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敵他晚來瘋急

7.07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顧了之 本章︰7.07

    太初元年,大陳開國高祖崩後的頭一個新年,元月十七,朝廷下頒招賢令,宣布今年的招賢會照例先後舉行三場。場安排在三日後,由長公主代幼帝坐鎮招賢台。屆時,誰若能答上朝廷事前布告天下的一道考問,便有機會得賞。

    三日後一早,薛瓔乘儀車出長樂宮,過安門大街,一路往坐落于北宮以西的招賢台而去。

    這是她掌政以來頭次公行,往年此時便愛湊熱鬧的百姓更慕名蜂擁而來,以至卯時不到,安門大街上就已是摩肩接踵的景象。人人翹,希冀一睹這位傳言里年輕有為,才貌雙絕的長公主。

    可惜事不遂人願,卯時過半,便有大批羽林衛開場清路,命無關人等退避道旁。待到辰時,儀仗隊終以青幡為引緩緩行來,眾人又不得不頷行默禮。

    如此一來,想瞧一眼貴人便實在太難,唯有瞥瞥貴人的儀車過干癮。

    儀車駟馬並驅,翠蓋擎天,上刻雲紋,四角雕飾鸞鳥,蓋沿綴金鈴、懸珠,一路馳來,琳瑯作響。

    如此架勢,都已是國喪期間從簡了的結果。

    隊伍漸近,有人悄悄抬眼去瞄,卻見儀車四面垂下的碧油幢將里頭景致遮了個全,根本連絲想象中的朦朧倩影都見不著。

    薛瓔正在車內翻閱簡牘,只覺自己是要被眾人的目光射穿了,便給一旁驂乘人打個手勢,示意她吩咐馭手快一些。

    車行加快,冷風絲絲縷縷灌入,她緊了緊身上雪色狐氅,將注意力重新落回手中簡牘。

    這捆看上去已有些陳舊的木簡,便是先帝所指,藏在龍床內的寶冊。

    若單只為遵照帝命,其實她未必如此心急。但這寶冊對她而言,不僅是一道命令。

    她是當真想得到它。

    薛瓔研讀過這卷簡牘,現其中上半所述,是指引大陳在前朝末期的亂世紛爭中決勝的策論,而下半開頭,則提及了王朝更替之後的社稷根脈,接著戛然而止。

    她因此猜想,遺失的那部分,便是講大陳之主該如何振興一個嶄新的大一統王朝。

    策論上半篇精妙絕倫,字字珠璣,正是阿爹一步步統一天下的準則,所以薛瓔不難理解他多年來苦苦執著于另一半的心情。她也一樣,很想看看論者針對亂世初定,百廢待興的大陳,究竟會有怎樣驚艷的言說。

    所以,她決意再次出手。而那道三日前便布告天下的考題,便與這篇策論有關。

    辰時過半,儀仗隊到達招賢台。

    一丈許的高台巍峨聳峙,底下七尺皆為鏤空,遠望宛如蜃樓浮世。高台方圓一里之內無一障物,是為免居心不良者埋伏四周,趁亂向高官暗下殺手。

    台下,數百名提前向朝廷請試的布衣已列隊恭候。

    薛瓔下了儀車,踩著青階一級級往上走。及至腳踝的帽紗遮沒了她的容貌身形,直到頂上風大處,輕紗自下被吹開一角,下邊一些膽大的試題者才白斜著眼,瞥見半只小巧玲瓏的翹頭履。

    只是很快,高台四面細密厚重的竹簾便將她徹底藏沒。

    一片寂靜里,薛瓔隔簾說了句“鳴鼓吧”。

    鐘鼓喈喈作響,主事官講了番漂亮的場面話,宣布招賢會開始。有位粗麻褐的中年男子當即出列,向高台長揖一禮,繼而自報家門︰“在下長安謝秋,拜見長公主,能否答長公主問?”

