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梅那會甘心,令5萬騎兵殺出,雙方進行了混戰,吳大朗急忙命令炮手拖著大炮往後炮,拉開一定距離,裝上散彈,跑到李如梅目前說讓騎兵退回來,李如梅不敢下這個命令,萬一退不好就是全線崩潰。
近戰廝殺明軍明顯處于劣勢,李如梅只有讓傳令兵傳達命令,一部分人一部分人退,到後面壓陣最後剩下幾千人時,才吹撤兵號,幾千明軍听到號角,以為敗了調頭就跑,這面的明軍向他們示意朝兩邊跑,有一部分人聰明知道要開炮,就朝兩邊跑。
還有一部分人低著頭傻跑,把蒙古、女真騎兵帶入陣地,吳大朗狠了狠心。“開炮”30門火炮全是散彈,打出去500米範圍內幾乎全部覆蓋。
明軍、蒙古、女真兵馬紛紛落下馬來,後面二千女真騎兵調頭就跑,李如梅下令追擊,急得吳大朗跺腳,又不敢開炮,怕炸了自己人,騎兵直追到城下150米處,從城上射出弓箭才停下腳步。遼兵騎兵已經損失8000人,女真兵死傷3000多,蒙古3萬人馬全軍覆沒。
李浩然從蒙古烏蘭浩特趕著人群、牛羊群、馬群,來到去康平的路口,留下三千兵馬押送蒙古人到康平安置,自己率1萬七千人馬和50門炮兵向東南方向進發。
李如梅看到戰果,自知火器運用沒有發揮好,白白損失了那麼多訓練兩三年的騎兵,士兵們也產生情緒,對他的指揮不信任,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指揮員是軍隊的靈魂,指揮才能的高低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你老打敗仗士兵們士氣就會受影響。
李如梅听說李浩然解決了蒙古草原的後患,端了林丹汗的老巢,可左等右等遲遲不見人,難道九弟又要出什麼ど蛾子?
李浩然並沒有來廣寧,而是直奔開原斷四貝勒的後路。開原是個小鎮,地方不大,城也破舊,準備了一天一夜,這天夜里突然對開原北門發起攻擊,40門火炮砸的北門城牆到處倒塌突,一批火槍手也趁夜摸到城牆邊,突然開火打的女真士兵死傷多人,有時放些謝爾彈,在城頭爆炸。
北門破爛不堪到處需要人來填補,女真佐領,請求南門支援,調來1000名士兵,守在城牆缺口,生怕北門被攻破。就在這時南門城外突然一陣炮響,大部分打是謝爾彈在牆頭爆炸,有一顆葡萄彈砸向城門,當即變成碎片。
李浩然帶領1萬遼兵,騎著馬一溜煙進了城,南門城上的女真射箭都沒來的及,李浩然留下2000人防守等待下城的女真,其余朝北門殺去,北門守城女真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從後面就射來子彈,防不勝防,北城外遼兵也開始攻擊,兩面夾擊,消滅了女真3500人,南門女真守軍沖下城牆,遭到遼兵火槍打擊,看沖不過去,就朝南門外逃跑︰“轟”十門火炮齊發散彈,打的女真所剩無幾。
為了防止女真逃跑,李浩然休息一晚,第二天就趕到廣寧城下,同時命令李如梅向前推進,在廣寧城1000米處扎營,這樣東門、南門被封鎖了,西門無路可去,只有北門是唯一的出路。
李如梅見到李浩然,訴說戰斗經過,承認自己的錯誤,損失那麼多騎兵,要求責罰。李浩然雖然可惜了騎兵但也沒責怪他,從冷兵器到熱兵器都有個適應過程,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人也不是天生會打仗。
李浩然重新作了部署;南門外派五千火槍、30門大炮由吳大朗指揮,東門派兩萬騎兵、1萬步兵、30門大炮由李如梅指揮,北門派2萬2千騎兵、20門大炮、2000名火槍由汪錫指揮。李浩然自己率15000名鞍山騎兵埋伏在東南角,作為機動部隊。
城外忙碌布置,城內四貝勒和林丹汗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遼兵到底有多少部隊?多少火炮?他們心里沒底,判斷失誤使蒙古軍隊全軍覆沒,女真也損失了3千多,目前兵力只有6000千多人,而對方人數越來越多。
固守待援幾乎不可能,父皇手下不過5萬人,繞過撫順要兩個月時間才能到達,就是來了不死個幾萬人他是出不去的,兩個月時間餓都餓死了。只有棄城突圍唯一途徑,從哪里突圍呢?
