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楊事件後,同事們分為幾派,第一派以我老板為首的保守派,覺得我不團結友愛,第二派以joe為代表的激進派,覺得我就是故意搗亂的壞分子,第三派是同情我的,第四派是覺得xi o sh u就應該像lulu楊那樣積極進取的。以上四派的成員主要集中在我的team和他們team,而更多的是“觀火派”,就是看熱鬧的,看到我,就會點評lulu楊幾句,由此可推斷出,他們看到lulu楊,也會說上我幾句。</p>
其實我很能理解大家的各種心態,我老板雖然年輕,但擺明他就是想混到拿退休金那種,而joe可是想繼續往上爬的人,他連自己的人都保不了,還爬什麼呀。雖然有人同情我,我很欣慰,卻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問題上同情我的,大多都是弱者,他們很可能這個月業績都沒著落,而力挺lulu楊的人,都是想當top sales且有希望的。這可能就是弱者會同情弱者,強者更理解強者吧。</p>
或許xi o sh u這工種就是這麼殘酷,別想跟自己的同事做朋友,就算能保證自己一直都把對方當朋友,也實在保證不了在這個高壓環境下,對方能一直把自己當朋友。</p>
有一位在公司呆的久一點的同情派人士告訴我,我只算是個小插曲而已,在lulu楊的《xi o sh u血淚史》上,最名垂千古的是她剛來公司上班的一個和她最說得上話的人。當時大家都覺得那人是lulu楊的好朋友,在危機沒出現的時候或許她們確實是好朋友,兩人都是新丁,都沒人搭理,很是有點相依為命的感覺。當時經濟剛開始不好,所有客戶都在削減預算,lulu楊和那位烈士都在完不成業績的邊緣,正巧有一家她們掃樓時發過名片的公司打di n hu 給烈士,說要采購,烈士很是高興,因為簽成這個單子,就絕對可以留下。這件事的結局很顯而易見了,但當時lulu楊用的手段比較腹黑,偷听di n hu ,查別人郵件,死皮賴臉找sh ng m n,自己貼錢買禮物,光明正大簽合同。</p>
據說後來lulu楊很假仗義地去跟joe說,希望他看在新人的面子上,保一下那位烈士,烈士卻在知道自己被嗆了單子後哭著c zh 了。此事件還有個加強版結局,烈士在離開前一直喊著“世界太可怕了”,這或許都比較杜撰了,但剔除無聊的細節,這件事情本身應該是真的。</p>
在經歷該件事之後,大家都對lulu楊心有介懷,稍好心一點的老人兒也開始特別提醒一下新人,一定要修改自己的郵箱密碼。與lulu楊同期的人走得差不多了,lulu楊依然屹立不倒地書寫著她那以別人為題材的《xi o sh u血淚史》。也可能正是因為她太過強勢,他們team的人總是換來換去,不穩定的團隊就不能打造穩定的業績,她雖然比較突出,但team整體表現一直都平平,所以joe升不了職,她也沒辦法升職。</p>
女性或許天生對權力沒有那麼強的想法,lulu楊其實要得更實際,她覺得她當team的top sales好處更多,所以她也不去爭升職的事,只要每個月好好完成業績,拿自己的提成,過自己的小日子,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可以了。</p>
綜上所述,我對這次和lulu楊的交手結果還算滿意,至少和這樣的人過招,《交戰紀錄》首回上還能寫個“平手”二字,我已經可以感到欣慰了,就算不是平手,我也沒讓她佔太大便宜,她損失的是她比較看重的東西,光憑這點,我很開心。</p>
其實我當時跳來這家公司跟lulu楊還有一定的關系,她是我前公司同事的老婆,我同事知道我想跳槽,就說他老婆可以介紹我來這家公司。在這之前,我也見過lulu楊,覺得她人很熱心,而且又是家大外企,所以就同意了。後來經我自己的努力,雖然有點小波折,但一路上還算是順利。所以在這個事件之前,我還是對lulu楊有些許感謝的,現在卻變成這樣,本不是我所想。對于踩到我頭上來的人,是不能不了了之的,因為有第一次,就可能會有第二次,我可不想以後別人說起我的時候,也是我哭著喊什麼“世界太可怕”之類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