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在

第三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腎精 本章︰第三章

    天武皇朝,洪武年間已經是兵戈四起,張家,歷代是保疆衛國的將門,張錦程即劉瑟,是這代張家族長。劉瑟降生到這里已經快20年了,這次降生,劉瑟以往記憶全給封印,所以暫時我們應該稱呼劉瑟為張錦程。上代族長即張錦程之父張岳在一年前平定西亂歸程途中舊傷復發,病危不治,已經西去。後面由張錦程接任族長之位。

    說起這20年,張錦程潛心練武,苦讀兵法史書。16歲前,多次帶兵四處剿滅匪患,履歷戰功。18歲那年,被當今聖上欽點為威遠將軍,帶兵平定xx一代的起義,一戰名動天下。

    19歲班師回朝,本該春風得意之際,不幸的是才回沒有多久,便傳來父親噩耗。母親因此一病不起,郁郁寡歡,沒過多久便隨之而去。讓張錦程第一次嘗到了什麼是疼徹心扉,感到世事無常,變幻莫定,有一點索然無味的感覺。

    而後23歲,兵戈再起,臨危受命,再平西亂。經過2年奮戰,西亂基本被平定,正要乘勝追擊,剿滅最後禍首時。朝中連班3道金牌,催之停戰熙和,班師回朝。正所謂國之將滅,必生妖孽。就像岳飛一樣,回朝便是死路。

    但是張家歷代為將,忠心耿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張錦程心亂如麻接受聖旨,班師回朝,如果張錦程只是張錦程,那麼下場與岳飛無異。

    但是他還是劉瑟,回朝途中一個夜晚,劉瑟真身上買的破幻符自動燃了起來,幻境中,張錦程先是一呆,隨後沉思起來,不過一會便下定決心召集來親信部隊。

    “昏君無道,听信宦臣奸言,想置吾等于死地。想吾等為朝出生入死,肝腦涂地,最終換來這樣的結局。現今天下狼煙四起,正是改天換日之時,現在我欲逃往蠻疆,整修待戈,伺機奪取天下,爾等意下如何?”張錦程說罷,手按長劍,銳利的眼神環視眾人。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為首的將領李釗走到張錦程身前,單膝跪地,低頭拱手道“願追隨將軍左右。”其他眾人也不甘落後,紛紛表態。

    看下地上一干人等,不知幾人是真心,但也別無他法。張錦程立刻扶起李釗道“快快請起,以後封王拜相全靠爾等。”

    翌日,張錦程便帥兵取道陳昌,想要渡過閭江,逃往蠻疆。行軍3天,剛出陳昌,便發現軍隊中謠言四起,時有小股部隊脫離軍隊,逃往徐州,一時間人心惶惶。

    張錦程發現情況不對,立刻召集眾將領,到場的將領少了幾位。眾人一看便知是出了叛徒,全部看向張錦程,等候其發話。

    張錦程道“這個情況我早有預料,所以我已經派李釗將謠言傳播最凶的幾人拿了下來,割了舌頭,等下召集三軍,將他們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接著又說道“等到叛徒將我等行軍目的和路線告之昏君,到時候怕是要大軍壓境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快,搶在大軍集結前,渡過閭江,依我看,他們知道我等必橫渡閭江,在閭江岸口一定有重兵把守。所以我們要這樣這樣。。。。。大家還有什麼異議沒?”

    眾將領听了相互一對眼,便齊聲回道“但听將軍指示。”

    張錦程環視了下眾將領便道“那麼先將三軍召集起來。”

    三軍前,張錦程一手舉起一封聖旨,一手指著地上謠言散播的幾人,說道“我張家將門,一心保家衛國,此次取道陳昌,橫渡閭江,實是接到皇帝密詔,本應機密行事,但奈何奸宦當道,這地上幾人便是受奸宦指使,理通叛國的叛徒,他們散播謠言,污蔑我等,著實可恨。現在斬首示眾,以效三軍。”說罷便讓刀斧手砍了。

