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敵他晚來瘋急

6.06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顧了之 本章︰6.06

    衛王儀仗在七日後傍晚抵達了都城長安。

    原本還得再久些,因顧及“高上使”著急復命,所以一路緊趕慢趕,叫三十好幾的衛冶一把骨頭險些散架。

    薛瓔一路無險,臨近長安,以“先行回宮復命”為由向衛冶辭行,捎上魏遲,在羽林衛的安排下悄無聲息入了皇城,並于同一時刻,知會真正的“高上使”現身。

    這個“高上使”確有其人,是朝中一名身份頗高,涉事外廷的女官,原本由皇帝欽定,在傅洗塵與幾隊羽林衛的護送下訪衛,半道被薛瓔一則密令喚回,雪藏在暗處閉門不出,如今再得她令,才假作風塵僕僕,剛剛回都的模樣,入宮向皇帝復命。

    當然,薛瓔出行一事瞞不了,也不必要瞞弟弟。所以皇帝純粹只是陪她做個戲給朝臣看。畢竟長公主私訪諸侯國一事,給那些老狐狸知道了,是要浮想聯翩的。

    于是這“高女官北上遇刺,聖上震怒之下命人徹查,且看真凶何處遁形”的重大消息不出一個時辰便傳開了去。

    薛瓔則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了離開十余日的長樂宮。

    先帝駕崩後,她便隨秦太後移居在此。她與皇帝的生母多年前就已病逝,如今這位太後是先帝繼室,原是姐弟倆的表姨母,得封之後,倆人便規規矩矩改稱她“母親”。

    秦太後一應起居皆在宮內長信殿,薛瓔則在西面永寧殿。

    昨日是元宵,因國喪未滿一年,長安城不像往年那般火樹銀花,徹夜張燈,但到底已是新年,皇宮里近來也6續恢復了些色彩,眼見那金門朱柱,瑤窗碧瓦已比過去大半載鮮亮幾分。

    薛瓔沿小道入里,只驚動了幾個親信,到了永寧殿偏門,先有一名上年紀的女官得令迎出,見到她便要屈身行禮。

    她適時虛扶一把,開門見山道︰“穆姑姑不必多禮,我將你支來,是想交代你一樁事。”說著一指身邊魏遲,“你給這孩子安排個住處,吃穿都往好的來,但切莫向外聲張。”

    穆柔安恭敬道“是”。

    薛瓔垂眼輕輕一推魏遲︰“這兒便是長公主住處,我還有事忙,你跟這位姑姑去,別瞎晃蕩,凡事都可與姑姑說。”

    魏遲這一路十分乖順,除一日三問阿爹外,並未添事,聞言仰頭︰“姐姐,我不能跟你去見長公主嗎?”

    薛瓔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尚未將真實身份告訴他,想了想道︰“長公主很凶,不輕易見客。你且在這兒住上幾日,一有你阿爹消息,我就托姑姑告訴你。”

    魏遲神情失望地“哦”了一聲。待他被領走,薛瓔才繼續往里。

    永寧殿的宮婢們見她回了,一個個喜出望外,流水般涌上,替她摘斗篷,撢衣塵,端茶水。

    打頭的叫孫杏兒,見了她險些落淚,激越道︰“殿下可算回了!”

    薛瓔拍拍她的手背問︰“我不在這半月,朝中可曾生事?”

    “您放心,太平著呢。”

    按大陳例,新年元正起休朝二十一日,所以薛瓔才挑了這日子離都,既可履行阿爹遺命,又好少耽擱事。

    原本打算,倘使朝里臨時生岔子,永寧殿就對外宣稱長公主染了風寒,由相國輔佐聖上處置。結果一切太平,干脆便連這“宣稱”也省了。

    但那頭瞞住了,並不意味長樂宮這邊天-衣無縫。

    薛瓔又問︰“這幾天,可曾有人到過我這兒?”

