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電子剛結束的第二下午,李逸軒就坐飛機去了台灣,通行的還有他的法律代表兼女朋友郭亦菲。
這次會展,光是oranges i個人計算機的訂單就獲得了1600多台,必須在3個月之內交貨,李逸軒必須趕緊安排生產,因此會展一結束,就直接飛往台灣見郭台銘。
除此之外,夢工廠已經簽下三萬七千台《坦克大戰》的街機訂單,二萬六千台《松鼠大戰》的街機訂單。而且後續的訂單也會源源不斷的過來,從另一時空定制的街機主板,庫存量已經越來越少了,得趕緊生產一批出來,已應付未來的訂單需求。
僅與巴西西麥科迪龍公司簽訂的訂單就高達五千萬美金,折合港幣就是25億。
台北桃園機場,李逸軒一走出通道,就看到人群中郭台銘正拿著個大牌子高高舉起,上面寫著富士康。
李逸軒直接走過去,伸出手,“郭先生,沒想到你會親自來。”
“李先生,成功開拓美國市場,我得當面祝賀。”郭台銘提前接到了消息,夢工廠開拓美國市場成功,對郭台銘來說是天大的喜訊,這意外著他的富士康未來是不愁沒有訂單。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李逸軒在美國這段時間里,居然搞出了個人計算機,而且還成功拿到了首批訂單。
計算機在這個年頭,無論放在那個亞洲國家,都是屬于天頂星的科技,李逸軒也把電腦生產委托給他,郭台銘是無論如何都必須親自來接機。
按照李逸軒的要求,沒有先去酒店,而是直接驅車來到桃園工業區。
郭台銘指著前面正熱火朝天施工的工地,對李逸軒道︰“這就是未來的計算機工廠。”
“什麼時候能投產?”李逸軒從郭台銘手里接過紅色安全帽。
“混泥土廠房,框架結構,一年後就能投產,每年可以生產10萬台電腦。”
听到一年後才能投產,李逸軒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我的首批計算機訂單3個月之內就必須交貨,你給我說一年才能投產。”
“放心吧,耽誤不了你的事,接到你的傳真後,鴻海精密第一時間就騰出了一間閑置的廠房,生產設備都是現成的,圖紙一到就能試生產,保證在3個月內交貨。”
李逸軒這才放下心來,這個時期的廠房用的還是混泥土廠房,建設時間長,成本高。後世那種三個月就能全部建好的全鋼結構廠房,要到世紀之交才會出現。
“主板生產能跟上嗎?”
“兩天前,我就接到了主板的工藝圖紙,生產線已經調整完畢,你來之前,已經成功試制出首批主板。”
“走去主板工廠看看。”
主板工廠離這里很近,坐車5分鐘就到了,迎接他的是幾名機器人工程師,他們是跟著印刷電路板生產線一起來到台灣的,到了這里後留了下來,專門負責生產線的安裝、調試以及生產工人的培訓。
李逸軒拿起一塊試制好的計算機主板,從外觀上看,沒有絲毫是瑕疵。又拿起工作台上的檢測儀器,親自做起了測試。
一個小時後,李逸軒測試完畢,完全達到質量要求。“沒有問題,主板完全達標。盡快投入生產。”
一個機器人工程師說道︰“設備已經調試完畢,這是試生產的第一批,所有的主板完全達到要質量要求,這條線一個月最高產能是3000塊主板,現在還是初步生產,一天只有50塊的產能,等工人熟練之後,再逐步提高產量,保證在兩個月內實現滿負荷生產。”
這條生產線是李逸軒從另一個時空定制的,月產3萬塊起步,擴展後月產能達到6萬塊,一年下來就是72萬塊板子,以目前對街機和電腦的需求量來說,未來兩年之內不需要為產能發愁。
接著又去了街機組裝廠房和電腦組裝廠房,街機的組裝已經完全進入了正軌,這座工廠每月能t g ng12000台街機,在香港的工廠每月能生產8000台街機。一個月20000台的街機產量,再加上庫存,今年完全能應付了。不過李逸軒依然要郭台銘加大街機的產量,月產量必須達到30000萬台,為開拓歐洲市場做準備。
電腦的生產就不一樣了,工人們目前還在接受培訓。不過為了盡快完成訂單,郭台銘采用了邊培訓邊手工組裝生產的辦法。
廠房內一個區域里面,三十多名工人在機器人工程師的指導下,正在一點一點的組裝計算機鍵盤,然後把組裝好的鍵盤一一進行測試,凡是達不到要求的,全部返工重做。
一名女工連續組裝了3個鍵盤都不合格,急的滿頭大汗。因為再達不到要求,她就會被淘汰,她可不想失去這份工作。
