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珠

第一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和雄 本章︰第一章

    第1章

    詞雲︰鼓角翻江,旌旗轉陝,益州千里雲昏。有客哀時,江頭自拭啼痕。誰知鐵馬金戈際,共閑宵,細雨清樽。喜風流詞筆,人間玉樹還存。是非成敗須臾事,任黃花壓鬢,相對無言。虎戰龍爭,幾人喋血中原。莫隨野老吞聲哭,縱眼枯,不盡煩冤。付驛亭落花,他年此際消魂。——調寄《高陽台》

    話說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兩宮西狩,駐蹕西安行在。端方時任陝西布政使,迎鸞護駕,很會當差。時方夏日,西安天熱,慈禧老佛爺想喝冰鎮酸梅湯。端方便著屬下想法,一個陝西本地人告訴他,西安百里之外的太白山一古洞內有萬年不化之冰。此冰生于天地造化之時,最是純粹,人若食之可身輕體健,延年益壽。那練功修道之人食之,除功力增加百倍之外,得道之人還可白日飛升。但要下得古洞取冰,需用寶物祭祀守洞的金龍,方能取冰;否則,取冰之人枉丟性命。你如用槍炮去打轟那金龍,金龍固然騰飛遠避,但那冰也不能食用了。所以從古自今,並無一人食得那稀世之冰。

    端方將此事奏明太後,那慈禧听說有如此絕品,她是個驕奢之人,那里肯放過這絕世口福,便隨手取下手腕中的一串碧玉珠子,說道︰〞將我這串珠子去祭祀那孽龍總可以了吧!〞〞�。 朔酵訟潞螅  醋櫓 寺恚 蛟旃キ呷Ш翹 咨焦哦慈”br />
    那冰取來後,行在御膳房做成酸梅湯,慈禧飲後感覺果然是沁人心脾,絕域佳品。心中大喜,隨手就將祭祀金龍的碧玉珠賞給了端方。端方感慈禧太後的恩寵,將這碧玉珠須臾不離身。當差更賣力,又在行在打造了一間冰室,每日著人用車連夜將冰運來,鎮在冰室之中,慈禧太後居住其中甚是涼爽舒適,多余的冰又做成各種飲料供行在的大小官員、太監宮女飲用,討得上下都歡喜,人人稱贊端方會當差。

    後來端方在四川資州(今資陽)遇害,這碧玉珠便流落到了四川。由此引出一段傳奇,听在下慢慢地道來。

    川人喜喝川西南山野間產的茉莉花茶。這茶可以說是色、香、味、形都具備。當沸水沖泡一會兒之後,揭開茶蓋,就會清香撲鼻。泡茶的茶具一般是三件為一套︰茶蓋、茶碗、茶船子(茶托),俗稱〞蓋碗茶〞。茶桌大多是小方桌、小長條桌、或小圓桌,坐的是有靠背和扶手的竹椅,無論正襟危坐或斜倚靠背都舒展自如。

    綿竹縣東門大橋傍有一家〞飲濤〞茶館。茶館臨河而建。臨河一邊是半邊吊腳樓,正門朝往半邊街,因一邊是河,一邊是街房,馬路在二者中間穿過,故稱作〞半邊街〞。從馬尾、漢旺山區流下的河水從大河半個多月下來,在〞飲濤〞茶館書場還是很賣座的。茶客都是〞老書迷〞,哪一部書沒有听過?今天哪個動刀,明天哪個人頭落地,書中的枝枝葉葉,那些書迷都是心中有數的。正書說得好,還要插科打諢給茶客書迷提神,寓嘻笑怒罵于稗官野史之中。于是半截在綿竹縣城名聲大噪,于西門上也是說評書的藝人〞潘三�b〞並稱為︰東楊西潘,儼然是楊家將與潘仁美對陣。流到清道鄉進入射水河,最後匯入石亭江。

    由于〞飲濤〞茶館在城鄉結合處的東門河邊,一天里面鬧哄哄的。燒煙賭錢、編方打條說爛事的;陪嫖伴賭、看相算命合八字的三教九流的人進進出出,很是熱鬧。到了晚上附近的手藝人、小商小販一天的工作完了,則到〞飲濤〞來喝茶听評書。說評書的藝人外號人稱〞楊半截〞。因為他說一部書經常不說完,又開始從頭說另外一新書了。所以听評書的茶客給了他這個外號。其實是茶客並無貶義,只是由于國人愛給人起綽號的原因。

