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事

第二十二章 抄你全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駢四儷六 本章︰第二十二章 抄你全家

    戚英姿在都察院的牢房里壓著,  有人叫她出來,  “會寫字嗎?”

    原來有個死刑犯正在候審,  等朝廷秋審,秋審之後,  他就會判死刑了。一個獄卒說︰“我不認字,  他想寫封家書,  叫家里人拿點東西來,  你幫忙寫寫。”

    戚英姿望著那個老頭,那老頭是個死刑犯,听說當街殺人,  殺了自己的兒媳婦,有人說他們扒灰,有人說那媳婦毒害他兒子,其中內情不知,  總之那老頭要死了。

    “姑娘,  幫幫我吧?”

    戚英姿略一猶豫,點頭答應,  “嗯,  你想寫甚麼,  你說。”

    這封家書很長,其中內容復雜,  有老頭想吃的東西,  有老頭常吃的幾味藥,  有詢問家里人的情況,  有說起最近南京城的新鮮事,甚至這老頭還問家里香料鋪的生意好不好。

    寫到這里的時候,戚英姿停了停,那老頭說自己兒子是做香料生意的,順便問問家里鋪子的生意,叫她不要多心。

    戚英姿點頭,繼續寫,寫到最後,獄卒叫她簽名。

    戚英姿問那老頭的名字,獄卒說,“不是簽他的名字,是簽你的名字。”

    “我的?”

    獄卒說,“信件是要放出去的,他又不會寫字,焉知不是人家冒名頂替,簽你的名字,再說明是替他寫的家書即可。”

    戚英姿用眼神征詢那老頭,那老頭點頭,“是這樣的,循常例,是這樣的。”

    “哦”,戚英姿將信折起來,要在信封上備注,那獄卒一把抽過信件,“信封不由你寫,這由我們的執筆胥吏統一填寫。”

    獄卒走了,老頭和戚英姿又被重新關押起來,戚英姿想找個人來問問情況,比如說都察院究竟打算把他關押到甚麼時候去。

    “喂,吃飯了!”

    換了一個獄卒過來,這人端著一個托盤,盤子上有半碗鹵牛肉,鹵牛肉上頭還壓著一只雞腿,另外飯也是熱的,並不是平常吃的那種冷飯。

    戚英姿道︰“這是斷頭飯?”

    “想多了。”這獄卒冷冰冰,“隨你,愛吃不吃。”

    戚英姿瞧還有一杯水,用杯子裝著,還有點淡淡的茶水味,她抿了一口,的確是茶水,並不是平時給的白水。

    飯是吃不下去的,方才那要求寫信的老頭子望著飯菜,戚英姿將肉遞過去,“你想吃?想吃就吃吧,喏,給你。”

    老頭拿著牛肉吃起來,戚英姿抿嘴,心道,這叫什麼事啊,劉若誠他們有沒有來找過自己?“哎”,戚英姿搖頭,又喝了一口水。她想,這茶就是比水好喝,水白泠泠的,一點屁味都沒有。

    “砰”,那老頭砸在床上,戚英姿瞧過去,心想,果然有鬼,幸虧我沒吃。

    “喂,喂,有人昏倒了,喂......”戚英姿想扯著嗓子喊幾句,還沒喊出聲音來,又是‘砰’一聲,她也昏倒了。

    “大人,好了。”

    兩個獄卒從外頭進來,說︰“大人,現在是?”

    “丟江里去。”

    “老的也丟?”

    “老的留下,吊死。”

    “是。”

    那位大人是個年輕人,他背對著牢門,因剛剛拿了信,手上沾了點油墨,用帕子使勁擦了擦,“蠢材,活著都是浪費口糧。”

    在霍韜帶著白湘靈來回奔波的時候,方家又帶回了消息,“國公爺,不好了,听說戚將軍認罪了,她簽了認罪書。”

    方成道︰“確有其事,都察院正要同刑部及大理寺同審,但戚將軍已經認罪了。听說同認罪的還有一個當街行凶的凶殺犯,那人認罪之後就自己縊死了。”

    霍韜擰眉,“戚將軍呢?”

    “听說戚將軍跑了,都察院說戚將軍破了牢獄,自行跑了。”

    “跑了?”霍韜覺得此事有說不出的怪異。方成道︰“錯不了,通政司的人也去了,姚大人是咱們夫人的娘家兄弟,和咱們方家向來走得親近,他說的不會錯的。”

    都察院果真亮出了戚英姿的認罪書,上頭兩行字,“我收日本商人香料十桶,對他們予以優惠和放行。”信紙底下還有簽名,“戚英姿”。

    座上諸位大人都是文臣,文臣迂腐,也不懂武將作風,一個說︰“就這樣?”

