗略的形態,還有許多模糊不清之處,細節和形狀也變幻不定,但卻日見清晰,漸漸顯露出輪廓並穩定下來。

    從許多方面,從日益增多的人類事務中,可以看出人類已逐漸演變為一個統一的社會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逐漸產生了一種共同管理世界的需要——所有這些都變得越來越清晰。例如,可以明確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形成了一個經濟共同體,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需要整體性規劃。發明給人類帶來的福利越來越大,而現在利用資源產生分散競爭的管理也越來越浪費和危險。財政金融變成了世界性的利益,只有全世界共同管理才能取得成功。傳染性疾病、人口增長與流動等問題日漸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人類活動的能力和範圍越來越大,使得戰爭也更具毀滅性和無組織性,甚至用戰爭來解決政治和民族斗爭的拙劣方式也變得不再實用。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種超越現有的政府的、範圍更大、更全面的管理和權威。

    但這並不意味著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在于某種超級政府的出現,即由現在的某個政府征服全世界,或由全世界的現存政府聯合起來。從現存制度推而廣之,人們的設想可能會有“全人類議會”、“世界代表大會”、“地球總統”或“地球國王”等等。人們最初的自然反應就是類似的這些結論。但是,半個世紀的各種爭論和經驗,使人們對于這種初級膚淺的理想已全然失望,要從這條路走向世界統一的目標,阻力非常大。現在,人的思想似乎發生了轉變,傾向于成立一些專門委員會或組織來掌握全世界的權力,它們由各國現有的政府選派代表來參與解決具體問題,如,研究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發展、勞工平等、世界和平、貨幣流通、人口和衛生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人們或許會發現,雖然未能實現建立世界政府的願望,但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已正被當成一項集體事業來經營。然而,在相當程度的人類一體化實現之前,在國際意識勝過愛國主義所產生的猜疑與嫉妒之前,全人類有必要將種族的一般思想引向人類一體化思想;有必要讓人類一家的思想得到普遍接受和理解。

    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主要的宗教都在極力宣揚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思想。但直到今天,由部落、國家和種族沖突引發的仇恨、憤怒與猜疑,依然是橫亙在更為豁達的觀點和更為普遍的沖動之前的有力障礙,正是它致力于使人人都成為全人類的公僕。現在,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正努力佔據人的心靈,就像六七世紀的戰亂時期,基督教的觀念正努力滲入人的靈魂一樣。這種思想的傳播如要達到勝利,必須經過許多忠實無私的傳教士的努力。在當今的歷史學家中,還沒有一個人能夠預測這項事業已經達到什麼程度,以及能獲得多大的成功。

    國內社會和經濟問題,與國際問題似乎不可分割地糾纏在一起。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種深得人心的、令人鼓舞的服務精神。國家間的猜忌、固執和自大,反映出雇主與工人之間的猜忌、固執和自大;同時,也被他們之間的猜忌、頑固和自大所反映。個人佔有欲的過度膨脹,就如同國家與帝王的貪得無厭的縮影。它是同一種本能、同一種愚昧和同一種習慣的產物。國際主義即國家間的社會主義。凡是研究這些問題的人都會認為︰在現代社會中,還沒有完美的心理學、真正完善的教育機制或機構,能真正或最終解決人類交往與合作所產生的問題。就好像1820年的人不可能設計出電氣化鐵路系統一樣,人們現在也不可能設計出一種世界和平的有效組織。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它會產生的,也許為時不遠。

    沒有人能夠超越自己的知識範圍而行事,也沒有人能夠超越同時代的思想。因此,我們還無法去猜想和預見︰在所有史書中都提到的偉大的安寧(指心靈安寧、世界安定),結束黑暗、浪費和虛無的生活之前,人類還要忍受多久的戰爭、疲倦、不安和痛苦。我們設想的所有解決方案仍都是模糊粗糙的,其中充滿著各種情緒和猜疑。一種偉大的知識改造任務正在進行,盡管尚未完成,但是人們的概念日漸清晰和明確——緩慢地或迅速地,很難說是以哪種方式。但是,隨著這種概念的日漸清晰,它將凝聚超過人們的思想和想像力的力量。由于缺乏肯定性和明確性,所以至今還缺乏這種力量。由于形式的多變和混亂,這種概念常常被誤解。不過,隨著這種概念的明確和肯定,新的世界性組織將會獲得強大的力量,也許立刻就能獲得力量。從邏輯上說,如果對概念的理解得以明確,那麼教育改革將會隨之而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的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大國的崛起第59章 現代政治與社會思想的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的崛起第59章 現代政治與社會思想的發展並對大國的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