    楊半截原是清末的一個秀才,好博覽,對歷史掌故頗為嫻熟,歷代典章制度,風土人情,皆下過苦功。清廷廢科舉之後,遂在鄉下做塾師。後遇一評書藝人在他教書的鄉場茶館內說書,他夜晚學生放學回家之後,閑暇無事則去場上喝茶听書,得以相識,傾談之下,二人極為相契,遂成莫逆。那評書藝人遂將說書要竅、〞十陣條〞、〞文案〞、〞武案〞等盡情傳授于半截。半截受教之後,朝夕簡練揣摸,刻苦用心,乃得說評書的奧秘,遂不再做塾師,而以說評書為生。

    剛開始,他只敢在偏遠的鄉場上說,混口飯吃。直到把一部〞看家書〞說得滾瓜爛熟,自信在書藝上有了兩下子,才敢進綿竹縣城登台亮相。

    半個多月下來,在〞飲濤〞茶館書場還是很賣座的。茶客都是〞老書迷〞,哪一部書沒有听過?今天哪個動刀,明天哪個人頭落地,書中的枝枝葉葉,那些書迷都是心中有數的。正書說得好,還要插科打諢給茶客書迷提神,寓嘻笑怒罵于稗官野史之中。于是半截在綿竹縣城名聲大噪,于西門上也是說評書的藝人〞潘三�b〞並稱為︰東楊西潘,儼然是楊家將與潘仁美對陣。

    楊半截說評書善于〞嵌瓤子〞(加內容)。評書的具體內容分為〞文案〞,〞武案〞。說〞文案〞時,為了吸引茶客听眾,他就插入不少笑話,把七十二行都諷刺挖苦個遍。他通達人情世故,各地風俗,熟悉掌故,隨時都在穿插,隨時都在添加,能使听者忘倦,把一段短書說個幾天幾夜。

    例如說〞武案〞中的〞擺陣〞,往往會說兩三個月。他為了吸引听眾,只要擺了陣,既不是一字長蛇陣,也不是八門金鎖陣。而是一些听著神秘可怕、仿佛威力無窮的名不見經傳的冷僻陣名,如《後東周列國》的〞五雷陣〞,《封神演義》的〞十絕陣〞,《三�b五義》的〞銅網陣〞等。擺了陣就有打陣,開始打陣的,如不是被殺祭陣,就是陷陣被困。陷了陣就得破陣,破陣就得借寶、搬兵、請將。這樣一來,就得各路派人。各人上路又有各人的遇合,不是投宿遇美,打擂成親;就是打店收將,或遇異人。經他這樣七拉八扯,〞嵌瓤子〞,從擺陣到破陣,一兩個月的書錢,也就到手了。

    但他這樣〞嵌瓤子〞,差點挨打。有次說女扮男裝的孟麗君被脫靴的故事,情節本來無多,被他〞嵌瓤子〞說了幾天,都未脫得下來。這听評書中有一士兵,因為為听評書,私出營門被打了軍棍數次,是夜當楊半截開講之時,忍不住忿忿然怒目質問,究竟多久方能脫下?幾奉楊半截以老拳。一時成為坊間趣聞。

    說評書還要講究〞編得圓〞,也即是沒有漏洞。楊半截初說書時就出過一次〞拐〞()︰一次說書中一個秀才、一個和尚、一個郎中、一個小販坐下來打麻將。秀才臉朝南,和尚臉朝北,郎中臉朝西,小販臉朝東。四人雖說才拜過把子,往牌桌上一坐,賭博場中無父子,此刻那論得結義兄弟,哄嚇詐騙,什麼手段都使上了。說完之後,楊半截進茶館的櫃房寬衣喝茶,準備略事休息之後打道回府,一個老頭櫃台外叫道︰〞楊老師,老頭有話請教!〞楊半截將老頭讓進櫃房,自然洗耳恭听。老頭問道︰〞你剛才講四個把兄弟打麻將,臉朝著東南西北,是不是?〞〞是啊!〞〞請教楊老師,你在哪家的麻將桌上看過這種坐法?〞〞這個〞〞麻將桌從來都是點角擺放,打麻將的人都是臉朝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因為堂屋里財神菩薩神像的方向是正的,財神菩薩發的是‘正財’,而打麻將的發的是‘偏財’。‘偏財偏坐’,所以麻將桌子不興正擺〞

