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知縣是哪里人?”李浩然問了一個看似與主題無關的問題。
“回大人,下官乃泗水縣人士!”包陽暉回答道,旋即他明白了李浩然問這話的目的,又補充道︰“大人睿智,泗水縣毗鄰南關,下官對衍聖公府的許多作為多有體會,只是下官也是讀書人,這衍聖公一府名聲倒是沒有什麼,只是怕丟了我們這些孔門弟子的臉。”
孔門弟子,我可不是孔門弟子,要說起來,我最多算是半個“紅門”弟子!李浩然不由得腹誹道。
見李浩然面色不豫,包陽暉又接著說道︰“不過只是在南關左近,孔門之人會比較蠻橫,在其他地方還是比較規矩的,像這個姚鵬大只是個異類,其父原本也是有機會繼承衍聖公之位的,就是因為這姚鵬大敗壞了他父親的名聲,所以其父就未能繼襲,而姚鵬大也被打發到了這肥城來!”
李浩然明白了許多,不過他不全相信著包陽暉的話,因為從包陽暉的態度看來,就知道他對這衍聖公府很有敬畏之心,後面的話也有為衍聖公府開脫的嫌疑,不過僅僅從包陽暉透露的信息也已經讓李浩然失望透頂了!聖人教誨?一幫子孫都成這樣了,還談什麼教誨!
休息片刻,李浩然便叫上李浩然,到城門口匯合那一千多“僕人”,還有自己在這津于中買的百余人,回濟南而去了。回到濟南的李浩然心中有了計較,大量的消息結合自己的見聞使得李浩然認定這次的災荒是天災,卻也是**,山東境內,受災最為嚴重的便是這濟南石州二府,整個山東災民約有百余萬人,受災嚴重生活無以為繼,只能靠官府救濟的卻有九十萬余。看到統計上來的數據,李浩然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這還僅僅是山東一地,還有湖北,湖廣,等幾年還有陝西,李浩然仿佛看到了數百萬似潮水般向自己涌來,將自己生生湮沒。
盡管束俊達是山東巡撫,不過李浩然是聖上指定的賑災欽使,而且除了巡按御史,還有濟南知府,濟南兵備使等一大堆的頭餃,也不知道李浩然算是幾品官了,所以束俊達倒是很默契的配合著李浩然的工作。
和束俊達接觸的時間中,李浩然認為這位巡撫,勇于任事,頭腦聰明,然而有時候又一味的妥協,比如災情發生後,束俊達妄圖通過自己的努力,說動在濟南城就藩的德王,以及一些大戶人家捐助錢糧,救濟災民,當然結果很顯然,他踫壁了,更為過分的是,這些人還乘著災荒,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而朝廷給的救濟大多數是銀錢,而不是倉米,以至于百姓根本不能很好的得到救濟,束俊達卻一位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穩定是第一要務,所以只是處理了一些小蝦米作罷,至于與之勾結的官員也只是口頭申斥而已。
十月二十,李浩然在巡按衙門發布命令,成立賑災特別工作組,先期分赴濟南府二十余州縣查探災情,並廣貼告示,巡按衙門將在歷城(濟南府治所在縣城)南,堰頭鎮,齊河,津于設置四座流民安撫大營,山東各地災民盡快到此四營報到,接受賑濟。
李浩然這是在行險,這麼多的流民,聚集到一起,如果出現了什麼意外,那將釀成大禍,不過對于束俊達的擔心,李浩然倒是顯得很從容,再三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束俊達拗不過,也就不再爭執。有時候為官確實要明白妥協之道,然而這位巡撫確實太容易妥協了一些,倒是省了李浩然不少的口舌。
賑災特別工作組的成員都是宏風學館的學生以及李浩然的義子們,李浩然大概調撥了一百多人,每三人一組,分赴各縣,主持工作。這批孩子大多都在十六七歲左右,加上三年多的學習,看起來以及很是成熟了,李浩然相信他們能夠做好自己安排的工作。
蒲台縣,縣令吳元魁正在蒲台最好的酒樓給來自濟南的賑災特別工作組接風洗塵。
“來來來大家滿飲此杯!”吳元魁舉起杯子,熱情的說道。
在座的都是蒲台有頭有臉的人物,聞言紛紛舉杯一飲而盡。場面頓時熱烈起來,幾杯酒下肚,李長吟面色微紅,不過他強忍著心中的不快,面帶微笑,向在座的人一一敬酒。
“小李大人,一路辛苦,這是全縣父老的一點心意,還望小李大人在李大r n mi n前多美言幾句!”酒宴散去之後,李長吟被吳元魁拉住,並且給他塞上幾張銀票。
看到吳元魁塞過來的銀票,李長吟只有兩個感覺,一是覺得義父果然神機妙算,在來之前就囑咐自己,說︰“這到了地方上,肯定會被官員賣命拉攏,而且越是有問題的地方拉攏的越厲害,不過除了美色之外,一切都可以來者不拒,這樣很快就能打入內部,這些人定會認為你們年少,並不是真的要有什麼作為,最多是我李浩然派到地方索賄的代表而已!”
