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宮里,燕國使者甦秦面對兩邊的齊國大臣,昂然而立,毫無拘謹之象。
齊閔王道︰“不知甦秦遠道而來,有什麼能夠教寡人的,寡人洗耳恭听。”
甦秦道︰“教不敢,只告訴大王兩件事,第一,大王是自斷手臂,第二,大王大禍將至。”
齊閔王道︰“請詳細說來。”
甦秦道︰“燕國自昭王以來,一直與齊國交好,而大王無故興兵討伐,在六國中已經將失去道義,失去道義就不能得到其他盟國的幫助,所以說大王在自斷手臂。”
甦秦接著又道︰“燕國雖然小,但是燕國上下絕對不會向大王投降,齊國無險可守。其他諸侯乘勢圖之,大禍臨頭。”
齊閔王道︰“說來說去,不過是讓寡人放棄伐燕。寡人可以答應這個條件,但是寡人有兩個條件,第一,燕國向齊國送10萬斤糧草,第二,寡人即將伐越,收回先王被越國搶去的瑯琊故地。燕國需派兵陪同。”
甦秦道︰“這個沒問題,只是想要大王先撤去伐燕之兵。”
齊閔王命令道︰“傳令下去,撤去燕國邊境兵馬。”內臣領命而去。
甦秦謝道︰“在下替燕國謝謝齊王。”
齊閔王道︰“希望燕國也不要食言。”
甦秦承諾一定辦到後,便離開了。張祈的書信已經到達臨淄,聯合楚國成功。
幾天過後,張祈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回到了臨淄。
齊閔王親自出城迎接,張祈感激︰“臣何德何能,敢蒙大王如此厚愛。”
齊閔王道︰“愛卿能為我齊國爭得楚國這樣的強援,就是大功一件。”
張祈再感激︰“臣願為大王鞠躬盡瘁。”
張祈還要再往下說,齊閔王慌忙打斷道︰“愛卿你可勞累不得,寡人還要收服燕國,可不能少了你。”輕松一語,讓他們之間的距離縮短。齊閔王道︰“來,和寡人一起進宮,寡人特地在宮里為你接風。”
酒過三巡,齊閔王道︰“寡人已經命匡章將軍秘密訓練,現在已經練成了四萬騎兵,六萬武卒。寡人計劃再訓練六萬騎兵,六萬武卒。”
張祈道︰“恭喜大王得雄兵十萬。”
齊閔王道︰“這都是匡章的功勞,寡人想等他訓練完後再行賞賜。”
齊閔王道︰“此次聯楚攻越,寡人像派匡章將軍出征。”
張祈道︰“匡章將軍練兵責任同樣巨大,不宜出征伐越。臣願舉薦一人,可以做到。”
齊閔王問道︰“何人?”
張祈道︰“田單。”
齊閔王道︰“此人只是個文官,從未上過戰場,能行?”
張祈道︰“當年的孫武子領兵前也沒有上過戰場,但是照樣大勝楚國,據臣所知,田單自幼熟讀兵書,深明韜略。況且越國素來輕視齊軍,以此無名之人為將,越國更加不會有所防備。”
齊閔王道︰“以虞待不虞勝,正合兵法要義。來人,傳田單前來。寡人要看看。”
不多一會內侍帶田單前來,齊閔王一見此人氣度非常,而且舉止冷靜。
齊閔王道︰“听聞愛卿熟讀兵書,不知有何領悟?”
田單道︰“臣不才,只有兩個字的體悟,第一,奇,第二,變。”
齊閔王道︰“請愛卿詳解。”
田單道︰“所謂奇,就是懂得以比較少的兵力擾亂敵人判斷,進而在敵人不注意的情況下打垮敵人。所謂變,就是不管面臨的情勢如何,都要去尋找有利于自己的條件進而將敵人的優勢化為劣勢。”
齊閔王贊道︰“好,好一句將敵人的優勢化為劣勢,好,看來張愛卿看人眼光不差。寡人就以你為主將,張愛卿為副將,領兵十萬征越,你可有信心?”
田單道︰“臣謝大王信任,臣定當收回瑯琊舊地。”
齊閔王道︰“好,有愛卿這句話,寡人就放心了。”
齊閔王又道︰“燕國的糧草和士兵過幾天都要來了,到時候可有勞田將軍了。”
張祈和田單會意道︰“大王英明。”
燕國王宮里,燕昭王看完甦秦帶回來的齊國條件後,拍案︰“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這個田遂真是貪得無厭!真是欺我大燕無人!來人!”
甦秦慌忙勸道︰“大王息怒。”
燕昭王反問道︰“你要寡人如何息怒?先王被田闢疆欺負,現在寡人被田遂欺負,寡人休養生息已經將近十五年了。這個仇也該報了!”
燕國眾臣被燕昭王這番話感染,情緒激昂,紛紛決定與齊國開戰。
甦秦見此情景,當頭棒喝︰“齊國的實力多強,各位可曾了解?”
此話一出,大臣頓時情緒不再激動。
甦秦又道︰“既然不了解,如果失敗了,大王十幾年的心血怎麼辦?”
此話再出,朝堂頓時安靜。
燕昭王听完後,拜道︰“多謝甦愛卿提醒,寡人差點誤了大事。”
甦秦道︰“齊軍雖然久未經戰事,但是實力依然不差。單憑現在的燕國之力還不能戰勝齊國。”
燕昭王道︰“難道寡人要任由他田遂欺負?”