    楊半截抓頭了,老頭說得對啊!打麻將的習俗的確不興正向坐,都是偏向坐。老頭听得細心,說得有理。楊半截連忙雙手一拱︰〞你老說得對,學生受教了!請受學生一拜!〞說著就向老頭一個長揖。接著又說︰〞如蒙不棄,請你老和學生去對角酒樓吃個小酒,學生還有許多不明之事還要請教的!〞老頭自然高興,道︰〞我非將你軍,實乃愛你藝,不忍你‘出拐’,才不揣冒昧,倒要請你諒解!〞

    自此以後,楊半截虛心學習,不再〞出拐〞了,說書時〞編圓〞了的,不唯刻畫入微,而且比喻引證,合乎人情,縴微細節也不放過,確乎〞天花亂墜〞,神乎其技。

    評書說到正熱鬧之處,萬老狗就端著土盆子挨個向茶客收書錢了,這是書場的規矩。

    茶客進茶館先是只給茶錢。這給茶錢還有講究,茶客一進門,如果座中有熟人,便對倌喊道︰〞張大爺的茶錢我給了!〞喊的人多表示張大爺很有面子。其中有真喊,或�H為表示打招呼的喊,這就要考倌的眼力了。你如果當真去收那假喊的人的錢,背後是要挨罵的。另外因為老茶客是天天要來的,所以天天都有這套程序,倌是不能老是收同一個喊代給茶錢的人,不然的話,也是要挨罵的。當然,被給茶錢的人他也是知道親疏,一般是坐到代給茶錢人的座位上。下次則由自己代給茶錢。這套虛假的程序茶客、倌都了然于心,表演熟練。

    收听評書的錢則只須萬老狗走到面前,直接朝他端的瓷缽缽丟幾個錢,茶客則很少推讓,怕假客氣影響別的茶客听書,就是要代給,也由代給人直接丟進去就行了,被給的人略示謝意即可。萬老狗眼楮賊精,茶客丟多丟少,看得清清楚楚,口里說道︰〞丟多丟少不論,謝了!謝了!〞但茶客心里都有底,最低五文,不得少于這個數目,少了,有可能要受他的挖苦刻薄話;多了他則高聲向全場報數︰〞張大爺,二十文!〞〞李管事,二十五文!〞企求別的茶客仿效。張大爺、李管事听了則臉上有光,覺得自己有面子。

    萬老狗收完錢,把瓷缽缽往評書桌上一頓,表示今天收了多少錢,你先生看到了,散場後當面析帳分成,免得你先生疑心我背後昧錢。還有一層意思是︰錢收的多少,是茶客對你說書先生今天說書的評價,收得多,繼續努力;收得少,更要努力,免得砸了飯碗!

    除了給錢听書的,還有听〞霸王書〞的。听〞霸王書〞就是不給听書錢,也不喝茶,只是站在茶館門口听的人。這些人大都是些學生、學徒,哪里有听書錢。這些人每天晚上把茶館門外圍個里三層外三層。遇到心里不爽,楊半截就拿這些人開涮。引得茶館內的茶客和外面圍著听〞霸王書〞的一陣哄笑。大家都知道他並沒有惡意。遇到刮風下雨或者冬天冷、听〞霸王書〞的就要慢慢的侵進茶館內,此時楊半截和茶館老板萬老狗並不趕走。因為該來的茶客基本都來了。這些人進來並不會減少今晚的茶錢收入。但進來的人並不會去坐那些剩下的空椅子。彼此都有分寸。

    萬老狗並不老,三十六歲。只是看起來顯老,所以得了這個綽號。萬老狗從他爹手上接了這個茶館,和娘子鳳娟娟、三歲女兒萬荷、母親萬馮氏四人。這鳳娟娟有幾分姿色,平時坐在櫃台擦茶碗、給茶碗分抓茶葉。摻水燒水請了兩個茶役。萬老狗則內外招呼照應、交際應酬。萬馮氏則照看孫女萬荷。一家人日子過得小康恬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碧玉珠》,方便以後閱讀碧玉珠第一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碧玉珠第一章並對碧玉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