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時空企業巨頭

第七十一章 電話客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鷙鳥皴 本章︰第七十一章 電話客服

    目前oranges公司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10mb容量的硬盤李逸軒不打算繼續生產了,更不願意提高他的生產線。

    就算提高產量也沒用,這個時期個人計算機市場就這麼大,這也決定了硬盤市場的容量。在計算機沒有出現爆款以前,個人計算機硬盤市場的容量哪怕是上帝來了,也提高不起來。

    唯一的辦法就只能對硬盤技術進行升級,可以有效避免被希捷公司拉入價格戰中。

    而偏偏制約oranges公司硬盤進行技術升級的關鍵節點,不是磁頭、不是盤片,而是最不起眼的總控制芯片。

    更加讓人無奈的是,我們已經完全解決總控制芯片的一切技術問題,但芯片工廠要在半年以後才能投入生產。也就是說20mb硬盤要在半年後才能上市,在這半年時間里面,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這讓李逸軒想起當初中國工業人被西方卡脖子的無奈了。只要是你缺的,他什麼都卡,這導致中國要花很多成本,從頭到尾的去解決整個生產體系的問題。

    這場短會沒有解決實際性的問題,更沒有什麼天才般的點子出現,生產力的問題不解決天才也沒轍。最後李逸軒只能督促王麗麗盡快完成芯片工廠的建設。

    會議結束後,李逸軒回到辦公室,發現母親也在。

    “你們開會解決了什麼問題沒有?”

    李逸軒坐在椅子上嘆道︰“生產力問題不解決,什麼天才招都沒用。芯片廠最快也要到5月份才能建好投產。”

    “那這些工廠就這麼閑著?每天好大一筆支出啊。”張桂芳不甘心的道。

    “不閑著還能干嗎,這筆支出再大也要出,一起都只能芯片工廠了。”李逸軒也不甘心,但是除了等沒有更好的辦法,硬盤看起來只是計算機系統不起眼的小部件,但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任何一個小環節出現問題,所有前期努力都會變成零。

    這也是為什麼硬盤的技術原理並不復雜,但能生產硬盤的國家只有美、日。即便是英國、法國、德國這些老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也生產不出來。

    至于韓國,就更不用說了,從來就沒有听說他們搞過什麼機械硬盤,他們也就在固態硬盤有點建樹。

    中國在80年代也搞過硬盤,但由于技術太過落後,他們自己都不願用,到九十年代初就放棄了硬盤國產化的進程,以後用的全部都是進口硬盤。

    雖然希捷、西部數據和東芝後來在中國境內建了合資的硬盤工廠,但硬盤的所有核心技術全都掌握在西方國家手里。

    李逸軒現在做得,是整個硬盤產業鏈,而且還要完成產業鏈技術的整體升級。這里面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這是公司的年度總結報告,你一直忙著硬盤的事,公司年度總結大會沒有參加,你自己看一下吧。”張桂芳把報告放在桌子上離開了。

    公司在79年整個年度里,年銷售額高達30億美元,純利潤超過了5億美元,由于花了很大的本錢去收購土地,因此公司的去年的實際盈利並不多,只有3億多港元。

    這30億當中其中街機游戲產業佔據了公司收入的70%以上,去年一年賣掉了80萬台街機;第二大收入是硬盤,賣掉了10.6萬塊;至于個人計算機賣掉了5萬多台,只佔公司收入最少的一部分。

    能賣掉這麼多街機,主要還是李逸軒開了不少金手指。很多歷史上著名的經典游戲,被提前山寨了出來。造成夢工廠的游戲街機是一機難求的現象。

    去年剛剛開拓的歐洲市場,也是極大拉動夢工廠街機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了賣出更多的街機,張桂芳還把《寶石迷陣》,《祖瑪》,《泡泡龍》這三款游戲做成了街機版。他認為現在的個人計算機市場還處于孵化培育階段,這三款游戲不能僅僅為了提高電腦銷量就只發售電腦版,必須實行全平台戰略,街機上要有。

    張桂芳這一政策,也極大提高了街機的銷量。現在世人對夢工廠街機的影響是,可玩度高,色彩畫面艷麗。夢工廠已經漸漸成為街機領域的no1。

    年度總結包括還提出了今年的發展計劃,張桂芳希望今年在全球建立15家直營店。直營店不僅銷售公司的產品,還要提供維修保障服務。

    對一家公司來講,銷售渠道和維修保障渠道是最難建立的,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經歷和金錢,特別是維修保障渠道更是難上加難。

    張桂芳畢竟做過大企業的高管,在渠道的建立上比李逸軒有經驗的多。

    她認為,現在內地改革開放了,每年都有很多公派留學生到歐美留學,這里面又有絕大部分的留學生都是學的工科,在美國都是半工半讀。

    這部分人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去餐館刷盤子可惜了,可把他們聘用過來,擔任維修技師,賣給客戶的產品一旦出了問題,就由他們來負責維修。這樣雙方都有好處,oranges公司不但節約了成本,留學生還能提高收入,總比在餐館打工強多了。

    對于這條建議,李逸軒當然是贊同。改開之初,這批公派留學生可是國內的精英,簡單培訓下,完全能勝任電子產品的維修工作。不過這符不符合美國的法律不知道,還要問下律師才行。

    于是,李逸軒來到公司法務部,找到了郭亦菲。

    “沒問題,在美國是完全合法的,張總是詢問過我們法務部之後,才決定這麼做的。”郭亦菲解釋道︰“其實,這不算什麼創意,rb和韓國在美國公司就是這麼干的。更關鍵的是,在美留學生還可以學以致用,對綜合知識的提供有很大的幫助。

