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寒秋,海浪東去,山海關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海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馬小姐拿起李浩然用碳筆寫的詩,說︰“王爺又寫詩了,真乃大氣磅礡,有情、有景、有意,有志向,用在王爺身上恰如其分,不知又要惹得多少女子垂青。”
“惹你一人足矣。”
“王爺是說真的,還是讓妾開心。”
“當然是真的。”心想傻子才說假的。
李如鋅看後說︰“九弟、有時候我真懷疑你是不是咱爹的種。”
“那你就問咱娘去,她老人家不會說是借的種吧?”
幾個人都嘿嘿笑,馬小姐手捂著嘴不敢笑出聲來,打了他一下說︰“那有這樣說自己母親的”
誰都沒注意馬小姐的一個僕人,悄悄離開隊伍直奔京城,把李浩然寫的詩傳遍大街小巷,人們爭相傳頌,京城紙貴。
朝廷之上裴文中看著手中的詩文微微顫抖,對幾個閣老說︰“王爺大才啊!如此文章讓我們這些進士汗顏,難道真如王爺所說,書讀的越多人越迂腐嗎?像這種詩文我等無論如何也作不出來,情文並茂,氣勢磅礡,暗喻深刻,唉、王爺怎麼干什麼都厲害,還是不是人?”
內宮深處,王妃寢宮中紅紅對朱淑貞說︰“王爺又找了個小狐狸精,還給她寫了首詩傳遍京城,她是在跟我們示威呢。”
“別胡說,王爺路過山海關,想起這些年走過的風風雨雨,突發靈感,借景抒情;回憶年輕時的往事,結合當前的局勢,對未來的展望,這里面還透露出對你我的思念,充滿著感激之情,怎麼說是給馬小姐寫的呢?”
“真的、我怎麼沒看出來?”
“王爺乃大智大善之人,他的心思又有幾人能夠知道,我也是猜測而已。”
君主拿著李浩然的詩文氣鼓鼓的,無論是抒情、敘事、寫景,還是對大明朝的窺視,反正都未提她一個字,心里罵道;死沒良心的,害的我為你擔憂,找個小狐狸精忘了曾經的美好時光。
在京城各自對李浩然的詩文不同的理解時,他已經走在遼陽的路上。山海關內看到,送來的2萬曾是剛放下手中農具的農民,此時變成了精兵強將,火槍、火炮的運用相當熟練,軍容整齊,面容上好像都有所改變,透露出堅強、剛毅的軍人氣質。還新招了2萬遼東子弟兵,正在訓練。
從山海關到遼陽一路良田遍布。雖然是深秋季節,大雪覆蓋,田地里仍不時冒出幾片綠葉,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來展示自己的存在,李浩然明白正是他從日本帶回的紅薯種子,在遼東的大地上發芽結果了。
遠處兩匹紅色快馬似兩團火球,飛奔而至,兩人跳下戰馬單腿跪地,雙手抱拳道︰“拜見王爺、伯爵夫人令我等前來迎接王爺。”兩人正是寧遠伯府中的家丁。
李浩然笑道︰“難道你不來接,我連路都不認識了嗎?”
兩人嘿嘿笑道︰“倒也不是,不過最近遼陽道路變化很大,怕王爺走了彎路。”
李浩然一行進入遼陽城,城門站崗哨兵見李浩然到來,個個肅然起敬站立兩旁向他行禮致意,連大氣都不敢喘,都憋著一口氣等他們過後才長長松下來。
馬小姐笑道︰“王爺、他們好像把你當天神看待了,不過在你身上確實與眾不同,也不至于如此吧。”
“哪里不同?是長點還是粗點?”
“王爺討厭、就這時候不同,老不正經。”
李浩然此時心情激動,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自己的家,看到路變寬了,兩旁建築玉砌雕闌,樓閣台榭一個比一個豪華,心里卻想不知老將軍能否挺過這一關。
李浩然一進伯爵府丟下眾人直奔大堂,看到伯爵夫人坐在大堂之上急忙跪下︰“娘、我回來了,爹爹可好?”
夫人走下大堂︰“九兒快起,你現在是攝政王那能隨便下跪,你爹就是病重,性命無憂。”
李浩然介紹完馬小姐和李如鋅就急沖沖趕到內室,見老將軍躺在病榻上,四個丫鬟站立兩旁,一個老頭正在搭脈確診。便走上前去︰“爹、我和六哥回來了。”
李成梁睜開炯炯有神的雙眼,異常興奮說︰“小九來了,前方戰事如何?”