    孫杏兒答︰“您自元正便稱病未問太後安,太後因此來望您好幾回。起頭兩次,婢子們都說您風寒無法見駕,後來有一回,她欲入內殿察看,婢子無法,便扮成您模樣假寐。她隔簾遠遠望了眼便離開,不知信是信,只是在那以後,就再沒來過。”

    她說完皺了皺眉︰“太後與您向來不親近,這回連番下駕到您這兒,還親自入內殿探視,真是奇了。”

    薛瓔一笑︰“母親眼下在長信殿嗎?”

    “恐怕不在。衛王到了,聖上在未央宮前殿設宴,太後也一道出席。”她說罷問,“您可準備去?”

    薛瓔搖搖頭︰“不了,給我備水沐浴。”

    *

    薛瓔用蘭湯洗淨了身子,被人服侍著處理了左肩已結痂的傷口,穿戴妥帖,束整烏,而後翻看起剛送來的竹簡信報。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傅洗塵那邊來的,說幸不辱命,已救回傅羽,眼下正往長安回。

    壞消息是衛國邊境來的,說已將搜尋範圍覆蓋至整片北域,但仍未查到魏嘗下落,就連魏氏父子的身份,包括那個所謂“鐘叔”,也是毫無頭緒。

    薛瓔不免皺起了眉頭。

    這些日子,她為求線索,不是沒再套過魏遲話,卻與當初一樣幾無所獲,就連魏家密宅所在林中,四季植被變化也無從知曉。

    一個五歲多的孩子不可能在她邏輯嚴密的提問下,將謊圓得如此絕妙,她想,他應該當真知之甚少。

    至于魏遲所說“睡一覺到了雪山”的事,興許也是真的。雖說父子倆當日衣冠齊整,像預謀出行,但也說不定是那當爹的,夜半趁孩子睡著,給他穿戴好,偷偷抱到外頭的結果。

    盡管她仍不明白,他們怎不多穿幾件衣裳。

    薛瓔腦仁疼,被這對渾身是迷的父子折磨得傷神。她想,魏遲是不能寄予希望了,而探子們大海撈針又費時,不如還是回到那柄澄盧劍。

    先前一路,她以假身份與衛王相處,若就近打探他的寶劍,未免不合適。眼下回到都城,不怕沒機會比對兩柄劍的區別。

    她起身踱到里間小室,從臨時安置的劍架上取下魏嘗的佩劍,剛欲拆開上頭綢布,忽听三下叩門聲。

    孫杏兒在外邊道︰“殿下,宮宴已散席,陛下朝這兒來了。”

    薛瓔應個“好”字,將劍重新擱回劍架,還沒迎出多遠,便听見個咋咋呼呼的聲音︰“一個個怎麼伺候的,這永寧殿冷得朕堂堂七尺男兒都哆嗦,豈不要凍壞了皇姐!你們再有一分怠慢,朕就要將皇姐接到未央宮去了!”

    薛瓔笑了笑,移門出去︰“陛下似乎還差六寸才到七尺。”

    對頭小皇帝一噎,風風火火的步子都卡了殼,捂著胸口道︰“阿姐,你可真會捅人心窩子。”

    他身邊宦侍听罷悄悄抿嘴一笑,被他狠狠剜了個眼刀。

    薛瓔卻沒心沒肺的,繼續補刀子︰“不必擔心我這兒炭火不夠,勞動來勞動去的,左右再過一陣,我也不在宮里頭了不是?”

    這話倒不假。宮外長公主府年前便已竣工,等她過一陣行完及笄禮,便可正式開府。

    皇帝聞言精氣神都消沒了,耷拉了兩道眉說︰“阿姐,不搬不行嗎?你這一走,我就只剩眼巴巴盼你來望我的份,再沒機會像今夜這樣尋你了。”

    薛瓔笑了笑,伸手示意他入殿。他叫宦侍留在外邊,恨恨甩袖上前。

    姐弟倆入里後,薛瓔揮退左右,問︰“這都入夜了,你怎麼還特意過來?”