看她焦急的樣子,李逸軒安慰她道︰“別急,一步一步來,先弄好第一個環節,再弄第二個環節,不要盲目求快,先生產好第一款鍵盤再說。”
李逸軒站在她旁邊,指導了一下,不久就組裝好了一塊鍵盤,測試全部合格。
“謝謝。”女工感激道。
李逸軒點了點頭,又看一會,見她沒有問題了,就離開來到主機組裝區。
oranges i沒有采用後世流行的豎立機箱,采用的是ibm的方形橫置機箱方案。這麼做的原因是,這年頭的美國家庭和辦公場所的裝飾風格決定的。
采用橫置機箱方案,讓oranges i看起來更像是家用電器,而不是一大塊電子儀器。這使它無論是擺在家中、在經理的辦公桌上或在學校教室里都不會顯得突兀。
它的上蓋用六顆螺絲固定在兩邊,卸掉螺絲後,可以輕易的拿起,便于更改電腦內部的硬件設置。
相比于鍵盤,機箱就要順利多了,因為鍵盤的零碎太多又小,組裝需要細心,基本上都是女工在負責。
機箱組裝這一塊,基本都是男性工人,一個人負責裝電源,一個人負責上主板,一個負責裝內存,一個人負責裝增強卡,大家分工合作,很快一台主機就安裝好了。
李逸軒對一台剛剛裝好的主機測試了一下,滿意的點了點頭。
郭台銘說道︰“目前只能這麼生產,等設備全部到位後,生產效率就能上來了。現在唯一擔心的是電源能不能跟上。”
oranges i用的美國安鈦克公司的電源,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專做高端機箱電源的廠商,1973年開始涉足桌面計算機電源領域,為美國第一代個人計算機t g ng電源解決方案。
目前,安鈦克在桌面計算機電源這一塊處于絕對壟斷地位,一直到1985年,這一局面才會被打破。
計算機電源技術對李逸軒來說並不難解決,但他想考一考郭台銘,“你有解決方案嗎?”
郭台銘手一招,他的年輕女m sh 拿出一份圖紙。郭台銘接了過來,放在工作台上展開。李逸軒描了一眼他的漂亮女m sh 。
如果他沒記錯,她現在應該是郭台銘的小妾,91年原配過世後,小妾轉正,一直陪伴在郭身邊。郭以後也沒在納妾。
能把郭台銘這樣的人看得死死的,這個女人可不簡單。
“這是我們設計的新電源。”
李逸軒只瞟一眼就知道是怎麼回事。atx10標準電源,這是intel于1989年頒布的電源結構標準。這哪里是他們自己設計的,他們肯定借用了我方的機器人工程師。看來,得給這些機器人工程師輸入限制,別什麼都往外倒。
計算機電源屬于弱點產品,技術含量並不高,這次就算了,以後不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了。
早期的計算機電源是at結構,由美國安鈦克公司在1973年頒布。
at電源采用切斷交流電網的方式關機。功率一般為150w∼220w,共有四路輸出(土5v、土12v),另向主板t g ng一個pgx n h o。輸出線為兩個六芯插座和幾個四芯插頭,兩個六芯插座給主板供電。
圖上的atx電源是典型的micro結構,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和能耗。與at的顯著變化是體積和功率減小了。at的體積是150mmx140mmx86mm,atx的體積是125mmx100mmx6351mm;at的功率一般為150w∼220w, atx的功率是90w∼145w。
當然,想把atx的功率給做大完全可以,450w、500w、550w、600w,甚至1000w以上都能做到,不過這麼大功率的電源,只有等到大型3a游戲的出現才會有用武之地,現在90w∼145w是完全夠用了,成本低不說,而且還能為用戶省去不少電費。
李逸軒考慮一下,把145w改成了240w,這樣atx電頻適用寬度是90w∼240w。
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證oranges i在未來加裝更多硬件後,帶來的電量增加的需要。
同意了郭台銘的方案,但李逸軒要求共享atx電源結構的專利。
廢話,你用的是我的工程師幫你設計的電源,怎麼說老子都該享受atx電源結構專利的福利,想獨吞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