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心里憋屈,一年來幾萬騎兵成了擺設,無用武之地,全是步兵在折騰,這下可好了,終于走出山區放馬狂奔,幾萬騎兵完全亂了套,在曠野里無盡的撒歡、跳躍,好像傾訴這些日子的不公。李浩然讓他派出部隊佔領各鄉鎮,掃清殘余,正合他心意,派出騎兵四處掃蕩,不意間發現了劉體仁一大家族,從小到老上百口,四世同堂。
王虎急忙報告李浩然,問要不要押到隊伍中,到時迫使劉體仁投降。李浩然微微一笑︰這個王虎我們還用這一套嗎?反倒命令他保護好劉體仁一家,莫要傷害。
劉體仁一路撤退,擔心家人,後面追兵追的緊也顧不得許多,只想退到官渡口鎮,據長江天險以圖再戰,實在不行退至武昌與洪承疇合兵一處。不過素來與洪總督不合,派別不同,自己在 東地區說一不二跑到武昌受他節制,心有不甘。
手下前哨報告︰“總兵大人、官渡口已被中國軍隊佔領,听說是前大西軍李定國率領兵馬從建始過來的。”
劉體仁沒想到李浩然早已算出他必敗,派奇兵攔截後路,也怪自己大意,畢竟不是兵家出身,戰場之事出于本能,從書本中得來的兵家之道,缺乏實戰經驗,顧頭不顧尾被人家夾在中間,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他們必定兵力不多,快些組織部隊進攻,拿下官渡口。”
兔子死了還登兩下腿,何況是人。明軍為了逃命不顧生死拼命攻。官渡口鎮本來也不大,都是一人高的土牆所砌,李定國人馬路途中攻佔建始損失了一些,又佔領官渡口損失一部分兵力,身邊只有2萬余人,人困馬乏剛沒休息兩日,遭到劉體仁部的攻擊,雖然人數不多,卻像惡狼一樣幾次陣地失守,一下搞的李定國詫異,明軍什麼時候這麼勇敢了?
多虧李浩然給他備的開花彈起了作用,士兵們點燃火繩後往牆下丟,“轟轟轟”的爆炸嚇退了明軍,往前也是送死,干脆就不跑了,剩下五千多士兵坐在地上垂頭喪氣,劉體仁自知憑這點兵力已經無法突破官渡口的防守。
李浩然的追兵從遠處黑壓壓的一片,慢慢接近在1000米處停下,幾個人騎著馬飛奔而來,正是李浩然又派出的使者︰“劉大人乃讀書之人,自知困獸之斗,王爺憐惜同是大漢族人,避免生靈涂炭,自相殘殺,你的家人我們王爺已經派人保護起來,不管你是否投降,王爺保證不傷及無辜,請劉大人三思。”
劉體仁一听心里涼了半截,誰知道李浩然會不會殺了他全家?一百多口上至父母下至孫兒,連著自己的妻妾。一邊是忠君、忠臣的三綱五常,一邊是自己的親身骨肉,血脈相連。求大義失小義,一家老小全完蛋,如果是自己一人倒也無所謂,父母受到牽連也是違犯道義。
看到劉大人猶猶豫豫,士兵們哭喊著︰“大人那,名節算個屁呀,你死了皇上連哭都不會哭一下,還是命重要,自古改朝換代又有幾個忠臣,不能因為你的名節使我們喪生吧。”
“好吧、我同意投降但有幾個條件︰一不能殺害我的士兵。二不能傷及無辜,放過所有的家人。三不能逼我做不願做的事。”
使者說︰“王爺本來也沒想殺他們,就是你不投降最多殺反抗之人,至于第三點王爺也交代過,說你是文人,不是打仗的料,從此不再掌兵,其他隨你想干什麼,就是在家相夫教子也不管。”
劉體仁听了這話有些尷尬,兵事確實不是他所長,倒也算了,讓我相夫教子那不是女人干的事嗎?本來還想辯駁幾句,想這時候都投降了還計較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