    祁玉道︰“就是這樣。”

    那許久不見人的刑部侍郎道︰“對于此等叛臣賊子,對我大明朝廷有二心者,確該問罪。”

    鐘水齋道︰“上報朝廷,就說游擊將軍戚英姿不服朝廷管教,越獄出逃。”

    “是。”

    等霍韜和沈約收到切實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北京城傳來詔書,內閣擬旨,“捉拿戚英姿,並召馬世遠回京述職。”

    時間已經進了七月底,八月里嘉靖帝就要舉行祭祀儀式,方家很著急,著急霍韜怎麼還不回京,他們還想著方𨳊在這個八月的中祀中有所表現呢。

    另外就是白湘靈,她跟霍韜說,“我要進京,我要見皇帝。”

    拋開戚英姿這個案件本身,霍韜還是很樂意帶著方𨳊與白湘靈兩位姑娘進京的。可關于戚英姿,這個案子真是有說不出的詭異,具體是個甚麼情況,霍韜說不出來,他只覺得預感不太好。

    戚英姿去了哪里,她被拋進了長江里,揚子江的水浩浩湯湯,漫無邊際,戚英姿從小在海邊長大,她會水,所以她一直沒有沉下去,只是隨著江水一直飄蕩。

    兩天以後,她醒了過來,醒在一艘船上,船上全部是人,男男女女,混著孩子,大家擠在一個陰暗逼仄的船艙里。

    戚英姿想開口說話,她剛剛開聲,卻現自己無法出聲了。

    戚英姿想說,“這是哪里,你們是誰?”從嘴里說出的話卻成了,“啊啊啊”,再沒有一句完整的話。

    女將軍啞了。

    戚英姿張著嘴,想要說明自己的身份,她卻現,她啞了。

    至于是怎麼啞了,戚英姿想,或許是那杯茶,她嘴饞,喝了一杯該死的讓她致啞的茶,所以她啞了。

    船只搖晃,艙房里有人嘔吐出來,戚英姿想站起來,卻現這里低矮不容人站直,她勾著腰走過去,拍了拍那女人的後背,那女人生的很好看,眉清目秀,戚英姿听見她說了句︰“多謝。”

    多年後的戚英姿回想起來,她絕對不會將這一場持續日久的海上漂流稱為一場奇幻之旅,因為這場漂流既不唯美也不浪漫,這里充滿的都是骯髒的奴隸交易。

    是的,她成了奴隸,這一船一百五十八個人,都是奴隸,其中還包括八個不到十三歲的小孩。

    戚英姿無數次想過她會死在海上,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戰死作為一個將軍的歸宿,絕不丟人,即使不會戰死,她也希望能一直守在沿海,教敵人不敢來襲。就算等她牙齒都掉光,也能回敵人一句︰“廉頗老矣,尚能吃飯!”

    從中國的唐朝時期,朝鮮的新羅國就善于吸收中國的典章制度,等到蒙古完全征服亞洲腹地,高麗就完全被制控在元帝國的統治之下。高麗的王子被送到北京,並且與蒙古的公主聯姻,蒙古在平壤和雙城派有騎兵。

    元朝垮台,明王朝取而代之,而此刻的朝鮮也面臨高麗朝的垮台和朝鮮王朝的興起,朝鮮國王通過朝貢表示對明王朝的順從,並且通過朝貢體制獲得明王朝的支持。

    關于朝貢,自朝鮮王朝的太.祖皇帝李成桂開始,朝鮮就對大明朝提出了冊封的要求,因為從法律上說,李成桂是一個篡位者,他特別需要取得正統性的認可。洪武皇帝收到李成桂就位的消息,明廷的反應很復雜。

    洪武皇帝頒布御旨,宣布高麗國恢復使用朝鮮一名,‘朝鮮’一名字來源于朝鮮語,意思是“早晨寧靜的土地”。洪武皇帝贊揚李成桂行為適宜,這樣就表示含蓄地接受了他。

    另一方面,洪武朝的禮部尚書在另一封文書中警告李成桂,警告他不要惹是生非。禮部尚書希望李成桂就像他的先祖一樣,他對李成桂的先祖表達了一種滿意,但對李成桂在朝鮮惹是生非的行為表示不滿意。洪武朝的禮部尚書最後表示,既然已成事實,大明朝對他有暫時性的容忍,但這種容忍是隨時可以撤銷的。

    這是朱元璋作為皇帝陛下予以朝鮮至高的寬容,以及大明朝的高級官員對朝鮮李成桂的接納和敲打。

    李成桂自己的說法則是,朝鮮人民熱烈懇求他登基。但大明朝對于這種說法,一直保持懷疑。

    明朝對于朝鮮新政權的出現較為冷漠,明廷認為李成桂是前高麗臭名昭著的大臣李仁任之子,他們並且認為,李成桂在登機前,謀殺了高麗朝的最後三位國王。

    李氏家族起源于朝鮮西南的全州,但李成桂的父親李仁任在朝鮮東北境渡過了許多年,那里朝鮮人和女真部落混居在一起,李成桂在那里長大,並且精通騎射、與女真人酷愛的軍士運動。