李如鋅說“爹、你現在這樣還關心戰事,保重身體要緊。”
李成梁瞪起眼楮說︰“你懂什麼?老子一生征戰沙場,最感興趣的就是這事。”
李浩然一想也是說不定還可以治病;便把山東、四川、陝西、甘肅戰事敘說一遍。老將軍越听越精神,干脆坐起來,讓一旁的老大夫驚訝不已,當听到李如鋅兵敗蘭州城,幾乎光桿司令跑回來時,盯著李如鋅說︰“你還是不是我們李家人,自小從軍被老回回打的一敗涂地。”李如鋅紅著臉低著頭一言不發。
听到殲滅回族米喇印5萬兵馬時,眼楮里放出精光,大叫︰“好、堪稱經典之戰,《孫子兵法》被你發揚光大,一計套一計環環相扣,好、小六你要有小九一半的計謀,也不至于戰敗。”
李如鋅嘴里鼓囊著︰“要不他是王爺,我才是將軍呢。”
幾個人越聊越興奮,李浩然連吃飯都在李成梁床前,邊說邊聊,老將軍似乎病也好了,看到丫鬟喂藥,李浩然問大夫︰“老先生,我爹是什麼病?”
“陰陽失調、髒腑有疾,恕在下醫拙,仍看不出端詳。”
李浩然想髒腑有疾,現代看來應該是癌癥了。據醫療文獻的記載,古人很少有像癌癥這種病;一是因為古人壽命短,戰爭和其他的疾病死去,根本沒有機會得癌癥。二是醫學不發達並不為人所認知,往往當其他病來治。三是古代窮鄉僻壤哪里有醫生,都是自己上山采藥瞎治。
便問道︰“現在用何藥?”
“主要是吃些補藥調理,像人參、鹿茸等。”
李浩然不是醫生,基本常識還知道,看李成梁的眼楮有神,就是吃補藥的原因,但癌癥吃什麼都沒用,是藥就有毒,吃多了補藥還會出現問題。
“請問先生,不明病因就吃補藥嗎?”
“王爺、時下都是如此,反正有益無害,最近有位道長還送來丹藥一並吃了。”
李浩然暗驚問道︰“可有效果?”
“沒有、可能時間尚短,藥未入體。”
李浩然再也忍不住了︰“放屁、你們這些庸醫,治不好的病就相信什麼靈丹妙藥,世上哪有這種藥?人的生死是自然規律,別說我爹,歷朝歷代的帝王誰會不死?飲鴆止渴想讓我爹死的快點嗎?老道在何處?馬上給我找來;
嚇得大夫跪在地上渾身顫抖,生怕李浩然砍了他。他母親也不知怎麼回事,對李浩然說,丹藥可貴著呢?100兩銀子一顆,很多人都求不到,老道說看在是攝政王爹爹的份上,才獻出丹藥為你爹治病。
“娘、不能相信這些老道騙人的鬼話,丹藥能治病皇上怎麼都死了?而且丹藥還有毒,不僅不治病反而會加重病情。兒的話你不會不相信吧?”
躺在床上的李成梁說︰“老婆子你就別瞎操心,老子就相信小九的話,生死由天。”
“煉丹術”在中原秦始皇時期就開始了,分為“內丹”練功之用;“外丹”用人以食用,求的長生不老之術。是中原化學的先驅,火藥的發明者。到了明朝一些道士棄“內丹”專攻“外丹”“丹”即丹砂,是硫和汞{水銀}的無機化合物,因呈紅色故稱“朱砂”。據記載煉丹主要成分有;汞、碳、鉛、金銀銅等都是重金屬,吃到人肚子里能有好嗎?
道長被帶來了,李浩然從他身上取出丹藥攪碎,讓人找來一只雞,拌些米康與丹藥一同喂雞吃下,說︰“這幾天專門喂這東西,看它能活多久?把老道關起來,如果雞沒死算他走運放他走。”
老道強詞奪理說李浩然暴殄天物,這可是他辛辛苦苦用了百種中藥,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成的,卻拿來喂雞,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其實古人都不知道重金屬會使人致命。
三天未到,雞就死了,對人來說“丹藥”是慢性中毒,雞腸胃小消化不了,很快死亡。一時李家人義憤填膺,還想害死伯爵,當場把他摁在雞跟前,讓他看清楚,老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直呼︰“不可能、不可能。”
老夫人柱著拐棍,棍子杵著地上砰踫響,恨的咬牙切齒,沖老道說︰“你還狡辯,要不是我兒老頭子就被你害死了,殺天刀的,千刀萬剮你都不為過。”
李浩然出面解釋;認為老道也並不知情,不是有意加害,暫且放過他。奉勸他出去別再做這害人之事︰“丹藥”里面不可知的東西,首先自己嘗嘗再施于他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