    “這入了的,是普通的夜嗎?這是阿姐你大難方歸,劫後余生的夜,我能不過來瞧瞧?”

    薛瓔笑著嘆口氣,示意他坐。

    見她不論何時都一副不疾不徐的模樣,皇帝心中不免急躁, 里啪啦放炮似的說了一堆,問她傷了何處,又關切此行經過。

    她便挑挑揀揀的,大致講了一遍。

    他听完更是懊惱︰“阿爹究竟與你交代了什麼,叫你非去衛國那虎狼之地涉險不可?早知這樣,我就不應你了。”

    先帝當初曾要求薛瓔,將他臨終所言盡數吞進肚里,不可向任何人提及,所以她並未將簡牘一事向弟弟和盤托出,聞言當即轉了話頭︰“禍起蕭牆之內,與人家衛國有什麼干系?”

    皇帝神色一斂,沉默下來,死死捏緊了拳頭,垂著眼道︰“果真是她嗎?”

    薛瓔輕輕掰開他的拳頭︰“這事你暫且不管,就繼續裝傻演戲,假意被我蒙騙,不知我偷偷離都,更不知我遇刺。阿姐另作打算。”

    他神情懨懨,半晌悶悶吐出一句︰“好,都听阿姐的。”

    薛瓔笑笑︰“但我也有兩件事請你做,本想明日與你說,你既來了,便先交代給你。”

    皇帝驀地抬頭,稍稍來了點精神,不意外頭突然響起一陣叩門聲。

    原是穆柔安來了,說魏遲晚膳時貪食,她見他餓極,就縱他多吃了幾塊蒸餅,不料叫他難受得哇哇直吐,實是她照管不周,但因得了薛瓔切勿對外聲張的囑咐,也不敢擅自請太醫,便先來請示。

    薛瓔方才在講述衛國一行經過時,已順嘴提過魏氏父子,所以皇帝也沒驚怪,道︰“那魏姓公子雖說來歷不明,卻畢竟救了阿姐,我們也不能苛待他家小公子,還是請太醫給瞧瞧。阿姐,宗太醫可靠,你照舊用他就是了。”

    這個宗太醫最早是先皇後身邊的人,素來得姐弟倆信任,薛瓔點點頭,依言吩咐下去。

    待穆柔安退出,皇帝便問起方才她所說的兩件事。

    “這第一樁……”薛瓔起身到里間取了魏嘗的佩劍,與他解釋一番由來後說,“你仔細瞧清楚這柄劍,再見衛王時,找機會將兩者比對一番。”

    他稱“小事一樁”,又問第二件事。

    這回,薛瓔斟酌了下才道︰“阿爹在世時,歷年元月開朝後,皆派朝臣主持招賢會,廣招天下才德出眾的秀士登殿,或大行賞賜,或令其為朝效力,以表朝廷選賢舉能的用心。阿姐以為,如今阿爹雖已不在,但這招賢一制卻不可廢止,你說呢?”

    “自然!阿姐便是不說,我也有這打算,先前便已與相國提過,就等你回來決斷。”

    她點點頭︰“但往年招賢會以賞賜為主,多是做給天下人瞧的表面工夫,真正經由此道入仕者卻鳳毛麟角。而這次,阿姐真心實意,希望替你謀得一二可用之人,所以除去選派朝臣主持外,我想親自把關坐鎮。”

    皇帝當即應下。薛瓔笑了笑,抬眼望向外頭漆黑的夜色,淡淡眨了眨眼。

    去衛國拋頭露面,從而引出簡牘線索,阿爹這法子著實古怪又講不通道理。她想,既然這線索長了腳,能夠自己找上門來,那麼,招賢會才是更好的途徑。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怎敵他晚來瘋急》,方便以後閱讀怎敵他晚來瘋急6.0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怎敵他晚來瘋急6.06並對怎敵他晚來瘋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