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蓮兒聞此,不由得吐吐舌頭,見此情景,李浩然不由痴了,這才想起,清蓮兒現在才十八歲不到,在後世正是青春時節,如今她卻經歷許多的磨難,在這山上,並沒有其他人,加之李浩然反復提及什麼朋友,什麼不要顧及身份的,終于使得她顯現出了少女的心性。
兩人用石頭架好灶台,放上鍋,把之前就切好的菜炒將開來。
李浩然擼起袖子,大秀廚藝,看得清蓮兒目瞪口呆,而她的眼中分明已流露出了特別的東西,李浩然看在眼里,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不一會兒,兩人就把做好的飯菜吃光了,在李浩然的提醒下,清蓮兒也慢慢的放開來,不再顧及什麼淑女形象。
“這是我吃的最開心的一頓飯了!”
李浩然喝了點小酒,臉上開始泛紅,他接著問道︰“清蓮兒,你呢?”
“嗯我也是,呵呵”清蓮兒輕輕的笑道。
此時她發現自己已經看不透眼前的李浩然了,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吶?能做到庶吉士,學識必然淵博,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是個愛民的好官,居然還懂得庖廚之藝,真是讓人明白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不過他為什麼花那麼多的心思對自己那麼好呢?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不過一想到自己的曾嫁之身,清蓮兒又不由黯然。
最多自己只能做個小妾,現在對自己好,等到以後自己人老色衰了呢?人一旦得到了一樣東西的時候,再失去便是萬分痛心吧!想到這里清蓮兒不由在心里醒問自己︰這是怎麼了,現在為什麼就會擔心這些並不存在的問題呢?
李浩然卻不知道她心中現在在想什麼,他朗聲道︰“清蓮兒,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如畫的河山!”
站在山頂上,極目望去,竟是一馬平川,宏風地處後世所稱的華北平原,除了一些小山之外,都是平原之地,李浩然所在的這座山差不多就是宏風縣的中心了,就這樣,李浩然四望之下,卻也把宏風望不盡。
“人都說這一任知縣就是百里侯,這話不假啊,呵呵”像似自言自語,又像似對清蓮兒說道。
“是啊,大”清蓮兒人字尚未出口,李浩然便做慍怒狀,清蓮兒臉一紅,只听李浩然道︰“以後沒有外人的時候你可以叫我李浩然或者浩然或者其他的稱呼都成,就是別叫大人了,那是叫給別人听的!”
清蓮兒依舊是紅著臉,點點頭。李浩然一把摟過了清蓮兒,這次清蓮兒心中只有甜蜜,再無半分抗拒了,只听李浩然哼唱道︰“愛江山更愛美人”
清蓮兒烏黑的眼楮望著李浩然道︰“浩……浩然,這歌是什麼歌啊,怪怪的,不過真好听,就是太沒有志氣了!”
清蓮兒第一次這樣稱呼李浩然還不太習慣,但是還是鼓足勇氣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呵呵,清蓮兒你說的是,這歌是沒有什麼志氣,這大明的江山,和我身邊的美人。”李浩然把目光從遠處收回來,專注的看著清蓮兒道︰“我都愛,我都要拼命的去保護!”
這一刻,清蓮兒分明從李浩然的眼楮里看到了堅毅與決絕,一時間竟是不知如何作答,李浩然卻也不由自主的把手從清蓮兒的肩上滑到了腰上,一把摟攏清蓮兒,就要吻上清蓮兒的紅唇,此時的清蓮兒腦子里已經沒有其它的任何東西,她閉上眼楮,揚著頭,享受這深吻傳達的濃濃情意
第一次泡妹成功,李浩然興奮不已,盡管自己有利用身份的便利的嫌疑,不過自己總算是成功了呀李浩然心里美滋滋的。
想起穿越前在大學里自己戀愛的遭遇李浩然就唏噓不已,那會兒自己家里也不富裕,什麼東西都是算計著買,看到有的哥們兒動則九十九朵玫瑰的示愛,他就自慚形穢了,所以基本上在情場他都是鎩羽而歸,現在獲得美人芳心,他簡直樂開花了。
至于鄭直曉提醒他清蓮兒本是已嫁之身,最多只能收做小妾,李浩然卻不在乎,二十一世紀來的他並不是很看重這些東西,當然更關鍵的是,清蓮兒本就還是處子之身,自己也不吃虧。
但是鄭直曉說如果要收她做正妻,對以後的升遷會有影響,李浩然不由犯了難。
不過很快他就想開了,現在自己就這一個女人而已,名分什麼的並不重要,等以後自己有了更多的艷遇在說吧。
閑了一陣子,王主簿等人已經把事情處理好了,現在正式到了農閑時節,李浩然覺得該自己出場做點什麼了。
鄉勇的訓練很有成效,短短兩個月,這些人的身體已經較之前有了天壤之別,而且由于有餉銀,練民團的舉動使得近一萬戶的百姓家里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李浩然的數十個義子大部分也從民團里撤回了,只留下少部分的人在里面。雖然只是兩個月時間,鄉勇們對李浩然已經是死心塌地了,不虞有什麼問題,至于識字,李浩然在王主簿給本縣的生員發放廩米的時候,發現不少人家里條件不是很好,于是便把縣里的幾十個生員招進了民團。
一開始他們倒是不願意,不過後來李浩然嚴肅的對他們說道︰“你們以為這是干什麼,我又不是讓你們當大頭兵!”當然這只是在書生面前李浩然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態勢,重文輕武的思想在大明還是比較嚴重的,自己不好表現出對軍人的好感,即使是民團也不行,他接著道︰“而且這些人本是本縣百姓,為保安寧而聚在一起的,大家應該記得聖人教誨,所謂有教無類嘛,大家教會這些人識字,也是一件教化的功勞,本官不才,也是做過庶吉士的,誰的功勞最大,等到秋闈的時候,本官不吝保舉!”