西面無路可走,南面是明朝地盤,就是沖出去也會遭到圍追堵截,東面出去是開原,離女真建州部最近,應該是遼兵防守最嚴的方向,北面是茫茫草原,繞道幾百里也能回女真部,最後決定從北面突圍。
歷史上四貝勒皇太極也是個戰略家,東征西討剿滅李自成、張獻忠,攻陷南京城,消滅南明政府,完成了對大清朝的統一。這次派了少數部隊打開東門,夜里出擊,800匹馬向明軍陣地沖鋒,時間倉促大炮來不及發射,女真騎兵已經到眼前。
李如梅按李浩然指示按兵不動,以靜待敵,李浩然听到馬蹄聲急忙率1500名騎兵趕來,兩支隊伍同時向女真進攻,殺光女真人才發現只有800人,知道上當了。
這時北面響起爆炸聲,汪錫在城外2000米處扎營,听到馬蹄聲,女真兵馬已經到了800米左右,急忙命令炮兵開炮,也只打了兩輪女真騎兵已經殺到,2萬2千騎兵、2000火槍同女真廝殺。
四貝勒分出四千兵馬同遼兵拼命,親率2000兵馬不管不顧,朝北面沖去,汪錫率500騎兵火槍攔截,子彈打完不得不退回來,命令炮兵開炮,炮彈追著四貝勒和林丹汗打,結果一陣炮火把林丹汗炸死,四貝勒率800多名女真兵逃之夭夭。
李浩然率1500名騎兵趕到,追了半天只發現林丹汗的尸體,四皇子毫無蹤跡,惺惺而歸,收攏部隊,進入廣寧城。城內百姓紛紛涌入街道,跪地磕頭,迎接李浩然人馬的到來。城內到處是尸山血海,仿佛到了人間地獄。
李浩然決定派李如梅帶2萬騎兵、30門大炮、1萬步兵、3千火槍守廣寧城,節制女真向蒙古的發展。開原太小易攻難守,決定放棄,收攏百姓向廣寧遷移,寫封信調裴文中來廣寧任知府,以廣寧為中心發展生產、貿易與蒙古互市向外擴展。李浩然率部隊回遼陽。
皇宮內天啟皇帝接到李浩然的戰報;遼東各城全部收復,殲蒙古兵馬3萬、女真1萬四千余人,四貝勒少數女真逃跑。遼東大捷震撼了朝廷各部,天啟心想幸虧沒殺掉李浩然,內閣大臣們慶幸大明又多了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魏忠賢沒想到李浩然能立此大功,殺他的希望越來越小,壞腦筋一轉,跟天啟進言;既然李浩然這麼能打,何不下旨讓他出兵直搗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消滅後金政權,解除大明的後顧之憂。
天啟屁也不懂,心想這當然是好事,在朝廷上要求庭議此事。現在的內閣首輔朱國貞,是個兩面光誰也不得罪的人,見皇上要廷議,開口道︰“皇上、遼東兵馬有限,能收復遼東實屬不易,況且糧草、軍餉未至,攻擊後金老巢有些浪戰,如天下兵馬匯集到可一戰。”
戶部急了︰“皇上不可,集天下兵馬錢糧何出,戶部連各部的俸祿都發不出,如何拿的出錢糧打仗。”
魏忠賢氣的向跟他一伙的內閣大臣崔換升使眼色,崔換升站出來說︰“皇上、臣認為遼東兵馬強悍,李家盤踞遼東久遠自然有辦法對付女真,我等只管坐听捷報便可。”
魏忠賢復議道︰“皇上、崔閣老所言極是,女真乃蠻族,還未開化,那懂什麼兵法、戰略,李總兵號稱賽孔明,對付女真不在話下。”
魏忠賢說話各位大臣都不敢吭聲了,誰也不敢得罪他,知道他想害李浩然卻明哲保身。朝廷上此時鴉雀無聲,天啟皇帝看無人說話,以為都認可魏忠賢的說法。
李浩然在遼陽正享受性福生活,回來幾天在公主、郡主身上游走,三人攪的公主府不得安寧,幾個丫鬟每天臉色通紅,心潮澎拜。郡主也不像開始忸怩作態,放開身體任由施為,李浩然也盡量在她身上傳播紅色種子。
門外傳來接旨,李浩然慌亂穿好衣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總兵李如道,收復失地,居功至偉,任遼東經略,望繼續努力,圍剿女真老巢,建立新功,解大明之危難。欽此。”
李家老少听了聖旨傻眼了,這不是找死嗎?李成梁更是氣的大罵︰“皇上昏庸,大臣糊涂,奸臣當道,陷我李家于危難。”
郡主、公主、夫人們著急看著李浩然,如何破解這難題。李浩然毫不在意說︰“你們不要慌,朝廷有人想害我李家,皇帝老兒輕信讒言,我為什麼要听他的?我就是按兵不動他還敢來殺我?大明朝的軍隊已經沒多少了,就是集全國兵馬也不是我的對手,怕他何甚。”
李浩然上折︰“糧草不足,軍餉未至,兵馬不足,無力發兵懇請戶部立即解決,有望早日破賊。”
李浩然的理由也很充分,無糧無錢誰會發兵。魏忠賢不罷休又生一計;遼東幾年來戰爭不斷,一直無稅可交,魏忠賢就以遼餉稅為抵,讓李浩然自籌糧餉,並派出司禮監太監王公公為監軍,督促遼兵盡快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