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吁…好了就這里吧,走了這麼久了他們不會這麼快追上來的。”嬴誠看了一眼即將落山的太陽,又看了看不遠處廢棄的村落有些疲憊的說道。
听了嬴誠的話後面的孫瑾和曹兵都長噓了口氣,騎了一天的馬可不是一般的累,要知道秦朝時期馬蹬還沒有發明,騎馬需要雙腿夾緊馬肚,遠不是後世只要坐在馬背上那麼簡單。
這不隨同他們一道的白衫青年此刻人都開始搖晃了起來,估計要是再來個把時辰非得從馬背上摔下來不可。
“先生海涵,恕誠連累先生受苦了。”嬴誠走到白衫青年面前雙手抱拳說道。
“公子嚴重了,今日若不是公子相助,在下恐怕免不了一番牢獄之苦,區區小事何足掛哉,再者即便今日沒有在下相助公子也必能化險為夷。”看到嬴誠恭身白衫青年顧不得渾身酸痛難耐起身回禮道。
“先生謬贊了,還望先生不吝賜名,今日搭救之恩誠來日必當十倍報答!”嬴誠雙手扶起白衫青年,神情肅穆的說道。
“在下姓陳單名一個平字,今日之事公子…”
“陳平!先生可是陽武戶 陳平?”還未等白衫青年說完便被嬴誠激動的聲音打斷。
“正是在下,不知公子是如何得知在下祖籍所在?”听了嬴誠的話陳平也是大吃一驚,又把嬴誠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遍確信自己從未見過嬴誠,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先生有所不知,誠有一故人正是陽武戶 人士,曾對誠有言︰陽武陳平世之賢才也,若能得其相助當如當年孝公得商君,安邦定國不在話下。”嬴誠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顫聲說道。
也怪不得嬴誠不淡定,而是陳平的名氣在後世實在是太大了,與範增、張良並稱為當世三大智者,可見其確有治世之大才。
其功勞更是數不勝數,楚漢爭霸之時為劉邦六出奇計,反間計除範增、金蟬脫殼令劉邦滎陽脫險等六計無一不令後世之人嘆為觀止。劉邦死後更是聯合周勃鏟除呂氏其功勞之大幾乎不亞于漢初三杰,若不是其計謀過于歹毒,品格欠缺為人所詬病,杜撰出陳平盜嫂等偽事,他定然能夠名垂千古。
“呵呵,是嗎?想不到這世上竟還有人如此高看我陳平,真是難當、難當啊。”听了嬴誠的話陳平並沒有覺得高興,聯合到自己之前的遭遇反而覺得莫名的諷刺,搖頭苦笑著說道。
“先生自然當的起,誠之故人乃是當世陰陽大家,只不過避世隱居這才聲名不顯,但其才能世所罕見,其言也定然不虛。”嬴誠自然不認識什麼陰陽大家,但眼下唯有如此才能解釋他為什麼認識陳平,為什麼確定他有如此才能。
“唉,即便公子所言不虛又能如何,平從家鄉陽武出發一路游說至此卻無人敢用我陳某,一身才能即便再大,若是無處施展也是如同常人一般啊。”陳平依舊不為所動,顯然是沮喪之至。聯系到前世歷史,陳平先後入魏仕楚,但不是遭人陷害就是不得重用,終不得意,最後投漢才得到劉邦的重用展現自己的才能,一生仕途可謂是坎坷不以。
“先生以為誠如何。”陳平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有意出仕卻無處施展,若是自己能把握得當,將其招入麾下大有希望,雖說如今自己處境不妙,但是卻有自己獨有的優勢,若是利用的好恐怕真能將陳平這大才攬入麾下。
“公子?恕在下說句不好听的,如今公子被朝廷通緝,即便是雲陽這等邊野之地都有命令,恐怕公子不是犯了族誅的大罪就是得罪了權臣,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更拿什麼來說以後。”不得不說陳平眼光之犀利,三言兩語就把嬴誠如今的處境說了個大概。
“呵呵,先生所言的確不假,可是先生可知誠的身份?”除了即將到來的亂世和腦海里的歷史知識,嬴誠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己的身份,若是三者結合只要嬴誠能把握時機將得到無法想象的好處。
“大秦皇室三公子,扶甦公子親弟公子嬴誠。”嬴誠迎著陳平詢問的目光平淡的說道。
“先生以為如何?”嬴誠揮手阻止了孫瑾和曹兵的勸阻,平靜的對陳平詢問道。他心里已經打定了主意,今日就算不能將陳平招攬也不能讓他去輔佐別人,哪怕是就地格殺也不能放走。亂世即將來臨,像陳平這樣的大才定然會大放異彩,若是被敵對勢力所得其威脅不亞于十萬精銳大軍。
听了嬴誠的話陳平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在他心里雖然對嬴誠的身份有所猜測卻也沒想到他的來頭會這麼大,一時之間也陷入了猶豫之中。
“公子以為這天象如何?”陳平沒有正面回答嬴誠的問題,而是出聲反問,這也是他對嬴誠最後的考驗——天下之勢。背景、名望、氣度等等嬴誠都符合了作為一個亂世梟雄資格,但若是沒有大局觀念、長遠目光,即便其他再好也免不了失敗的結局。
“落日余暉,日薄西山。”嬴誠抬頭看了一眼被夕陽染紅的天際不假思索的說道。
“那公子以為這天下如何?”陳平拿過馬鞍旁的水壺喝了一口平靜的問道。
“放肆!”