雖說科舉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本事,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有父母官的保舉書,確實是天大的便宜,于是這些人也不再恬躁,卯足勁兒的教這些泥腿子去了,當然李浩然開出的月銀8錢,還不包括廩米的待遇也是重要的原因,要知道為了讀書,許多人的家境確實很不好的。
接著要做的是對自己收的幾十個義子的教育。
之前李浩然一直沒有停止對他們的培養,現在這些孩子基本上都能熟讀經書了,根據李浩然的觀察加上孩子自己的意願,他把這些孩子分成了幾撥。
一撥是習文,都是些很有天分的孩子,李浩然希望他們好好用功,將來及第之後做官就能把自己教給他們的東西傳播並實施下去;
一撥是習武,這些孩子李浩然希望能在以後的時間里上陣殺敵,最好還能出幾個將帥之才,其中的李肖笛很有潛質,本來按照李浩然的計劃是想讓他學文,以後做官的,然而他自己卻選擇了習武。
他知道就在還有不到四年,野豬皮就要反了,身後的陝西要十幾年後也會出一個反骨仔,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阻止這一切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再一撥是習工的,李浩然本就學的機械,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作用是相當的大,還有一波習雜學,如算學,化工這些,雖然對化工之類的李浩然懂的不多,但是他好歹也是受了十幾年的正規教育,很多東西還是會的。
不管是學什麼的,李浩然都要求這些孩子堅持鍛煉身體,還在孩子們住的地方貼了一條標語“野蠻其精神,文明其體魄!”
李浩然打算再辦一所學校,由于宏風所處的府縣之間還有一個州,所以宏風縣並沒有縣學,所以開辦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于是他差人到縣外去找了十幾個先生,準備建立學校。
校址也不用再建,白起雲走後他的房子被李浩然叫人買了下來,稍加改裝,就可以了。
學校的模式李浩然也打算按照自己培養義子的模式來進行,至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人選,武科的有鐵柱兒手下的一班好漢,雜學機械就讓自己教完了義子再讓他們教授就可以了。
很快先生就找來了,看到李浩然列的計劃,秦岱沈周幾位先生都非常不滿,這還是學館的搞法麼?
最後李浩然又耐心的向他們解釋道︰“幾位先生!”秦岱等忙稱不敢,畢竟人家是官,還是庶吉士,自己都只是秀才而已,無論地位學問都比不上別人,哪敢當得起李浩然一聲先生!
不顧幾人的推辭,李浩然繼續說道︰“大家都是經歷過科舉的,當中的這其中的艱辛,本官開設的這個學館,並不只是要培養學童參加科舉,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識得字,這也算是普及聖人之教化啊,而教授雜藝,則是希望更多的人以後有一門技藝,生活有著落,不然本縣數千名童子都去參與科舉,難道是幸事嗎?”
眾先生這才明白縣令大人的用心,忙稱慚愧,李浩然笑著說不必介懷,最後他又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只能選出少部分有天分的學生進入科舉科,這個任務就交給各位先生了!”這些先生忙稱惶恐。
貼出了招生啟事,在七天之內,全縣六至十歲的孩童九成報了名,十到十五歲的有四成的報名,總共計有三千余名學生,情況如此好,第一主要得益于李浩然得民心,還有就是就讀條件很低,一年的學費只有三錢銀子,而且對于學習最好的學生還會有1到6兩不等的啥獎學金,所以父母帶著孩子報名的時候都一再囑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爭取拿到獎學金。
按照李浩然的計劃把學生分好科以後,又開始分成幾個批次,學生不需要每天上課,只需每三天一輪,不過不上課的時候也不能閑著,這個李浩然另有安排。
不過李浩然定下的學費確實太低,除去先生的費用,書本,筆墨紙硯這些根本就剩不下什麼錢了,雖說現在自己有很多銀子,但是李浩然卻不打算往里面使,因為即使自己這會兒能救濟,但是自己離任後呢,學校豈不是就維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