    主事官伸手示意“請”。他得了允許,便站在底下高聲自答布告所問。眾人听罷紛紛點頭暗贊,薛瓔卻朝一旁侍從微一搖頭,示意不對。

    侍從見狀晃一下鈴,主事官在簾外聞聲得令,宣布結果。

    男子嘆口氣,再還高台一禮,碎步退下。

    很快又有數名試題者上前作答,薛瓔卻只是接連搖頭。如此整整兩個時辰過去,她漸生倦意,不再如起始那般耐心,再見眾人一個個“前僕後繼”,往往听了個開頭便打個手勢,示意侍從晃鈴打斷。

    幾次過後,主事官有所察覺,打簾繞到她身邊,低聲道︰“殿下若是累了,不妨回宮歇息。微臣可命剩下的人將答案記于竹簡,過後再一並呈與您看。”

    薛瓔這次只是造勢為主,並未預期短短三日便有線索上門,主要還把希望寄托在下兩場招賢會,因乏了,听他這一說,倒也覺未嘗不可,便點了點頭。

    不料她剛一起身,忽听下邊傳來一個清朗的男聲︰“在下無名氏,拜見長公主,能否答長公主問?”

    薛瓔心頭一震,困意頓消,霍然回,電光火石間,腦海中掠過一張年輕男子的面孔。

    主事官因她方才肯,已先一步打簾出去,朝底下人道︰“長公主有令……”

    “慢著。”薛瓔打斷了他,維持著半回身的姿勢,慢慢掀開了頭頂帷帽的紗簾,透過竹片間的縫隙,緊緊盯住了底下。

    淡金色的日光一針針刺入簾內,碎影交織里,她辨出一個隱隱綽綽的人影。

    她看不清他的身形樣貌,姿態神情,卻隱約感到他此刻仰視她的目光真摯而灼熱,不同于周遭眾人的謙卑敬畏,反似帶了幾分志在必得。

    薛瓔覺得,自己應該認出了這個人。魏嘗。

    簾外傳來主事官的聲音︰“殿下?”

    她心中驚疑不定,沉默一陣後平靜道︰“讓他答。”

    杳無音訊十余日的人,一朝現身招賢會——薛瓔太好奇他能給出什麼答案了。

    因為實則連她自己也不清楚那道題的答案。

    考問事關許多年前的一樁舊事。

    世人皆知,前朝末期,王室名為天下共主,卻其實難符。天子式微而諸侯強盛,年復一年的征伐割據之後,天下形成了六國混戰的局面。當時還是陳國的大陳,與如今的衛國,皆是彼時一方強雄。

    而在大陳兼吞列國的歷程中,曾有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

    三十年前孟夏,同為六國之一的宋國興兵伐陳,卻慘淡敗退。親征的宋哀王面對陳國大將傅戈的反擊,一路就近逃往衛境,向平素交好的衛國求援。衛厲王應援出兵,與宋共抗陳軍。

    傅戈不敵,遭困三日三夜,遺言都交代了,卻于千鈞一之際得了生機,突圍而出,一舉斬殺兩位國君。

    絕地反擊,劍斬雙王,傅戈一役成名。陳國經此躋身六國前列,令眾諸侯聞風喪膽。這片大6的歷史,也從這一戰起生出了轉折。

    薛瓔與所有皇家子孫一樣,視此戰為大陳榮耀,直到去年,她翻開那卷簡牘。

    簡牘上邊提及了陳國滅宋的策略,說最好的辦法,便是誘為人魯莽的宋哀王親征伐陳,繼而蓄勢反擊,擇衛道追敵。

    擇衛道。看似普通的三個字,卻說明衛境邊上那一役,實則是她陳國的有心設計。也就是說,傅老將軍理應開始就是奔著一箭雙雕去的。

    可既然早有預謀,又怎會被圍困三日之久,甚至箭盡糧絕之下留下遺囑?

