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吩咐丫鬟燒水洗浴,平時都是丫鬟們侍候,他也沒在意坐在浴盆里思緒萬千︰來到500前的朝代,我應該做些什麼?歷史完全因他而改變,統一中國已成必然,這條路走的對不對呢?一切皆是歷史來評判,作為我個人又得到什麼?突然感覺一雙溫柔的小手撫摸他的胸膛,明顯帶著某種情調,平時丫鬟們可沒有這麼大膽,回頭望去。
李浩然面對他思緒萬千,歷史上李定國被後人追認民族英雄,抗清領袖,有勇有謀幾場大戰打的清軍退守武昌,都有劃半壁江山給他的心思,若不是義軍內部分化,爭權奪利,兩敗俱傷歷史還不知道什麼樣子。
“李將軍不要謙虛,我也沒說讓你攻破 東地區,憑少數人馬沒有火器掩護,能攻下幾座關口實屬不易,王將軍待你不公,我也責罰他了,在此我替王將軍給你道歉,也是我考慮不周,望將軍重在大局,切莫記恨,堅定信念,對我有信心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李定國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自古有那個帝王會向臣子道歉的,最多安慰幾句算好的了,現如日中天的王爺向他道歉,並未袒護手下,實事求是解決問題,多日的委屈涌上心頭一掃而光,急忙說道︰“王爺抬愛,是我不對狂妄自大,違反軍令,不听將軍調遣,造成 東戰局畏縮不前,影響王爺千秋大業,請王爺責罰,末將心甘情願受領。”
“算了往事不提也罷,先看看王將軍畫的這副川東鄂西的 東地圖,你看沿南走繞過 東到建始,大軍不便行走,你部休息幾日後,率3萬部隊到達建始,然後向北插向官渡口鎮,相信明軍兵力不多,殲滅守軍守住渡口攔住劉體仁的去路,等待我大軍的到來。”
“王爺、我深入明軍腹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這里戰況膠著,久攻不下我且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不用擔心你守不了幾日,若有疑問明日看我如何攻下此關,再走不遲。”
李定國帶著疑惑走出李浩然營帳,很難理解李浩然是不是吹牛,他們攻了近一年時間,那處隘口不是多此進攻,損失慘重才攻下,王爺一天就要攻佔,而且胸有成竹,打死他也不相信,除非王爺是神仙指揮天兵天將還差不多。
第二天李浩然指揮士兵爬上半山腰,明軍早已熟練不到山頂不放石頭,刀牌手拿著盾牌,插入地下一層又一層,相互錯開,四個士兵抬著被拆解的大炮,緩慢爬上山腰,用樹墩做架子,沖著山頂一字排開50門大炮。
“轟轟轟”多日未聞的炮聲又開始轟鳴,首先是葡萄彈砸向明軍陣地,幾座明軍砌的保壘被砸垮,越過山崖的炮彈順著山坡朝明軍滾去,有的被反彈滾向自己這邊,插在地下的盾牌起了作用,擋住了從山上滾下的鐵球。然後裝上謝爾彈繼續發射,炮彈越過山峰,在山後爆炸,他們也看不見,不知道效果如何,只管拼命放炮。
打了這麼久的仗明軍第一次挨炸,才知道對方的火器比他們的厲害多了,還能爆炸,雖然兵力分散,可每次看見黑乎乎的鐵球飛來,總有受傷和死亡的士兵,提心吊膽總擔心鐵球落到自己身上,軍心開始動搖。看著不斷死亡的士兵,明軍將領命令扔石頭,頓時山谷隨著炮彈聲轟隆隆滾下一堆石塊。
前面第一排盾牌被石塊擊倒,又到了第二排盾牌停下,慢慢堆積盾牌承受不住卻牢牢地站在後面的盾牌前不動了。李浩然用盾牌攔截石頭的招數成功了。大炮依然叫囂著,士兵們開始向上攀登,分組進攻,兩個刀牌手配一個火槍手,刀牌手負責用盾牌擋弓箭,火槍手接近目標射擊。
山上不時落下弓箭、石塊,但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大規模殺傷力,人數不斷減少,有的見對方士兵進攻放棄陣地逃跑。中國士兵開始射擊,火槍的聲音傳來說明離山頂不遠了。
李定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從未見過仗如此打法,火器在他眼里總是不濟,不如刀來的痛快,雖然看過幾次王爺火炮的威力,還是感覺不過癮,沒想到這次炮火發揮這麼大的效果,明軍再多人也抗不住火炮的轟炸。
