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兩百四十二章︰攔住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兩百四十二章︰攔住

    平時像紅衣大炮打一炮費十幾分鐘才能發第二炮,拿破侖炮一分鐘左右就可以繼續發射,同時派士兵在蒙古兵到達500米時,把引線延長往山坡下滾圓球,按李浩然的說法就是戰場上玩保齡球。

    蒙古兵看著一個個黑色鐵球滾過來,不知什麼時候炸,心里老記著這事箭也放不準,三十門大炮還是太少,蒙古兵越來越近火槍手開始了射擊,三隊每排二十人,一排出去就是60槍,還是太慢。

    想想二戰抗日戰場,我軍現代化武器都檔不住日軍騎兵的進攻,何況是原始落後的武器。蒙古兵沖上山坡,李浩然早已準備十門大炮換了散彈嚴陣以待,火槍手邊打邊撤,一聲鳴笛士兵突然向兩邊散開,露出三十門大炮。

    有十門向他們開火,上來一批蒙古兵全被打翻在地,火槍手乘機上前補槍,另二十門炮繼續向後面發射“謝爾彈”火槍隊又沖上山坡射擊,逐漸蒙古兵又沖上來,士兵就撤分開十門散彈又把蒙古兵大沒,反復幾次後蒙古兵終于站上了山坡,25000名步兵沖上去與之混戰,火槍手躲在一邊打冷槍,一次就是5000發冷槍,蒙古有幾個五千。

    時間一長蒙古部隊受不了,後面被炮火切斷,上來的人有限,在山坡頂上的被刀、槍多重打擊,等火槍隊肅清山坡頂的蒙古兵再往下看時,為數不多的蒙古騎兵已經往回逃了。

    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熱兵器與冷兵器的較量,一戰消滅蒙古部隊3萬多人,李如梅呆呆的看著戰況,直到蒙古人逃跑才醒悟過來,立即命令打開城門,騎兵上馬準備出擊,因為他知道兵力的數量已經向明軍傾斜,蒙古人該逃跑了。

    李成梁更是驚的目瞪口呆,大炮轟鳴他就感覺非同一般,戰爭完全不是他想象的戰爭了,看到蒙古人逃跑,越感覺自己老了。

    李浩然帶領部隊進城,城中的官員們目光緊緊盯著李浩然,似乎要看出李浩然身上有什麼法術。不多時李如梅和汪錫追殺蒙古兵歸來。“九弟、英雄啊!三萬步兵打敗三萬五千騎兵,殲滅蒙古三萬多人,自己傷亡不過千人。真乃戰神下凡,受五哥一拜。”

    李浩然急忙扶住︰“不敢、不敢那值五哥一拜,僥幸而已。”被打了一巴掌;“臭小子還謙虛上了,你的豪言壯語呢。不過你小子算是老子的兒子。”

    各官員急忙拜見老將軍,之余又夸李浩然幾句,把老將軍樂的笑開了懷。

    李如梅當即把兵符交到李浩然手中︰“還是你來指揮,我甘願調遣。”

    李浩然推脫幾下被李成梁制止;“我看你堪當大任,就不必推辭假謙虛了。”李浩然才接過兵符。

    誰主官誰寫奏疏,李浩然讓書記官簡單寫了打跑蒙古人,並未說殲滅多少人,書記官不解︰“大人此乃大捷,一戰斬殺蒙古三萬多人曠世之功,居功至偉,怎麼如此謙遜?”

    “唉連你都如此想,內閣老們又要說我李家尾大甩不掉了,做人還是低調好。”

    “大人聖賢。”

    李浩然卻想聖賢個屁,老子是不想引起宮中和大臣們的注意,槍打出頭鳥,不想跟你們一起被時代所埋葬。

    現在該怎麼辦?李成梁說要回遼東,官員們要守彰武,李如梅想再追擊一段,最後都看他如何決斷。李浩然不管他爹在不在一拍桌子︰“蒙古人殺我大明子民,殺我大哥,此仇不報非君子,而且馬上報,我親率騎兵5000千,步兵3萬直搗蒙古老巢,不殺光蒙古人不收兵。”

    眾人听後都被嚇壞了,唯有李如梅暗自竊喜。李成梁見李浩然決心已定不好說什麼?眾官員紛紛勸阻,敵眾我寡,糧草短缺一大堆理由等著他。李浩然一擺手︰“我決心已定,各位分頭準備糧食、兵器、彈藥、馬匹、車輛就可。”

    按李成梁年輕的時候,殺他愛子肯定也會這麼做,所以嘴上沒說什麼?心里倒佩服李浩然的舉動,要不是年齡大了跑不動恨不能也跟去殺個痛快。

    此時皇宮內皇帝大臣們憂心忡忡,李如松的死給他們打擊太大,參加過兩次萬歷年間最大的戰爭,可以說身經百戰,是大明朝萬歷年間唯一一個軍人出身的將軍,卻死在蒙古鐵蹄下,這次又大敗,蒙古壓境,彰武危機,何人能勝任遼東總兵之職?解彰武之圍?