“大膽!”
還未等嬴誠開口一旁的孫瑾和曹兵就忍不住要破口大罵了,他們一生忠于大秦,而今天下大定六國歸秦,陳平竟說出這樣的話來兩人自然听不得。
“而今這天下當如這天象一般,日薄西山,先生說是也不是?”嬴誠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噤聲,語氣鎮定毫不在意陳平話語中對大秦的質疑。
“如今我大秦禍患有四,北域匈奴之患是其一,雖然匈奴人兩次為我大秦北軍所驅逐,惶惶不敢與我大秦爭鋒,但是其性不改,始終沒有放棄對河套乃至整個北方的覬覦之心,若有機會必會舉兵南下侵土掠地。”嬴誠沒有等陳平回答便自顧自的說道。
“其二乃是南域百越之患,雖然如今百越已平,更有五十萬大軍駐守,但是百越族人始終沒有放棄與我大秦的爭斗,所以他們等待的同樣也是一個機會,只等大軍一走百越之地必將陷入混亂局面。”嬴誠目光瞥見陳平臉上露出的一絲驚訝和感興趣的神色,知道有戲當下加快語速說道。
“其三關東六國之患,六國雖滅,但余貴仍在,加上先皇對六國故土、遺民、余貴等處置不當以及我大秦苛嚴的律法,所以六國余貴近年來蠢蠢欲動、妄圖傾覆我大秦,他們所欠缺的同樣是一個時機。”
“其四也是最大的禍患,乃是前三者所等待的時機——朝野混亂。”
“如今先皇已逝,奸臣篡權擅改詔令賜死我大哥扶甦與上將軍蒙恬,由我二哥公子胡亥登基繼位,但是我二哥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褲子弟,一旦登基朝政必然旁落于趙高等人手中,朝野上下必將大亂,無力管理地方、邊境,屆時四患齊發,我大秦危矣!”嬴誠一邊說一邊觀察陳平,想看出些什麼,可是陳平面色、神情始終如一令嬴誠捉摸不透。
“那公子又做何打算?”陳平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里卻掀起了驚濤駭浪,嬴誠的d n遠超他的預料,除了朝政,其他和他自己所想的居然相差無幾,要知道陳平自己的想法乃是經過多番游歷而來,由不得他不驚訝。
“誠原定打算北上九原,但是此次在雲陽城暴露了行蹤,趙高肯定會加強北部防範,所以匆忙之下誠打算東進東渡洛水、河水經河東郡北上上黨,而後兩渡漳水至邯鄲,再由邯鄲經巨鹿、常山、代都、雁門,再由雲中進長城抵九原郡。”嬴誠把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路線說了出來,既然選擇了東進嬴誠並不打算僅僅趕路那麼簡單,要知道關東之地良將賢士不在少數,例如韓信、張良。
“抵達九原之後通過我大哥、上將軍等人在軍中的威望快速掌握九原的三十萬大軍、掌握主動,只等時機成熟配合隴西方面一舉攻入咸陽鏟除奸佞、匡復嬴氏。”說到這里嬴誠故意停了下來喝了口水,同時觀察陳平的神色。果然陳平听了嬴誠的計劃露出了思索的神色,顯然這已經成功吸引了他。
“我想公子應該還有下一步計劃吧,不如也說出來讓平琢磨琢磨?”陳平思考了一會之後覺得嬴誠的計劃肯定不止如此,要想了解嬴誠心中所想,這下一步計劃至關重要。
“呵呵,先生神人也,誠的確還有下一步計劃。”嬴誠聲色不變的拍了陳平的馬屁。
“下一步計劃分兩部分,如果關東叛軍尚未逼近關中,那麼北軍便兵分兩路,一部北上分兵駐守九原,雲中等郡,一部同樣兵分兩路,由武關、函谷關出發,配合關東平叛大軍三路齊下剿滅叛軍。”
“若是關東叛軍已經攻入關中或者對關中造成威脅,那麼就令北軍協同咸陽等地守備力量全力搶奪平陰、 轅、宛城、酈縣、析縣、丹水、武關等地打造關中防線,全力阻擋關東叛軍,同時派人聯系駐守百越的趙佗由他親提南方大軍北上暫時放棄百越、河套地區全力平定關東地區,屆時兩面夾擊定然可以剿滅叛軍。”
其實嬴誠心目中的計劃部署止在了打造關中防線,而且即便是想要到這一步也是千難萬難,畢竟若是不出意外關東方面有著項羽、韓信、張良等不出世之才。至于後面的聯系趙佗嬴誠心里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但陳平卻不是同嬴誠一般來自後世,自然不知道這些。
“屬下陳平,見過公子。”半響之後回過神來的陳平對著深深的行了一個下屬禮。
“先生請起,承蒙先生厚愛,在誠艱難之際做出如此選擇,不論以後如何,誠都必當以國士之禮待先生。”听到陳平松了口嬴誠也不禁松了口氣,總算是把陳平招攬入麾下,不需要動用特殊手段。就在嬴誠為說服陳平而高興的同時另一邊的蒙筠卻是遇到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