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珙省視著燕王說︰“龍行虎步,日骨插天,太平天子之相。年四十,長須過肚,可登大寶。”此話更加堅定了燕王發動靖難之役的決心,在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袁珙成為了永樂帝的第二號軍師,僅次于道衍之下。
又踫到一個永樂朝的奇人,李浩然不僅不害怕,還很高興地笑了。只是李成應臉上擔憂的神情讓李浩然不得不勸慰道︰“父親,這樣不好嗎?!最起碼在明相士袁珙眼中,你兒子並不是普通人。三天之後,一切就知分曉了。”
李成應現在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只能對兒子笑一笑,讓兒子不用擔心他。其他的,先回家再說,家里的兩個女人都比他聰明,三個大人好好商量一下。
李成應與李浩然父子離開後,道衍坐在了太師椅上,一口將放涼的茶喝完後,才向袁珙問道︰“這麼多年的朋友,有什麼話直說吧。你從那小子的臉上看出了什麼?!”
袁珙並沒有馬上回答道衍的問題,而是看了看外面的兩名僕人,道衍一揮手說道︰“沒有我的吩咐,五十步以內不許有任何人出現。今天不再見客!”
道衍的一聲命令,所有僕人快速地離開了,並在大門外掛上了不見客的牌子。等僕人們都忙完了,道衍才說道︰“這樣可以了嗎?有什麼話直說吧!”
袁珙這才開口說道︰“還記得我初次見你給的批言嗎?”
道衍點了點頭,回答道︰“當然記得。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正是你這句話,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走上這條血腥的迎王之路!那你給李浩然的批言是什麼?!”
“林中稚虎忙嬉戲,百獸亦知日後王。此子雖然年紀尚輕,可虎相已成!”說到這,道衍沒有再多說什麼。兩人是多年至交,所謂的虎相並不是民間常說的“虎兒”那麼簡單!
道衍笑了,笑得更加地開心,他說道︰“哈哈,哈哈!又是一頭老虎,還不是病虎,是一頭正在成長的稚嫩幼虎,這樣不好嗎?!病虎的徒弟將來也是一頭老虎,這樣才可以繼承我一生所學,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對于道衍開心的笑聲,袁珙搖了搖頭,擔憂地說道︰“除了當今聖上,他是我所見命格最尊貴的人,甚至超過了大皇子!虎者,霸也!你只是一頭病虎,三年靖難之役,就造成了那麼多的殺孽!這雖然是天意,但也是天下蒼生的劫難。而他,我只看到將來會有多縷情絲纏繞于身,卻沒有看見其他的制約。我擔心,擔心此子倘若真的繼承你一生所學,日後長大了,會做出什麼事來!”
霸者,這就是袁珙所看的,也是他所擔心的。三年的靖難之役,是天意,但也造成了無數的殺孽,多少人為了這場皇位之爭家破人亡,甚至被株連十族,袁珙在為天下蒼生擔憂!
“成皇之路是血腥的,即便是天意,一路走來也是無數的鮮血與尸骨,但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我知道你在擔憂什麼,可既然他只是頭老虎,一個霸者,以當今聖上之戰龍命格,又何懼一頭小虎。我相信在我的教導之下,他日後一定會成為大明朝的擎天保駕之臣!在我眼中,庸臣皆是雞犬牛羊之輩,大明朝需要一個虎臣!”
道衍很有自信,可袁珙卻不這麼想,他繼續說道︰“當今聖上,的確是無人能夠左右之皇。可聖上如今正值壯年,而他才十歲。十年之後,聖上已老,稚虎也才剛剛冠禮成年。我所擔心的並不是當今聖上,而是聖上百年之後!大皇子與皇長孫之命格皆不如此子!”
听到袁珙如此的分析,道衍沉思不語,命格之說,可信可不信,偏偏他這位摯友,無一不中!
過了一會,道衍再次開口說道︰“李成應與李立華兩人,都是身受皇上與皇後大恩之人,也都是忠心耿耿之輩,我想他們兩人教出來的兒子,應該也是忠臣!”
袁珙再次搖頭,說道︰“老朋友,你動心了,因為你害怕你這一生所學無人能夠繼承。可你也別忘了,當年的曹操也是忠臣之後,起兵時也是一心忠于大漢。只是,像我等這些權力之上的人,很多事都是無法自行做主的,因為有很多人在背後推著我們向前。”
“那你的意思,是要毀去此子了!”一再听到袁珙的糟糕判斷,道衍這頭病虎忠于動怒了!