    招聘留美學生做維修服務,還能讓他們熟悉我公司產品的設計結構,他們回國後還能影響更多的人,這在無形中又為公司打了廣告,還培養了未來的潛在客戶。”

    確實,因為他們維修的是oranges公司的產品,oranges公司的產品什麼樣,有哪些優點和缺點,有沒有設計缺陷和技術缺陷,通過維修他們都一清二清。有了這些清晰的了解,再加上他們有維修過,清楚後續的產品是怎麼升級的。也知道了在香港有這麼一家做計算機的oranges公司。

    潛移默化中在心里上產生情感,以後回國後,他們也願意選擇oranges公司的產品,更願意向單位推銷oranges公司的產品。

    “維修服務這一塊,選擇留學生我沒意見,怎麼電話客戶這一塊選擇的是印度人?”李逸軒指著客服這一塊問道。

    “電話客戶,很多美國公司都選擇的是印度人,美國人工太貴了。”郭亦菲答道。

    “亂扯。”李逸軒不理她了,直接來到張桂芳的辦公室。

    “媽,電話客服這一塊得改。”

    “為什麼?”張桂芳問道。

    李逸軒說道︰“你知不知道,印度其實跟我國一樣,八十年代以前跟中國一樣是封閉式的國家,也就是這兩年才實行改革開放。”

    張桂芳驚訝極了,“還有這事,我一直以為印度跟西方國家一樣是開放的。”

    服了,對印度什麼都不知道,就敢把電話客服委托給對方,這心得多大。

    “媽,我跟你科普一下吧。印度這個國家制度很特別,在政治上他們實行的是西方國家的選舉制,有自己的國家議會,所有的地方行政長官,議員、地方議員,包括國家元首在內,都是通過選舉上台。各省實行的是類似美國的聯邦制,各省有很大的自主權,印度中央政府實際上是個小政府,跟美國白宮政府一樣實際管不了多少事,絕大多少事務各省自己就能處理。

    但是在經濟上,他們一直以來實行的又是計劃經濟制度,跟我國早期改開前是一樣的。外交上印度是親甦聯,但又跟西方國家保持著良好關系。1976年印度新一代領導人上台,他認為印度不能繼續這麼封閉下去了,我們要改革要開放,于是印度開始了改革。

    跟中國一樣,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會有個過程。但印度又跟中國不同,由于他們的政府是選舉上台的,他們的改革之路走得比中國要艱難很多。

    整個八十年代,印度議會包括各地方議會的議員們,一直就印度到底要不要開放爭論不停,直到86年印度各地方和中央才達成共識,印度要開放。就要不要開放這個問題,他們就能吵上十年。這還不算完,好不容易達成開放的共識,他們又對印度是否實行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又是吵個不停,一到1991年甦聯解體後,他們才最終確定走市場經濟之路。

    但不是所有地方都實行市場經濟的,比如印度東部的幫克羅省,就一直堅持計劃經濟制度,恨不得所有東西都公有。媽,你把電話客戶外包給印度公司,我如果沒猜錯,這應該是印度國家政府為改革搞的一個試點公司。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而西方國家人工特貴,印度人工便宜,成立這麼一家由印度開的電話客戶公司肯定能接到單子。我說的沒錯吧?”

    其實印度這家電話客服公司,就是印度改革開放的一個試點公司。中國搞改革開放,成立一個深/圳試點城市,他們是搞了家公司。後來看到中國的試點開放城市成功,他們在1984年也搞了個開放試點城市,那就是班加羅爾市。

    可以說,印度跟中國同時搞改開,但兩者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

    “你也知道印度官方語言是英語,電話客服交給他們也沒問題吧,難度你想交給中國人?”張桂芳沒想到印度還有這麼一出,但她沒覺得把電話客戶交給印度有什麼問題,大家不都是這麼做的嗎,哪怕是後世的中國駐美國企業,電話客戶這一塊不也一樣交給印度的公司。

    張桂芳認為沒問題。

    老媽還是沒有明白過來啊,只得耐心解釋道︰“我剛才都說了,電話客服公司又是印度政府做的一個試點。現在的印度還在就開不開放的問題吵個不修呢。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政策會不會產生反復?一旦某一天對方不提供這項服務呢,我們怎麼辦?要知道這時候可是印度政策的反復期,很多東西都沒落實呢。

    試點公司的老總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步子邁得過大就犯了原則性錯誤,導致前途不保。在這種情況下,電話客戶外包給他們你認為合適嗎?”

    張桂芳被問住了,听李逸軒這麼一說,她覺得這里面的問題不小。如果是十年以後,李逸軒不會反對,因為印度已經完全確定了改開和市場經濟發展之路,但現在嘛就難說了,政策上反復是最要命的。

    其實中國也經歷過這麼個過程,改革試驗階段都是走三步,退兩步,然後有進三步,接著又退兩步。這麼反復的拉鋸,有句話稱之為這叫摸著石頭過河,印度又何嘗不是如此。

    但這麼反復對企業的影響很大,雖然官方說法影響很小,但那是站在國家大政的高度來說的,可一旦具體到企業就要命了。

    李逸軒可不想做他們改革試點的棋子,尤其還是三鍋的棋子。

    “那你說這事怎辦,難不成也交給留學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超級時空企業巨頭》,方便以後閱讀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七十一章 電話客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七十一章 電話客服並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