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書籍,第一卷是一部武道修煉經書,名為《太玄經》。第二卷是九洲大陸各地的地理,風俗以及幫派家族的介紹,名為《九洲大陸志》,第三卷是經書主人的生平,以及修煉的感悟介紹,名為《東方玄修行記》。而那瓶丹藥,秦月打開一看,其實藥瓶里只有一顆hu ng s 的龍眼大小的藥丸,東方玄在書中只記載了該丹藥名喚作“黃龍丹”,具體的藥用以及價值都沒有說明。
秦月將這三本書大概瀏覽了一遍,對整個九洲的地理和功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原來九洲大陸是由九大洲構成的。岐山柱洲是九大洲里最小的一塊大陸而已。秦月一直以為這世界只有岐山柱洲,在他眼里岐山柱洲的地域已經遼闊到沒有邊界了。
《九洲大陸志》中介紹︰九洲大陸,西臨大荒,東到東海,南抵南海,北至鵲山山系。九洲大陸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分別由渭水陽洲,北部玄洲,芥川瀛洲,西極翼洲,赤縣中洲,東勝迎洲,大次戎洲,南瞻合洲,岐山柱洲這九大洲構成。鵲山山系有三座山脈群構成,分別是渭水陽洲北部的招搖山,北部玄洲北部的櫃山,芥川瀛洲北部的天虞山,這三座大山連綿幾萬萬丈,構成九洲大陸北部的天然屏障。九洲大陸內部山川,沼澤,盆地,溶洞所有地形一應俱全,地大物博,山河瑰麗,令人無限神往。
九洲大陸境內有兩大河流,北部河流名為通天古河,橫貫東西,綿延幾萬萬丈,河道九曲十八彎。通天古河發源于渭水陽洲境內的鐘山山脈,流入東海,是北部玄洲,芥川瀛洲,赤縣中洲,東勝迎洲的天然分割線。
南部河流名為滄浪之江,發源于大次戎洲和南瞻合洲相接的龍侯山脈。橫貫東西,綿延幾萬萬丈,河水奔騰而出,一瀉萬里,直奔東海。滄浪之江是赤縣中洲,東勝迎洲,南瞻合洲,岐山柱洲的天然屏障。
《九洲大陸志》中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戶呂姓人家,其祖上名諱沒有記載,人們喚他“愚公”,家住芥川瀛洲的一個小山村,名喚為“石縫村”。自三百年前,愚公得到九洲大陸的全幅地圖後,大驚。他覺得人生沒有一窮九洲大陸之全貌死而有憾。于是決定舉家“流浪”。
隔壁鄰居看到這樣的“神經質”,無法理解,乃至嘲笑他一個死老頭,窮盡一生瀛洲都走不完,還想走遍九洲。愚公答曰︰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路不加增,何苦而不至?
時至今日仍有呂姓家族還有後代還在“流浪”。恪守祖宗遺訓。而這卷《九洲大陸志》正是愚公後人根據九洲大陸地圖,和先輩流浪的足跡和見聞所寫而成。
九洲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無數,宗派林立,家族橫行,弱肉強食,各門派各家族為了修煉資源,相互傾軋,紛爭不斷。往往為了爭奪功法傳承,奪取丹藥,兵戎相見。九洲大陸按照勢力劃分可以劃分為超級勢力,一級勢力,二級勢力,三級勢力,剩余者為不入流勢力。岐山柱洲,地處邊緣,地域狹小,修煉資源匱乏,所以整個柱洲最龐大的莫過于四大家族和皇室勢力。這五大勢力連二級勢力都算不上,只能勉強地排在三級勢力末端。
秦月瀏覽完九洲大陸志後,不禁為之前的孤弱寡聞感到羞愧。無限江山,氣吞萬里如虎,頓感豪氣沖天,求道之心益加堅定。他認為武道修到一定程度,可以御空飛行,可以開山填海,到時游遍九洲大陸,不是沒有可能。
據第三卷書籍《東方玄修行記》記載,“太玄經”的主人,名為東方玄。是一代橫空出世的奇才。東方玄一生chu n q 無數,曾打遍九洲大陸罕有敵手,後來自創《太玄經》。由于武功高絕,為人亦正亦邪,得罪了幾大頂級勢力,被幾大頂級宗派圍攻,逃至岐山山脈,重傷不治,留下“太玄經”。
《東方玄修行記》中提到,“太玄經”最後一頁,東方玄將他仇家的宗派,名字等信息封印。得到他功法的人,即是他的弟子。如果有一日能夠解開最後一頁封印,一定要為他報仇。如無法解開最後一頁封印,只要將他將功法傳承下去即可。東方玄在臨死的時候審視了自己的一生,覺得自己天資有余,時運不濟。一生輾轉,到老的時候將平生所學融合寫了“太玄經”,但是依舊不夠完善,無法踏入最後一步,留下遺憾。希望他的弟子能夠幫助他完善功法,踏出最後一步。
看了《東方玄修行記》,秦月終于對大陸的武學體系有了全面的認識了。九洲大陸的武學有六個大的級別,分別為武者境,龍初境,劍膽境,潛龍境,非想境,飛龍境。每個級別都有初階,中階,高階三個階別。武學的等級和階別劃分較為森嚴,除非資質通天,功法變態,智慧高絕或者有逆天機緣者,否則跨階戰斗極難獲勝,更別說跨級戰斗了。當然同級同階,由于功法的差異,資質的差異,所呈現的戰斗力差距也不小。