可袁珙依舊是搖頭,說道︰“一切還沒有定數,因為他現在也只是頭在林中嬉戲的稚虎,天還在看。我也希望這都是我杞人憂天,倘若他忠心于大明朝,一生不變的話。這是大明之福,也是天下蒼生之福。我可以預見,繼承你一生所學的他,將會成為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大明第一能臣。可也因為他還小,我才無法看到更遠之事,我突然有種感覺,老天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一個很大的玩笑!”
袁珙不再說話了,道衍有些頹廢地坐在太師椅上,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決斷了!滿腹經綸,經天緯地之才他,只不過用了半生所學便輔佐燕王登基成功,從建文帝的手上奪來了江山。只是野心勃勃的他見證了戰爭的殘酷,還有成皇之路的血腥,他累了。可就這樣讓他一生所學全都隨著自己深埋黃土,回到佛主的身邊,道衍不甘心,像李浩然這樣學生,百年也難得一人啊!
但是,袁珙的話也在警告著道衍,李浩然此人,既可成為千古能臣,也可成為曹操!倘若李浩然真成為曹操,那將是大明之禍,也是天下蒼生之禍!
“三天之後,我會再考一次。倘若他心中有大明朝,願意做一忠臣,你我便合力為其織一張大網,使他在日後有所牽掛,成為大明第一能臣,名臣。可倘若他自小便有不臣之心,貧僧將再開殺戒,還請佛主原諒!”
自從永樂帝株連了方孝孺後,道衍便在佛主面前起誓,此生不再開殺戒。只是,這一次,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皇朝安穩,天下百姓才可以休養生息,大明朝不能再亂了。
見到病虎殺性再起,袁珙搖了搖頭說道︰“天意難測!此子出生我竟然沒有一點發覺,天象也沒有一點變化,彷如虛無中突然出現一人,實在是古怪。所以,老朋友,就算你想殺他,也未必可以。如果他真是上天為我大明而派來的,那也是我大明之福!如果真是那樣,就讓我們這兩把老骨頭好好幫他謀劃一番吧。哈哈!”
袁珙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即便是他也無法看透天意。可有一點,袁珙知道,原本看透世間的兩人突然又發現了好玩的事情,又讓他們那顆原本的平靜的心再次激動。
道衍此時,既要往最壞的情況去想,也要往最好的結果去想。心亂的他,終于是忍不住,雙手合十念起了佛經。只是,當道衍閉上眼時,他所見的都是這三年靖難之役的種種殺戮,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無一不是家破人亡,無一不是累累白骨。
其實道衍已經知道,他做錯了,當年的他做錯了。只是為了一展所長,只是為了自己的野心,他造就了一個永樂帝,也造成了無數慘劇。可後悔之後,他又能做什麼?他還能做什麼?施展抱負之後,他得到的只有空虛與寂寞,佛主對他的懲罰還沒有結束,只是開始而已。
看著老朋友滿頭大汗地誦念佛經,袁珙悄聲地離開了。這是道衍的心魔,別人幫不了他,只能靠道衍自己的意志。袁珙的內心何嘗不是一樣矛盾,他們都得到了多年所夢想的權勢、財富,可得到之後卻是如此的糾結,他們都知道自己做錯了,可錯了又能怎麼樣?!天意如此,天意難測!
李浩然當然不知道衍跟袁珙說了什麼,回到家後他也沒多想什麼,想再多也沒用,那還不如抓緊時間,撒嬌一下。回到家中,李浩然就下就跑到了母親的懷里,抱住母親撒嬌。母親的懷抱,永遠是孩子最溫馨的地方,什麼男子漢,什麼長不大的孩子,都跟李浩然沒關系,他現在就是個孩子,安穩地抱住母親,在母親的懷里撒嬌最舒服。
摸摸兒子的頭,李立華不知道具體怎麼樣了,有些擔心地問道︰“怎麼樣了?”
林月如也在旁邊等消息,可與李浩然輕松地笑容不同,李成應可笑不出來,他回答道︰“道衍大師很欣賞浩然,連我都沒想到浩然會說出那樣的話來。只是,那時袁珙大人也在,袁珙大人有話要說,道衍大師讓我們三天之後再去,他會讓管家親自來接我們。”
袁珙也在,李立華跟林月如都很震驚。如今在南京城內,希望袁珙能為其相面點撥一二的達官顯貴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靖難之役的功臣們,無一不把袁珙奉為上賓。只是,與道衍一樣,當永樂皇帝登基後,袁珙也是越來越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