甦秦道︰“我們要讓齊國失敗,所以就先讓他驕傲。我們不如同意他的條件,縱容他去征伐越國。調去的士兵也可以趁機一探齊軍虛實。況且此次征伐越國,不管輸贏如何,都會大傷元氣,肯定需要休息,到時候再說動韓魏趙秦四國,五國伐齊,齊國必敗。”
燕昭王道︰“好,就依甦愛卿所言。即刻傳令下去,準備好齊國所要的糧草,同時派精兵五萬前去助齊。”
甦秦道︰“謝大王。”
齊國方面,齊閔王拜田單為征越主將,張祈為副將,領齊軍十萬,同時派人前去楚國,約楚國共同出兵,共滅越國。齊軍準備好後,燕軍也在甦秦的帶領之下與齊軍匯合,齊閔王見甦秦前來,十分高興,同時又批準他在齊軍軍營里任意走動。甦秦見齊閔王沒有懷疑自己,便將齊軍虛實都秘密透露給燕昭王。
另一方面,田單率領齊燕聯軍總共十五萬到達齊越邊境。越國在瑯琊駐軍二十萬,城池憑江而建,歷年不斷翻修,易守難攻。
齊軍軍營里,田單在一沙盤演示道︰“各位請看,這就是越軍瑯琊的分布圖。前有江河之險,又有城池之固,而且更主要的是,離會稽水路直接連接這里,一旦瑯琊遭到攻擊,越國援軍幾天時間就會到達,所以我軍只能將越國的優勢為我所用。”
張祈道︰“將軍的意思是,想在越軍援軍到來之前,佔領瑯琊?”
田單道︰“正是如此。”
張祈道︰“將軍既有籌劃,那就請將軍安排吧。”
田單道︰“過幾天吧,現在時機還沒到。”
張祈道︰“末將靜觀將軍好戲。”
瑯琊越國守軍,見齊軍在對岸扎起營地,心生警惕,紛紛枕戈待旦。
越國瑯琊守將叫葭直。是會稽人,與楚國作戰過幾次,互有勝負。越王因為他作戰勇猛,將他升為瑯琊守將,防御齊國。對于齊國,他一直都想找機會與齊軍一戰,但是齊國修有長城防御,他一直也沒有這個機會。這次齊國主動前來,對于他來說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作為一個將軍,謹慎是最基本的素質,他連續派斥候探听,甚至派奸細混進齊軍軍營。對于齊軍的虛實他也大致掌握,便召集參將商議對付齊軍的辦法。
葭直道︰“齊軍總共只有十五萬就敢來攻取我軍瑯琊,本將想率軍一挫齊軍鋒芒。”
其余參將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其中一參將疑惑道︰“末將認為,其中必然有詐,不如再派人探听清楚再說。”
葭直道︰“你有什麼方法盡管說來。”
參將道︰“末將認為,可以派人假扮商人前去齊**營打探齊國到底是什麼目的。”
葭直贊道︰“將軍妙計。”
第二天,齊軍軍營門前來了一大群商人,自稱是越國瑯琊的商人,前去齊國做糧食貿易的。見齊國大軍在此,有意贈送糧草,田單知道來意後,令人將那些商人請進大營。
田單道︰“諸位好心,田單萬分感謝。諸位有什麼需要田謀之處盡管開口。”
商人們道︰“我們都是生意人,送些糧食是應該的,將軍不必客氣。”
田單道︰“好,以後諸位就是田某貴賓。來人!傳令下去,以後這些商人在我軍營里可以隨意走動,任何人都不得阻攔。”
商人們道︰“謝田將軍,祝田將軍旗開得勝。”
田單讓那些商人在軍營里隨意行走,幾天過後,商人說回瑯琊再拿些糧食前來,離開齊軍軍營。
田單看著商人們遠去的身影︰“得到瑯琊,他們就是最好的幫手。”
瑯琊城里,葭直听完商人的匯報後︰“看來齊軍根本是虛張聲勢,我們不如出兵大敗齊軍。”
參將道︰“雖然如此,還請將軍謹慎,末將願意率軍一探齊軍虛實,如果取勝,將軍再來不遲。”
葭直道︰“好,你就先領兵十萬出擊齊軍吧。”參將受命而去。
齊軍見越軍將領領兵而來,紛紛請戰。
田單問道︰“統兵將領可是葭直?”
斥候回報到,不是。
田單道︰“全軍後退十里,將營地里的物資留下。各自去準備吧。”
眾將不解其意,但是也回去準備。
越軍見齊軍不戰而退,又見齊軍營地留有物資,紛紛奪走物資離開。
瑯琊城里,葭直得到越軍戰勝的消息,躍躍欲試︰“早知道本將前去就好了。”
參將道︰“將軍不可以身犯險,下次出戰還是請將軍派末將前往。”
葭直道︰“將軍言之有理。”
忽然斥候報道,齊軍又在對岸扎營。
其他參將道︰“末將願往,出戰齊軍。”
葭直道︰“可以。”
這個參將和上個參將得到的結局一樣,輕松取勝。
如此幾次,越國參將出戰都是以勝利告終。但是第二天,齊軍又在老地方安營扎寨。
葭直道︰“看來齊軍真是無人,派這樣的人為主將,豈能不敗。傳令下去,明天全軍隨本將出擊,務必要全殲齊軍,生擒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