武者境也稱後天境。龍初境,劍膽境,潛龍境,非想境,飛龍境統稱為先天境。武者打通沖脈和帶脈後才算進入武者境初期,打通任督二脈是武者境中階的重要標志,繼而打通奇經八脈進入武者境高階。在武者境高階時,感悟天地大道,在丹田處形成精氣漩渦,方能進入先天。很多武者在後天境高階時,由于資質的原因,始終無法感悟到天地大道,所以終身不能踏入先天。先天強者調動起天地大道之時,普通的一招一式都可以壓得後天強者爬不起來,所以,先天之下,皆為螻蟻。先天境強者因此被稱為“神人”。在柱洲,擁有先天境界強者的勢力屈指可數。如果一個勢力擁有先天強者,就可以在柱洲擁有不小的話語權。
九洲大陸其實不僅僅只有武道一途,還有一條是丹道。武道和丹道構成了九洲大陸的兩大修煉體系。在武者境高階時,修煉者如果能感悟天地大道,會在丹田處逐漸形成一個精氣漩渦,這個精氣漩渦不斷盤旋壯大,先天大道生生不息,進入龍初境,才算是真正開啟了武道之路。但是其中有非常小一部分的人,他們可以感悟天地大道,但是無法形成精氣漩渦,只會在丹田處形成一顆米粒大小的“金丹”。這部分人就是修行之路上的珍稀動物,我們稱之為丹道修行者。
武者能感悟天地大道者,百中無一,感悟天地大道,卻形成“金丹”者,萬中無一,所以,丹道修行者在整個九洲大陸是極其稀缺的資源。每一個丹道修行者都是各大勢力爭相追逐的香饃饃。丹道修行者,簡稱方士,他們自成體系。方士按照煉丹水準的不同,從一品到九品不等。
九洲大陸的功法,秘技,丹藥等按照品級的高低分為宇級,宙級,洪級,荒級。每個級別同樣有初,中,高三個階別。大陸目前流傳的功法八成是荒級功法,一成半是洪級功法,不到半成是宙級功法,宇級功法更是寥寥無幾。所以,一本洪級功法可以引起眾多二級以下勢力的血拼。游家兄弟的《荒天經》就是洪級初階的功法,洪家的家傳功法《逍遙經》是洪級中階的功法。《太玄經》由于沒有完善,只能達到洪級高階的水準,如果演化完整,應該可以達到宙級中階。
秦月盤腿坐著。他開始安靜地規劃自己的修行之路。現在他手頭上有家傳的功法《無相經》和東方玄的《太玄經》。雖然“無相經”只是洪級中品功法,卻是一部完整的功法,而且《無相經》讓秦家出現了三個先天高手︰父親秦沐山,劍膽境中階;二叔秦沐雨,劍膽境初階,兄長秦風,龍初境高階。柱洲王朝十大高手榜單中秦沐山排名第二,秦沐雨排名第六,秦風排名第九。
《太玄經》雖然功法級別較高,但是畢竟不完整,東方玄只是在經卷上的人物而已,而且這套功法好壞不知。秦月開始陷入了矛盾的境地。
還有一個令秦月矛盾的原因是九洲大陸在後天境的修行大同小異,都是靠冥想,呼吸吐納,還有幾套武功套路來打通奇經八脈的。後天的修行沒有功法上的差別,只跟資質或體質有關。但是《太玄經》在武者境上的修行,跟九洲大陸極其不一樣。
東方玄在他的生平中記載了一件讓秦月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一度覺得東方玄是個騙子。東方玄十七歲時,就已經進入龍初境。一日,他在通天古河的岸邊賞月,看到天上出現九顆星星連成一條線,突然一道強光之後,東方玄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變了。按東方玄的說法是他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靈氣匱乏,沒有一個先天武者,但是後天武者強大到讓他悸怕。
後天強者強大到可以跟他抗衡甚至可以勝他一線的地步。這在他的認知體系里是不可能出現的。後來他跟著那個世界的人學習了當地的武者境的功法,他把那個世界的武者境修煉的方法寫入了《太玄經》。
東方玄是個雜家,一生熱愛看書,同時也是詩詞歌賦的狂熱愛好者,他尤其喜愛“唐詩”和“宋詞”,尤其是李太白的詩作。東方玄還把那個世界的大量詩作都放在《東方玄修行記》那本書籍里。
而且東方玄在那個世界的那段日子里,除了研究詩詞歌賦外,還瘋狂地喜歡上了那個世界的“兵法”。他發現那本“三十六計”將人性的弱點研究地無比透徹,將人的智慧無限地發揮。所以他將那本“三十六計”也收錄到了《東方玄修行記》中。
後來在那個世界的一場九星連珠中,東方玄又回到了九洲大陸,前後歷時十五年。東方玄本來以為耽誤十五年修行,憑他還是龍初境初階的水準,他還無法與當時中洲的青年俊彥一爭長短。但是在隨後的一場中洲大比時,他輕松地干掉了龍初境中階的一名選手。他才覺得那個世界武者境功法的神奇。
秦月認真研究了“東方玄修行記”上的詩作,覺得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詩歌天賦跟這些前輩比起來簡直就是笑話。他狂熱的愛上了李太白。在秦月看來,此詩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于是秦月決定相信東方玄荒誕陸離的經歷,他選擇了《太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