抬頭望去山頂上已經揚起一面旗幟,中國士兵攻上了山頂,心里一陣失落感,暗思我是不是過時了,也該學學王爺的打法,學學火器的運用,有些地方確實不如王虎。
王虎、紅娘子、高夫人看到李浩然此舉,暗暗慚愧,自己怎麼沒想到,倒叫王爺小瞧了。兩日後沒用李浩然說,李定國就向李浩然辭行帶著3萬人馬趕往建始,李浩然讓人送了些*給他。
大軍一路遇見明軍關口,如法炮制,勢如破竹,明軍听見炮聲,軍心渙散,有的干脆逃跑,李浩然乘勝追擊到了 東地區明軍的最後一個關口,總兵劉體仁親率2萬明軍守在此處。
李浩然並未馬上攻擊,听說劉體仁是個文人進士出身,而且劉家三代同時考中進士,喜歡畫工,購買者眾多,在當地比較有影響力,便派出使者勸劉體仁投降,卻遭到拒絕,大罵李浩然忘恩負義,把皇家當成玩物,使大明朝四分五裂,忠臣不侍二君,誓與李浩然血戰到底。
李浩然也很無奈,可惜了一個治世能臣,命令大軍進攻,炮轟關口山頂,密密麻麻的大鐵球從山底打向天空,然後落在明軍陣地上,明軍士兵早知它的厲害,膽戰心驚,紛紛逃跑,被劉體仁派出的督戰隊殺了回來,劉體仁心里著急盼著李浩然派士兵進攻,也好殺些人總比仗還沒開打,對方的人影沒見,自己倒損失慘重強。
這面卻不急不慌,始終沒派出一兵一卒,火炮不停的朝山頂猛轟,謝爾彈爆炸後的散彈,不停地擊打明軍士兵的身體,傳出陣陣刺耳的慘叫,殘臂斷腿滿山都是。劉體仁雖然听回來的士兵說起火炮厲害,親眼所見暗暗咂舌,怪不得能蕩平張獻中,進佔四川全境。
該來的終于來了,中國士兵三五一群,舉著盾牌分散進攻,讓劉體仁很為難,堆在陣前的石頭已經布置好,一放就全部出去了,這麼幾個人放一次,再去撿需要時間,後面上來的怎麼辦?命令士兵射箭卻被盾牌擋下,而對方火槍的射擊令他吃驚不小,弓箭手需站立瞄準,多人遭到火槍的阻殺,嚇的弓箭手不敢起身。
雙方相持對射中,劉體仁令剩下的幾門火炮朝下放,“轟”中國一群士兵被擊中,尸體滾下山坡,又遭到山下炮火的反擊,僅有的幾門大炮被砸壞,圓圓的炮筒被砸癟了。從山下又冒出幾群中國士兵壓制弓箭手,雙方越來越近,炮火已經延伸射擊落入準備支援的明軍身上。
接近三十多米時,只見沖上來的中國士兵個個貓著頭,搗鼓什麼,突然站起身向山頂拋出圓圓的小鐵疙瘩,還冒著青煙。明軍士兵奇怪這玩意扔上來有什麼用?
“轟、轟、轟、”小鐵疙瘩爆炸了,周圍的明軍被炸的死的死、傷的傷,有的身體被沖擊波飛向磊好的石塊,帶動無數顆大大小小的石頭朝山下滾。沖上來的大部分中國士兵躲閃不及,被壓死,隨石塊一起滾下山坡,擋在盾牌前。
這時大炮調整目標朝山頂猛轟,大批的中國士兵涌上來。守在陣地的明軍急忙給後面的劉體仁發信號,要求支援,劉體仁派出5千援兵,爬到半路遭到炮火的阻擊,黑漆漆的鐵球在空中爆炸,里面的小鐵球像冰雹般灑向明軍,嚇的他們趴在地上不敢動。
大批的中國士兵拼命往山頂沖,火槍手早已選好位置,壓制著對方弓箭手,刀牌手舉著戰刀沖上了山頂,與明軍展開肉搏戰,又進入冷兵器的戰斗,俗話說︰“大炮不能上刺刀,解決戰斗還是靠步兵。”
明軍一部分援兵也加入戰場,暫時有了優勢,而源源不斷的中國士兵逐漸加入戰場,雙方從平衡到明軍佔優,又到中國軍隊的絕對優勢,都是瞬間的事,王虎親自帶隊攻上山頂,給士兵們增添了動力,指揮火槍手在旁側擊,支援刀牌手,穩定了陣腳,明軍開始頂不住了,被逼的往後退。
別說古代戰場,就說二戰中,軍隊的士氣都是保證勝利的前提,一旦軍心渙散、失去斗志神仙都挽回不了。劉體仁在後面擂鼓助威,號角吹爛也擋不住明軍的潰敗,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是倒退著下山,接連摔倒使明軍士兵再也頂不住了,慌忙朝中國士兵扔出刀槍調頭就跑。
李浩然留下少數部隊打掃戰場,大軍順勢追擊劉體仁,紅娘子、高夫人跟隨其後,她們兩人心中從原來的懼怕,到覺的也沒什麼,後來的震驚,今天一仗完完全全變成了崇拜,用四個字形容李浩然-用兵如神。
總兵劉體仁帶著剩下的七千明軍,倉惶逃跑,這一仗敗的實在想不到,本來以為就是敗也會守個十天半個月,兵力消耗殆盡時,便主動撤退,誰知一天都沒守住,兵力損失大半,連家人都沒帶出來,心里感覺空蕩蕩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