    萬歷主張由李浩然擔當總兵之職,遭到內閣大臣們的反對,理由很簡單,他打過幾仗?當兵才幾年?毛頭小兒一個怎能堪當如此大任,所以內閣力推李如柏。還特意把在京的錦衣衛提督老四李如樟叫到內閣,詢問李家的情況。李如樟如實回答也認為只有二哥李如柏能勝任。

    萬歷想胳膊肘往內拐,被大臣們噎的沒話說確實太年輕,出道又不久,前幾年還打架斗毆呢。正當萬歷猶豫之時,前方傳來快報︰“遼東副總兵李如道,率3萬步卒親臨戰場,打敗七萬人馬蒙古人望風而逃,已解彰武之圍。”

    皇帝眾大臣被嚇到了︰“消息可屬實?”

    “確實屬實,有彰武知縣、副總兵李如梅簽名。”

    “李如柏何在?”

    “報大人,李如柏送李如松尸首已回遼東。”李浩然率大軍沿路前行,並吩咐李如梅帶領騎兵見人就殺,見牛羊就搶,橫掃蒙古大大小小部落一路走來如入無人之境,脫爾罕被嚇的跑的無影無蹤。

    李浩然真正意圖其實要剪除後患;歷史上明朝政府對蒙古政策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尤其後期搖擺性喪失了拉攏蒙古的可能,使蒙古族投靠女真努爾哈赤。這也是明朝滅亡原因之一。

    平時沒有借口濫殺無辜,借李如松的死鏟除蒙古勢力,當時蒙古已經分為左翼和右翼兩大部落,互相也有矛盾。

    這天來到科爾沁左翼後旗,是個比較大的部落,李浩然大軍一到出來一個蒙古人向李浩然行禮說︰“尊敬的將軍不知來科爾沁草原何事?”

    “你們殺我大明子民,殺我大哥還問我何事。”

    “尊敬的將軍不是我們干的。”

    “你們有沒有殺過大明的人?城里有沒有我大明的奴隸?有沒有我大明的錢財?”

    “這個,將軍我請示旗主再答復你。”蒙古使者走後,李浩然命令作好戰斗準備。

    這次確實不是他們干的但也有一些人參入,可蒙古人那個沒搶過,身邊的奴隸都是明朝人。使者對旗主說︰“明軍意思是放掉奴隸,還給他們錢財。”而且還探明都是步卒。李如梅5000騎兵被李浩然藏起來了。

    後旗各部落首領群情激奮,區區3萬步卒敢欺人太甚,城內駐扎15000名騎兵根本不把明軍放在眼里,幾個時辰後城門大開,15000名蒙古騎兵,呼喊著舉著大刀朝明軍殺來。

    1300米、1200米、1000米“放”三十顆“謝爾彈”呼嘯而出,仗越打越精,開始還沒經驗,這次大部分炮彈在空中爆炸,蒙古軍中出現幾處空地,連續的爆炸使空地越來越多,使蒙古隊伍慢慢松散,接近150米時又遭到火槍的阻擊,一時間蒙古騎兵竟然沖不過明軍的火槍防線。

    後面的蒙古騎兵到達明軍才抵擋不住開始後退,紛紛向兩邊散開露出一門門大炮,早已換好了散彈的十門大炮,火光一閃,鐵砂四散,蒙古軍隊500米範圍的人馬大部分倒下,剩下少數蒙古人被火槍追殺。

    後面幾千蒙古騎兵一看不妙,難怪有恃無恐原來有這麼厲害的大炮,調頭就跑。李浩然命令步兵壓上,火炮繼續射擊,當蒙古騎兵距離城內1公里時,前方突然出現明軍騎兵攔住去向。

    原來李浩然早已布置好,讓李如梅和汪錫5500名騎兵埋伏中途,不讓蒙古人一個回去。這時李浩然命令停止炮擊全部壓上向城內逼近。

    蒙古軍隊前有攔截後有追兵,兩頭受堵,尤其汪錫的火槍一打一大片倒地,根本不給他們近身廝殺的機會,心里防線崩潰有的側馬逃串,5000明軍沖上去同驚慌失措蒙古騎兵廝殺,轉眼蒙古軍隊被全部消滅。

    城內旗主和各部落首領大驚失色,急忙命令關城門余下士兵上城抗敵。李如梅過來說︰“九弟我們沒帶雲梯如何攻城?”

    李浩然笑道︰“何用雲梯,你帶騎兵到後門截殺逃跑的蒙古人便是,看我如何破城。”

    4000名火槍圍著城門口向城牆上開槍,開始蒙古旗主還害怕明軍攻城,組織士兵在城頭放箭被火槍打死,後來看到明軍只打不攻知道他們沒有雲梯,放下心來干脆不理。

    只見明軍火槍手兩邊一閃,露出一門大炮沖城門就是一炮,城大門立刻被砸的四分五裂連門都找不到了。李浩然讓炮兵換上葡萄彈,六個大鐵球同時砸在用木頭做的門上,再結實的門也沒用。

    明軍趁機攻入城中,蒙古兵還在城頭上等著明軍呢。李浩然命令說漢話的不殺,其余的人全部殺光。城內漢人奴隸看明軍到來,趁機反抗,一時城中大亂。旗主見不妙放棄抵抗率眾首領逃跑,剛出城見李如梅5000騎兵堵在路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兩百四十二章︰攔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兩百四十二章︰攔住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