    李成桂手底下有不少軍事將領來自女真部落,朱元璋認為李成桂與女真人親近,這會成為明王朝對滿洲女真統治的障礙。

    李成桂整個人生的軍事生涯也另朱元璋警惕,李成桂曾經對抗過大明王朝對遼東的擴張,也正是因這次軍事行動,導致李成桂奪權上位。

    並且李成桂繼位之後,一直勾引女真人移居到朝鮮國控制的區域。

    朱元璋旨在安全分開東北各民族,而李成桂正在試圖破壞大明朝的部署。

    朝鮮一直希望與明王朝關系正常化,並上了一些奏表,奏表中部分內容措辭不當,朱元璋認為這些奏表對他有冒犯之意。于是朱元璋降旨朝鮮,要求懲治寫奏表的人。第一次朝鮮敷衍拖延,第二次朝鮮一個高級使團上告朱元璋,說他們的確沒有冒犯之心。(出自《朝鮮王朝實錄》)

    等到李成桂繼續在軍事上冒犯大明的時候,朱元璋沒有耐心了,他預備與朝鮮絕交,並且關閉了中朝邊界。

    洪武皇帝出現了再度向遼東進的意志力,朝鮮宮廷突危機。可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去世了。

    同年,朝鮮的太.祖皇帝李成桂退位,王子芳果繼位。四年後,政權被他的弟弟芳遠推翻,芳遠的統治持續了十八年。

    這一時刻,大明朝也生了相似的事情,建文帝朱允嬍y謚煸 爸 蠹濤唬 氖迨逯扉Χ 吮洹br />
    那麼此刻,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皇權爭奪者們的支持至關重要。建文三年,建文帝與燕王的戰爭正在向長江推進,建文帝要求朝鮮提供給他一萬匹戰馬,因為他們現燕王的騎兵難以抵擋。

    直到永樂帝繼位前,朝鮮與大明的交易主要集中在馬匹,朝鮮國需要明廷冊封國王,他們以戰馬作為交換,以朝貢形式交易,同時獲取中國的絲和棉布。(出自末松保和《高麗朝末和朝鮮朝初的對明關系》)

    明代朝鮮派往中國一年是三個使團,一個在陰歷的元旦,另外兩個分別是皇帝的生日和太子的生日。到了後來,也有在冬至派出使者的。而《大明會典》明確規定了朝鮮貢品的清單,上貢的內容包括︰金、銀、各種蒲席、豹皮、海獺皮、素絲、各式染色亞麻布、珍珠、人參、白棉紙、拂塵。

    以及,朝鮮對大明每三年朝貢五十匹.種.馬。

    在這些常規貢禮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貢品,包括︰牛,過定額的馬,還有茶、胡椒、谷物、制作武器的材料。另外,還有一種最令人厭惡的索求——女奴。

    奴隸這種人口交易是明朝與朝鮮關系中最敗壞和最骯髒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始于元朝,並且于整個明朝綿延不斷。

    明朝將這種人口交易稱為“人貢”,雖然明帝國沒有表明人口數,而朝鮮每次進貢的人口數也不多,但這種交易本身令朝鮮人痛苦。

    朝鮮送過來的人貢,男孩子有的進宮當了太監,女孩子若進宮,命運會好一些,興許能在後宮中出人頭地。甚至關于成祖皇帝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成祖皇帝是朱元璋某位朝鮮妃子的兒子。(李晉華《明成祖生母問題匯證》)

    這些成了妃子的女人人貢良性地刺激了朝鮮和明朝的關系,但朝鮮人認為人貢從根本上違反了儒家基本原則,並且這些女孩子都出自朝鮮的貴族家庭,這就更令人不忿了。

    後頭朝鮮人上貢的女子就不僅是宮妃了,後頭還包括廚娘和舞伎樂伎,但在宣宗去世後,英宗繼位的第一年,英宗就遣返了朝鮮國上貢的過來大明效勞的朝鮮婦女。(正統元年,英宗遣返53名朝鮮婦女。出自《明史》)

    戚英姿登上的是一艘通往朝鮮國的船,里頭的人都是朝鮮貴族從中國買去的奴隸,里頭大多數都是年輕女人,少數幾個青年男子夾在其中,仔細看去,也都是面部姣好的年輕男人。

    另外還有幾個孩子,最大的那個十三歲,最小的九歲,都是男孩子,也都是長相出眾的。戚英姿與他們在一艘船上呆了將近二十天,中間也遇到過明軍在海上搜查,可沒有人現甲板之下的暗艙。

    等船終于不搖晃的時候,他們到朝鮮平壤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海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海事第二十二章 抄你全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海事第二十二章 抄你全家並對大明海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