現在看來義父的預測確實不錯;第二個感覺是好笑,因為這吳元魁給自己的銀票不是別家的,正是義父名下海匯錢莊的銀票,這事兒回去可以跟義父說說,在小小的蒲台縣海匯的銀票都能流通了,確實不錯。整整五千兩,其余二人各一千兩,還真是舍得下本錢啊!
和李長吟同行的另外兩人原是宏風學館的學子,都是些貧家子弟,回到客棧,二人便怒氣沖沖的對李長吟說道︰“李大哥,咱們怎麼能夠收下這個錢呢?咱們來使干什麼的,難道大人的囑咐你都忘記了嗎,你可是大人的義子,怎麼能辱沒大人的名聲!”
確實,這兩名宏風學館的學子對李浩然很是欽佩,甚至到了膜拜的地步,因為李浩然在宏風任上,不僅使得所有人過上了溫飽富足的日子,還讓所有的貧家子弟都能夠上學,大家都記得李浩然的恩情,在來山東之前,家里人知道他們是去給李大人辦事,都是千叮嚀萬囑咐,叫他們不要辱沒了何青天的名聲。
現在倒好,李大人的義子居然帶頭收起了hu l ,叫他們如何不氣憤,剛才在酒樓吳元魁遞給二人銀票的時候,二人本就想發作的,只是李長吟一再的示意,他們才忍住了,這一回到客棧,便要興師問罪。
“兩位學弟,”李長吟緩緩的問道︰“你們可知道,義父組織的三人工作組為何每組的組長都是義父的義子?”
不待二人回答,李長吟又自顧自的說道︰“那是為了迷惑這些官員,讓他們誤以為我們不是來做什麼實事的,而僅僅是義父派下來收受hu l 的代表,畢竟我們太年輕,他們不會有多少防備的,再一個,即使我私自收受hu l 也要有命花才行,你們難道沒有看到咱們手中的銀票都是我義父名下海匯錢莊的嗎?呵呵,好了,把銀票交給我,我給義父送去吧!還有在以後的這段時間里,咱們什麼也不要說,也不要著急做什麼,咱們當下的任務是看,听,把我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牢牢的記下來,這些敗類以後義父自然會收拾的,你們要相信我義父!”
這樣的事情在濟南府的各縣都在發生,工作組到了後,都接到了熱情的接待,即使是官員清廉,也會有當地的士紳行賄,這讓李浩然既喜且愁。
工作組半月的“業績”達到了近十萬兩銀子,對災民而言這筆銀子確實很有用處,然而這也說明了地方的糜爛程度。
讓李浩然感到好笑的是,李肖笛等幾個小家伙在當地的官員送了幾名美貌女子後,卻說自己不感興趣,還是折現來的痛快,最後還真的又收到了一千兩銀子,倒是讓很多人更加認識到這些工作組的“作用”。
哼哼,有你們哭的時候,李浩然惡狠狠的想到。不過李長吟告知李浩然的事情卻真的讓他感興趣了,他一查驗送來的銀票,果然大半都是自己的錢莊的,看來自己錢莊在山東已經有很大的影響力了。
工作組的成員們很快的和各地官員以及士紳地主商賈們打成一片,送來的消息也越來越詳盡,李浩然再次派出了十幾個工作組分赴石州各縣開展“工作”,同時指示這些孩子繼續蟄伏,不許做什麼動作,有什麼不滿都要先憋住。
各地的災民在得知巡按大人的告示之後,都紛紛向四座流民安置大營而去,不過在去之前,在有心人的運作之下,他們還要先做一件事情。新城縣安家鎮,安飛英員外正在家中與自己的賬房對賬,听到院子外有的吵鬧,把手中的賬本一摔,大聲喝道︰“王福,外面怎麼回事?”
“回老爺,有刁民鬧事,家丁們正在驅趕!”一個駝背的老頭在門外恭敬的回答道。
“幾個刁民都制不住,要這些廢物何用,告訴你兒子,給我狠狠的打,出了人命老爺我擔著,要是再給我吵鬧,就給我滾!”安飛英怒吼道,當下也沒了心情再對賬了,賬房也識趣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