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燕听到葉小開問話,這才開口,說︰“早上是不是吳耀旺那個富二代又來找你了?”
“是的。”
“你可別跟他說我的事情,我現在看到他就煩。”
葉小開一笑,說︰“這次你還真搞錯了,他來找的是我,不是你。”
“找你干什麼啊?”
“說是包子大王要挑戰我。”
沈秋燕一急,說到︰“他們這些有錢人,可什麼事情都干的出來,你可別答應他啊?”
“晚了,我已經答應下來了。”
“哦,我盡力吧!不過我記得好像是全華電視台會全程直播的。”
和吳記包子鋪的比試約在三天之後,為了用最佳狀態去迎接這一次挑戰,葉小開決定這幾天只做半天生意,中午的時間,用來研究參加比賽的包子。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面食,相傳還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出來的,當然這些也只是野史,不能作為佐證,但包子的歷史悠久,這是毋庸置疑的。
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包子的餡料層出不窮,但一般都以肉餡為主。
吳家的包子能聞名于天朝,那是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餡料講究,應該是其中之一。
包子的餡料以前大都以肉餡和豆沙為主,但是經過千百年的演化,一些平時根本不敢想的食材,也加入到了餡料之中。
最近听說還有人用小龍蝦肉做餡料,賣的風生水起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餡料這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而葉小開也知道自己制作的絕色小籠包,除了口感絕佳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在天山香豬調制出來的肉餡上。
與包子大王的這一戰,用的是他們提供的食材,對于葉小開的發揮是肯定有掣肘的。
而且在那封信里也是說的很清楚,比試的是大包,而不是食全食美店里的這種小籠包。
雖說兩者之間只是一個字的差別,但是實質卻是天壤之別。
葉小開做的絕色小籠包,用的是死面,不用酵母,也不用泡打粉,而吳家包子鋪的包子是用面肥發面,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面點制作,葉小開也只是在蘭翔的時候學習過一些,但那只是半桶水的水平,根本拿不上台面。
絕色小籠包,也是仰仗系統大神提供的材料,才能制作出來。
葉小開覺得,自己現在最需要的是面點制作的技術,而不是糾結于食材上面。
“系統大神,你是不是得給我點什麼東西啊?”
系統︰宿主是否需要提高面點技能?
“肯定啊,不然我招呼你干什麼?”
系統︰兌換初級面點制作,需要20萬經驗值。
“以前那兩個技能不都是送的嗎,這次為什麼又要經驗值換了?”
系統︰這是規定。
沒有猶豫,葉小開讓系統給兌換了一本初級面點制作,金光一閃,二十萬經驗值,就直接鑽入到自己的腦海之中。
天朝的各種面點制作,瞬間就擠滿了葉小開的小腦袋,他居然還看到了狗不理包子的傳統制作方法。
“改天有時間,把這古法制作賣給狗不理,搞不好還能弄到不少錢。”
的確,經過時間的沉澱,狗不理的包子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早已經不是在那個在街邊擺攤的小攤位,包子的餡料也改進了很多次,只是失去了原先有的那種滋味。
葉小開的初級面點制作里,狗不理的包子完全就是古法制作。
用鮮豬肉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醬油、姜末、蔥末、調味劑等,調拌成包子餡料。
包子皮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後, 成直徑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這樣做成的狗不理包子,原汁原味,很接地氣,也符合大眾的口味,而不是現在動輒一二十塊錢一個的狗不理包子。
“對不起了高貴友老先生,小學生葉小開,決定用古法制作狗不理包子,來跟包子大王決一雌雄了。”
比賽用的材料,不能用系統提供的,沒辦法,葉小開只能去街面上買了幾袋面粉和肉回來,他得先適應一下用普通面粉如何能制作出口感極佳的包子。
發面是個技術活,時間需要拿捏的極準。
葉小開照著書中的記載,有樣學樣的,倒也是比較成功。
餡料里,葉小開分別試了兩種口味。
將包子放入籠屜,上鍋,旺火蒸熟出鍋。
包子出籠的那一刻,一直在店里忙活的沈秋燕已經聞著麥香味跑了過來,問道︰“葉大哥這是又有新東西了?”
“嗯,嘗嘗看,哪個包子的口味不錯一些。”
沈秋燕也顧不上文雅不文雅,直接用手抄起一個包子就塞進了嘴里,咬了一口,包子里的油水順著她的嘴角就往下掉。
“咦,這是不是太油膩了?”
葉小開看看沈秋燕的嘴角,還真是,這包子一經過旺火蒸,里面的油和高湯就全部散開,直接都被包裹在包子里面,嚴重影響口感。
餡料的調配比例,完全是按照古法制作狗不理包子操作的,難道是在別的地方出了問題。
看著蒸出來的包子發了一會兒 癥,葉小開忽然一拍自己的腦袋,說︰“我實在是太笨了,怎麼沒想到這個啊?”
沈秋燕被葉小開這一驚一乍給嚇了一跳,趕緊問道︰“怎麼了,葉大哥?”
(本章完)