    隨後便帥軍急速前行,行至閭江,尋了處水緩處,便下排筏強行橫渡。終于搶在守衛軍到來時,整編好了隊形。但听張錦程吼到“今有奸宦禍國殃民,把持朝政,聖上特下此密詔,讓我帶領你們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到來,重整河山。但是如今被奸宦識破,為今之計只能殺出一條血路,不然我等都要葬身于此,辜負了聖恩。眾將士听令,隨我殺出去”

    說完,便策馬狂奔,沖向守衛軍,只見張錦程帶領眾將士做為一把尖刀,刺向守衛軍,不過幾個來回,便將守衛軍隊形打散,被緊隨其後的士兵分而殲之,不過1個小時便將守衛軍打敗,將俘虜再洗腦一遍,便帥軍揚長而去。到達蠻疆後,休養生息,練兵屯田,靜待時機。

    三年間,天武皇朝各地起義不斷,狼煙四起,稱王的都有幾個,各路豪杰紛紛下勤王詔,簡直是亂成一團。張錦程看到時機成熟,也下了個勤王詔,昭告天下,奸宦把持朝政,今帥兵出征,光復天下。隨後調兵遣將,行出蠻疆,直奔徐州而去。

    現今正直春季漲水的季節,徐州城離閭江又不遠,張錦程命人在閭江上游高築堤壩,準備水淹徐州城。一面又帶兵行至徐州城下,徐州太守劉永站在城牆上,對著張錦程喊到“叛賊張錦程,你本為將門之後,卻辜負聖恩,今舉兵範進實屬大逆不道,我勸你快快下馬投降,聖上英明,會給你一條活路的。”

    張錦程喊道“奸宦當道,把持朝政,國不為國,家不為家,我得聖上密詔,今來勤王,你若真是忠義之輩,快快打開城門,祝我匡扶社稷,今天且讓你想一想。如若不然,明日我便攻打你徐州,到時候血流成河,你就是天大的罪人,要遺臭萬年,死後也得受人唾棄。”說罷,也不等劉永回話,調轉馬頭,帥兵離去。劉永站在牆頭默默的看著張錦程離去。

    翌日,張錦程帶兵前來,看到劉永沒有打開城門的意思,也不再廢話,直接派兵推出投石機,也不強攻,就這麼耗著。這樣反復幾日,劉永也發現了情況不對。隨召集一干將領,劉永開口“這幾日,張錦程雖然不斷投射,但卻一點強攻的打算都沒有,必定有詐,不知諸位有什麼注意?”

    一個將領說道“現在正值春季漲水之際,但最近幾日,閭江水位不升反降,想必那張錦程想用水攻,不如派些人出去調查調查具體位置。”劉永回到“好,就這麼決定了。”

    隨即便派了幾組人,分別沿著閭江調查,最後遠遠的發現在上游某處閭江被築起了堤壩,正準備回去復命,被張錦程的兵發現,立刻展開追截。這一追一逃,最後還是被幾個人逃回了徐州城。

    劉永听了,又召集一干將領,問道“可以什麼對策破此計?”

    一個將領排眾而出,說道“太守,我有兩計,一是在水位未屯高之際,派兵提前破壞堤壩,而我徐州也要做好防範水災措施,趕快召集民眾挖疏通渠道。二是出城與張錦程決一死戰,打退張錦程,破城之危自然迎刃而解”

    劉永沉思片刻說道“出城死戰萬萬不可,一則我們有城牆作為依托,這是地利,等待朝廷救援,這是人和。二則張錦程是將門之後,善戰之輩,一生大小戰役也是不斷,出城決戰決計不是他的對手。”

    那將領便接到“那是派兵突襲堤壩麼?”

    劉永回到“也不可,張錦程既然已經發現我們排探子去探听堤壩虛實,他一定會重兵埋伏我等。自古以來只有固若金湯的洛陽抵御了水淹,這次張錦程用水淹,真是用心險惡,置這閭江下游,方圓幾百里的百姓于不顧。明日出去叫戰,佯裝決一死戰,吸引張錦程大部隊注意,然後派兵襲擊堤壩,能拖一時是一時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為自在》,方便以後閱讀為自在第三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為自在第三章並對為自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