    薛瓔心有不解,翻遍史典,仔細研究了當年戰役雙方的形勢,最終卻得出結論︰那一戰,宋與衛佔據了絕對的軍事優勢與天時地利,若非兩位國君想不開自盡,根本不可能輸。

    出于疑問,她前往傅府,向傅洗塵的父親,也就是那位年事已高,纏綿病榻的傅老將軍詢問了當年經過。

    不知是不是病糊涂了,傅戈說,他並無“擇衛道”的預謀,見宋國得衛國相助,還曾懊悔自己年輕氣盛,忘了“窮寇莫追”的教誨。之後能夠翻盤,純屬僥幸。

    薛瓔心情復雜地離開了傅府。

    世人都說傅戈是大陳的神話,她從前也這樣想,但原來他只是個普通人,而那一場勝仗,恐怕才稱得上奇跡,一個至今無法解釋的奇跡。

    所以這一次,她向天下人提了一問,問三十年前,宋國究竟為何會輸。

    方才兩個多時辰,她已听過無數對大陳的溢美之言。現在,她想等一個新鮮的答案。

    薛瓔重新坐回高台,在幾案上鋪開了簡牘。主事官見狀,忙朝底下傳話。

    高台下很快傳來個不疾不徐的聲音︰“在下以為,宋國敗于‘陳擇衛道’。”

    薛瓔擱在木牘上的手微微一僵,指頭恰好摁在“擇衛道”三字邊緣。斑駁的日光投射在眼前,她整個人卻如靜止了一般一動不動。

    原來衛國之行並非一無所獲。她想要的線索,早就出現在她面前。

    四下寂寂,眾人暗道不听鈴響,難不成答中了?可“陳擇衛道”又是何意?明明是宋人自己往衛境逃的啊。

    就在眾人忍不住交頭接耳時,薛瓔開口了︰“且不論我大陳究竟是否自取衛道,衛為宋友,何以反成宋敗亡的緣由?”

    她聲色清冷,但細細听來,卻終于起了那麼一絲波瀾。

    魏嘗沉默了一下,為難道︰“長公主,這是第二問了。”

    主事官當即色變︰“大膽!長公主問話,豈有你一介布衣拒答之理?”

    他本道如此一喝,台下一副窮酸打扮的人必然嚇得屁滾尿流,不料魏嘗蹙了蹙眉,搭都沒搭理他,只問薛瓔︰“既有第二問,那麼我的第一問,是答對了?”

    薛瓔淡淡一笑︰“隨口一問罷了,公子想多。”繼而斂色起身,收攏簡牘,與主事官道,“本宮乏了,今日就到這兒吧。”

    她說完便轉頭下了高台,底下眾人一頭霧水,有機靈的起頭下跪,接著就嘩啦啦跪了一大片,唯獨魏嘗一個站著不動,眼光牛皮糖似的粘著她。

    主事官忙跟上薛瓔,以為她被人忤逆,動了怒,瞥一眼“鶴立雞群”的魏嘗,道︰“殿下何必與這等賤民置氣,微臣這就……”

    “不必處置他,清他出場就是了。”她邊往下邊道,“剩下的人就按你說的法子辦。”

    高處風大,主事官險些被她帽紗糊上一臉,揩著冷汗應承下來。

    薛瓔在羽林衛與宮人的簇擁下離開了招賢台,卻並未回到來時的儀車,而是入了一輛不大起眼的青帷安車,朝外吩咐︰“去府上。把方才那人和他先前請試出具的身份憑證一起帶給我。”

    *

    馬車拐了道彎,朝宮外長公主府轆轆行去,約莫小半個時辰後便到。

    府邸內里陳設、僕人俱全,便如主人已入住一般。只是薛瓔眼下沒心思細賞,就沒過二門入里,徑直去了外庭,待到院內石亭下,除去帷帽,坐下靜等。

    她已斷定魏嘗此人,十之八-九與阿爹口中所謂“線索”有關,卻因事關機密,不願當眾宣揚,所以當即離開招賢台,清他出場,再選擇私下見他。

    奉命辦差的羽林衛不久便回,向她呈上一片竹簡︰“殿下,據憑證所示,此人為長安人士,姓張,名純青。但……”

    “但?”

    “但就在兩刻鐘前,一名自稱張純青的公子來了招賢台,說自己的憑證被人竊取了。您看……?”

    薛瓔一笑︰“把憑證還給人家吧。”

    “是。”

    “偷憑證的那個呢?”

    “就在府門外。殿下寬心,來時一路,屬下已給他蒙了眼。”

    薛瓔點點頭︰“請進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怎敵他晚來瘋急》,方便以後閱讀怎敵他晚來瘋急7.07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怎敵他晚來瘋急7.07並對怎敵他晚來瘋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